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女 ,47岁 ,发现右乳腺肿块 10余年就诊。既往有双侧乳腺增生病史。外科查体 :双侧乳腺不对称 ,右乳腺外观大于左乳 ,触诊右乳质硬 ,似可触及肿块 ,边界不清 ,无触痛。外院乳腺超声未见明确占位病变。我院超声检查显示 :左乳腺内未见明确肿块。右乳腺腺体结构紊乱 ,失去正常的腺体回声 ,而代之以弥漫增厚的强回声区域 ,范围较大 ,无明显边界及包膜 ,从内上象限蔓延至外上、外下象限 ,并可见弥漫分布的砂粒样钙化 (图 1)。病变区血流信号丰富 (与对侧同一部位相比 )。局部乳腺导管呈不规则扩张。右腋窝测及数枚肿大淋巴结 ,最大约 1.7cm…  相似文献   

2.
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超声表现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患者女,49岁,偶然中发现右乳肿块1个月余,无疼痛不适。专科检查:右乳内上象限可触及大小约1.5 cm×1.5 cm肿物,质地韧,边界清楚,活动度稍差,无压痛,表面皮肤颜色未见改变,无"橘皮"样改变。超声提示:右乳内上象限1点钟方向可见一个肿块图像,大小约14 mm×12 mm,距表皮8 mm,距乳头53 mm,形状呈椭圆形,边界清楚,内部为囊实混合回声,分布不均,后方回声稍增强,CDFI示:肿块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周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52岁。发现左乳无痛性肿块1年,进行性增大1个月。专科检查:双乳对称,双乳头无凹陷,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无明显橘皮样改变。左乳内上象限乳晕旁可及大小约2.5cm×2.0cm肿块,质中,边界清,活动度尚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超声检查:左乳内上象限乳头旁腺体内可见一个椭圆形囊实性混合回声团块,大小约2.2cm×1.9  相似文献   

4.
<正>乳腺囊内乳头状癌(IPC)是一种非常少见的乳腺癌,比例不超过3%[1]。IPC在女性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多发生于老年女性,中位年龄为69.5岁[2]。本文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囊内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和临床病理表现,总结其超声声像图特征和临床病理特点,探讨乳腺囊内乳头状癌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具体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囊内乳头状癌(intracystic papillary carcinoma,IPC)的钼靶X线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PC的钼靶X线表现。结果:IPC肿块呈类圆形5例,不规则形4例;肿块边缘光滑6例,浅分叶状3例;肿块密度高于周围正常组织7例,密度等同于周围正常组织2例;病灶不伴钙化6例,伴有钙化3例,钙化呈粗细不等的颗粒状,数量少于10粒。结论:IPC肿块多呈类圆形、高密度、边缘多光滑,无成簇钙化,无明确毛刺征象,但应与乳腺纤维腺瘤、囊肿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超声声像图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癌的超声图像资料。结果:10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最大径为15~44 mm,平均28 mm;其超声表现呈不规则形(90%)或卵圆形(10%);边界模糊(80%)或清晰(20%);10例肿块内均为不均质低或稍低回声,60%瘤内见微小钙化灶;血供中等(80%)或少量(20%),阻力指数0.62~0.77,平均0.71;超声弹性成像中3个(50%)肿块评分为4分,3个(50%)肿块评分为2~3分。80%病灶超声诊断为乳腺恶性肿瘤,20%被误诊为乳腺病。超声诊断同侧腋窝淋巴结癌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100%、83%、80%、100%和90%。结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典型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不均匀低或稍低回声。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不伴钙化时容易被误诊为乳腺病。超声对腋窝淋巴结癌转移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43岁.因无意中挤压右侧乳房挤出少量带血色液体而就诊.查体,右乳房皮肤无异样,乳头正常.于乳头内上方似可触及一条索状肿物,不移动,无痛感,同侧腋窝及锁骨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对侧乳房无异常.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女,59岁,发现右乳肿块3个月余。自诉无乳房疼痛、乳头溢液、发热。体格检查:双乳对称,皮肤外观正常,右乳乳晕后方可触及一大小约5.0 cm×4.0 cm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欠佳,与皮肤无粘连。超声表现:右乳5~8点方向乳头旁可见一混合回声结节,大小约4.3 cm×5.1 cm×3.0 cm,距皮肤0.4 cm,形状不规则,边界尚清,液性部分见点状弱回声及条状分隔,实质部分为团状、  相似文献   

9.
10.
乳腺大汗腺癌超声表现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52岁。因3d前无意中发现右乳肿物,来我院就诊。查体:双乳等大,乳头无内陷,皮肤无红肿,橘皮征阴性,酒窝征阴性,于右乳外下象限扪及一大小约3.0cm×2.0cm肿物,质硬,边界欠清,表面欠光滑,活动尚可,未与皮肤粘连,双腋下及双锁骨上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显示:右乳外下象限一大小为2.0cm×2.8cm的低回声区,边界欠清,内部回声欠均,可见点状强回声及双线样管壁结构,形态欠规整,肿块后方回声增强,侧壁回声失落(图1)。左乳房正常声像图。双腋下、双锁骨上窝未见肿大淋巴结。超声诊断:右乳腺实性肿瘤,恶性可能性大。行右侧乳腺癌仿根治术切除…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0岁.因发现右乳肿块1周入院.查体:双乳对称,双乳头无凹陷、溢液,双乳房皮肤无红肿热痛及橘皮样改变,右乳内上象限触及一直径1 cm的肿块,质硬,界不清,无压痛,与皮肤及胸大肌无粘连,不活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乳腺囊内乳头状癌组织学结构、诊断及预后等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复习4例乳腺囊内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染色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 4例乳腺囊内乳头状癌患者中女性3例,男性1例,年龄48~90岁;肿物2例位于乳头后方,1例位于内上象限,1例位于外上象限;2例直径0.8 cm,另2例分别为2.5~4.0 cm.4例均见囊性扩张的导管,囊内除乳头状肿物外,囊壁内衬上皮均呈筛状、实性增生,呈膨胀性生长;4例中3例在远处和/或其旁见到浸润性癌,另1例其旁见到导管原位癌;免疫组化染色:p63及CK5/6在肿物乳头轴心及囊壁内衬上皮处均未见阳性表达.结论 囊内乳头状癌是一种低级别浸润性癌,或是原位癌向浸润癌进展的某一阶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标本证实的6 5例SP C的超声表现。结果:SPC肿块大多表现为低回声,内部回声不均,边缘清晰,形态椭圆形,平行位,不伴钙化,后方回声不变,Adler分级Ⅱ~Ⅲ,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0.7,腋窝淋巴结无转移,不伴导管扩张。与原位型相比,伴浸润型出现以下恶性肿瘤征象的可能性较大:肿块较大,边缘毛刺或成角,形态不规则,非平行位,伴有钙化,腋窝淋巴结发生转移。结论:SPC较罕见,在超声声像图上,SPC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超声诊断准确率不高。结合患者的年龄、病史、临床表现,可提高超声诊断SPC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3岁.因发现左乳无痛性肿物1月余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双侧乳房对称,乳房皮肤正常,无乳头溢液.左乳内下象限皮肤淤血,可触及一大小约2.0 cm×2.0 cm的肿物,质中,边界欠清,活动;右乳未触及明确肿物.双侧腋窝、锁骨上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1岁.发现左乳无痛性肿块半月.体格检查左乳头下方可及一肿块约2.0 cm×2.0 cm,质韧,边界清,活动好,表面光滑,无压痛.乳腺X线钼靶检查提示:左乳致密块影,纤维腺瘤或囊肿可能.超声检查见左乳头下方见22 mm×18 mm低回声区,形态尚规则,边界清,内部回声欠均匀(图1),低回声区局部见短条状血流信号,未测及明显多普勒频谱,双侧腋下未见明显异常肿大淋巴结.超声弹性成像显示低回声区大部分显示为绿色,中央可见少许红色(图2),应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改良评分为1分.超声提示为左乳头下方实质性占位(纤维腺瘤可能),予以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乳腺囊内型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其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方法对12例乳腺囊内型乳头状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2例均为女性,年龄47~81岁,病程10天~2年,其中左侧乳腺8例,右侧3例,临床表现均为乳腺肿块,3例伴乳头溢液;肿块大小1~3 cm。镜下特征为厚的纤维性包膜内见大量纤细的具有纤维血管轴心的真性乳头状结构,部分呈实性的上皮单一性增生(实性乳头状癌);肿瘤细胞核呈低中级别形态,囊内及囊壁周围完全缺失肌上皮;极少数病例可伴导管原位癌、浸润或转移。肿瘤细胞ER、PR均(+),仅1例HER-2(+);4例伴神经内分泌分化。随访6~33月均存活。结论囊内型乳头状癌是乳腺癌的一种罕见亚型,生长缓慢,预后极好;治疗原则应推行现行导管原位癌的方案,首选肿块切除,术后辅助治疗视浸润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17.
18.
1病史 女性,48岁,发现右乳无痛性肿块2个月,无乳头溢液及糜烂,双腋下无肿大淋巴结。肿物位于右乳外上象限,距乳头约4cm。全麻下行右乳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肉眼:肿物体积2cm×1.8cm×1.5cm,切面灰白,质硬,界清,内见点状淡黄色似坏死样物。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女,53岁,自觉颈部肿大1个月余,加重1周来我院就诊。4年前因右乳浸润性导管癌行右乳切除术及术后化疗。超声检查:甲状腺明显肿大(右叶大小约4.8 cm×2.7 cm×2.8 cm,左叶大小约4.5 cm×2.1 cm×2.4 cm,峡部厚1.3 cm);甲状腺左、右叶均被异常回声区占据,表现为实质性低回声和高回声交错排列的不均匀混合回声,内未见无回声区,仅于边缘见少许回声正常的区域(图1,2);CDFI于异常回声区内探及丰富条状彩色血流信号(图3)。左侧颈部Ⅲ、Ⅳ区见多个异常淋巴结,表现为类圆形低回声结节,部分淋巴结淋巴门结构消失,内见点状钙化(图4,5);CDFI于淋巴结内部及周边均可探及点状彩色血流信号。右侧颈部Ⅲ、Ⅳ区均见淋巴结肿大,结构正常。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78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12年,近半年明显增大入院。专科检查:左侧乳腺内侧可触及一拳头大小肿物,质硬,触之无压痛,边界欠清晰,活动性差,与周围组织似有粘连,肿物表面可见一处直径约1cm的皮肤破溃,左侧乳头偏向内侧;右侧乳腺未扪及肿块,双侧腋窝及锁骨上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超声:左侧乳腺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