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班俊 《吉林医学》2013,34(18):3591-3591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分离的住院患者感染的103株多重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性资料。结果:感染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部位分布主要来源于痰液63株(61.2%),科室分布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75.7%(78/103)。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中,耐药率最低亚胺培南也达61.6%。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2.
范学财  刘榆楠 《黑龙江医学》2019,43(10):1243-1244
目的调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感染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对佳木斯市某三甲医院2018年1—12月期间门诊与住院患者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临床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以期为控制医院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结果该院共检测出213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62株为多重耐药菌,占总数的29.11%。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从痰液标本中检出,占总数的82.26%,患者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45.16%)、呼吸内科(17.74%)、神经外科(16.13%)。抗菌药物中头孢哌酮、米诺环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61.29%、30.65%,其他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耐药率。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在医院中具有较高检出率,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与呼吸内科,患者多为呼吸系统感染,治疗时应在药敏试验后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3.
宣迎梅 《吉林医学》2012,(34):7434-7436
目的:了解各科室出现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是否存在同源性问题,为临床治疗、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2年1月间由临床标本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株22株,用PFGE方法对其同源性进行研究。结果:22株MDR-Ab分别来自于4组不同分型的克隆株,且其中16株有高度同源性。结论:多个相同克隆株在不同科室及个体间的相互传播可能是医院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原因之一。重视医护人员手卫生、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合理应用抗生素可作为控制医院MDR-Ab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6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ter baumannii,MDRAB)的耐药性和AmpC耐药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 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18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对该细菌进行总DNA的提取,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结合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菌株的耐药特征.结果 检出结构基因ampC型49株,占81.7%:blaADC基因型50株,占83%;ACT基因型2株;41株菌同时携带blaADC和ampC结构基因,占68%;2株同时携带blaADC、ACT和ampC结构基因;未检测到其它AmpC耐药基因(MOX、CIT、FOX、DHA).携带AmpC耐药基因的菌株耐药率高,特别是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替坦、头孢唑啉、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已接近或达到100%,而对于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5%和20%.结论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blaADC耐药基因和ampC结构基因同时携带率高,并且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冯小玲  陈红梅 《中外医疗》2014,(17):124-125
目的:了解本地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选取该院于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103例,结合其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其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以ICU检出率最高,占64%,其次为呼吸内科23.3%,其他科室呈散发病例。其发生的重要高危因素是长期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使用呼吸机及入住ICU。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仍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首选经验性用药,其次为碳青霉烯、阿米卡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因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造成的院内感染比例明显增加,其对常用的多种抗生素耐药,治疗困难和病死率高,已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在此回顾近年来关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生素治疗文献,可用于临床治疗的抗生素有舒巴坦、多黏菌素、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和利福平,鉴于这些抗生素临床较少应用,现探讨四种药物的特点和作用,期望为临床和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王国恩  刘敏龙  郭蕾  马琪  吴媛  王红梅 《西部医学》2013,(11):1678-1679,1682
目的 了解西安市某三甲医院2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变迁情况,探讨多粘菌素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西安市某三甲医院细菌室的分离菌株,统计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和体外药敏效果.结果 2010年共分离细菌4552株,2011年7269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583株(12.8%)和934株(12.8%),为分离菌株第二位.多粘菌素B对鲍曼不动杆菌保持高体外活性,2010和2011年敏感率分别为92%和91%.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检出率很高,药敏试验证实对多粘菌素B保持很高体外活性,多粘菌素是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8.
徐萍  董海燕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1):1060-1061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临床治疗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分离自住院患者标本的多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资料及其治疗情况。结果在13类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9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64.6%(62/96);科室分布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72.9%(70/96),其次为呼吸内科和神经外科病区各占8.3%(8/96)和5.2%(5/96);在对2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中,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0,但是敏感率为69.2%,阿米卡星为47.8%。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引起医院感染的最常见细菌之一,耐药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规细菌培养方法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细菌,采用MicroScan Walkaway 40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菌种并进行体外药敏测定。结果 2008~2010年3年中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678株,其中2008年106株,2009年207株,2010年365株;16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其余抗菌药物3年间耐药率均在46.4%~85.9%之间;对16种抗菌药物全耐药的菌株,2008年1株、2009年4株,2010年4株。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应加强药敏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建立切实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阻断多药耐药菌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谱特征及菌株同源性,为临床防治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ICU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1~3月分离出的9株鲍曼不动杆菌,研究其耐药情况,并采用自动ribotyping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9株菌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甙类等抗菌素均显示出较高水平的耐药性;ribotyping分型9株菌有高度同源性,其中7株同源性达90%以上。结论自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率较高,且大多数菌株有高度同源性,因此,医院应加强ICU病房消毒隔离措施,降低病人院内感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陈涛  高燕渝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9):2464-2465
目的评估环境中鲍曼不动杆菌导致医院感染的风险。方法采集相应环境标本,分离鉴定其中的鲍曼不动杆菌,分析临床分离菌和环境分离菌的耐药性差异。结果自临床患者分离了3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自环境物品表面采集了20份样品,分离出了1株鲍曼不动杆菌。经检测临床和物体表面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均为多重耐药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表现为耐药。结论临床分离株与环境物表分离菌具有高度一致性,提示环境中存在的鲍曼不动杆菌有导致医院感染的风险,须加强医院环境消毒和监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的同源性与流行病例,为控制医院感染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6~12月临床分离的31株MDRAB,采用K-B纸片法检测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析菌株的同源性?回顾性分析MDRAB样本病例?结果:药敏结果显示,31株MDRAB对9种抗菌药物100%耐药率,包括4类抗菌药物?PFGE结果表明,31株菌分为5个克隆,20株属于B克隆,占64.52%,为主要流行菌株型,分布于8个病区,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病房?胸心外科?老年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症病区?患者平均年龄64岁,侵入性操作占97%?结论:MDRAB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比较严重?可能与院内存在克隆传播及患者年龄大?侵入性诊疗操作?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阿米卡星肺泡灌洗术对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性肺炎干预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诊断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相关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肺泡灌洗治疗,治疗组给予阿米卡星肺泡灌洗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常用评价指标以及CPIS评分的变化特点,同时评价其疗效.结果 R、HR、P02、PCO2、CRP、PCT、WBC以及CPIS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第1天、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及第14天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在治疗第7天有1例转阴,治疗组在第1天和第3天分别有1例转阴.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阿米卡星肺泡灌洗治疗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相关性肺炎,能在近期使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同时也好于其他常用的药物,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远期治疗效果不明显,需进一步研究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3):109-111,115
目的分析舟山海岛地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调查结果及替加环素对其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150例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各类标本。采用调查表形式调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情况,如年龄、性别、病种、基础疾病、病程、用药情况、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免疫状况、有无侵入性操作、药敏结果等,统计分析患者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好发人群等。通过常规培养、分离筛选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150例,予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置入培养基(MH)中进行药敏试验。研究本地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及抑菌率。采用空白组、替加环素组、舒普深组及替加环素+舒普深组对150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耐药及抑菌效果的观察及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年龄大、合并多种疾病、恶性肿瘤、病程长、用药种类单一、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是患者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替加环素组的耐药率和抑菌率为10.0%和90.0%、舒普深组的耐药率和抑菌率为20.0%和80.0%,替加环素+舒普深组的耐药率和抑菌率为4.6%和95.4%。结论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并且通过与舒普深的联合应用,能够减少其耐药性,从而有效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外排泵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的存在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其耐药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M-H琼脂稀释法,测定添加和不添加抑制剂苯丙氨酸-精氨酸-β-萘胺(PAβN)前后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5种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添加PAβN后,74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5种药的MIC值下降4倍以上的菌株数分别为亚胺培南45(60.81%)株、美罗培南70(94.59%)株、庆大霉素0(0%)株、环丙沙星4(5.41%)株、头孢他啶45(60.81%)株。结论外排泵机制可能是引起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耐药的主要机制;外排泵机制对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耐药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鲍曼不动杆菌(Ab)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资料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经细菌培养培养出Ab的临床标本共1 504例,对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Ab主要分离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和急诊病房的送检标本, ICU 665株(44.2%),急诊病房123株(8.2%),其他各科室普通病房716株(47.6%)。痰标本检出率最高,为1 304株(89.6%)。Ab对几乎所有抗生素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亚胺培南(IPM)最为明显,IPM的耐药性于2009年已达71.8%,但仍是本院治疗Ab最为敏感的抗生素(敏感性为28%)。因2006年耐药性为100%而于2007年减少应用的头孢噻肟,在2008年重新应用时耐药性降低至33.3%,敏感性增至33.3%。已出现多重耐药Ab。 结论:Ab主要分布于ICU,碳青霉酶烯类抗生素是本院治疗Ab感染最敏感的药物。一定时期内停用某一耐药性高的药物可增强Ab对其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诱导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编码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19株MDR-AB菌株,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所有菌株7种PBPs 基因。分别用1 mg/L浓度的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尼培南对菌株进行诱导处理,对照组为未加任何抗生素的空白组。实时定量荧光PCR(qRT-PCR)检测7种PBPs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相对定量(2-△△Ct)法比较碳青霉烯诱导后MDR-AB的7种PBPs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19株MDR-AB均携带7种PBPs基因,其中1 mg/L亚胺培南诱导后MDR-AB中pbp1a,pbp2,pbp3,pbp7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1±0.12)、(0.55±0.25)、(0.55±0.46)、(0.62±0.39),与对照组相比基因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p1b,pbp5/6,pbp6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31±0.54)、(5.63±1.42)、(8.98±1.14),基因表达水平上调(P<0.05),1 mg/L美罗培南诱导后MDR-AB中pbp2,pbp3基因表达下调,分别为(0.60±0.21)、(0.54±0.4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p1b,pbp5/6,pbp6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78±0.21)、(5.66±0.89)、(11.10±1.02),与对照组相比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mg/L多尼培南诱导后pbp7基因相对表达量为(0.51±0.42),与对照组相比基因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p1b,pbp5/6,pbp6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18±1.20)、(11.66±1.82)、(10.12±0.87),与对照组相比基因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R-AB普遍携带PBPs基因,亚最小抑菌浓度(MIC)的碳青霉烯诱导可导致MDR-AB的PBPs编码基因表达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硝酸镓和多黏菌素B对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分析其抗菌机制.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硝酸镓和多黏菌素B对20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抑制作用,观察两者联合应用的抑菌情况.结果 试验菌株对硝酸镓和多黏菌素B均敏感,硝酸镓对试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16μmol/L,多黏菌素B对试验菌株的MIC均为≤2.0μg/ml,两者联合应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生长有协同抑菌作用.结论 硝酸镓和多黏菌素B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有明显抑菌效果,有望成为控制其蔓延感染有效的治疗药物,为临床治疗这类难治细菌感染提供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临床送检的12 204份标本中分离的34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 a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分别为2.5%(92/3 636)、2.8%(117/4 056)和3.0%(136/4 512)。345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最高(5.6%),其次为外科(3.6%),呼吸内科(3.4%);阳性标本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占78.0%(269/345)。3 a间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目前医院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其耐药率呈逐步升高的趋势,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