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及分娩方式的选择. 方法对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24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4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经强心、利尿、扩血管等综合治疗,24h心力衰竭控制率达83.7%,17例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5例经阴道分娩.1例胎死宫内,1例新生儿因重度窒息死亡. 结论 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妊娠合并心力衰竭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适时终止妊娠是控制心力衰竭的必要措施,采取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是终止妊娠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9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临床治疗方法。临床观察1例随访2年无不适,手术治疗8例。结果:7例术后无并发症,1例术后偏瘫,1例临床观察随访2年无不适。结论:CT、MR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具有一定特异性,病灶位置及大小是完整切除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如何选择妊娠高血压病患者的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孕周和以不同分娩方式分娩终止妊娠对孕产妇并发症和围生儿的影响。结果:孕周≤33周组的新生儿窒息率与围生儿死亡率均高于33周<孕周<36周组和孕周≥36周组;剖宫产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与围生儿死亡率均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应予以积极治疗,且于孕周>33周时选用剖宫产终止妊娠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何建明 《中原医刊》2007,34(2):41-42
目的 探讨妊娠期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诱因、正确的临床处理原则和分娩时机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治疗、分娩方式和母儿预后。结果 经使用强心、扩张血管、利尿处理控制心衰后及时终止妊娠,无一例孕产妇死亡,经阴道分娩6例(30%),剖宫产14侧(70%),其中低出生体重儿11例,新生儿窒息5例。结论 妊娠期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需加强产前检查及心功能监测,预防心衰发生,选择正确分娩方式及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法。方法汇总分析4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经积极的解痉、降压、镇静,促胎肺成熟等综合治疗。根据临床情况及治疗效果,适时终止妊娠。结果 4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全部治愈。18例经阴道分娩,30例剖宫产分娩,围生儿死亡1例。结论根据孕妇的病情、治疗效果、孕龄、胎儿大小、胎儿成熟度及有无宫内缺氧等情况,适时终止妊娠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孕龄在34周以上,是最佳终止妊娠时期,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谢峰 《中国医药导刊》2012,(9):1484-1485,1487
目的:探讨早、中期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终止妊娠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11年收治的13例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要求终止妊娠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8例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3例肺栓塞,2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经抗凝,溶栓等治疗,病情平稳后终止妊娠。9例孕早期患者早期妊娠中7例行负压吸引术,2例维持至孕中期妊娠,及3例孕中期患者妊娠共5例行雷夫诺尔羊膜腔穿刺引产,1例孕中期妊娠合并颅压增高者行剖宫取胎术。结论: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终止妊娠前需对不同部位栓塞进行抗凝,溶栓等治疗,待病情平稳终止妊娠,妊娠终止方法依据产科特点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预防措施,并探讨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旨在提高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诊治水平。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20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再以同期2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20例患者中,4例患者妊娠足月,行剖宫产,手术顺利,母婴平安,产后新生儿送至监护室,康复出院。10例患者保守治疗好转出院,对患者随访,结果提示均获活婴,5例保守治疗好转,家属担心胎儿畸形或发育障碍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对照组的产妇均顺利完成分娩,无胎儿死亡,产妇和胎儿情况稳定,与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好发于妊娠中晚期和产褥期,多因高脂血症、胆管疾病、高脂高蛋白饮食有关,临床治疗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严密监测孕妇及胎儿情况,若胎儿脏器成熟即可终止妊娠,还应注意与多科相互协同治疗,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肖雯  王秀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1):1542-154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精神障碍患者不同分娩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妊娠合并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患者的分娩方式以及妊娠结局。结果:患者在终止妊娠时选择的分娩方式主要为硬膜外麻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及经阴道自然分娩,分别为43.16%和40.00%。妊娠合并躁狂症、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新生儿活产率高于合并躁狂症患者(P<0.05);合并躁狂症患者新生儿不良结局(轻度窒息、重度窒息及死产)的发生率较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增高(P<0.05)。结论:妊娠合并精神障碍患者产妇及新生儿的妊娠结局与终止妊娠方式密切相关。产钳助产以及全麻下急诊剖宫产与产妇及新生儿的不良结局呈正相关,为了降低母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需要尽量避免使用此类方法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CT、MRI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60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以及MRI检查,对不同检查诊断结果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和MRI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及检出率均较高,但CT联合MRI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准确率及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或MRI单一检测(P0.05)。结论:CT和MRI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两种方法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均较好,但MRI结合CT诊断更加明确,对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十分有益,可为患者的治疗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孙维荣 《吉林医学》2005,26(8):853-853,855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36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经积极降压、解痉、镇静、纠正酸中毒和调节水电平衡等治疗,依据临床症状转化情况及产科指征适时终止妊娠。结果:36例患者经治疗后10例经阴道分娩,25例剖宫产分娩,母婴均无生命危险,无并发症。结论:正确掌握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指征,适时终止妊娠,能确保母婴安全,愈后均佳,无任何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刘展 《中国医学创新》2013,(34):128-130
目的:探讨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母婴预后。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2年12月本院妇产科病区收治的89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诊治方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围生儿结局。结果:89例患者阴道分娩25例,剖宫产64例,产后出血量150~670 mL;分娩孕周31~38周,早产儿57例;新生儿体重1900~4100 g,其中低体重儿58例;新生儿中轻度窒息24例,重度窒息5例。所有新生儿外观均无畸形,生后均以高危儿立即转新生儿科治疗,1例患儿因早产、窒息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为妊娠期严重并发症,应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监护,必要时终止妊娠,从而降低围生儿的致残率、病死率,减少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合并脑血管并发症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和手术指征、手术时机的选择,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术前合并脑血管并发症的4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资料。入院后根据血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并行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选择合适手术时机,术中彻底清除病灶,彻底矫治心脏合并畸形;术后常规给予强心、利尿等对症治疗,并根据血培养结果继续应用敏感抗生素。结果:术后早期病死6例,其中再发脑出血2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重度肺部感染1例,低心排综合征1例,肾衰竭继发循环衰竭1例;其余34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外科治疗合并脑血管并发症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效果总体满意。早期明确诊断、合理掌握手术时机、术中彻底清除病灶、术后规范抗感染及抗凝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年脑出血病因和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20~45岁青年脑出血患 者401例,按年龄将其分为20~29岁组,30~39岁组和40~45岁组,比较3组患者病因和危险因素差异。结果:在401例 青年脑出血患者中,男273例,女128例。有明确病因者294例(73.32%),病因不明者107例(26.68%)。在294例中高血 压性脑出血226例(56.36%),脑血管畸形41例(10.22%)(包括颅内动静脉畸形2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8例、颅内动脉 瘤8例),其他原因27例(6.73%)(包括烟雾病9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6例,吸毒4例,瘤卒中3例,颅内感染2例,系 统性红斑狼疮1例,药源性1例和子痫1例)。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史237例(59.10%),吸烟123例(30.67%),饮酒74例 (18.45%),其他高危因素19例(4.74%)(包括妊娠/产褥期8例,脑出血家族史8例和抗凝/抗血小板药物3例)。3组脑出血 患者病因比较,高血压脑出血所占比例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增加(P<0.01);20~29岁组脑血管畸形比例较其他两组明显 增加(P<0.01),40~45岁组原因不明者比例明显减少(P<0.01),其他原因在3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脑出 血患者高危因素比较,高血压所占比例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增加(P<0.01),而吸烟、饮酒及其他高危因素不同年龄组相 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青年脑出血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男性多于女性;高血压病是主 要病因,且随着年龄增长其比例明显增加,其次是脑血管畸形,且年龄越小该病因可能越常见;在青年脑出血患者 中年龄越小原因不明者越常见;高血压病史、吸烟及饮酒可能为青年脑出血三大常见可控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37例显微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破裂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7例脑AVM破裂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 全组37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2年,其中恢复工作21例,生活自理10例,需要他人照顾2例,死亡4例(死者均为术前脑疝时间较长患者).结论 选择适当的显微手术治疗能够改善脑AVM破裂出血的预后,血肿清除加AVM切除是该病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流行病学特点,为其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自拟“新生儿颅内出血相关因素调查表”,回顾性调查河南省某三甲医院近1年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病例,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10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中,母亲孕期患病者占80.39%,其中79.17%为产科疾病;产前检查次数小于3次的75.49%;51.96%为早产儿,46.08%为低出生体重,31.37%为剖宫产,使用产钳和胎头吸引和臀牵引者占30.67%;54.90%发生羊水污染,63.73%患儿出生时有窒息。新生儿前3位疾病依次为肺部疾病、新生儿出血症和新生儿黄疸;单纯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占全部病例63.73%,多灶性出血占29.41%。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与母亲孕期患病情况、新生儿早产、低体重、分娩方式、窒息及肺部疾病等因素有关。应加强孕产期及新生儿期保健工作,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后出血情况及分娩期处理。方法 :选择 2 0 0 0年 1月~ 1 1月在我院分娩的血小板减少症 50例进行分析。结果 :妊娠期有出血症状 1 2例 ,1 2例分娩期有大出血 ,产后出血率为 2 4 % ,分娩期出血量与血小板数值呈负相关。结论 :妊娠期当血小板 <50× 1 0 9/L ,伴出血症状时 ,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输血、输浓缩血小板等治疗 ,以减少分娩期并发症。分娩方式以适当放宽手术指征为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颅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新进展。方法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探讨其治疗方法,通过两例典型的病例进行讨论。结果手术全切除59例,占92%,部分切除5例,占8%。结论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并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妊娠完全性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沈阳市妇婴医院收治的9例妊娠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孕产史、孕周、既往手术史、此次妊娠距手术间隔时间、子宫破裂的位置、临床处理及母婴结局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9例妊娠合并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中,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切口破裂3例(1例剖宫产切口妊娠并子宫破裂,2例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中期引产)、腹腔镜子宫肌瘤术后瘢痕子宫2例、剖宫产合并腹腔镜输卵管手术后妊娠1例,腹腔镜输卵管手术后妊娠1例,双子宫1例,原因不明1例(有刮宫术病史).表现为持续性下腹痛7例,无典型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2例.9例均行子宫修补术,产后出血5例,输红细胞4例,无产妇死亡;1例胎死宫内,4例新生儿结局良好,3例为引产及剖宫产切口妊娠,1例新生儿窒息后死亡.结论 剖宫产史再次妊娠有子宫破裂的风险,应将所有曾接受子宫体部、输卵管手术的患者、子宫畸形、胎盘植入、多次孕产史的无子宫瘢痕孕妇视为发生子宫破裂的高危人群,以便早期识别和处理子宫破裂.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膜中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破裂致脑内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脑膜中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破裂致脑内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并结合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均进行翼点入路手术,术后患者病理提示,没有正常的血管壁成分,和假性动脉瘤的特点符合。患者出院时,结合脑卒中患者日常的生活活动能力测评,其中能力重度障碍者有10例,生活能力轻度障碍者有30例,生活自理者有2例。所有患者进行心脏血管造影检查,患者动脉瘤全部消失,同时患者有着较好的侧支循环代偿和通畅的载瘤动脉。结论:脑膜中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破裂致脑内出血患者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同时采取手术夹闭和塑形较为困难,在术前更要对颅内血管的代偿充盈情况进行了解,并借助于现代化显微镜手术进行治疗,将会有着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颅内出血是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 可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本文主要探讨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早产儿共299例,出生后24 h内入住新生儿病区,住院期间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头颅彩超或头颅CT、磁共振)。其中颅内出血早产儿114例为观察组,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的同期住院的非颅内出血早产儿185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孕母妊娠高血压疾病、孕晚期感染、胎膜早破、胎龄、出生体重、顺产、羊水污染、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机械通气与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生有关(χ2值分别为4.376、7.205、5.042、16.194、15.982、13.320、4.859、31.988、25.855、36.436、29.262,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顺产、1 min Apgar评分、NRDS和孕晚期感染是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 0.05)。   结论   早产儿颅内出血与孕母妊高症、孕晚期感染、胎膜早破、胎龄、出生体重、顺产、羊水污染、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NRDS、机械通气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工作中应综合评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