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治疗前后99mTc-MDP全身骨显像的表现特征和变化,探讨骨显像在MM骨病诊断和疗效评判中的应用。方法研究86例MM患者的99mTc-MDP全身骨显像表现特征,并与X线摄片结果对比观察,治疗中动态监测全身骨显像变化。结果86例患者用骨显像监测多发性骨髓瘤骨破坏的阳性率为97.7%,共发现病灶447处,脊柱、肋骨最易受累。其中87.7%骨显像异常表现为放射性浓集:肋骨多为多处点状放射性浓集,脊柱为多处条状放射性浓集。12.3%病灶为放射性减低。骨显像比X线摄片发现病灶多,其与X线摄片发现病灶的符合率为45.3%。治疗监测:缓解期患者有74.3%(26/35例次)可见原病灶放射性浓集程度减低,检查13例次进展期MM骨显像示病灶数增多。结论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对MM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MM疗效的动态观察具有监测意义,99mTc-MDP全身骨显像可作为MM诊断和疗效观察的常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骨软化症患者的核素全身骨显像表现特征,探讨骨显像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骨软化症患者的全身骨显像表现特征,以13例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患者的骨显像为对照组,比较两种疾病在影像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差异。结果9例骨软化症患者(OM组)的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全身骨显像的整体表现为严重骨质疏松征,颅骨普遍性放射性摄取增高,脊柱及四肢长骨皮质对称性放射性摄取增高,肩、骶髂、髋、膝、踝等关节部位对称性放射性摄取增高。9例患者均有不同部位的假骨折;5例患者出现“串珠肋”表现;7例患者胸椎下段及腰椎条状放射性浓集;2例患者长骨骨骺出现对称性线状放射性摄取增高。而13例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患者全身骨显像均表现为典型的代谢性骨病或超级影像。两组生化指标比较显示两组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钙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身骨显像可作为诊断骨软化症的一种重要的影像手段,能更灵敏、全面地探测假骨折部位;结合患者的影像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有助于与肿瘤性疾病和其他类型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详细询问病史及合并疾病有助于明确骨软化发生的原因及后续诊疗决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99mTc-MDP骨骼显像诊断早期骨量减少的价值。方法经肌肉注射地塞米松(DX)6周制作兔骨量改变模型。其中骨质疏松对照组每周注射2次,每次2 mg/kg;骨量减少组每周注射1次,剂量同前。第7周进行99mTc-MDP骨骼显像半定量检测、骨组织病理切片、骨密度检测、骨形态计量分析、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检测、血清骨钙素(BGP)检测。方差分析和组间t检验比较各组数据。结果骨质疏松对照组和骨量减少组99mTc-MDP骨骼显像半定量检测均见椎体、股骨头、膝关节等放射性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血清BALP、BGP等其他各项检测指标也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但骨量减少组股骨中段摄取99mTc-MDP未见显著增高(P>0.05),骨组织病理切片与股骨头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及骨形态计量差异也不显著(P>0.05)。结论 99mTc-MDP骨骼显像所示股骨中段(长骨)摄取骨骼显像剂99mTc-MDP的比值差异小,结合骨密度降低不明显,可提示为早期骨量减少阶段,为临床提供在早期骨量减少时进行干预防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99mTc-MIBI显像在骨单发病灶鉴别诊断中价值并与99mTc-MDP骨显像进行比较。方法对105例骨单发病灶患者(恶性肿瘤70例,良性病变35例)均进行99mTc-MDP并SPECT/CT融合及99mTc-MIBI检查,用ROC曲线评价99mTc-MDP平面并融合显像及99mTc-MIBI显像对骨单发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 99mTc-MDP及99mTc-MIBI显像灵敏度分别为94.29%和87.14%(P<0.05),特异度分别为80.00%和82.86%(P<0.05);99mTc-MDP骨显像中良、恶性病灶的T/N(放射性计数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9mTc-MIBI早、晚期显像中T/N值恶性病灶分别为(2.45±0.79)和(2.96±0.89),均明显高于良性病灶(1.30±0.34)和(1.39±0.38)(P均<0.05);AUC依次为99mTc-MIBI晚期>99mTc-MIBI早期>99mTc-MIBI滞留指数>99mTc-MDP。结论 99mTc-MIBI显像较99mTc-MDP平面并融合显像灵敏度低、特异性高,对骨单发病灶有较好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99mTc-MDP全身骨显像在不明骨痛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7例不明原因骨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99mTc-MDP全身骨显像检查,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47例患者经99mTc-MDP全身骨显像诊断阳性41例,阳性率为87.23%。7例原发恶性骨肿瘤显像阳性5例(71.43%),12例骨转移瘤显像阳性10例(83.33%),8例多发性骨髓瘤显像阳性7例(87.50%),6例骨结核显现阳性4例(66.67%),14例骨良性病变显像阳性14例(100.00%)。结论:99mTc-MDP全身骨显像在不明骨痛患者诊断中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癌骨转移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的特征。 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经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确诊的乳腺癌资料。初诊时即发现骨转移的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疑骨转移或不明原因骨痛部位行SPECT/CT融合显像。分析三阴乳腺癌(TNB)与非TNBC骨转移病灶分布情况,总结乳腺癌骨转移99mTc-MDP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的特点。 结果 共检出46例患者204处病变,脊柱62处(30.39%),是转移最常见部位,其次肋骨57处(27.94%)、胸部骨31处(15.20%)、骨盆骨28处(13.73%)、颅面骨15处(7.35%)、四肢骨11处(5.39%)。三阴乳腺癌与非三阴乳腺癌、TNBC与非TNBC骨转移在脊柱、肋骨、胸部骨、骨盆骨、颅面骨及四肢骨的病灶分布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1,P=0.988)。三阴乳腺癌骨转移占整个乳腺癌骨转移的28.26%(13/46)。13例TNBC骨转移共51处病灶,放射性浓聚占90.20%(46/51), 混合型病灶占7.84%(4/51),放射性稀疏病变1.96%(1/51), 且主要为多发骨转移病变, 占84.62%(11/13)。 结论 99mTc-MDP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TNBC骨转移好发与脊柱、肋骨、胸骨,以多发性、放射性浓聚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全身骨显像诊断骶骨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骶骨肿瘤患者的99mTc-MDP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结果 9例全身99mTc-MDP骨显像结果均为阳性且均累及其他部位,其中累及骨盆6例(位于骶髂关节处2例,骶髂关节处和髂嵴处3例,合并髋关节病变1例),累及骨盆和脊柱者2例(均位于椎体),累及骨盆和肋骨、颅骨、股骨1例.结论 99mTc-MDP骨显像对骶骨肿瘤诊断及骨病变累及范围的评估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全身骨显像诊断骶骨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骶骨肿瘤患者的99mTc-MDP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结果 9例全身99mTc-MDP骨显像结果均为阳性且均累及其他部位,其中累及骨盆6例(位于骶髂关节处2例,骶髂关节处和髂嵴处3例,合并髋关节病变1例),累及骨盆和脊柱者2例(均位于椎体),累及骨盆和肋骨、颅骨、股骨1例。结论 99mTc-MDP骨显像对骶骨肿瘤诊断及骨病变累及范围的评估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观察骨显像在诊断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99mTc-MDP全身骨显像技术,分析155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首次骨显像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本实验观察1550例肺癌患者中,肺癌骨转移率为34.8%(540/1550),其中腺癌41.7%(365/876),鳞癌23.8%(114/478),未分化癌为37.1%(33/89),腺鳞癌26.1%(28/107)。本组460例(85.2%)为多发性明显的放射性浓聚,其余88例(16.3%)呈单发者均经MRI、CT及X线平片证实为骨转移。转移部位分别为:胸部骨68.7%,脊柱39.3%,骨盆32.5%,四肢骨17.8%,颅骨8.8%。结论肺癌患者早期进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病程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价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99mTc-MDP骨显像肺癌骨转移常见部位是胸部和脊柱,腺癌骨转移率最高。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诊断肺癌骨转移有很高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MDP)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诊断骨外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骨外肿瘤患者94处病灶,观察其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表现,并分析二者联合诊断效能。结果 单纯全身骨显像准确诊断52处骨外肿瘤,准确率55.32%(52/94);其余42处病灶中,35处(35/94,37.23%)因影像学表现与骨骼存在重叠而误诊为转移性骨肿瘤,7处(7/94,7.45%)因病灶99Tcm-MDP摄取低于邻近骨骼而致漏诊。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诊断全部94处骨外肿瘤,准确率100%(94/94)。94处病灶中,49处接受病理学检查,其中33处(33/49,67.35%)病灶内见粗大钙化、9处(9/49,18.37%)见细微钙化;CT检出61处(61/94,64.89%)钙化,未显示9处细微钙化。结论 99Tcm-MDP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可提高诊断骨外肿瘤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骨病患者99Tcm-MDP骨显像与其病理结果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81例骨病患者的核素骨显像与其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找出骨良、恶性病变,特别是结核与恶性病变影像学的规律及鉴别要点。方法对81例仅有骨痛或肢体功能障碍症状的骨病患者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并与手术及穿刺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对各病种自身来说,结核多发病灶比单发病灶多82%,其他良性骨病单发病灶比多发病灶多20%,骨转移瘤与原发恶性肿瘤多发病灶比单发病灶分别多36%和18%。恶性病变的病灶在中轴骨及外周骨同时出现(占18%),而良性病变则未见到。良性骨病病灶比邻分布明显多于无规律分布,占90%,而骨转移瘤无规律分布占84%。骨转移瘤及原发恶性肿瘤绝大多数病灶形态不规则(分别占82%及94%)、摄取放射性不均匀(分别占71%及76%)。骨结核病灶累及关节最多,占73%。结论99TcmMDP全身骨显像中除结核外的其他良性骨病以单发分布多见。恶性病变以多发分布多见,并可同时无规律地出现于中轴和外周骨上,绝大多数病灶形态不规则、摄取放射性不均匀。骨结核以多发及易累及中轴骨多见,病灶多形态规则、摄取放射性较均匀,极易累及关节是其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核素全身骨显像对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静脉注射99mTc-MDP740MBq,嘱大量饮水,3~6h后检查,患者检查前排尿,取仰卧位,进行前位和后位全身骨显像。结果本组占我院同期行MDP检查的乳腺癌术后患者31.1%(41/132),乳腺癌术后2~5年是骨转移高峰期,其中单发转移5例,占12.2%;多发转移者36例,占87.8%。骨转移的发生部位以肋骨(36.6%)和椎体(22.8%)为主。无骨痛患者发生骨转移19例,占46.3%。结论 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乳腺癌术后患者应定期进行MDP核素全身骨显像,以便早期发现骨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增强MRI和全身骨显像间隔时间对骨显像时肝脾摄取99mTc-MDP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3268例全身骨显像患者的资料,通过PACS系统追访骨显像前接受增强MRI、骨显像时肝脾摄取99mTc-MDP的患者例数,根据增强MRI与全身骨显像的间隔时间将其分为间隔0、1、2、3天组,根据肝脾摄取情况分为肝摄取组、脾摄取组和肝脾摄取组。结果 63例患者骨显像前接受增强MRI,其中42例存在99mTc-MDP肝脾摄取。间隔0、1天组肝脾摄取99mTc-MDP例数最多,共计35例(35/42,83.33%)。42例中,单纯肝脏摄取26例,占61.90%(26/42),单纯脾脏摄取1例,占2.38%(1/42),肝脾同时摄取15例,占35.71%(15/42)。结论 增强MRI与全身骨显像间隔时间对骨显像时肝脾摄取99mTc-MDP有直接影响,建议两种检查间隔3天以上。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骨显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全身骨显像表现及骨髓显像对多发骨髓瘤骨损害的探测价值。方法 4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常规进行全颓有显像,显像剂^99mTc-MDP,其中22例有详细的X检查结果。结果 ①多发性骨髓瘤骨显像阳性率60.6%(32/46)。②骨显像大多表现为多发性异常浓聚骨病灶,以肋骨最为多见,其余依次为胸椎、颅骨、腰椎、骨盆、四肢近端。③5例(10.9%)骨显像表现为顶骨放射性均匀增高,形似“帽状”;5例(10.9%0表现为双侧肱骨头和/或双侧股骨头放射性对称性异常增高。④X线检查阳性而骨显像阴性18.2%,多见于颅骨;骨显像阳性而线查阴性22.7%,多见于肋骨及肱骨头和股骨头;骨显像与X线检查少的患者。结论 ①多发性骨髓瘤全身显像的阳经为69.6%。②多发性骨髓瘤的骨显像大多表现为全身多发放射性浓聚灶,多见于躯干骨,颅骨及双侧肱骨头和股骨头也较常见。③多发性骨髓瘤的骨显像可能有一定的特征表现:颅顶骨的“帽状”征及双侧肱骨头和/或双侧股骨头放射性对称异常增高。④骨显像与常规X线检查对多发性骨髓瘤的骨损害探测各有所长,二者相互补充,骨显像可以作为探测多发性骨髓瘤骨损害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找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更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选择10例(20个髋)正常人和28例(35个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HIN)患者分别进行骨因子分析显像、骨三相显像和骨断层显像,得到3组结果并将3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Ⅰ、Ⅱ期FHIN患者诊断的灵敏度以99mTc-MDP骨因子分析显像最高,为76.4%,骨断层显像为52.9%,骨三相显像35.29%.骨因子分析与骨三相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3者对Ⅲ期以上FHIN诊断的灵敏度基本一致.结论 99mTc-MDP骨因子分析显像在FHIN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方面比骨三相显像和骨断层显像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50例骨质疏松患者和50例骨密度正常患者,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和99mTc-MDP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骨质疏松患者组核素骨显像出现放射性分布异常部位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骨质疏松患者组核素骨显像的腰椎和股骨ROI放射性计数比值与腰椎和髋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值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可出现放射性分布异常,其ROI放射性计数比值与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18F-FDG PET-CT全身显像与99mTc-MDP全身骨骼显像对肺癌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49例病理证实为肺癌的患者,男28例,女21例,平均年龄(58.9±10.8)岁,所有患者均于10天内分别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与99mTc-MDP全身骨显像,最终骨转移癌诊断结果由手术病理、MR检查或临床随访半年以上病灶范围扩大或加重证实。结果:49例患者18F-FDG PET-CT与99mTc-MDP全身显像共检出异常病灶259处,其中被证实为转移灶228处,31处为良性病灶。18F-FDG PET-CT和99mTc-MDP SPECT诊断骨转移癌的灵敏度为90.8%和56.6%,特异性为93.5%和45.2%,准确性为91.1%和55.2%。结论: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肺癌骨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99mTc-MDP全身骨显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髓水肿综合征(bone marrow edema syndrome,BMES)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扫描(single photo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SPECT)显像图像表现,提高诊断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其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1998年7月-2005年11月我院收治的骨髓水肿18例,均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全部病例摄有骨盆正位平片,并于1周内行双髋1.5T(特斯拉)核磁共振(MR)检查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包括髋局部血流灌注和血池相,及3h后全身骨和局部断层显像。分析双侧髋关节的血流灌注、血池及放射性摄取增高的分布特点。结果 患者病变范围包括整个股骨头、股骨颈、转子间区及股骨干上部,血流灌注双侧对比未见明显变化,血池相双侧股骨头可见患侧血池相明显摄取增高,全身骨显像和断层显像放射性摄取一致增高,股骨头中心区和股骨颈未见明显放射性摄取减低。其余部位未见明显放射性异常包括膝关节。11例治疗后平均5个月后复查发现原放射性摄取范围减小,程度明显减轻,摄取增高主要分布在股骨头下部,其中8例病人完全恢复至正常。结论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扫描能够提高诊断骨髓水肿综合征,并且根据全身骨显像能够显示病灶分布范围及治疗后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核素全身骨显像的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经骨髓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前的骨显像表现,并与对应的X线、CT和MRI影像学检查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核素全身骨显像阳性率为91.1%(82/90)。多发病灶者占93.9%,主要分布于肋骨、胸骨、脊柱和盆骨,其中热区(浓聚区)病灶占87.0%,热区与冷区(减低区)共存病灶占13.0%;单发病灶者占6.1%,分布于肋骨、颅骨、髂骨、股骨。X线、CT诊断阳性率分别为64.1%(25/39)、94.9%(37/39)、97.4(38/39)。X线与CT和MRI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身骨显像诊断阳性率与CT和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骨显像、CT和MRI联合诊断阳性率为100%(39/39)。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全身骨显像阳性率高,结合MRI或CT检查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单纯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26例患者共49处单纯性肋骨骨折,分析99mTc-MDP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与胸部X线平片及螺旋CT比较。结果:全身骨显像、胸部X线平片及螺旋CT对单纯性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97.9%(48/49)、55.1%(27/49)和73.5%(36/49),全身骨显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胸部X线平片及螺旋CT(χ2=22.7,10.8,P均〈0.05)。结论:对于单纯性肋骨骨折全身骨显像较X线检查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