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亚低温治疗不同时间窗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对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90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0例(出生后0~12 h患儿);观察组分为观察1组(出生后0~6 h患儿)与观察2组(出生后6~12 h患儿),各3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统一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另接受亚低温治疗。对各组患儿进行血清S100-β蛋白、NSE检查、神经行为评分等检查与评价,并对组间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儿NSE、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1组下降程度最为明显,其次为观察2组,对照组下降程度最小,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其中观察1组程度最为明显,其次为观察2组,最后为对照组,对各组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经治疗后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动脉血气指标等均有显著程度改善,其中观察1组改善程度最为显著,其余依次为观察2组与对照组。整体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患儿表现出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效果显著,且临床安全性较高,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5月该院新生儿科因缺氧缺血性脑病住院的新生儿50例,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组。对照组选取同一时期正常出生的足月新生儿50例。分别比较缺氧缺血性脑病组和对照组在出生1 d及出生后7 d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组与对照组出生1 d及出生后7 d血清中TNF-α分别为(43.8±13.6、28.9±15.7 ng/ml;26.8±15.1、25.9±14.7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P0.05;t=2.9,P0.05);缺氧缺血性脑病组出生1 d及出生后7 d血清中TNF-α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P0.05);对比对照组出生1 d及出生后7 d血清中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P0.05);缺氧缺血性脑病组与对照组出生1 d及出生后7 d血清中IL-1β分别为(19.5±5.4、12.8±3.4μg/ml;7.3±4.7、7.4±5.1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P0.05;t=3.9,P0.05);缺氧缺血性脑病组出生1 d及出生后7 d血清中IL-1β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P0.05);将对照组出生1 d及出生后7 d血清中IL-1β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P0.05)。结论 TNF-α和IL-1β能够较好地体现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程变化,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早期TNF-α和IL-1β明显增高,疾病后期TNF-α和IL-1β明显降低,TNF-α和IL-1β对于诊断缺氧缺血性脑病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亚低温治疗儿童重症脑炎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将60例重症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亚低温治疗,于治疗的第3d、7d均抽取外周血进行NSE含量测定。结果治疗后两组NSE浓度对比,第3d亚低温组[(33.67±19.82)ng/ml],对照组[(43.68±18.75)ng/ml];第7d亚低温组[(28.34±24.02)ng/ml],对照组[((42.56±23.72)ng/ml]。亚低温组第3d和第7d的NSE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亚低温通过抑制NSE的释放,对重症脑炎患儿的神经元细胞有保护性作用,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陈红兵  周瑞 《智慧健康》2022,(35):181-185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因子、脑组织损伤标志物以及脑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进行治疗的新生儿HIE患儿51例,对照组(25例)采用的是在常规标准治疗基础上进行亚低温治疗;观察组(2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合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和脑损伤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S100β蛋白(S100β)、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以及脑代谢指标脑组织氧分压(P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因子、脑损伤指标以及脑氧代谢指标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种治疗对HIE患儿均有效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因子、脑损伤指标以及脑氧代谢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亚低温疗法可恢复HIE患儿脑部的氧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神经节苷脂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神经功能及后遗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HIE患儿9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接受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静脉注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及治疗后6个月内的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NBNA评分为(34.81±3.75)分,高于对照组的(30.68±3.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内,试验组后遗症发生率为6.12%,低于对照组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亚低温治疗能够促进HIE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疗效,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浆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某院2011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0例重症HFMD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试验组,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予以抗病毒、降颅压等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比较3组儿童NSE和S-100β蛋白水平,以及常规治疗组和试验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43%(64/70),高于常规治疗组78.57%(55/70)(χ2=4.54,P0.05)。重症HFMD患儿NSE及S-100β蛋白分别为(17.63±4.21)μg/L、(492.05±119.33)ng/L,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79±2.12)μg/L、(296.35±91.02)ng/L](均P0.01)。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试验组患儿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0 d后,两组患儿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1),且试验组NSE、S-100β蛋白下降水平分别为(10.18±2.36)μg/L、(247.55±64.64)ng/L,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分别为(5.87±3.03)μg/L、(113.97±43.44)ng/L](均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对重症HFMD患儿有明显的疗效,可有效降低脑组织损伤标志物NSE及S-100β蛋白。  相似文献   

7.
王芯  吴晓宁  赵艳 《中国妇幼保健》2018,(11):2477-247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效果,为保证充足的能量、营养使HIE患儿更好更快恢复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10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患儿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儿在给予同等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血肌酐、CD4^+/CD8^+、S100-β蛋白、NSE水平,比较两组患儿Gesell评分、NBNA评分,以及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血肌酐、S100-β蛋白、NS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CD4^+/CD8^+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精细动作评分、大动作评分、语言功能评分、适应功能评分、个人-社交评分、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入住濮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监测治疗开始后0、24、48、72h外周血清NSE含量;比较两组患儿生后7、14、28d新生儿NBNA评分。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0、24、48、72hNSE水平分别为(20.32±6.75)ng/L、(23.26±2.89)ng/L、(38.12±7.96)ng/L、(31.91±10.14)ng/L;对照组分别为(19.76±3.82)ng/L、(24.41±5.91)ng/L、(48.67±9.96)ng/L、(41.78±3.46)ng/L;两组血清NSE含量在0、2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8、72h亚低温治疗组NSE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7d,两组患儿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14、28d NBNA评分比较,亚低温治疗组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能有效降低NSE水平,具有脑保护作用,对改善患儿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39例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病程不同分为急性中毒期、假愈期和迟发性脑病期3个亚组。同时选取39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观察组各期S100β含量分别为(10.02±0.73)、(7.64±0.60)、(6.87±0.76)ng/ml, NSE含量分别为(44.76±4.59)、(34.88±3.39)、(28.68±3.81)ng/ml, GFAP含量分别为(146.65±10.60)、(103.98±16.29)、(82.55±17.65)pg/ml,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S100β含量(5.44±0.89)ng/ml(F=136.997,P<0.01),NSE含量(17.74±3.91)ng/ml(F=156.799,P<0.01),GFAP含量(56.05±8.67)pg/ml(F=145.117,P<0.01)。迟发性脑病期3项指标含量与急性中毒期和假愈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亚低温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合并窒息的功能恢复及血浆神经肽Y(NPY)的影响,为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HIE合并窒息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患儿在早期亚低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仅采取早期亚低温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血清糖分解烯醇酶(NSE)、S-100β蛋白、血浆NPY水平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经过治疗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患儿NSE水平、S-100β水平、NP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儿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意识恢复时间、反射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儿在经过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02%(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神经节苷脂能够有效降低患儿NPY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缩短临床体征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东莞康华医院收治的51例HIE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17),给予全身降温治疗;B组(n=17),给予头部亚低温治疗;C组(n=17),给予头部降温联合轻度全身降温法。分析比较各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NBNA)、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结果 A组及B组意识恢复、惊厥停止、前囟张力恢复、原始反射恢复、脑水肿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长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NBNA评分均较各自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及治疗2周,A组及B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NBNA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血清NSE、S100-β均较各自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1周及治疗2周后A组、B组、C组血清NSE、S100-β水平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HIE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NSE、S100-β水平有关。与选择性头部降温和全身降温法疗效相比,头部降温联合轻度全身降温法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热性惊厥(FS)患儿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EF手型钙结合蛋白(S100B)水平,并分析血清Hsp70表达水平与NSE、S100B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9月该院儿科住院的FS患儿9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将患儿分为3组,A组62例,B组20例,C组8例,选取同期住院确诊的呼吸道感染、无神经系统疾病史患儿6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Hsp70、NSE及S100B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中Hsp70、NSE及S100B分别为(2.63±0.62)ng/ml、(14.71±4.18)ng/ml及(0.47±0.19)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89±0.32)ng/ml、(5.49±1.54)ng/ml及(0.14±0.0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及C 3组中Hsp70、NSE及S100B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53±0.42)ng/ml vs.(2.59±0.58)ng/ml vs.(3.22±0.91)ng/ml;(9.88±2.63)ng/ml vs.(13.98±3.03)ng/ml vs.(19.02±5.16)ng/ml;(0.21±0.10)ng/ml vs.(0.42±0.13)ng/ml vs.(0.61±0.24)ng/ml,均P0.05];热惊厥组患儿Hsp70表达水平与NSE、S100B水平分别呈正相关(P0.05)。结论表明Hsp70、NSE及S100B水平与FS发病及病情进展有关,均可作为检测FS患儿病情进展的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接受神经生长因子(NGF)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方案后血清S100B蛋白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则采取NGF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方案,2组疗程均为7 d。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2组血清NSE水平以及S100B指数,评估2组NBNA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治疗后血清S100B以及NSE水平均有大幅度的降低,NBNA评分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来说,神经生长因子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血清S100B蛋白以及NSE指数水平,降低脑损伤,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应予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2月在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接受住院治疗的76例合并HIE的新生儿窒息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常规对症治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38例)和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38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评分、血清糖分解烯醇酶(NSE)表达水平、S100β蛋白的表达水平、不良反应及后遗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NBNA评分、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的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HIE的新生儿窒息患儿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亚低温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效果。方法在新生儿监护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新生儿窒息并发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亚低温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新生儿治疗效果、神经行为(NBNA)评分和血清糖分解烯醇酶(NSE)、S100β水平,并随访12个月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 d、7 d和14 d观察组NBN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NSE及S100β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80.95%,高于对照组的69.48%(P0.05)。结论早期亚低温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HIE患儿效果显著,可提高患儿NBNA评分,降低血清NSE、S100β水平,减少后遗症,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院》2016,(5):685-687
目的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为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出生后6 h内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足月儿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均给予维持血压、血糖、降低颅内压、血液灌注、通气、护脑、消除脑干症状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治疗72 h后再复温,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6 h、治疗72 h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7、14、28 d后的NBNA评分分别为(31.24±4.0)、(35.87±4.95)、(38.94±4.9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1.24±4.02)、(31.74±3.04)、(34.87±3.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具有近期、远期的神经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资料,探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血气、电解质及肾功能及肝功能的变化情况,从而为安全实施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 15例重度窒息的患儿,按照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案(2011),在生后6 h内行亚低温治疗。收集其亚低温治疗前、治疗24、48、72 h血气、电解质、肾功能及肝功能,分析亚低温治疗后新生儿内环境的变化。结果亚低温治疗后K~+、Na~+、Mg~(2+)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变化不明显;Ca~(2+)、磷(P)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乳酸呈下降趋势,pH、PCO_2、碱剩余(BE)呈上升趋势,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过程中,仍需动态观察内环境的病理、生理变化并提供适当干预,以便为安全实施亚低温治疗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头部亚低温对缺氧缺血脑病(HIE)新生儿脑功能指标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入该院的新生儿HIE患儿5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检测患儿的脑功能指标[(包括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及NSE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MBP水平、NBNA评分及血清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MBP和NSE含量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出生15 d及30 d时观察组NBN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部亚低温对新生儿HIE治疗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脑功能指标,降低血清NSE水平,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彩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8,(23):5466-5468
目的探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不同时段心率(HR)、呼吸频率(R)、平均压、血氧饱和度(SpO2)、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24、48hHR指标明显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儿在呼吸频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方面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观察组患儿出生后1、2及4周各项NBN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中有1例出现感染,1例发生电解质紊乱,1例为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率为10.0%,与对照组的36.7%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降低心率,促进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的改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雷霞  刘崇海  杨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385-4386,4388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生后6~12h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方法]将62例生后12h内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亚低温组病儿在生后6~12h内给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维持肛温在34℃~35℃,持续72h,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下维持肛温在36.7℃~37.5℃。通过观察18个月时的病死率或严重伤残发生率和神经发育评估,评价生后6~12h开始进行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结果]18个月时亚低温组的神经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9,P﹤0.05)。亚低温组严重不良预后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9,P﹤0.05)。亚低温组病死率和严重神经发育伤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后6~12h以内,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HIE可促进运动发育水平的恢复,降低患儿严重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