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73例眼球摘除和眼内容摘除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我院1983年1月~1993年1月10年间眼球摘除和眼内容摘除273例,并对其主要病因、治疗进行了分析评价.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0年间共行眼球摘除、眼内容摘出273例,占同期眼科住院病例5205例的5%.其中男184例,占67%,女89例,占33%.年龄最小15个月,最大75岁,平均34岁.右眼158例,左眼115例.术前无光感156例占57%,光感手动及眼前指数64眼占23%,0.01~1.0者25眼占9%,不明者28眼占11%.病因:本组病例中眼外伤为最多,有152眼占56%,而眼外伤中又以眼球破裂伤占首位,计89眼占眼外伤的59%.眼肿瘤为第2位,有76眼占28%,其中以视网膜母细胞瘤为主,计68眼占眼肿瘤组的 89%(表 1).  相似文献   

2.
前后20年对照眼球摘除病因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眼球摘除的病因及不同时期的变化。方法 将眼球按病理诊断分类,回顾性分析前10a(1965-1974年)与后10a(1989-1998年)眼球摘除病因变化,计算其构成比。结果 眼球摘除总数后10a较前10a下降32.1%,主要因为眼球摘除适应证从严,因角膜病、绝对期青光眼、葡萄膜炎和Coat's病而摘降例数减少。眼外伤仍是眼球摘除的第1位原因。眼肿瘤为眼球摘除的第2位因素,其中视网膜母细胞瘤占第1位。结论 角膜病和青光眼等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使眼球摘除率有所下降。眼外伤的防治仍是临床保护眼球的重点。提高眼肿瘤的早期诊断,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眼球摘除病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分析122例眼球摘除病因。因眼肿瘤摘除54例(44.3%)占首位原因,第二位原因是绝对期青光眼24例(19.7%),第三位原因是眼球破裂伤21例(17.2%)。文中简单介绍减少眼球摘除手术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4.
自1953年1月至1989年12月,我科病理室共收检山东半岛地区因角膜病致眼球摘除标本587例(587)眼,占同期收检眼球摘除标本总数(1200例)的48.1%。其中,角膜溃疡穿孔及其并发症致眼球摘除最多,共248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感染性眼内炎导致眼球丧失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993-02/2002-12收治的116例(117眼)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例(21眼)行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出,发生率为17.9%。其中视力无光感的眼内炎病例中眼球丧失的发生率是80%(P=0.0001,OR=73.6);内源性眼内炎的发生率是45.4%(P=0.0125,OR=4.69);眼球破裂伤的发生率是41.7%(P=0.0031,OR=6.78);女性眼内炎的发生率是35.3%(P=0.002,OR=4.48)。前、后5a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出的发生率分别是26.5%及11.8%(P =0.040)。结论:眼内炎病例中视力无光感、内源性眼内炎、眼球破裂伤是导致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出的危险因素。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出的发生率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眼球摘除及眼(眶)内容摘除属一种破坏性、毁容性手术,不能轻易实施.现对81例行此手术者探讨其适应症.方法 我院收治的各种眼外伤、眼肿瘤及其它相关眼病506例,其中81例施行眼球摘除或眼(眶)内容物摘除.结果 通过客观及相关仪器检查并积极处治后,对最终确认无法拯救视力及眼球的重度眼外伤、难以控制的眼内炎、跟恶性肿瘤等才能采取眼球摘除或眼(眶)内容物摘除术.结论对积极治疗最终不能挽救的患眼应在征求本人及家属意见并审报院上级同意备案后,方可施行手术眼球摘除或眼(眶)内容摘除.  相似文献   

7.
723例眼球摘除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10年中723例(742眼)眼球摘除,占同期住院病人的1.1%,其中以眼肿瘤为最多,有406眼,占54.7%,而眼肿瘤中又以视同膜母细胞瘤为最多,计344例(363眼),眼外伤250眼,为第二位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未成年人摘除眼球未植入义眼台的眼眶发育情况。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41例未成年时行单眼眼球摘除患者。方法回顾分析患者冠状位眼眶CT扫描影像资料,测量患侧及健侧的眼眶入口面积。主要指标眼眶入口面积。结果摘除眼球侧和健侧眼眶入口面积分别为(10.67±1.41)mm2和(12.03±1.41)mm2(P=0.000)。0~6岁摘除眼球组和7~12岁摘除眼球组两侧眼眶入口面积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8),13~18岁摘除眼球组二者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9)。配戴义眼片组和未配戴义眼片组无眼球侧眼眶入口面积与健侧眼眶入口面积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4)。结论未成年人摘除眼球后影响该侧眼眶生长发育,摘除眼球时的年龄越小影响越大。摘除眼球后配戴义眼片可改善眼眶的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眼球摘除和义眼台植入对兔眼眶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义眼台植入对眼眶畸形发育防治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选用同龄、健康、体重相近新西兰幼兔21只,随机分为眼球摘除组、义眼台植入组及正常对照组.1个月龄时对眼球摘除组和义眼台植入组的兔分别行左侧眼球摘除或眼球摘除联合义眼台植入术,正常对照组左侧眼眶作为参照.2个月龄时处死全部兔子,采用光镜、透射电镜和TUNEL法检测其眶骨骨细胞凋亡,并用TUNEL法计量分析3组骨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LSD法对3组骨细胞凋亡率间进行比较.结果 在3组眶骨组织中均可检测到凋亡骨细胞,用TUNEL法观察可见凋亡骨细胞呈散在不规则性分布;TUNEL法计数结果显示眼球摘除组、义眼台植入组及正常对照组骨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56%±2.13%、14.29%±3.60%、12.57%±2.40%,眼球摘除组骨细胞凋亡率与义眼台植入组及正常对照组骨细胞凋亡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义眼台植入组和正常对照组骨细胞凋亡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眶骨细胞凋亡参与了义眼台植入防治眼球摘除后眼眶畸形发育的过程.(中华眼科杂志,2008,44:700-704)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母细胞瘤3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和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对1996~2005年收治的317例(362眼)Rb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b患儿初诊症状最常见的是白瞳症,占81.39%,初诊年龄平均为30.18个月,主诉时间平均为117.86d,眼内Rb肿瘤厚度平均为10.71mm.有家族史者占总体的1.89%;单眼为0.37%,双眼为10.42%.Rb分期:眼内期占总体的55.33%,青光眼期为10.00%,眼外期为32.67%,远处播散期为1.00%,自发萎缩者为1.33%.治疗包括传统治疗方法 和保守治疗方法 ,放弃治疗者占总体的9.39%,保守治疗者占治疗患儿的12.50%,眼球摘除者占治疗患儿的91.46%.结论 Rb患儿就诊较晚且病情严重,眼内Rb肿瘤体积较大,眼外期患儿所占比例较大.目前Rb保守治疗率较低,眼球摘除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眼球摘除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眼科手术中,眼球摘除是眼外伤和眼病中最不幸的结局.及时正确处理眼外伤急症是降低眼球摘除率的关键.现将我院1986年1月至1992年6月收住院的眼球摘除306例(占同期手术的2.7%)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眼球开放性外伤一期手术处理的方法,观察手术效果.方法 对87例(87眼)眼球开放性外伤(包括眼球穿孔伤及眼球破裂伤)进行显微手术缝合,达到完全水密;13例(13眼)行眼内容摘除及义眼台植入手术.结果 经一期手术缝合的眼球破裂伤87眼均恢复了眼部解剖结构,术后视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13眼行眼内容摘除及义眼台植入术.结论 眼球开放性外伤经精心的显微手术修复,绝大部分可以保住眼球;部分患者可以恢复一定视功能.  相似文献   

13.
眼球摘除188例原因分析及义眼台植入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对188例眼球摘除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义眼台植入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眼球摘除的原因,并对眼球摘除的适应证及其并发症进行了讨论。结果眼球摘除的188例中,眼外伤93例,占49.47%;恶性肿瘤41例,占22.81%;失明伴眼痛、眼球萎缩及眼内炎等其他原因54例,占28.72%。其中义眼台植入76例,出现并发症者5例,包括2例结膜息肉,3例义眼台暴露。结论眼外伤是眼球摘除占首位的原因。眼球摘除后义眼台的及时植入,能改善外观,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眼球爆炸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救冶眼球爆炸伤的效果和因眼外伤眼球摘除的目前概念。 方法:复习连续的36例(44眼)严重眼球爆炸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包括雷管炸伤10例,鞭炮伤7例,火药及土枪炸伤19例.其中10只眼(22.7%)眼球破裂,40只眼(90.9%)因玻璃体出血、异物、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后节损伤在伤后或初期缝合后实行了玻璃体手术.手术后视力改善25只眼(62.5%),不变11只眼(27.5%)。下降4只眼(10%)。最终视力≥0.02(最好0.7)的有20只眼.除2只眼(4.5%)因破裂已在基层医院摘除外.未再行眼球摘除手术。 结论:虽然爆炸伤常造成严重眼球扭伤及破.但经过初期显微缝合和二期玻璃体手术,多数眼能重建眼球并部分恢复视力。因此,除个别例外不宜推荐初期眼球摘除术。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6,12:169-171)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近30a马来西亚西部地区眼球摘除术和眼内容物摘除术的数据统计和手术适应证,观察其近30a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通过回顾研究20a(1985/2004)在马来亚大学医学中心接受眼球摘除术和眼球内容摘除术病例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及其手术适应证进行分析.结果:在全部160名患者中,85例单眼行眼球摘除术,75例单眼行眼内容摘除术,患者平均36.4岁(6mo~90岁).全眼球炎(26.9%)和视网膜母细胞瘤(18.8%)是眼球摘除术和眼球内容摘除术共同的病因,72.0%因眼部感染行眼球摘除术,51.8%因眼部肿瘤行眼内容摘除术.与30a前的统计数据相比较,我们医院近30a的眼球摘除率显著降低,因青光眼和眼创伤疾病导致眼球摘除的数量显著减少,而因感染和疼痛性盲眼导致的眼球摘除数量则有显著增加.结论:全眼球炎和眼内肿瘤是眼球摘除术的主要手术适应证,尽管现在在我国需要行眼球摘除术的病例数量较以前有显著降低,但手术适应证比例的变化提示我们,在马来群岛眼部的护理仍需要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因眼外伤等导致眼球摘除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调查眼球摘除术病因变化趋势。方法:对1993-2000年施行108例眼球摘除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比较前5年和后2年眼球摘除术的病因。结果:全部病例中,严重眼外伤致眼球摘除者仍居首位占38.9%,绝对期青光眼致眼球摘除者居第二位占24.1%,眼球萎缩行眼球摘除者居第三位占3.1%,近两年眼球摘除总数超过前6年,因各种眼病和眼球破裂伤致眼球摘除总数较前6年有所下降,但因萎缩致眼球摘除者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眼外伤仍是导致眼球摘除的主要病因,绝对期青光眼次之,但因眼球萎缩要求美容而摘除眼球的病例近年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眼外伤眼球摘除34例病理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眼外伤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外伤后眼球摘除者亦非少见.近几年来,我科对部分眼外伤摘除的眼球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现结合临床进行讨论.一般资料:本组摘除眼球34例34眼,男29例、女5例,年龄8~70岁,青壮年居多,占56%,受伤时间1小时~30年,伤后24小时内就诊者13例(38.2%).右眼14例,左眼19例,1例未有记载.视力无光感23例,光感7例(光定位不良),无记载4例.临床诊断眼球破裂伤(包括双穿孔)16例,外伤后眼内炎4例、继发性青光眼2例、慢性葡萄膜炎1例、交感性眼炎1例、眼球萎缩10例.  相似文献   

18.
我科在1983~1992年共收治85例88眼眼球摘除(包括眼内容摘除)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我科同期收治眼病患者1658例。其中行眼球摘除者85例,占5.13%。85例中男48例占56.47%,女37例占43.53%。年龄:最小2岁,最大73岁,2~10岁3例占3.5%,11~20岁  相似文献   

19.
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后眼球摘除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后眼球摘除的原因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后眼球摘除23例(23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眼球摘除的原因: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19只眼,玻璃体切除术中视网膜复位不良2只眼,外伤性眼内容炎不能控制1只眼,玻璃体切除术后玻璃体出血药物治疗长期不能吸收1只眼.眼外伤时伤口大小、有无异物伤、有无眼内炎、PVR分级、眼球摘除前视力、手术次数与眼球摘除相关.结论 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后眼球摘除的危险因素为外伤时伤口长大于10mm、伴异物或眼内炎,玻璃体切除时PVR分级C2或以上,眼球摘除前视力无光感,眼球摘除前手术次数≥3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5年来因战伤而摘除眼球(以下简称眼摘)的伤员71例(73眼)进行统计分析。统计表明眼摘伤员多为20岁左右的战士。致伤物主要为地雷(占43.6%)和炮弹(占42.25%)。眼摘原因多为眼球破裂伤和眼球穿通性损伤所致。提示在现代战争中应加强对眼战伤的防护。“防弹眼罩”具有良好的防护功能,值得推广。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仍有17.81%和13.7%的伤员是因处理不及时导致严重化脓性眼内炎和球内异物导致眼摘。因此笔者认为:在前线抢救伤员生命的同时,应重视眼战伤的早期专科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