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章顺安  吴琪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2):196-197,240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血浆醛固酮的影响。方法将40例心功能分级III~IV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rhBNP治疗)和对照组(硝酸甘油治疗),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浆醛固酮水平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问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使用rhBNP(对照组使用硝酸甘油)后中心静脉压(CVP)下降,与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观察组治疗48h后血浆醛固酮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有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还有助于改善神经体液因子过度激活,从而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1.5μg/k g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后连续静脉滴注,0.0075~0.01μg/(kg·min),连用3~7 d。对照组患者采取硝酸甘油进行治疗,0.25~0.5 mg/次。对比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后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血浆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率为(86.4±7.5)次/min、舒张压为(82.4±0.42)mmHg、收缩压为(132.4±6.6)mmHg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0.3±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 d及3 d后IL-6水平分别为(262.3±20.4)ng/L和(192.6±13.5)ng/L,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在治疗1d和3d后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具有比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IL-6水平,增加心肌供氧,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高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我科住院的56例高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地高辛、螺内酯、他汀类等药物的基础上,予以静脉泵入硝普钠,治疗1周;而治疗组则给予持续静脉泵入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1周。分别于治疗3、7 d后观察两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浆NT-proBNP、尿量、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治疗期间每日监测治疗组的尿素氮(BUN)、肌酐(Cr)、血管收缩压(SBP)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左室射血功能改善、尿量增加、心脏负荷减轻,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患者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血压虽有轻度下降,但不影响重要器官的灌注。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高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行硝酸甘油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心指数、白介素-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硝酸甘油相比,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的效果更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南乐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CRP、BNP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例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hBNP组(13=15)以rhBNP 1.5μg/kg静脉注射后,再以0.0075μg/kg连续滴注;对照组(硝普钠NIT,n=13)静脉持续泵入硝普钠。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程度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rhBNP组安全性评估采用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并对过程中所有不良事件进行记录。结果治疗48h后rhBNP组呼吸困难和临床状况好转率优于对照组(P〈0.05);rhBNP组治疗后左室收缩功能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在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明显改善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及全身临床状况,超声提示心脏收缩功能改善,其安全性与硝普钠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列表法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所有患者均实施限水、限盐和利尿剂、血管转换酶抑制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静脉泵入硝普钠,观察组则加用rhBNP治疗。记录和监测治疗前、治疗72 h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钠钛前体(NT-proBNP)、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尿酸(UA)等。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SBP、DBP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LVEF、NT-proBNP均有好转(P0.05或P0.01),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治疗后对照组Scr、BUN、Cys-C及UA水平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Scr和Cys-C明显下降(P0.05),但BUN和UA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与传统常规用药硝普钠相比,rhBNP可明显改善慢性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肾功能,且起效更迅速,患者整体临床状况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段海峰 《吉林医学》2013,34(13):2415-2416
目的: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基因重组人脑利钠肽,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将两组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比较,结果显示P<0.05,表明观察组疗效显著强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基因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标准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rhBNP和多巴酚丁胺,用药前及用药后,测定两组患者血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重新评价患者心功能分级,观察两组患者3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rhBNP能更好地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血BNP水平的降低。治疗后,两组EF升高明显,但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有更多患者通过rhBNP治疗心功能改善达到NYHA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rhBNP组与多巴酚丁胺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多巴酚丁胺比较,rhBNP能更好地改善慢性心率衰竭患者心功能,但对预后的改善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该院重症医学科诊治的97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4周后二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别;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脑钠肽含量的变化及区别;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每搏输出量(strokvolume,SV)、每分钟心输出量(cardiacoutput,CO)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 ejectionfraction,LVEF)的心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差别;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4周恶心、呕吐、低血压及头痛等治疗时出现的副反应。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每搏输出量(SV)、每分钟心输出量(CO)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心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立  黄怡 《湖南医学》2014,(1):146-148
[目的]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10例急性心衰患者,分为对照组90例,观察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活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93.3% vs 73.3%, P <0.05;显效60.0% vs 35.6%,P <0.05;治疗后 LVEF (55±12)% vs (52±11)%,P <0.05;NT-proBNP水平(1050.6±568.1) pg/mL vs (2100.8±789.2) pg/mL ,P<0.05];②观察组中,新活素治疗对急性心衰患者较慢性心衰加重患者的效果更明显[总有效97.1% vs88.0%,P <0.05;显效70.0% vs46.0%,P <0.05;治疗后LVEF (58±11)% vs (48±8)%,P <0.05;治疗后 NT-proBNP水平(780.9±365.7) pg/mL vs (1866±1075.8) pg/mL ,P <0.05]。[结论]新活素显著改善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且对急性发作心衰患者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新活素对急性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Lyophilized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L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49例,进行基础抗心衰治疗;Lrh-BNP组45例,在基础抗心衰治疗上静脉注射Lrh-BNP 24 h。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24 h Holter检查,对Lrh-BNP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进行心率功率谱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Lrh-BNP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HRV)值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其中时域指标: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 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I)、SDNN的均值(SDNNI)、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心率均显著改善(P<0.05);频域指标:总频谱(TF)、低频(LF)和高频(HF)亦明显改善(P<0.05)。结论Lrh-BNP可改善ADHF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3.
梁明  陈星  丛云峰 《中外医疗》2016,(20):103-104
目的:探究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BiPAP在治疗重症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5年2月1日—2016年3月1日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BiPAP治疗以及单纯BiPA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NT-proBNP指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以及NT-proBNP指标的差值方面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30%、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联合rhBNP治疗重症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其可以高效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同时降低患者的NT-proBNP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测量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观察二者在CHF患者中表达变化.方法:CHF组患者70例,对照组入选正常人65例,CHF组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法Ⅱ、Ⅲ、Ⅳ级分为3个亚组,对照组及CHF组分别测量血清BNP、HCY.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CHF组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结果:①CHF 组治疗前BNP、HCY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②治疗前不同心衰级别组间比较:随着心衰级别升高BNP、HCY亦明显增高,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③相关性分析:BNP、HCY与左室射血分数成负相关,与左室舒张末径呈正相关.④二者与CHF程度、疗效、预后的评估有关(P<0.01).结论:CHF患者BNP、HCY浓度与NYH心功能分级及LVEF密切相关,并随着心功能分级级数的增加及LVEF的降低而升高.可反映临床心功能分级水平,对疗效观察及病情转归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AMI心力衰竭患者循环内分泌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8例AMI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比两组患者心力衰竭情况、LVEF、PRA、ALD和ATⅡ等指标。结果经治疗,两组LVEF均有心力衰竭缓解程度提高,其中观察组LVEF的提高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RA、ALD、ATⅡ变化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整体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MI心力衰竭患者运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室功能,对患者的循环内分泌系统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完全束支传导阻滞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素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2~2013-12间在我院就诊的180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完全束支传导阻滞,将其随机分为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组、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组及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心力衰竭常规诊断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血清脑钠素( BNP)水平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变化。结果完全束支传导阻滞组患者的血清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组的BNP水平高于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束支传导阻滞可导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水平升高,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高于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这表明完全束支传导阻滞,尤其是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可加重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脑钠肽(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已接受常规治疗,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Ⅱ~Ⅲ级的CHF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从小剂量(6.25mg,bid)逐渐加至靶剂量(50mg,bid),治疗6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NYHA分级、心率、血压、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3±7mmvs59±5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53±8vs47±4mm)和左室质量指数(160±24vs135±18g/m2)显著下降(均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38%±11%vs47%±9%)(P<0.05),血浆BNP(121±54vs70±9ng/L)显著降低(P<0.05);另外,美托洛尔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降低值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r=0.80),左室收缩末期内径(r=0.79)和左室质量指数(r=0.71)减少呈正相关(均P<0.01),而与LVEF的增加负相关(r=-0.86,P<0.01)。结论美托洛尔能抑制CHF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阻断CHF的发展进程,改善心功能,血浆BNP可作为评价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疗效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诊断与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2例CHF患者按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法分为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3组,30例健康人纳入对照组。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床旁检测4组血浆NT-proBNP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组NT-proBN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血浆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3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血浆NT-proBNP浓度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NT-proBNP水平随着LVEDD的增大而升高(P〈0.01),随着LVEF的降低而升高(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较好的反映C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可作为诊断CHF和判断CHF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慢性心衰组包括6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功能分级(NYHA)分为3组:Ⅱ级组20人,Ⅲ级组20人,Ⅳ级组22人,另设15例健康人作对照。血清TNF-α、IL-1β含量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1β、TNF-α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组间血清IL-1β、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功能Ⅳ级组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组、Ⅲ级组。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的变化参与慢性心力衰竭致病机制,它们之间可能还有相互作用及影响,共同参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80例慢性肝炎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IL-8和IL-10的水平.结果各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与慢性肝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慢性肝炎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