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内蛛网膜囊肿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3月应用外径4mm0°硬性脑室镜(德国Rodolf公司)治疗20例脑室内蛛网膜囊肿,其中侧脑室16例,三脑室4例,术中根据囊肿的部位、囊肿与脑室壁的粘连情况、室间孔及中脑导水管是否闭锁分别施行囊肿切除、囊肿造瘘、囊肿造瘘+透明隔造瘘或三脑室底造瘘术。结果内镜下脑室囊肿造瘘术12例,其中2例室间孔闭锁同时行透明隔造瘘,4例中脑导水管梗阻同时行三脑室底造瘘术;内镜下囊肿切除8例,其中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5例。术后无出血、感染及神经功能缺失等并发症。20例随访3~6个月,平均5个月,20例术后症状均改善。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内蛛网膜囊肿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疗效较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囊肿的适应症立法及优缺点。方法:应用神经内镜手术和/或神经内镜控制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蛛网膜囊肿、脑室内囊肿、透明隔囊肿28例。结果:15例蛛网膜囊肿全部行囊壁部分切除+囊肿脑池/脑室造瘘,14例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1例无变化;8例脑室内囊肿行囊肿部分切除或囊肿—脑室造瘘,症状均消失;5例透明隔囊肿全部行囊肿—脑室造瘘,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28例中有9例出现并发症,无死亡及伤残。结论:神经内镜手术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等优点,适用于治疗蛛网膜囊肿、脑室内囊肿、透明隔囊肿等颅内囊肿。  相似文献   

3.
Wang XS  Gui SB  Zong XY  Li CZ  Zhao P  Li B  Zhang YZ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9):1447-1450
目的 探讨中颅窝蛛网膜囊肿神经内镜手术的治疗经验并评估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使用神经内镜行囊肿-脑池造瘘治疗中颅窝蛛网膜囊肿32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6个月~39岁,平均年龄8.4岁,包括5例幼儿患者,年龄2~5岁.分析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手术并发症以及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 .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时间8~72个月,术前有症状的27例患者中,症状消失8例、改善17例、无变化2例,临床症状好转率为92.6%.5例术前无症状的幼儿患者,术后随访无新症状出现.囊肿消失4例,缩小20例,无明显变化8例.术后颅内感染及切口脑脊液漏各1例.无症状硬脑膜下积液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8%.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损伤小、效果好,可以作为中颅窝蛛网膜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 IAC)的效果.方法对16例有临床症状的IAC患者,采用美国PS-Medical低压或超低压分流管进行囊肿-腹腔分流术. 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后颅内高压及癫痫表现基本消失,局灶性神经定位体征得以缓解.术后3~7 d头颅CT复查,囊肿明显缩小12例(75%),基本消失3例(18.75%),1例较前缩小(6.25%),无死亡病例. 结论采用低压或超低压分流管进行囊肿-腹腔分流术可达到消除囊肿、症状消失的效果,而且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症状性脉络丛囊肿的适应证和方法。 方法 对 7例有临床症状和影像学上有占位效应的侧脑室脉络丛囊肿 ,通过颅骨钻孔 ,在神经内镜下摘除囊肿。 结果  6例囊肿全切 ,1例囊壁部分切除。 6例术后临床症状消失 ,1例改善。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 :4例脑室恢复正常 ,3例改善。 结论 应用神经内镜切除症状性脉络丛囊肿为微创 ,安全 ,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ests,IAC)约占颅内占位病变的1%[1].我院自1986~1997年共收治22例,并追踪随访1~5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颅内蛛网膜囊肿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回顾性分析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疗效。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上述病例28例,男19例,女9例,平均年龄23岁。结果:囊肿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加脑池(或蛛网膜下腔)交通术7例。术后平均随访3年,患者症状与体征均有改善。CT随访21例,18例囊腔消失或明显缩小,2例稍有缩小,1例较术前无变化。结论:精细操作,防止囊肿破裂并尽量完整切除或大部分切除囊肿,充分建立囊腔与周围脑池之间交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52例蛛网膜囊肿病人,行囊肿切除术5例,囊肿腹腔分流术36例,内窥镜下囊肿脑池造瘘11例。结果:52例病人症状缓解或改善49例,3例无效,4例复发,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颅内蛛网膜囊肿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方法、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20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囊肿切除或脑池交通术14例,囊肿-腹腔分流术6例。结果患者术后恢复均良好,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CT证实囊肿缩小或消失17例,无明显变化3例。结论上述两种术式均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颅内蛛网膜囊肿(IAC)是儿童期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病因主要是先天性因素,外伤、炎症等因素较少。现对我院治疗的8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颅内蛛网膜囊肿4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三个单位,十年共同收治47例颅内蛛网膜囊肿,其中幕上39例,幕下8例,属原发20例,继发27例、单发37例、多发囊肿10例,47例囊肿均大部分切除,并行囊肿-脑室,脑池分流术,总有有效率95.7%,死亡率4.3%,并对病因,发病机理,术式提出讨论,体会继发颅内压增高及药用物难以控制的癫痫发作者是手术主要指征。  相似文献   

12.
颅内蛛网膜囊肿2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单纯肌肉填塞法治疗鞍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经鼻蝶入路单纯肌肉填塞法治疗的11例鞍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例, 女性6例, 中位年龄48岁(范围:23~75岁)。临床表现包括头痛6例, 头晕4例, 性欲减退1例, 意识障碍1例, 视力障碍7例和混合性垂体功能障碍5例。患者术前MRI图像均可见鞍窝扩大, MRI增强图像显示鞍内蛛网膜囊肿囊壁未见强化, CT图像可见鞍底受压变薄。9例患者囊肿向鞍上扩展, 鞍隔受压呈"弓形", 7例囊肿向上压迫视交叉。患者均于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开囊肿壁, 充分引流并填塞肌肉。观察患者术后症状、垂体内分泌功能改善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鞍区MRI图像可见囊肿明显减小或消失。发生颅内感染1例, 电解质紊乱2例, 给予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术后未发生脑脊液鼻漏。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6例, 部分缓解5例;垂体内分泌功能完全恢复2例, 明显改善者4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10~40个月。1例患者术后3个月发现囊肿部分复发, 因未出现新发症状, ...  相似文献   

14.
颅内蛛网膜囊肿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及防治。方法对47例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术式包括蛛网膜囊肿部分切除、囊肿开放脑池穿通术、蛛网膜囊肿部分切除术、内镜下囊肿脑池穿通术及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结果所有手术后患者均获得良好疗效,与囊肿手术有关的并发症主要有剧烈头痛和高热,裂隙脑室综合征和硬膜下血肿。结论对引起临床症状的颅内蛛网膜囊肿应积极手术治疗,与囊肿有关的并发症有其特殊性,做到术中操作细致,术后严密观察,对此类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告29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探讨其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有手术指征的27例颅内蛛网膜囊肿分别采取了囊肿壁全切除术、囊肿壁大部切除建立与周围脑池交通、囊肿壁大部切除置管行蛛网膜下腔分流及切除病灶同时加用654-2明胶海绵贴敷等术式,结合文献加以分析讨论。结果:通过对临床症状及CT表现随访5个月~10a。死亡率为零,除2例颅内蛛网膜囊肿全切除术后复发,1例缩小外,24例均治愈,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结论:颅内蛛网膜囊肿经手术切除并充分建立囊肿与脑池、蛛网膜下腔之间的交通,保持各脑室的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推荐手术同时加用654-2明胶海绵贴敷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透明隔囊肿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有症状的透明隔囊肿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德国产Storz外径4.0mm神经内镜经纵裂入路及经额角入路行囊肿-侧脑室造瘘术治疗有症状的透明隔囊肿12例,头痛、癫痫及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2例合并脑积水.结果12例术后症状均改善,其中以颅高压症为主要表现者6例中,4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减轻,4例癫痫发作者未再发作.12例随访6个月~2年,平均18个月,复查CT或MRI囊肿缩小<50%7例,50%~90%3例,>90%2例.2例脑积水均消失.结论对透明隔囊肿应用神经内镜行囊肿-侧脑室造瘘术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开颅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并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结果8例患者中6例得到随访,3例术后1年内囊肿消失,2例术后2年内囊肿消失,其余1例囊肿都有不断缩小的趋势。结论开颅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无远期并发症,避免了以往囊肿腹腔分流术给患者带来的感染、堵管、异位、皮下不适及心理负担等缺点。  相似文献   

18.
颅内蛛网膜囊肿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以颞浅血管为蒂的颞顶部筋膜瓣或吻合血管游离移植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已有较多文献报道[1,2]。1991年3月开始,在应用颞浅血管蒂肌筋膜瓣治疗脑脊液漏的基础上,采用了颞浅血管蒂肌筋膜瓣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手术治疗及随诊,研究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方法:对17例患者行囊肿切除术,并且全部行脑池、蛛网膜下腔疏通术。结果:3例囊腔消失,7例囊肿明显缩小,5例稍有缩小,2例无明显变化。结论:对有症状的蛛网膜囊肿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儿童巨大侧裂池囊肿,虽无明显症状与体征,仍应积极手术治疗;脑池蛛网膜下腔疏通术可有效地预防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20.
颅内蛛网膜囊肿是颅内非肿瘤性占位的病变的一种,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0.4%~1%.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近年来报道逐渐增多.近10年来,我院共收治颅内蛛网膜囊肿109例,其中17例给予手术治疗,近期疗效满意,结合文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