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患者手术以及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9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观察组术前注射雷珠单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后视力水平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视力水平,改善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伴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PDR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采用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的视力、眼压、CRT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BCVA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的CRT低于术前,且观察组的CRT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可明显改善PDR伴白内障患者视力,降低CRT,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3G玻璃体切割术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严重PDR单眼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各38例.观察组于术前在玻璃体腔内注射0.05mL康柏西普,再施行玻璃体切割术;参照组则单纯采取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视力、眼压、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23G玻璃体切割术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确有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术中直视下睫状体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NVG)眼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4月我院住院治疗NVG患者58例(63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玻璃体切除术中内窥镜直视下睫状体光凝术(A组32只眼)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B组31只眼),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所用激光参数,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及术后视力变化情况,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A组患者激光能量和激光持续时间显著低于B组(t=35.477,32.965,P0.05),两组患者在光凝范围差异不显著(t=0.39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眼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13.018,10.932,11.838,10.786和t=11.426,8.501,9.525,8.933,P0.05),且A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眼压显著低于B组(t=4.486,3.767,2.325,P0.05)。A组患者在术后视力提高比例上显著高于B组(χ2=8.586,P0.05)。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716,P0.05)。A组患者结膜灼伤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χ2=4.893,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抗青光药物使用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03,0.394,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NVG均具有明显疗效,直视下睫状体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在提高患者术后视力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及视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3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到2018年10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观察组应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对照组应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视网膜厚度,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评分标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网膜厚度、BCVA评分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1月两组患者视网膜厚度、BCVA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3月观察组BCVA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了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后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其视力有了明显改善,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术前眼位注视训练在玻璃体腔注药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眼科2021年1-12月收治的84例接受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间随机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术前接受常规术前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眼位注视训练。比较两组平均眼位调整次数、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平均眼位调整次数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087,P<0.05);研究组头面部偏移率、眼球旋转偏移率均低于对照组(χ^(2)分别为25.553、22.598,P<0.05);研究组角膜损伤率低于对照组(χ2=6.158,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行玻璃体腔内注药术前实施眼位注视训练可优化手术流程,预防术后并发症,规避不必要的损伤,建议临床采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和结膜下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滤过术对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晚期NVG患者96例(96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48例。A组采用玻璃体腔内和结膜下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滤过术治疗,B组予以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2组视力提高率、眼压改善情况、眼压控制成功率、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消退时间及治疗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失访2例,纳入研究46例,B组失访1例,纳入研究47例。A组视力提高率和眼压控制成功率高于B组,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消退时间均短于B组(P0.05)。2组治疗后眼压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P0.05)。2组治疗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玻璃体腔内、结膜下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晚期NVG效果好,可提高小梁滤过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2016年进行玻璃体腔注药手术的ROP患者26例50眼作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无视网膜病变的早产儿26例52眼作为对照组。根据手术次数将ROP组分为单次手术治疗组(32眼)和多次手术治疗组(18眼)。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及单次手术治疗组与多次手术治疗组的屈光状态及远视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远视的发生率(80.00%)低于对照组(86.54%),且生理性远视的发生率(87.50%)低于对照组(95.56%),近视的发生率(14.00%)高于对照组(3.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散光的发生率(30.00%)高于对照组(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手术治疗组远视的发生率(81.25%)高于多次手术治疗组(77.78%),单次手术治疗组生理性远视的发生率(75.00%)高于多次手术治疗组(61.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视的发生率(9.38%)低于多次手术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手术治疗组散光的发生率(18.75%)低于多次手术治疗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P玻璃体腔注药手术及多次反复手术对患儿远视及近视的发生影响不大,对散光的发生影响较大,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RO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进展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P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45眼),观察组采用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P0.05);治疗后两组VEGF水平均持续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PDR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VEGF水平,利于预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并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并黄斑水肿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雷珠单抗治疗,观察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比较2组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LogMAR、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ogMAR、BCV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眼压、C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眼压升高,高于对照组,CMT下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并黄斑水肿患者经康柏西普治疗后,其LogMAR、BCVA、眼压、CMT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w-AMD患者,随机分为康柏西普组和雷珠单抗组各30眼,康柏西普组应用康柏西普,雷珠单抗组应用雷珠单抗,对比两组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注射次数的差异。结果两组BCVA治疗前与治疗3、6个月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治疗3个月和6个月均有下降,且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降低程度分别比3个月时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柏西普组平均注射次数低于雷珠单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w-AMD能取得相似的治疗效果,但注射次数更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药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在治疗黄斑囊样水肿中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囊样水肿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为联合治疗25例(25眼),对照组为单纯玻璃体腔注射TA24例(26眼),4mg/0.1ml。联合组玻璃体腔注射后1周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后2周,4周,8周分别行视力、眼压、眼底、OCT等检查,3月行FFA检查。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黄斑囊样水肿均明显减轻,视力多数提高,4周后联合组80%黄斑水肿完全消失,视力提高较对照组明显,45%单纯玻腔注药者水肿复发,视力下降。8周后联合治疗组视力明显提高患者(≥2行)20只眼(80.0%),视力无明显变化患者4只眼(16.0%),视力降低患者1只眼(4.0%);单纯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组视力明显提高患者(≥2行)9只眼(34.6%),视力无明显变化患者12只眼(46.2%),视力降低患者5只眼(19.2%),与单纯注射组比较,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能有效的减轻黄斑水肿,延缓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方式玻璃体腔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后眼内感染率,为寻找减少眼内感染的注射方式。方法采用酶消化法进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提取,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CD73、CD105、Anti-HLA-ABC、CD34、CD45、Anti-HLA-DR;将60只SD大鼠120只眼随机分为上方玻璃体腔注射组和下方玻璃体腔注射组,各60只眼;对感染眼内炎的大鼠抽取玻璃体,进行细菌培养检测。结果 120只大鼠眼中5眼出现感染性眼内炎,总感染率为4.2%,其中4只眼为下方注射组,1只眼为上方注射组,两组的感染率分别为6.7%及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链球菌属1株。结论选择上方玻璃体腔注射是比较安全的方式,可能会减少眼内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22眼)外伤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眼单纯药物治疗,18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其中3眼同时行眼内异物取出术,1眼术中晶状体摘除术,3眼行硅油充填术,3眼联合巩膜环扎术.15眼手术前后矫正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83.33%),1眼视力没改变(5.56%),2眼视力降低(11.11%).视力>0.5 2眼,0.1~0.5 5眼,<0.1 7眼,眼前指数3眼,无光感1眼.单纯药物治疗的4眼,视力丧失,眼球萎缩. 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10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104例133眼,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65眼与对照组52例68眼,观察组给予患眼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患眼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随访2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眼随访期内视力改善率及黄斑水肿发生率、两组患眼补光凝后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角膜水肿、玻璃体出血、眼压升高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3.08%、4.62%、3.08%,对照组分别为13.24%、16.18%、16.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20、4.716、6.466,均P<0.05)。患眼补光凝后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观察组0,对照组2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2,P<0.05)。随访期内视力改善率和黄斑水肿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78.46%、13.85%,对照组分别为58.82%、32.3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32、6.368,均P<0.05)。结论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疗效确切,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期视力改善效果好、黄斑水肿发生率低,补光凝后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老年性湿性黄斑病变患者视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86例(86眼)老年性湿性黄斑病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试验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分析比较两组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视力高于对照组且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老年性湿性黄斑病变患者的视力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IVR)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MGP)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DME患者60例60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组间匹配的方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30眼。对照组给予MGP治疗,联合组给予玻璃体注射IVR联合MGP治疗,治疗3个月、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视力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渗漏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注射IVR联合MGP治疗相较于单独采用MGP治疗,可显著改善视力,有效控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渗漏,且降低CMT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剂量(0.1 ml/1 mg)曲安奈德应用于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81例(81眼)行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41眼),试验组40例(40眼),两组均行20 G常规标准经平坦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完成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如为联合晶状体摘除眼,予后囊膜切开,虹膜下方行周切孔(Ando孔),然后玻璃体腔内注入硅油.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安奈德混悬液0.1 ml/1 mg玻璃体腔注射.结果 试验组34例已行硅油取出术,对照组36例已行硅油取出术.试验组硅油取出时有2例因视网膜未复位而再次视网膜脱离,占5.9%(2/34),对照组硅油取出时有6例因视网膜未复位而再次视网膜脱离,占16.7%(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硅油取出术时需再次行视网膜前部分增殖膜剥除,试验组为8.8% (3/34),对照组为19.4%(7/36),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视力提高率为82.1%(32/39),对照组为65.9%(2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炎性反应较对照组轻,1例因体位关系曲安奈德颗粒进入前房,所有病例视网膜表面颗粒1~3个月均消失.所有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无一例出现激素性青光眼.两组术后3个月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小剂量(0.1 ml/1 mg)曲安奈德应用在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明显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疗效,并未有严重高眼压、激素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对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谷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莒县人民医院和解放军第三医院眼科收治的确诊为ROP的80例患儿(16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80眼)。对照组患儿接受视网膜光凝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所有患儿均治疗1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表现,血清VEGF、IGF-1、谷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2例)和66.25%(5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VEGF、IGF-1及谷氨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VEGF、IGF-1及谷氨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新生血管消退及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好转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视网膜纤维增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50%(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3.75%,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ROP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VEGF、谷氨酸水平,增加血清IGF-1水平,改善FFA表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口服和血明目片联合卵磷脂络合碘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比较两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 3个月、 6个月后,两组的CMT、BCVA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CMT、 BCVA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8%vs. 10.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的视网膜厚度,提高其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