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惊厥的远期预后与围生期疾病及惊厥情况的关系。 方法 对5-12岁有新生儿惊厥史的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及IQ测定,部分行CT及EEG检查并回顾病史和出生情况。 结果 后遗症(脑瘫、癫(?)和智力低下)发生率为26.8%(15/56)。其中脑瘫4例、癫(?)5例(2例合并脑瘫)、智商低下12例(3例合并脑瘫,1例合并癫(?));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惊厥次数≥3、持续48 h以上、全身强直阵挛型和多灶性阵挛型患儿后遗症发生高。 结论 新生儿惊厥可致神经系统后遗症,预后与其病因、惊厥次数、惊厥持续时间和惊厥形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惊厥新生儿临床特点和视频脑电图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中新生儿惊厥的诊断及分析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60例住院新生儿惊厥病例,分析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常见病因、发作形式及脑电图结果。结果 60例惊厥新生儿中常见病因分别为缺氧缺血性脑病(33.3%)、感染(13.3%)、低血糖(10.0%)、颅内出血(8.3%)及电解质紊乱(8.3%)。发作形式最常见的是微小发作(41.7%),其次是阵挛发作(29.1%)。视频脑电图结果正常为28例(46.7%),异常32例(53.3%)。结论 新生儿惊厥多由原发病引起,临床需注意观察,及时完善视频脑电图等检查,及时找到病因,以便尽早进行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惊厥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远期预后与围生期疾病及惊厥情况的关系。方法:对5-12岁有新生儿惊厥史的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及IQ测定,部分行CT及EEG检查并回顾病史和出生情况。结果:后遗症(脑瘫、癫痫和智力低下)发生率为26.8%(15/56)。其中脑瘫4例、癫痫5例(2例合并脑瘫),智商低下12例(3例合并脑瘫,1例合并癫痫)。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惊厥次数≥3、持续48h以上、全身强直降挛型和多灶性阵挛型患儿后遗症发生高。结论:新生儿惊厥可致神经系统后遗症,预后与其病因、惊厥次数、惊厥持续时间和惊厥形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我院 1997年元月至 2 0 0 0年 12月用利多卡因静滴治疗 16例顽固性惊厥住院的新生儿 ,获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文 16例中男 14例 ,女 2例 ,年龄从生后 1小时至 14天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13例 ,均符合 1989年济南会议所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诊断依据及分度》标准 ,其中中度 4例 ,重度 9例 ;化脓性脑膜炎 2例 ;惊厥原因待确定 1例。惊厥的表现 :微小发作型 4例 ,强直型 3例 ,多灶阵挛型 5例 ,混合型 4例。脑电图检查 13例 ,结果轻度异常 3例 ,高度异常 10例。头颅B超检查 13例 ,均提示HIE ,其中 3例合并…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64例新生儿惊厥的脑电图进行分析,以评价脑电图(EEG)在新生儿惊厥中的诊断价值。64例中EEG正常11例(17.19%);异常53例,异常率为82.81%,其中轻度异常EEG30例(56.60%),重度异常23例(43.40%);26例EEG有惊厥放电(40.63%)。异常EEG与病因及描记时间关系密切,而与发作类型关系不大。临床惊厥发作与EEG惊厥性放电之间关系与病因及描记时间有关。围产期脑损伤在1周之内描记EEG重度异常发生率高。EEG对HIE引起的惊厥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振幅整合脑电图(a EEG)在新生儿惊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1-11月因惊厥或疑似惊厥入住该院新生儿四科(足月儿ICU)的141例患儿进行a EEG监测。结果 141例患儿中51例患儿a EEG正常(36.1%),惊厥发作90例(63.9%),其中66例患儿为电发作(73.3%),24例患儿为电临床发作(26.7%);单次惊厥20例(22.2%),反复惊厥56例(62.2%),惊厥持续状态14例(15.6%)。90例惊厥发作患儿中背景活动正常33例(36.7%),轻度异常37例(41.1%),重度异常20例(22.2%)。结论 a EEG的应用为新生儿惊厥尤其是亚临床惊厥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及时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是临床筛查新生儿惊厥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联合生化标记物对高危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以期为高危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5月在刑台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145例高危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儿aEEG检测结果并以改良aEEG评分、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及脑损伤生化标记物对结果进行评估。根据患儿有无脑损伤将其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改良aEEG评分、NCIS评分及脑损伤生化标记物。并对改良aEEG评分及脑损伤生化标记物与NCI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ROC法分析改良aEEG评分联合生化标记物对高危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145例患儿中79例诊断为脑损伤,66例无脑损伤。两组患儿胎龄、性别、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损伤患儿出生体重及1 min Apgar评分均低于无脑损伤组(t=-3.149,-8.401,P<0.05)。脑损伤组患者改良aEEG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脑损伤组,脑损伤组NCIS评分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均显著低于无脑损伤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改良aEEG评分、NSE、GFAP与NCIS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18,-0.694,-0.583, P<0.05),BDNF与NCI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48,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改良aEEG评分对高危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cut-off值为9.18分,AUC为0.902(95%CI:0.845~0.959);NSE cut-off值为15.04 μg/L,AUC为0.885(95%CI:0.821~0.949);BDNF cut-off值为1.16 ng/ml,AUC为0.894(95%CI:0.834~0.954);GFAP cut-off值为4.61 ng/L,AUC为0.764(95%CI:0.666~0.862),联合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敏感度(敏感度89.87%,特异度75.76%,P<0.05)。结论 高危新生儿脑损伤者改良aEEG评分、NSE、BDNF及GFAP水平可出现明显异常,且上述指标均与患儿病情程度显著相关,aEEG评分、NSE、BDNF及GFAP均对高危新生儿脑损伤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视频脑电图监测在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发作状况分为有发作组和无发作组,每组各60例。患儿均采用视频脑电图进行监测,比较两组的监测结果。结果有发作组38例患儿诊断出癫痫发作,占比为63.33%;22例未诊断出癫痫发作,包含14例睡眠肌阵挛,3例夜惊,5例磨牙。无发作组中25例患儿诊断出癫痫发作,占总比为41.67%;35例未诊断出癫痫发作,包含21例睡眠肌阵挛,6例夜惊,8例磨牙。两组癫痫发作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合并癫痫患儿在治疗期间,针对发作间歇期患儿可给予视频脑电图进行监测,此监测方式对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进一步治疗和预后状况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其临床价值较大,可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提高对新生儿惊厥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方法】 对68例住院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发病日龄及发作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其发生主要与围生期窒息缺氧、产伤、早产及低钙有关,依次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n-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及低钙血症,发病时间多在生后1周内,尤以3 d内居多,发作类型以轻微型多见。 【结论】 多种病因可导致新生儿惊厥,但以围生期窒息缺氧、出血为主,也可为代谢紊乱。加强孕期及围生期保健,预防早产,提高产科质量,掌握科学的复苏方法是减少新生儿惊厥发生的关键。建立高危新生儿监护,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研究Dravet综合征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方法 总结分析3例临床疑似Dravet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特点,应用NGS测序方法一次性检测OMIM数据库中与癫痫相关基因,并采用PCR和Sanger测序法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临床特点:3例患者均有癫痫持续状态经历,以阵挛发作为主,均于1岁以内发病,其中2例患儿首次发作表现为热性惊厥,3例患儿头颅影像学检查均无异常,1例患儿动态脑电图有轻度异常,3例患儿均对抗癫痫药物治疗反应差;基因型特点:3例患儿均检测到SCN1A基因的杂合突变,其中1例同时检测出GPR98基因突变,结合父母验证结果,3例患儿均为新发突变。结论 Dravet综合征早期多以热性惊厥起病,多有癫痫持续状态,形式以阵挛发作为主,辅助检查多无阳性发现,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惊厥发作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惊厥发作可导致脑损伤,对神经发育造成不利影响,损伤神经遗传基因和扰乱神经细胞的结构、功能和连接,导致能量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等不利影响。近年来由于长程数字视频脑电图监测的应用,对于新生儿惊厥发作的病因、临床和脑电图、分类和治疗提出了新的观点,为改善惊厥发作患儿的预后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帮助。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新生儿惊厥发作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神经肽Y水平变化及其意义。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3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及 12例对照组新生儿血浆水平变化。缺氧血性脑病患儿急性期血浆神经肽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性期患儿血浆神经肽Y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 ;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组急性期血浆神经肽Y水平显著高于非惊厥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与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关系。血浆神经肽Y水平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密切相关并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发作有关 ,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发作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再发惊厥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 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儿科住院的>28天且新生儿期发生过惊厥的患儿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为期1~36个月的随访,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对20例新生儿惊厥患儿进行病史采集,结果表明,引起新生儿惊厥的首要病因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占35%;发作类型以微小发作为主,占45%;新生儿期惊厥患儿有孕产高危因素者7例,有惊厥家族史者2例,影像学异常者10例,脑电图异常者14例;对20例新生儿惊厥进行长期随访, 12例出现不同程度运动及智力发育落后;12例出现癫痫发作,其中10例患儿发作减少<50%,药物控制效果不佳,诊断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对可能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期影像学异常及脑电监测结果异常对预后评估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结论 新生儿惊厥病因以缺氧缺血性脑病为主.新生儿惊厥可继发癫痫及发育落后,且通常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对新生儿惊厥预后应作出早期判断及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治疗和减少后遗症发生。方法对2007年3月—2011年10月46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生期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惊厥最主要的病因,其次是新生儿感染、糖及电解质紊乱。发病类型以微小型发作为主。痊愈出院38例,好转出院5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1例。结论围生期窒息所致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和颅内出血是导致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病因,苯巴比妥是抗新生儿惊厥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对新生儿惊厥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惊厥或可疑惊厥发作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aEEG检查,同时记录原始视频脑电图(VEEG)。记录一般资料、发作情况、aEEG、VEEG结果及预后。结果共纳入51例新生儿,其中35例新生儿监测到发作性事件,12例为非癫痫性事件,23例为经VEEG确诊临床电发作或电发作。aEEG监测到阵发性异常19例,以VEEG为标准,aEEG识别惊厥患儿的敏感性为82.6%(19/23)。aEEG异常28例(54.9%),其中轻度异常18例,重度异常10例;轻度异常以阵发性异常为主,重度异常以背景活动异常为主;aEEG重度异常患儿背景活动均异常(100.0%),背景异常率高于轻度异常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背景异常患儿运动发育迟缓率高于背景正常患儿,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aEEG不同异常程度患儿运动发育迟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EG诊断新生儿惊厥的敏感性高,可以作为早期筛查新生儿惊厥的重要依据,并且预测远期运动发育的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联合生化标记物对高危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以期为高危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5月在刑台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145例高危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儿aEEG检测结果并以改良aEEG评分、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及脑损伤生化标记物对结果进行评估。根据患儿有无脑损伤将其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改良aEEG评分、NCIS评分及脑损伤生化标记物。并对改良aEEG评分及脑损伤生化标记物与NCI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ROC法分析改良aEEG评分联合生化标记物对高危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145例患儿中79例诊断为脑损伤,66例无脑损伤。两组患儿胎龄、性别、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损伤患儿出生体重及1 min Apgar评分均低于无脑损伤组(t=-3.149,-8.401,P<0.05)。脑损伤组患者改良aEEG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脑损伤组,脑损伤组NCIS评分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均显著低于无脑损伤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改良aEEG评分、NSE、GFAP与NCIS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18,-0.694,-0.583, P<0.05),BDNF与NCI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48,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改良aEEG评分对高危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cut-off值为9.18分,AUC为0.902(95%CI:0.845~0.959);NSE cut-off值为15.04 μg/L,AUC为0.885(95%CI:0.821~0.949);BDNF cut-off值为1.16 ng/ml,AUC为0.894(95%CI:0.834~0.954);GFAP cut-off值为4.61 ng/L,AUC为0.764(95%CI:0.666~0.862),联合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敏感度(敏感度89.87%,特异度75.76%,P<0.05)。结论 高危新生儿脑损伤者改良aEEG评分、NSE、BDNF及GFAP水平可出现明显异常,且上述指标均与患儿病情程度显著相关,aEEG评分、NSE、BDNF及GFAP均对高危新生儿脑损伤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在新生儿惊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同步录像脑电图仪,对32例胎龄26~43周的惊厥发作新生儿进行VEEG监测分析。结果32例惊厥新生儿VEEG监测正常9例(28%),确诊为非癫痫事件,异常23例(72%),其中发作期痫样放电者8例,新生儿电发作5例,背景异常5例。结论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对新生儿惊厥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联合同步肌电图在小儿癫痫运动型发作类型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准确区分小儿癫痫病症及发作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0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 995例拟诊为小儿癫痫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进行视频脑电图联合同步肌电图检查,总结不同发作类型特征并结合病史做最终诊断。结果 5 995例小儿癫痫患儿经病史结合视频脑电图联合同步肌电图最终诊断结果为West综合征2 001例占33. 38%,大田原综合征1 498例占24. 99%,Lennox-Gastaut综合征749例占12. 49%,癫痫性痉挛748例占12. 48%,家族性皮层性肌阵挛500例占8. 34%,肌阵挛失神癫痫499例占8. 32%。发作类型包括运动性发作(强直发作1 264例、痉挛发作1198例、失张力发作323例、癫痫性肌阵挛1 655例)和非癫痫性发作(非癫痫性肌阵挛332例、抽动秽语综合1 223例)两大类,各发作类型表面肌电图平均时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视频脑电图联合同步肌电图诊断小儿癫痫可准确区分病症以及发作类型,继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病例临床特征与核磁共振(MRI)表现的相关性,为低血糖脑损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1日-2017年10月1日湖北省老河口市妇幼保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7例足月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吃奶差、拒奶(13/17)是低血糖脑损伤最多见的临床表现,同时多伴有反应低下,嗜睡表现(9/17),惊厥亦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多为肌阵挛型惊厥(12/17),或仅表现为肢体的颤抖(7/17),偶见全身型发作(2/17);呼吸异常8例,均表现为呼吸暂停。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受累部位主要为顶枕叶皮层及皮质下白质(13/17),以双侧顶枕叶受累最为常见(9/17)、双侧枕叶次之(4/17),未见单侧病变。其次为胼胝体压部损伤较为常见(7/17),另外有4例合并额叶损伤,均表现为弥漫性脑损伤,损伤部位广泛累及多个部位。此外,低血糖脑损伤其他受累区域还包括局灶性脑室旁白质损伤、双侧视辐射、内囊后肢、半卵圆孔中心及丘脑等部位。结论 (1)生后出现低血糖临床症状(特别是神经系统症状)、发现低血糖时间较晚者,颅脑MRI均有明显的低血糖性脑损伤改变;(2)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早期主要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异常高信号,晚期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损伤累及部位更多样;(3)基层临床医师对新生儿低血糖的危害性及低血糖脑损伤的认识存在不足,早期筛查,定期监测,可预防低血糖及低血糖性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7,(3):295-296
目的探讨围产期新生儿出生早期应用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测对脑损伤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足月分娩的窒息新生儿70例,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我院健康足月分娩的35例新生儿,设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开始检测,分析睡眠-觉醒周期、痫性活动的特点,探讨临床各指标与脑损伤、窒息程度之间的联系。结果观察组中,轻度缺血性缺氧脑病患儿的振幅整合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为3例,轻度异常为10例;中度缺血性缺氧脑病患儿的振幅整合脑电图背景活动轻度异常为1例,重度异常为2例。振幅整合脑电图背景活动与缺血性缺氧脑病临床分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新生儿出生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背景活动变化与围产期的窒息情况及脑损伤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出生时进行监测可为脑损伤高危因素的窒息足月新生儿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为早期干预提供指导,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