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欣母沛防治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130例在我院分娩并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65例,在胎儿娩出之后应用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观察组65例,在胎儿娩出之后应用缩宫素、欣母沛防治产后出血。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产后2h、24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欣母沛能够有效防治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欣母沛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分娩的有出血倾向的产妇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2例,在娩出胎儿后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欣母沛注射.比较2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及产妇状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24h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产后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处理后不良反应均缓解.结论 对于有出血倾向的产妇给予欣母沛注射,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促进产妇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欣母沛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术产妇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产妇胎儿娩出后宫体均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组产妇同时深部肌内注射欣母沛250μg。对比两组产妇术中和产后出血量及出血例数、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产妇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欣母沛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缩宫素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益母草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在本院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前置胎盘产妇97例,随机将其分为益母草组(n=51)和欣母沛组(n=46),益母草组产妇于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治疗,欣母沛组给予缩宫素联合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控制出血效果、术中及术后2、24 h出血量。结果:益母草组产妇术中出血控制总有效率96.08%(49/51)明显高于欣母沛组的80.43%(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887,P=0.015)。益母草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欣母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产后2、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益母草及缩宫素联合欣母沛均可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前者术中缩宫止血作用更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欣母沛用于瘢痕子宫阴道分娩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择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产妇90例,分为试验组(42例)与对照组(48例)。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肌内注射缩宫素的基础上,同时应用欣母沛肌内注射;对照组则同时应用益母草针肌内注射。比较两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产后2 h出血量、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试验组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对于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防治,较益母草针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欣母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瘢痕子宫阴道分娩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2010年7月-2013年7月,本院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产妇共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肌注缩宫素的基础上,同时应用欣母沛肌肉注射,对照组则同时应用益母草针肌肉注射。比较两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产后2 h出血量、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欣母沛对于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防治,较益母草针疗效明显,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欣母沛和缩宫素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顺产的孕妇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欣母沛组和缩宫素组,每组75例。应用称重法计算产时及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分析各组产后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分娩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欣母沛组产后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缩宫素组(P<0.05),产后24 h血红蛋白平均值亦明显高于缩宫素组(P<0.05)。结论与缩宫素相比,欣母沛具有更好的预防及减少产后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卡贝缩宫素和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20名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卡贝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使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记录产妇的一般信息、出血量、产后2h和24 h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用药前后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出血量、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2组间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无显著差异(P > 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卡贝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明显优于麦角新碱与催产素联合治疗,且引起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缩宫素联合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共有128例产妇在本院分娩,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前组应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后组除缩宫素外,同时联用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产妇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产后出血预防中,缩宫素联合欣母沛的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缩宫素,可更加有效的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梅珍霞 《包头医学》2018,42(1):39-41
目的:观察欣母沛对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行剖宫产的120例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妇,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即刻于子宫体注射缩宫素,并使用缩宫素实施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欣母沛.观察两组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各时段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术中使用欣母沛,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术后子宫有效恢复,不会增加产妇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阴道分娩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产后出血量、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95.67%)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T、APTT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葡萄糖酸钙可有效防治产后出血,改善凝血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卡贝缩宫素预防具有产后宫缩乏力高危因素产妇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具有产后宫缩乏力高危因素的产妇200例,随机配对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肌注缩宫素,实验组在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卡贝缩宫素。比较两组产后2 h内出血量、宫缩效果、生命体征及额外干预。结果 实验组产后2 h内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宫缩效果较对照组良好,需要的额外干预措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具有产后宫缩乏力高危因素的产妇,直接预防性给予卡贝缩宫素可有效加强宫缩,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3.
黄华  杨建碧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5):597-599, 603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或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对高危妊娠行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180例高危妊娠行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90例。A组在娩后给予10 U缩宫素静脉滴注和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肌内注射,B组给予10 U缩宫素静脉滴注和1 mg卡前列甲酯栓舌下含化。对2组产后各时间段出血量、产后出血率、输血率、附加止血措施干预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术中、术后2 h和术后24 h,A组产妇出血量均显著少于B组(P < 0.05~P < 0.01)。2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输血率和附加止血措施干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2例产后出血产妇平均出血量为(841.34±232.56)mL,B组17例产后出血产妇平均出血量为(857.62±227.37)mL,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对高危妊娠行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不良反应较小。其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减少出血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300例正常单胎足月的自然分娩产妇分成观察组152例和对照组148例。胎儿娩出后,观察组产妇立即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产妇立即肌肉注射缩宫素20u,测定并分析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血压、产后24h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第三产程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及24h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24h血红蛋白、红细胞压体积、血压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发生寒战、发热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无需特殊处理即恢复正常。药物不良反应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胎儿娩出后即口服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能力强于肌注缩宫素,可有效缩短第三产程时间,降低产生出血的发生率,且具有用药简单、价格低廉、储存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唐乾坤  谢珊莉  刘贵 《西部医学》2014,(12):1664-1666
目的 探讨巧特欣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具有剖宫产指征至少具有一项易引起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17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在胎儿娩出后即行子宫体肌层注射缩宫素20 IU,同时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20IU,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巧特欣100μg,以促进子宫收缩.比较两组术中、术后2、24 h的出血情况及产后24小时血红蛋白下降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术中、术后2、24h的出血量分别为(206.3±21.6) ml、(315.7±19.3) ml和(401.1±93.5) ml,均少于对照组的(298.1±22.7) ml、(399.4±21.3) ml和(489.1±95.8) 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产后24小时血红蛋白下降值为(8.3±4.9)g,低于对照组的(16.3士5.1)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巧特欣用于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疗效显著,且快速,安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卡孕栓或催产素单独或联合应用在产妇产后出血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分析2015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产科足月妊娠的66例自然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对照组1(卡孕栓,21例)、对照组2(催产素,22例)和观察组(卡孕栓+催产素,23例)三组.比较三组产妇的基线资料、第三产程及产后出血情况、产前宫缩过强情况、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三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性.观察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及24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率均显著较对照组1、对照组2低;三组产妇产前均未出现宫缩过强的现象;各组新生儿窒息情况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催产素+卡孕栓联合应用在产妇产后出血中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不仅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而且可以显著缩短第三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郑同英  钟思燕 《河北医学》2016,(7):1075-1078
目的:探讨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结合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方法:采用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对产妇进行评估,评分>7分归为高危组、5分~7分归为中危组、0分~4分归为低危组,每组收集40例产妇,三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均应用宫素注射液,中危组加用卡贝缩宫素注射液,高危组加用卡贝缩宫素注射液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产后2h、产后24h 子宫出血量及出血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产妇产后24h 内血红蛋白下降幅度为(4.03±0.78)g / L,中危组下降幅度为(4.28±0.80)g / L,高危组下降幅度为(4.74±0.84)g / L,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产前、产后2h 及产后24h 三组产妇收缩压、舒张压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h 及产后24h 本组产妇收缩压、舒张压较产前略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产后2h 内子宫张力均为硬状态。结论:根据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评估结果,卡贝缩宫素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实施不同的给药方案,能有效预防高危产妇的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与缩宫素注射液联用,用于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8年12月-2019年11月在全国16家中心就诊的选取产妇入组,共计入组305例,纳入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和安全数据集(safety analysis set,SS).完成试验299...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对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及应用时机。方法使用前瞻性随机分组方法,将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200例分为三组:卡前列甲酯栓产前组于第二产程末胎头已着冠,估计于1~2个宫缩娩出时肛塞卡前列甲酯栓1mg;卡前列甲酯栓产后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相同的处理;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20IU经腹壁宫体注射。比较第三产程和产后出血量。结果卡前列甲酯栓产前组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产后组和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量也明显减少。结论卡前列甲酯栓在产前应用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具有产后宫缩乏力高危因素产妇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剖宫产后具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的产妇150例,分为3组.A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宫体及静脉注射缩宫素,B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C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静脉注射缩宫素.比较3组产妇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宫缩效果、生命体征及额外干预情况.结果 B组、C组术后2 h及24 h内出血量、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变化明显低于A组,宫缩效果较A组良好,需要的额外干预措施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降低高危产妇剖宫产后的出血量,但用药期间需加强产妇生命体征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