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致医院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是携带mecA基因、编码低亲和力青霉素结合蛋白导致甲氧西林、头孢菌素类、碳青酶烯类、青霉素类+青霉素抑制剂抗菌药物耐药的葡萄球菌属。MRS对所有的β-内酰胺类药物和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均无临床疗效,绝大多数的MRS常表示多药耐药。现对我院分离出的葡萄球菌属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患儿的常见临床表现、皮肤损伤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护理要点.方法:把37例从2014年3月-2017年3年的SSSS患儿当成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护理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结果:SSSS常见临床表现是皮肤可见明显红斑、松弛性的水疱,皮肤有触痛,皮肤损伤似浅Ⅱ度烫伤样.干预后,37例患儿都顺利恢复,经(13.1±3.2)天的住院后出院,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是97.3%.结论:小儿SSSS发病较为危急,接受治疗期间,需从多个方面进行护理,以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2008-2009年东台市妇幼保健院26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产妇100%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最多的是青霉素钠,占44.61%;83.85%为单一用药,16.15%为二联用药,无三联及以上用药;42.7%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持续24~48 h.结论:剖宫产产妇在抗菌药物用药时间、疗程等方面存在着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药物治疗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赣州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6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57例,其中手足口病重症患儿重型(第2期)54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危重型(第3期)3例,对患儿行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病毒药物使用率为100.00%,主要品种为利巴韦林、重组人干扰素α-2b等;抗菌药物使用率14.03%,主要品种为头孢硫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其他治疗药物主要为甲泼尼龙注射液、丙种球蛋白等。57例患儿均好转、治愈出院。结论赣州市妇幼保健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药物治疗总体合理、规范,但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规范使用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误诊和治疗转归情况。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SSSS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患儿的年龄分布、发病季节分布、误诊与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80例发病患儿,主要集中在幼儿期(1~3岁),32例占40.00%,其次为学龄前期(3~6岁),24例占30.00%;患儿发病时间主要为秋季,30例占37.50%,其次为夏季,20例占25.00%;76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主要误诊为皮肤湿疹类过敏性疾病,20例占26.32%;所有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8.9±1.8)d,体温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为(1.8±0.9)d,尼氏征转阴平均时间为(3.9±1.7)d,2例患儿出现败血症、4例心肌损害,经治疗后好转。结论 SSSS发病年龄集中在婴幼儿和学龄前期,好发于秋季,在基层医院易被误诊,检查效果不佳,应早期应用足量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对乳腺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干预的效果,评价临床药师在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性使用中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0-2011年167例(非干预组)及2012年158例(干预组)乳腺手术患者,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应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乳腺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预防使用率、药物选择、联合用药、用药时机与疗程等方面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干预前的93.41%下降至干预后10.76%;非干预组术前30min~2h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分布率为3.85%,干预后提高至11.76%;非干预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品种主要以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为主,其次为选用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非干预组中有84例存在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全部为二联用药,干预后联合用药为0。结论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得到显著改善,但在药物选择、使用时间等方面仍需要继续改进。  相似文献   

7.
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减少不合理使用、滥用抗菌药物。方法对出院患者1184份病历进行回顾性对列研究,并根据监测结果,随机选择住院的患者98例进行前瞻性监测,根据回顾性研究发生的问题,在前瞻性调查中加以纠正。结果前瞻性监测中71例使用了抗菌药物,23例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手术预防20例,其中Ⅰ类手术18例,用药时间2~10d,Ⅱ类手术2例,用药时间5~6d,Ⅲ类手术2例;内科3例治疗选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药物用药10d,并未根据细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同时病程无分析记录。结论外科在清洁手术后都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用药指征不准确,并且选用级别过高的哥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与联合抗菌药物术后预防使用;内科治疗一般感染疾病,首先选择了用于难治和耐药菌产生的抗感染药物,多数病例使用抗菌药物前未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因此,应加强口一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抗菌药物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医院儿内科上呼吸道感染的132例患儿,对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3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使用抗菌药物者52例,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达39.4%;使用的抗菌药物以注射剂为主,口服药的使用比例较低;使用频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为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52例患儿中47例做了药物敏感度试验和病原学检测,药物敏感度试验和病原学检测率高达90.4%;二联抗菌药物合用的患者4例,联合用药率达7.7%。结论医院高度重视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用药,常规进行细菌学检查和药物敏感度试验,抗菌药物的使用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15年1月一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头孢三代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采用头孢三代抗感染基础上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1 g/(kg·d),连用1~2d,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加强龙)1mg/kg·d,连用d。观察两组患儿体温正常、皮肤红斑及疱疹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体温正常、皮肤红斑及疱疹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加甲强龙治疗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疗效显著,可迅速改善症状及体征,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1月收治的35例SSSS.结果 所有病例都有典型临床表现,经抗生素、激素等治疗均痊愈.结论 SSSS为少见病,易误诊,治疗的关键是早期使用足量的抗生素,病情较重时可适当用激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年1月-2013年5月93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合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RP以及其他病原学检查结果,分析有无抗菌药物使用指征。结果 9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入院即使用抗菌药物直至出院,其中使用一联抗菌药物48例占51.61%,二联抗菌药物45例占48.39%;一联抗菌药物使用中使用频率从高到低分别为头孢地嗪、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舒巴坦;二联抗菌药物使用中以阿奇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用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红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用。结论 93例患儿中有使用抗菌药物指征者仅41例,大部分患儿无明确的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值得医院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12例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进行细致观察,探讨总结其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5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1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皮肤护理、面部护理、感染预防及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加以总结。结果经治疗,本组1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且全部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及创面瘢痕形成。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对患儿的精心护理干预,可极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促进患者病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引发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为抗菌类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6年1至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的256例患儿的798份痰液样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798份送检样本中检测到病原菌265株,阳性率为33.21%;其中革兰阴性菌(G-)13种,184株,革兰阳性菌(G+)4种,32株,真菌3种,49株;病原菌种属检出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5.374,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具有较高耐药率;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均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具有高度耐药性;流感嗜血杆菌对β-内酰胺类、复方磺胺甲噁唑和第二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在60%~100%之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头孢吡肟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霉烯类高度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左氧氟沙星、林可胺类敏感性低;白色念珠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均较高.结论 小儿呼吸系统感染主要细菌性病原菌对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表现出较高耐药性,临床用药时应选择经验用药,同时及时检测,根据病原菌谱和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妇幼保健院急诊新生儿抗菌药物应用的临床现状,并提出相关的控制措施,为新生儿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7月于妇幼保健院急诊接受治疗1 13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并统计其抗菌药物的用药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130例急诊新生儿667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9.0%,其中使用率最高的药物为头孢克洛,其次为头孢曲松、阿莫西林等;667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新生儿中共有74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急诊科存在较多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需引起注意。结论对于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急诊科抗菌药物的用药需加强行政干预,提高临床控制,杜绝抗菌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体外观察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能否诱导产生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hVISA),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方法挑选医院2015年8月-10月临床MRSA 5株,选择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3种常用β-内酰胺药物,逐步诱导菌株,应用菌群分析曲线法检测hVISA,E-test法测定hVI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达托霉素的MIC,棋盘格法测定联合药敏试验。结果 3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诱导产生的hVISA菌株分别为3株、3株、1株。7株hVISA对万古霉素的MIC范围在2~4mg/L,联合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夫西地酸药物后,hVISA对万古霉素的MIC范围分别为1~4mg/L,1~4mg/L,1~2mg/L,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达托霉素的MIC范围分别为0.25~1mg/L,0.125~0.5mg/L,0.064~0.25mg/L。结论体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可以诱导产生hVISA,头孢类与半合成青霉素类较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更容易诱导产生hVISA,联合用药不能显著降低hVSA对万古霉素的MIC值,新型治疗MRSA药物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达托霉素对hVISA均较为敏感,可有效治疗hVISA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导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对18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MRSA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性别、吸烟、住院天数和早期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等可能是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痰培养阳性前的住院时间和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MRSA所致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严格掌握住院时间,对防止MRSA引起的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姜兆合  王伟 《现代保健》2009,(21):145-145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Staphylococe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皮肤病,主要发生在新生儿、婴幼儿,偶可发生于成年人。本文总结2000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12例SSSS患儿,均具有典型表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由噬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表皮颗粒坏死,造成皮肤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起病急骤,病情重,若不及时治疗,易并发肺炎、肾炎、败血症等,危及生命[1].我科于2009年收治39例SSSS患儿,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综合征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4月收治的4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本病一经诊断,应早期给予足量有效抗生素,同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5~7天,本组36例伍用丙种球蛋白(200~400mg/kg,疗程3~5天),均提高疗效,缩短了病程。注意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局部破损对症处理,加强眼部、口腔及会阴部护理,多数患者在14天内痊愈。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一种重症感染性疾病,在正确选用有效抗生素的基础上,应用激素及丙球,加强护理,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金葡菌型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系由凝固酶阳性的第Ⅱ噬菌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皮肤病,起病急骤.大多见于婴儿,成人少见.本病属少见病,但近1年来所见住院病例较多,故本文就我科2006年9月~2007年8月间收治的41例SSSS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