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章顺安  吴琪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2):196-197,240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血浆醛固酮的影响。方法将40例心功能分级III~IV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rhBNP治疗)和对照组(硝酸甘油治疗),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浆醛固酮水平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问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使用rhBNP(对照组使用硝酸甘油)后中心静脉压(CVP)下降,与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观察组治疗48h后血浆醛固酮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有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还有助于改善神经体液因子过度激活,从而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心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A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AHF患者分为对照纽及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静脉滴注rhBNP,对照组静脉滴注硝普钠,每组选取15例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临床疗效,测定用药前后心率、血压、尿量、心功能指标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各时间点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压(PCWP)明显低于用药前,两组PAP、PCW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心率、收缩压、NT-proBNP、IL-6、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尿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短期疗效优于硝普钠,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例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rhBNP组)及硝普钠对照组.并应用超声心动图及Swan-Ganz导管检测患者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比较2组患者临床状况、心功能、血浆NT-proBNP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呼吸困难减轻,血氧饱和度提高,rhBNP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NT-proBNP均降低,rhBNP组降低显著.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指数均有提高,rhBNP组升高更明显.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PCWP、PAP)均降低,rhBNP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用药30分钟时2组即显现出明显差异;治疗24小时时2组PCWP分别降低:12.29mmHg、8.8 mmHg,PAP降低:15.56 mmHg、11.42 mmHg,rhBNP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差异;rhBNP组的不良事件主要是低血压,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rhBNP治疗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短期效果优于常规硝普钠治疗.  相似文献   

4.
杜玉明 《河北医学》2012,18(5):579-582
目的:对比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与硝酸甘油(NTG)治疗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rhBNP 组30 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hBNP 治疗;硝酸甘油(NTG)组32 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TG.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呼吸困难程度、脑钠肽(BNP)、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rhBNP 组的症状、体征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尿量方面均显著优于NTG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rhBNP 治疗NSTEMI 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比NTG更显著,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标准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rhBNP和多巴酚丁胺,用药前及用药后,测定两组患者血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重新评价患者心功能分级,观察两组患者3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rhBNP能更好地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血BNP水平的降低。治疗后,两组EF升高明显,但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有更多患者通过rhBNP治疗心功能改善达到NYHA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rhBNP组与多巴酚丁胺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多巴酚丁胺比较,rhBNP能更好地改善慢性心率衰竭患者心功能,但对预后的改善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近期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标准抗心衰治疗(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疗程3周,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浆脑钠素(BNP),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及心排指数(CI).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用药前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对照组LVEF、CO、及CI较前无显著变化(P>0.05).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LVEF、CO及CI较前显著改善(P<0.01),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用药后各指标相比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心肌耗氧,改善CHF患者左室重塑,改善预后.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左心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燕  陈志强 《海南医学》2012,23(13):23-25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和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充血性心力衰竭(ASVMC-CHF)的短期疗效。方法确诊ASVMC-CHF心功能Ⅱ~Ⅳ级的患者1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rhBNP组,rhBN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rhBNP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呼吸困难程度、肺毛细血管楔压、尿量、血清生化指标、心功能分级(NYHA)、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相关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比较,用药后rhBNP组血压、心率、呼吸困难程度、肺毛细血管楔压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血钾水平rhBNP组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提高(P<0.05),两组心功能分级都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量及心排指数(CI)较用药前明显增加,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未发现与rhBNP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rhBNP能明显改善ASVMC-CHF患者血流动力学紊乱状态及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常规治疗和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充血性心力衰竭(ASVMC-CHF)的短期疗效.方法 确诊ASVMC-CHF心功能Ⅱ~Ⅳ级的患者1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rhBNP组,rhBN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rhBNP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呼吸困难程度、肺毛细血管楔压、尿量、血清生化指标、心功能分级(NYHA)、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相关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比较,用药后rhBNP组血压、心率、呼吸困难程度、肺毛细血管楔压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血钾水平rhBNP组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提高(P<0.05),两组心功能分级都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量及心排指数(CI)较用药前明显增加,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未发现与rhBNP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rhBNP能明显改善ASVMC-CHF患者血流动力学紊乱状态及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钠肽(rhBNP)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重组人脑钠肽治疗组和米力农对照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注射用rh BNP,对照组给予米力农静脉滴注。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心率、平均动脉压、尿量、心功能及血浆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1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2组心率明显下降(P<0.05),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P<0.05),尿量明显增加(P<0.01),且治疗组心率下降、尿量增多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24 h血浆BNP水平较基线值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1周治疗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提高(P<0.05);血浆BNP显著降低,治疗组治疗后LVEF改善和血浆BNP降低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rhBNP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阿霉素诱导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 rhBNP 治疗,4周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经 rhBNP 治疗的心力衰竭大鼠中,中、高剂量 rhBNP组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均缩小,左心室长短轴比值增大,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 rhBNP 治疗的心力衰竭大鼠较心力衰竭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普遍好转,其中以高剂量 rhBNP 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度明显升高,左心室舒张末压明显下降(P <0.05)。rhBNP 治疗后的大鼠血清、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水平普遍出现下降/升高(P <0.05)。结论长期使用 rhBNP 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 rhBNP 对炎症细胞因子网络的正向调控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静脉注射rhB-NP组)18例和对照组(静脉注射硝酸甘油组)18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用药后24、48、72 h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在治疗前及治疗7 d后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测定各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清中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LVEF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经治疗7 d后,两组CRP、TNF-α、IL-6的含量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42、P=0.045、P=0.020)。结论 rhBNP可能通过调节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心功能Killip Ⅲ级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rhBNP组(32例)和多巴酚丁胺组(31例),在标准抗缺血治疗和静脉用呋塞米针剂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rhBNP(1.5 μg·kg-1静脉推注后,以0.007 5~0.01 μg·kg-1·min-1,静脉微泵注射72 h)和多巴酚丁胺(2.5~10 μg·kg-1·min-1,静脉微泵注射72 h).在用药前及用药72 h后测定两组患者血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EF)值,重新评价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观察患者72 h治疗过程中利尿剂用量及血压的变化,并观察30 d内的病死率.结果:两组血BNP均下降,rhBNP组更加明显(P<0.01);与多巴酚丁胺组比较,rhBNP组EF及心功能Killip分级均改善(P<0.01),利尿剂用量减少(P<0.01);两组患者30 d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多巴酚丁胺比较,rhBNP能更好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对预后的改善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孙海霞  刘波泉 《四川医学》2009,30(7):1035-1037
目的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和心肌纤维化指标(PC Ⅲ、HA、LN)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CHF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和心肌纤维化水平调控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平衡法和流式细胞仪的液相蛋白定量技术检测113例CHF患者及正常对照组38例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和心肌纤维化指标(PCⅢ Ⅰ、HA、LN)浓度,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CHF组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和心肌纤维化指标(PCⅢ、LN、H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而逐渐升高,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和心肌纤维化指标在不同心功能分级间(心功能Ⅱ、Ⅲ、Ⅳ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和心肌纤维化指标之间、心功能分级与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和心肌纤维化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ACEI治疗组患者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和心肌纤维化指标水平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ACEI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上调及心肌纤维化的程度与CHF的发生、发展、转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与心衰严重程度密切相关;ACEI对CHF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和心肌纤维化水平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和远期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发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重组人脑利钠钛(rhBNP)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小时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呼吸困难程度、整体临床状况、尿量的变化。监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48 h血浆NT-proBNP水平,以及治疗前及治疗后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时心功能及左室重构变化。【结果】用药后24 h rhBNP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尿量、尿量与入量的差值、EF值、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48h时,rhBNP组的血浆rhBNP、肾素、血管紧张素II及醛固酮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好转出院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rhBNP组EF值及Tei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出院后6个月时,rhBNP组Tei指数、EF值较对照组仍明显升高(P<0.05),而rhBNP组LVEDV及△LVEDV%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rhBNP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和临床状况,并且可以延缓远期心室重构,改善远期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于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方案,给予多巴胺或洋地黄类强心剂、血管紧张素抑制剂类药物、呋塞米利尿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新活素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经药物治疗,观察组用药7 d后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NT-proBNP值明显下降,LVEF升高,心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NT-proBNP值显著降低,LVEF明显升高,心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率在2组患者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活素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衰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显著降低NT-proBNP水平,提高LVEF分值,降低患者心率,同时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新活素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黄馨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5):848-849
目的:本文应用重组人脑钠肽(rhBNP)和米力农对顽固性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将30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钠肽,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等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重组人脑钠肽疗效明显优于米力农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脑钠肽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较米力农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钛(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将2007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酸甘油,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BNP,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程度、整体临床状况、尿量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用药后24 h、48 h、72 h的整体临床状况好转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用药后24 h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尿量、尿量与入量的差值、EF值、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和临床状况,提高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对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力衰竭(AHF)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入院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情况,选择其中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早期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联合rh BNP进行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于AHF的预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以及肾上腺素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72 h后各项指标下调(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随访中显示,患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的为0例,心源性死亡的为0例,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早期应用rhBNP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