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刺五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刺五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刺五加,对照组用川芎嗪。观察眩晕及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情况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P<0.01),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刺五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优于川芎嗪。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 1997年起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综合征 80例 ,取得显著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6例 ,女 34例 ;年龄 2 6~ 72岁 ,平均47.8岁 ,病程 1个月~ 18年 ,平均 5 .6年。有长期从事伏案工作史者 6 2例 ,习惯性落枕者 11例。1.2 临床表现症状 ①眩晕、视物旋转或晃动 80例 ,症状与体位变化有关 5 6例 ,与劳累及情绪变化有关 2 4例 ,其中有猝倒史 8例 ,恶心呕吐史 16例 ,黑朦、眼花、复视等 43例 ,伴失眠、多梦、健忘史 15例。②头痛 5 6例 ,表现为枕后部疼痛或偏头痛。③颈肩部僵硬、酸痛 43例。…  相似文献   

3.
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长春西汀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对照组(能量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各50例,每天静脉滴注1次,共治疗10天。结果治疗组起效快,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起效慢,总有效率为68.0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长春司汀治疗VBI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4.
206例眩晕病人中椎-基底脉供血不足46便,占22.3%,发病年龄以50-60岁居多,梅尼埃病发主要在30-40岁。两组病从椎动脉B超及眼震电图检查阳性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5和0.05)。对椎-基底动脉从血不足的诊断提出了临床诊断依据,并就其发病机理和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头晕及眩晕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转颈诱发或加重的头晕具有多重发生机制,其中最重要的两种是高位颈部的深感觉传人异常及与椎基底动脉受压相关的后循环缺血.然而,这两种机制所导致的临床表现、检查手段诊断方法及处理完全不同.因此,使用“颈性眩晕”概念来涵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并不恰当,不该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6.
轻微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少见病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几年来观察到的易被忽视的轻微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少见病因7种,简要分析了少见病因易被忽视的原因:病因考虑面窄,对少见病因认识不足,针对性的实验室检查做的不够。总结了少见病因误诊的经验教训,认为:①当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到某些少见病因的可能性。②有时多种病因同时存在,必须考虑到除常见病因(如动脉硬化症、糖尿病等)外,应考虑:颈交感神经受外伤激惹等使椎动脉痉挛收缩;血液动力学改变;椎动脉扭曲、移位3个因素。  相似文献   

7.
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筱莉 《重庆医学》2006,35(10):932-933
目的 探讨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住院和门诊患者共80例,其中50例为给口服西比灵治疗,另30例为给静脉用654-2治疗。两组均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为基础治疗,疗程30d。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及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TC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63.3%。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西比灵治疗VBI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5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子西比灵胶囊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用经颅多普勒诊断仪测定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疗效优干对照组(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优干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2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的治疗效果.方法:8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桃红四物汤,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68.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与常规治疗合用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轻微椎基底动脉缺血眩晕少见病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几年来观察到的易被忽视的轻微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少见病因7种,简要分析了少见病因易被忽视的原因:病因考虑面窄,对少见病因认识不足,针对性的实验室检查做的不够。总结了少见病因误诊的经验教训,认为:①当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到某些少见病因的可能性。②有时多种病因同时存在,必须考虑到除常见病因(如动脉硬化症,糖尿病等),外,应考虑:颈交感神经受外伤激惹等使推动脉痉挛收缩;血液动力学改变;椎动脉扭曲,移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5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予西比灵胶囊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用经颅多普勒诊断仪测定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7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葛根素治疗,对照组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观察两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TCD对比,并进行χ2检验及t检验。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后TCD结果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葛根素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 1 999年 1 0月至 2 0 0 2年 1 0月 ,我们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椎 -基底动脉短暂性缺血性眩晕 ( VBI) ,并与传统中成药复方丹参注射液作对照观察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在该时间段内的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 80例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椎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4.
风池穴注射治疗颈性眩晕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性眩晕是因颈椎疾患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脑缺血,产生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病证。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病于中、老年患者,约占老年人眩晕的85%以上,其病因多因椎-基底动脉硬化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颈椎肥大,颈椎钩椎关节增生或颈部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使脑系血流不畅造成供血不足。主要临床表现有:突发头晕、恶心、耳鸣、视力下降、颈部不适、呕吐等症状,属中医学“眩晕”范畴。  相似文献   

15.
葛根素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葛根素治疗2周;观察组50例在葛根素基础上加服西比灵胶囊。两组其余基础治疗相同。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6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葛根素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我院2010年1~12月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40例,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且未发现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79例,病程最短1d,最长1年。全部患者均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相似文献   

17.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7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葛根素治疗,对照组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观察两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TCD对比,并进行X^2检验及t检验。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后TCD结果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葛根素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卢斌  刘惠萍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1977-1977
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是引起眩晕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较难控制,笔者发现川芎嗪注射液对其往往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现总结我院1993年7月至2009年7月1100例椎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16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采用盐酸培他啶川芎嗪注射液为主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9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眩晕宁方加减,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两组均以14d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3.6%,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观测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TCD观测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且有起效快、疗程短、安全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