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人类巨细胞病毒 (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在我国相当普遍 ,且大多在幼年时期发生 ,1~ 3岁幼儿感染率高达 83.2 % ,且可长期潜伏在体内形成潜伏感染 ,当身体免疫功能低下时 ,HCMV常可活动复制 ,从而引起严重的疾病。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 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占儿童出血性疾病患者总数的 2 5 %~ 40 % [1 ]。近年来 ,随着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 ,人们发现 HCMV感染与儿童 ITP的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对 HCMV感染及其致 ITP可能机制综述如下。1  HCMV的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儿期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及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对52例ITP患儿(病例组)及32例正常婴儿(对照组)检测血清CMV-DNA及CMV-IgM、IgG抗体,比较两组差异;对52例ITP病例组患儿进行末稍血T细胞亚群检测,比较CMV-IgM阳性者与阴性者T细胞亚群差异;对CMV-IgM阳性者分更昔洛韦(GCV)治疗组和非GCV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后末稍血血小板数量.结果:两组患儿CMV-DNA阳性数、CMV-IgM、IgG抗体阳性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病例组CMV-IgM阳性者与阴性者T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CMV-IgM阳性者加用GCV治疗,血小板计数有明显改善.结论:CMV是ITP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在临床上建议对CMV相关性ITP加用GCV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hCMV)感染与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方法测定AI P患儿尿hCMV定量,对hCMV阳性患儿应用Dex+IVIG+GCV方案治疗.结果 hCMV阳性患儿发病时Plt及Hb值均低于hCMV阴性患儿.且发病年龄明显偏小.应用正规治疗后,Plt及Hb上升至正常的时间大于hCMV阴性患儿.应用Dex+ⅣIG +GCV方案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婴幼儿hCMV感染与AITP密切相关.对hCMV阳性AITP患儿应用系统ITP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GCV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2例小儿ITP患儿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患儿CMV感染情况、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结果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42例临床确诊为ITP患儿的血清CMV-IgM,20例患儿合并CMV感染,感染率为47.6%;所有患儿接受地塞米松(Dex)+静脉用人丙种球蛋白(IVIG)常规治疗,其中16例CMV感染患儿加用更昔洛韦(GCV)治疗,疗程14 d,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后患儿病程明显缩短,且无复发.结论小儿CMV感染与ITP密切相关,对CMV感染的ITP患儿加用更昔洛韦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蒋春英  张剑白  王卫东 《黑龙江医学》2007,31(5):381-381,396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LSA)对28例诊断明确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外周血做人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HCMV-IgM)检测。结果2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HCMV-IgM阳性8例(28.5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引起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重要原因之一,且有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儿病情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 ,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型 (AITP)和慢性型(CITP)。我科 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 6 9例婴幼儿 AITP,并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及疗效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9例中男 4 9例 ,女 2 0例。全部为 <3岁的婴幼儿 ,年龄最小 1个月 ,其中 <3个月 16例 ,~ 6个月15例 ,~ 1岁 11例 ,~ 2岁 15例 ,~ 3岁 12例。全部患儿符合 AITP有关诊断标准 [1 ] 。1.2 诱因 :4 1例 (5 9.4 2 % )有明确诱因 ,其中 36例病前1~ 3周有前驱感染史 ,为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 virus,HCMV)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2016年某院诊治的193例ITP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时按照性别相同、年龄相近原则,选择98例体检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对象的尿样,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CMV-DNA,并比较HCMV阳性患儿与阴性患儿的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及治疗效果。结果 ITP患儿HCMV阳性率(61. 14%)高于健康对照组(23. 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 929,P <0. 01)。HCMV阳性ITP患儿的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均值少于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 19,P <0. 01)。HCMV阳性ITP儿童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总有效率仅33. 05%,同时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至75. 42%。结论 HCMV感染可能是诱发儿童ITP的原因之一,临床上对ITP患儿应开展HCMV检测,及时发现,并及时给予更昔洛韦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婴幼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病因,分析其疗效。方法:对135例0-3岁ITP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35例中90例发生于病毒感染性疾病之后,占66.7%;15例发生于疫苗注射后,占11.1%;5例发生于以原体感染之后,占3.7%;5例弓形虫IgM阳性,占3.7%;20例原因不明,占14.8%,发生ITP。其中急性118例,占87.4%;慢性17例,占12.6%。结论:病毒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有关,0-1岁ITP患儿疗效较1-3岁ITP患儿好,血小板相关抗体IgG(PAIgG)的高低及变化可以作为判断疗效和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为2003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收住入院的婴幼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77例。  相似文献   

10.
李丹  李迎春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3):1539-1539,1541
目的:探讨CMV感染与小儿ITP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方法测定ITP患儿尿CMV-DNA定量,对阳性者分别应用Dex+IVIG及Dex+IVIG+GCV方案治疗.结果:CMV阳性的ITP患儿的发病年龄明显小于阴性组,且程度较重(P<0.05),应用Dex+IVIG+GCV方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Dex+IVIG方案(P<0.05).结论:婴幼儿CMV感染与ITP密切相关,治疗ITP基础上加用GCV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关系。方法采集154例ITP患儿(ITP组)和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清样本,用Real-time PCR检测HCMV DNA,ELISA方法检测HCMV IgM、IgG抗体;其中105例ITP患儿和50例健康对照儿童采集了尿液标本,用Real-time PCR检测HCMV DNA,并比较ITP组HCMV DNA阳性患儿与阴性患儿的血小板数量的差异。结果 ITP患儿血清HCMV DNA、HCMV IgM及IgG抗体和尿HCMV 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儿童,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TP组HCMV DNA阳性患儿的血小板数量(29.72±14.54)×109/L与阴性患儿(41.28±18.35)×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感染HCMV可能是发生ITP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这对指导临床有效治疗及预防ITP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多种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用ELISA技术对102例诊断明确的ITP患儿进行人细小病毒(HPVB19),柯萨基病毒(CBV1-6),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及EB病毒(EBV)特异性IgM的检测.结果:102例ITP中HPVB19-IgM阳性41例(40.12%);CBV1-6-IgM阳性28例(27.45%);HCMV-IgM阳性17例(16.66%);EBV-IgM阳性7例(6.86%);四种病毒总阳性率50.98%,除EBV外其他三种病毒感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病毒感染是小儿ITP的主要致病因素;(2)HPVB19感染是引起ITP最常见的病因;(3)HCMV感染与婴儿ITP的发生、治疗效果及预后有着明确的关系;(4)CBV1-6感染也是ITP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官晓红  练颖  胡谦  何东  任利蓉  陶黎  刘潇潇 《西部医学》2012,24(10):1969-1970,1973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意义,观察对ITP患者抗HP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38例ITP患者进行HP检测,阳性患者81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2例)给予糖皮质激素及抗HP治疗;B组(39例)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138例ITP患者中HP阳性者81例,阳性率58.7%;A组42例患者中治疗有效37例(88%),B组39例患者中治疗有效30例(7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内复发率A组21.3%,B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中急性ITP17例,总有效率82%,慢性ITP25例,总有效率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部分ITP的发病密切相关,加用抗HP治疗可提高ITP疗效,降低复发率,尤其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CITP)患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HCMV活动性感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间接ELISA法对38例临床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和31例健康儿童血浆(血清)进行人巨细胞病毒(HCMV)IgG、IgM检测,其中30例患儿同时进行了血灰黄层白细胞病毒分离。结果:ITP患儿中有15例检出高效价HCMVIgG,阳性率为39.47%;有6名检出HCMVIgM,阳性率为15.79%;健康儿童中高效价HCMVIgG检出者仅2例,阳性率为6.45%;HCMVIgM均为阴性。经统计学处理两组IgG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说明ITP患儿有HCMV活动性感染且可能是ITP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提示对ITP患儿进行HCMV活动性感染的检测,可为临床预测、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人细小病毒B 19(HPVB 19)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方法对41例急性ITP患儿及40名健康儿童进行HPVB 19-DNA检测.[结果]41例急性ITP患儿中HPVB 19-DNA阳性者为16例,40例健康儿童中HPVB 19-DNA阳性者为4例,急性ITP患儿中HPVB 19-DNA阳性者明显多见于健康儿童.[结论]儿童急性ITP可能与HPVB 19感染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ITP复发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65例复发ITP患儿并40例对照组血清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腺病毒(ADV)、单疱病毒(HSV)特异性IgM抗体。结果65例复发ITP患儿感染阳性率为61.5%,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病毒感染是ITP患儿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张笑飞  许东亮 《医学争鸣》1998,19(3):281-282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的病因,与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技术检测84例ITP患儿存档骨髓涂片标本中人细小病毒B19-DNA,并用24例巨幼红细胞贫血的病例作为对照,结果:84例ITP患儿经瑞氏染色存档的骨髓片中B19-DNA阳性36例,阳性率为42.9%,24例贫血患儿骨髓中B19-DNA阳性3例,阳性率12.5%,(x^2=7.708,P〈0.01),x  相似文献   

18.
何丽雅  佟莉贞 《广东医学》2002,23(7):696-697
目的 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mbocytopenia purpura,ITP)与血小板无力症的发病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方法 用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方法检查56例确诊ITP的患儿父母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 44.6%(25/56)的患儿父母亲双方均患有血小板无力症;39.3(22/56)为父母中一方是血小板无力症患者,仅16.1%(9/56)为父母亲血小板聚集功能正常。结论 血小板无力症患者儿并没有因为GPⅡb/Ⅲa的缺乏而降低了ITP发生的可能性;并且不排除血反无力症患儿及其基因携带患儿的血小板膜上是否同时存在其他具有刺激抗血小板抗体产生的抗原,或致这种抗原活性增强而诱发ITP的可能性。血小板无力症可能是影响ITP预后的潜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