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1~12月收治的556例MP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89例患者合并心肌损害,MP感染致心肌损害与发热程度及持续时间、MP抗体滴度、住院时间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 MP抗体滴度高,或持续的高热都可能指示合并心肌损害,应及时诊断并治疗.  相似文献   

2.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新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0):958-959
目的 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舍并肝功能损害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婴幼儿均急性起病,以咳嗽、喘息为主症,发热、呕吐及腹泻多见。学龄前儿童起病缓慢,以肺外症状就诊常见,易致临床误诊或延迟诊断。全部肝功能损害均为常规肝功能检查发现,婴幼儿组有5例合并肝肿大,肝功能损害与临床表现不一致,肝功能恢复时间长短与肝功能损害轻重亦无关。全部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4个疗程,同时做好保肝及对症处理,随着肺炎痊愈而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只要足量足疗程抗感染及保肝治疗,预后良好,全部患儿均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临床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心肌损害的临床影响以及实施早期干预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本文将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25例确诊的MP感染合并心肌损害患儿,并收集其临床症状观察、心肌酶谱、胸部X线检查和心电图的资料.结果在我院收治的200例临床MP感染患儿,其中有25例患者合并有心肌损害,占总数的12.5%.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异常、胸闷、心前区不适以及心悸等.在25例患者中有2项或多项心肌酶增高,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增高,心电图检查25例中异常17例(68.00%).结论若患者临床感染MP且合并有心肌损害,而该病在婴幼儿中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因而极易漏诊,因此需要对疑似患者行心肌酶与心电图检查,进而利于就进行早期的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4.
吴新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0):958-959
目的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婴幼儿均急性起病,以咳嗽、喘息为主症,发热、呕吐及腹泻多见。学龄前儿童起病缓慢,以肺外症状就诊常见,易致临床误诊或延迟诊断。全部肝功能损害均为常规肝功能检查发现,婴幼儿组有5例合并肝肿大,肝功能损害与临床表现不一致,肝功能恢复时间长短与肝功能损害轻重亦无关。全部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4个疗程,同时做好保肝及对症处理,随着肺炎痊愈而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只要足量足疗程抗感染及保肝治疗,预后良好,全部患儿均恢复。  相似文献   

5.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心肌损害9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收治的9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生不同程度心肌损害42例,其中心电图异常15例,占35.7%,分别是 P-R间期延长、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早搏、ST-T改变;心肌酶CK-MB增高28例,达66.7%;心衰1例.心肌损害的发生与患儿体内FQ-MP-DNA滴度及体温的高低有关(P<0.05),而与C反应蛋白的高低无关.结论:支原体肺炎可产生心肌损害,多数患儿常无特殊主诉,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心肌损害并行积极保护心肌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心肌损害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  王明月 《铁道医学》2001,29(4):270-271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 56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6例MP感染中15例(26.8%)是心肌损害。结论 MP感染所致心肌损害为MP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且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红霉素治疗是必要的,在心肌损害早期,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疗效,但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上呼吸道感染(AURI)的临床特征、诊治规律及误诊原因。方法:对51例MP上呼吸道感染并发心肌损害误诊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心肌酶、心电图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MP上呼吸道感染并发心肌损害主要表现为胸闷、乏力、长叹气、心动过速、心肌缺血及心肌酶增高。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或疑似心肌炎42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9例。结论:MP上呼吸道感染与MP肺炎一样易引起心肌损害,但易漏诊、误诊,应给予重视和及早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2005年1月~2006年6月,我院儿科病房收治MP感染169例,对确诊的小儿MP感染并心肌损害43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小儿MP感染并心肌损害发生率高达25.44%,主要见于重度MP感染的婴幼儿,心肌损害多为轻症,短期治疗均痊愈。结论:小儿MP感染并心肌损害发生率高,对于重症患儿,严密观察病情,及早诊治,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1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肝功能损害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21例患者均合并肝功能损害,发病时间冬春季高于夏秋季,男性高于女性。全部病例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4个疗程,同时做好保肝及对症处理,随着肺炎痊愈而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肝功能损害只要足量足疗程抗感染及保肝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支原体肺炎及非支原体肺炎患儿各80例,做心电图检查及心肌酶谱分析。结果与NMP组比较,MP组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及期前收缩发生率高,LDH、CK—MB、HBDH升高明显,二者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易引起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的年龄、性别、季节、症状等分布情况.方法 对2020例住院病例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应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肺炎支原体抗体体外诊断测试剂盒(SERODIA-MYCOⅡ)检测血清MP-IgM抗体.结果 男性MP-IgM抗体阳性率为18.3%,女性阳性率为29.2%,男女比例为1:1.6.1岁以下阳性率最低,3~13岁阳性率最高,1岁以下、1~3岁和3~13岁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6岁与6~13岁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一年四季均有不同程度的MP感染病例发生,11~1月份MP发病率比其它月份高.MP感染主要累及呼吸系统,也可累及呼吸系统以外器官.结论 MP感染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儿童,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为主.MP感染的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亦可伴发多器官损害(包括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探讨其免疫功能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重症组、普通组)和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 A、Ig M、Ig G水平。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低于普通组和对照组(P〈0.01),普通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P〈0.01);CD8+重症组高于普通组(P〈0.01),而在普通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和重症组肺炎血清Ig A、Ig M、Ig G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Ig G重症组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失调,检测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有利于判断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为临床应用免疫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玲  潘家华 《安徽医学》2009,30(3):226-228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MP)感染病原学情况。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我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疑似MP感染的患儿采用明胶颗粒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中MP-IgM滴度。结果<1岁MP-IgM阳性率最低(5.15%),冬春季节为MP感染的高峰期,男、女患儿MP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可累及心、肝、肾、胃肠道、血液等多种肺外器官。结论MP是儿童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曾霞  陈实 《海南医学》2011,22(10):25-26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对哮喘发作期的住院患儿202例及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02例进行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IAS)检测,用酶联免疫法(EIA)半定量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结果哮喘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02例,阳性率50.5%,对照组阳性48例,阳性率23.8%。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对哮喘发作期患儿要考虑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应常规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查。  相似文献   

15.
成智  曹静华  贺丰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4):33-34,37
目的了解单纯及混合其他细菌感染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差异。方法选择52例单纯肺炎支原体肺炎及31例混合细菌感染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混合感染组平均热程、住院天数长于单纯感染组(均P<0.05);两组患儿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感染组患儿肺不张发生率增高(P<0.05),胸膜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混合细菌感染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迁延、难愈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熊春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130-131,13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感染与儿童变应性鼻炎发作的关系。方法以门诊随访的67例反复发作变应性鼻炎患儿为观察组,同期50例变应性鼻炎缓解期(入选前6个月未发病)为对照组,分别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IgM、IgG和咽拭子支原体快速培养检测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MP感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MP感染可能诱发变应性鼻炎发作。并加重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17.
孙诗炜  赵长江  宋锦萍  唐雪骁 《安徽医学》2016,37(11):1374-1378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特点。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江阴市中医院因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儿童应用被动凝集法进行血清MP特异性抗体检测,对不同年龄、性别、季节、年份的MP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年共检出MP阳性患儿4 246例,检出率为28.1%。其中男性检出率为24.7%,女性检出率为33.7%。女性MP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49,P<0.01)。各年龄组MP检出率随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5岁组MP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0.49,P<0.01)。8年MP年度检出率分别为25.1%、32.6%、39%、41%、19.1%、7.5%、27.6%和31.3%,各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8,P<0.01),2009年、2010年检出率高于其他年份,而2011年、2012年检出率低于其他年份(P<0.05)。8年间MP四季总检出率分别为春季25.3%、夏季33.7%、秋季33.1%、冬季20.8%,夏、秋季检出率较高,与春、冬季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61,P<0.01)。结论 MP是引起江阴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年龄越大MP检出率越高,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江阴地区MP感染的流行以4年为1个周期,流行间隔期为2年,流行季节以夏秋季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分布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38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肺炎支原体(MP)IgM,统计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MP阳性率及MP感染患儿年龄、性别及季节性分布.结果 3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IgM阳性148例,MP阳性率为38.95%;其中女患儿阳性率44.86%高于男患儿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患儿中,学龄前组患儿阳性率最高为58.54%,婴儿组患儿阳性率最低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夏季MP阳性率高于秋冬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月份检出阳性率最高,为58.53%.结论 M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呼吸道感染患儿MP感染女性多于男性、以学龄前患儿多见、好发于春夏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收集自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收治住院的30例MPNP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支气管镜下表现、治疗过程及预后情况.结果 30例MPNP患儿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4...  相似文献   

20.
聚合酶链式反应诊断咳嗽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了解咳嗽患儿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情况。方法对经青霉素或头孢唑啉钠治疗3d以上无效的咳嗽患儿187例进行PCRMP-DNA检查。结果阳性率29.9%,5岁以下阳性率为32.7%,5岁以上阳性率为25.3%,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喘息性疾患阳性率显著高于普通支气管炎及肺炎,咳嗽时间越长阳性率越高。结论MP感染在5岁以下小儿并不少,它与喘息性疾患密切相关,故对长期咳嗽小儿应重视MP-DNA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