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由质粒介导的大多数肠杆菌科的细菌均可产生ESBLs,常见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亦见于阴沟肠杆菌、异型枸橼酸杆菌等,大多源于TEM-1、TEM-2、和SHV-1的突变。对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问题,已有许多报道,本文不再讨论。本文要讨论的是产ESBLs的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情况。  相似文献   

2.
薛峰  王喜仁  倪语星 《检验医学》2003,18(5):319-320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为质粒介导,往往由普通的β-内酰胺酶(TEM-1,TEM-2,SHV-1)突变而来,主要是肠杆菌科细菌产生的一种抗生素灭活酶[1].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是主要的产ESBLs菌.本研究对泌尿道和非泌尿道感染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产ESBLs情况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医院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部分是从广谱β-内酰胺酶TEM—1、TEM-2或SHV—1突变而来,主要由克雷伯菌属和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中产生,可使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的抑菌环缩小,有时抑菌环直径在敏感范围内,但临床上可能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氨曲南治疗无效,同时此类菌株具有较高的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性,由于可通过耐药质粒以接合、转化和转导等形式传递给其它细菌,从而造成医院内外耐药菌的暴发流行,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ESBLs菌株,探讨其耐药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878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进行了ESBLs检测,并分析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机制。方法采用κ—B法药敏试验检测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耐药表型;双纸片确认试验和增效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或/和高产AmpC酶菌株;PCR方法检测TEM-1、SHV-1、CTX—M型ESBLs编码基因,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其基因亚型。结果(1)被检菌株对IPM、AK、FEP、CIP耐药率分别是0.0%、14.1%、31.5%、48.4%;对其他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CN、SXT等耐药率在50.0%~90.0%以上;(2)88.1%菌株高产AmpC酶或/和产ESBLs;高产AmpC酶、单产ESBLs、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检出率分别为27.38%、16.67%、44.05%。60.70%菌株产ESBLs。(3)TEM-1、SHV-1、CTX-M1组ESBLs编码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5.00%、23.44%、77.27%。(4)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存在SHV-12、CTX-M 3.9a、14、22等ESBLs编码基因,以SHV-12、CTX—M14、22为主。结论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严重,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复杂,ESBLs编码基因亚型以SHV-12、CTX—M14、22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该地区临床细菌感染分离的标本中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及细菌产β-内酰胺酶的类型。方法在该地区医院通过细菌培养分离阴沟肠杆菌88例,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测定;通过改良三维实验检测临床耐药菌高产β-内酰胺酶及其分型。结果在研究菌株中,有17例菌株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占19.32%。有20例菌株单产AmpC酶,占22.73%。有5例菌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 ,占5.68%。有47例菌株AmpC酶和ESBLs均不产生,占52.27%。结论该地区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存在普遍耐药,将近一半的耐药菌产AmpC酶或/和ESBLs ,尚有52.27%的菌产生其他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6.
重症监护病房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医院感染与耐药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医院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7株肠杆菌科细菌检出产ESBLs菌共54株,产酶率为46.1%,产酶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4株),肺炎克雷伯菌(20株),阴沟肠杆菌(10株),产气肠杆菌(4株),产酸克雷伯菌(3株),普通变形杆菌(2株)和粘质沙雷菌(1株)。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对产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有较好的活性。产ESBLs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结论:重症监护病房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的阳性率高,应动态监测其耐药性变迁,防止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局部流行。  相似文献   

7.
头孢吡肟对阴沟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本地区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情况。方法 使用5种底物的“双纸片协同试验”对47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体外药敏试验采用K-B法。实验数据处理使用WHONET-5软件。结果 29株非ESBLs产酶细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0%;由于ESBLs的作用,本组产ESBLs阴沟肠杆菌样本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38.9%。结论 ESBLs是造成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吡肟耐药的主要原因,该药在治疗阴沟肠杆菌感染时应以耐药机制检测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产ESBLs和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月间,确认为阴沟肠杆菌感染及产ESBLs和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81株阴沟肠杆菌中,29株产ESBLs,检出率35.0%;31株产AmpC酶,检出率38.3%;14株同时产生此二类酶,检出率约17.3%。酶抑制剂联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细菌耐药率为3%,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和2%。结论阴沟肠杆菌为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之一,产ESBLs、AmpC酶已成为阴沟肠杆菌耐药的二大主要因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对AmpC酶和ESBLs均稳定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产ESBLs菌引起的重症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本地区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情况.方法使用5种底物的"双纸片协同试验”对47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体外药敏试验采用K-B法.实验数据处理使用WHONET-5软件.结果29株非ESBLs产酶细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0%;由于ESBLs的作用,本组产ESBLs阴沟肠杆菌样本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38.9%.结论ESBLs是造成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吡肟耐药的主要原因,该药在治疗阴沟肠杆菌感染时应以耐药机制检测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靖  罗伟  陈铭  艾彪  朱丽莎 《护理研究》2012,26(3):221-223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流行率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对湖北省21所医院2005年—2009年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分离率及耐药性变化,使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纸片扩散表型确证法进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22 069株中共分离出产ESBLs菌株10036株,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从2005年的30.06%增加到2009年的57.17%,检出率上升明显;产ESBLs肠杆菌科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产ESBLs肠杆菌科56.27%和27.67%;菌株检出来源主要为尿液和痰标本;除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外,产ESBLs菌对其他类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耐药且耐药性上升趋势明显。[结论]产ESBLs细菌检出率及耐药率近年大幅上升,应高度重视ESBLs检测,控制其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1.
阴沟肠杆菌外膜蛋白缺失与头孢西丁耐药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外膜上的外膜蛋白与头孢西丁耐药的关系。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M100-S9文件的确认试验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超声破碎法提取ESBLs和外膜蛋白(OMP),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ESBLs活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OMP的成分。结果:头孢西丁耐药的9株阴沟肠杆菌菌株中,有6株菌株缺少分子量为180000蛋白区带,不产生头孢西丁水解酶,其中有5株产生ESBLs;2株菌株有18000蛋白区带,产生头孢西丁水解酶;1株菌株不缺少外膜蛋白,产生ESBLs,但不产生头孢西丁水解酶。对头孢西丁敏感的产ESBLs菌株,不产生头孢西丁水解酶,也不缺少外膜蛋白。结论:18000外膜蛋白缺失与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西丁耐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特性及其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方法对2005年4月-2007年7月的各类标本进行阴沟肠杆菌的分离培养,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ESBLs检测采用NCCLS纸片确证试验,用酶提取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结果在63株阴沟肠杆菌中,20.6%的菌株单产AmpC酶;38.1%的菌株单产ESBLs;9.5%的菌株同时产生AmpC酶和ESBLs;31.8%的菌株均不产AmpC酶和ESBLs。产酶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耐药现象在同时产生AmpC酶和ESBLs的菌株中尤为严重。结论本地区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和ESBLs的流行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产AmpC酶及ESBLs的细菌耐药性不完全相同,产酶类型不同,需选用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台州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表型和基因型的流行特征以及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87株肠杆菌科细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规定的标准进行ESBLs表型筛选和确定,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序列分析确定ESBLs的基因型。结果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菌株头胞噻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头胞他啶;经序列分析后ESBLs基因型别确定为CTX-M-9、CTX-M-1,而CTX-M-2测序结果不理想。结论产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在台州地区较普遍,以CTX-M-9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4.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的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台州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表型和基因型的流行特征以及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87株肠杆菌科细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规定的标准进行ESBLs表型筛选和确定,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序列分析确定ESBLs的基因型。结果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菌株头胞噻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头胞他啶;经序列分析后ESBLs基因型别确定为CTX-M-9、CTX-M-1,而CTX-M-2测序结果不理想。结论产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在台州地区较普遍,以CTX-M-9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5.
质粒介导的大多数肠杆菌科的细菌均可产生ESBLs,常见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亦见于阴沟肠杆菌、异型枸橼酸杆菌等,大多源于TEM-1、TEM-2、和SHV-1的突变[1].对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问题,己有许多报道,本文不再讨论.本文要对论的是产ESBLs的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情况.  相似文献   

16.
整合子介导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体  伍勇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3):297-299,311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led-spectrum β-lactanmses,ESBLs)是以肠杆菌科菌为代表的革兰阴性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肠杆菌科细菌中的ESBLs检出率不断增加,朱惠莉 [1]等检测发现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发生率分别为48.5%和47.5%,产ESBLs已成为医院感染和多重耐药出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阴沟肠杆菌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分析细菌产酶与药物耐药间的关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非重复阴沟肠杆菌共174株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SI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多底物协同-拮抗法(MSSAT)检测ESBLs和AmpC酶。结果 174株阴沟肠杆菌中,单产AmpC酶92株(52.87%),其中高诱导型25株,部分去阻遏型33株,完全去阻遏型22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 54株(31.03%);单产ESBLs 1株(0.57%);AmpC酶和ESBLs均不产有27株(15.52%);阴沟肠杆菌产酶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酶株的耐药率(P0.05),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的耐药率高于单产AmpC酶株的耐药率(P0.05);产AmpC酶和ESBLs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高于92.0%,对氨曲南耐药率高达88.9%,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14.8%),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结论阴沟肠杆菌以产AmpC酶为主,单产ESBLs菌株少,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对三代头孢菌素、单环类、青霉素类具有高度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依然是治疗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感染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惠州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控制医院内感染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株大肠埃希菌,139株肺炎克雷伯菌,53株变形杆菌进行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同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确证试验,统计分析。结果201株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为47.8%,139株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为51.8%,53株变形杆菌ESBLs检出率为15.1%。ESBLs阳性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ESBLs阴性菌。结论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及ESBLs的产生和播散严重,应持续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9.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概述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是质粒介导的一类水解酶 ,由普通 β-内酰胺酶基因 (TEM-1、TEM-2、SHV-1 )突变而来 ,多见于使用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诱导肠杆菌科细菌产生。1 983年德国首例报道产 ESBLs的臭鼻克雷伯菌 ,随后欧美等地陆续从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奇异变形杆菌等细菌中检出 ESBLs〔1~ 4〕。目前 ,产ESBLs的菌株日益增多 ,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为主。椐报道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氏菌 ESBLs检出率分别为 1 4 %~ 3 5.3 %和 2 4 %~…  相似文献   

20.
阴沟肠杆菌等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肠直菌科细菌中除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以外的其它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以了解其检出情况和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 ESBLs检测系统和双纸片协同试验同时进行ESBLs的实验。结果:280株细菌中,用VITEK506卡检出ESBLs菌96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4.5%,肺炎克雷伯菌43.1%,阴沟肠杆菌35.4%,产气肠杆菌25%,费劳地枸橼酸杆菌37.5%,用双纸片协同实验检出91株,检出率略低,在沙雷菌,变形杆菌,摩根菌中未检出ESBLs菌,对头孢西丁药敏试验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菌伯菌高度敏感,耐其余细菌表现耐药。结论: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可以用VITEK系统和双纸片协同试验作常规ESBLs的试验,而对肠杆菌中中其余的细菌是否可参照应用尚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