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因"间断背部疼痛6个月余,双侧下肢进行性麻木、运动障碍2个月"于2008年11月4 日到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就诊.查体:绝对卧床不起;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形态正常,双肺呼吸音清;脊柱生理弯曲,无前凸、侧弯畸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孤立性浆细胞瘤和多发性骨髓瘤间的关系。方法;对27例孤立性浆细胞瘤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提示孤立性浆细胞瘤中的74.07%的患者衍变为多发性骨髓瘤,其衍变的时间长短不一;其衍变和瘤细胞的病理类明显相关,术后常规的化疗及放疗和其衍变无统计学相关意义。  相似文献   

3.
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 of bone,SPB)是一种发生于全身骨骼的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性肿瘤,临床较为罕见,见诸于脊柱的报道亦较少[1]。我科收治l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55岁,农民。以“腰疼,双下肢感觉麻木,无力,行走渐难”为主诉入院。查体:腰部有压痛,未发  相似文献   

4.
孤立性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SP)是浆细胞单克隆增生所导致的恶性肿瘤,是一种罕见肿瘤,仅占所有浆细胞瘤的5%~10%,分为孤立性骨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s of bone,SPB)和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s,EMP).其中SPB更常见,占浆细胞骨髓瘤的3%~5%,男女发病率之比为3∶1,发病年龄较多发性骨髓瘤年轻,虽然多数患者超过50岁,但部分患者的发病年龄低于50岁,个别患者发病年龄在20~30岁[1].现就我科于2012年5月14日收治的1例17岁骶骨部浆细胞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浆细胞瘤是以浆细胞异常增生为特征的恶性肿瘤。Castro等将其分成三类:(1)浆细胞性骨髓瘤,即多发性骨髓瘤(MM);(2)髓外浆细胞瘤(EMP):(3)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SPB)。各类浆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不尽相同。本文就我院1985~1995年收治的EMP和SPB共9例报告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孤立性肾脏浆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总结1例行右肾根治性切除术的孤立性肾脏浆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病理检查:肿瘤大小3.6 cm×3.9 cm.病变符合浆细胞瘤伴坏死,累及肾被膜,未侵及肾盂,输尿管及血管断端未见病变.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形态与浆细胞相似,胞质丰富,胞核多为...  相似文献   

7.
孤立性浆细胞瘤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2岁,上背部出现阵发性疼痛,伴乏力,不能提重物,至当地医院就诊,X线片提示,T5椎体骨质破坏。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当即予抗骨结核治疗2个月,症状无好转。随即到上海某医院诊查,胸部CT、MRI,诊断为T5椎体转移性肿瘤,未发现原发病灶。查体:无贫血,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不肿大,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正常,  相似文献   

8.
9.
股骨孤立性浆细胞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69岁,右侧大腿上段反复疼痛3年,加重1周入院.专科检查:右大腿上段有压痛,无红肿、包块,右髋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正常.血、尿常规、血沉、AKP及骨髓穿刺检测正常,尿中无Bence-Jones氏蛋白.  相似文献   

10.
11.
孤立性浆细胞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孤立性浆细胞瘤(SP)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SP的影像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7例SP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结果:7例均为单发病灶。发生于骨4例,临床表现为病变部位肿胀疼痛;影像学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较清晰,骨皮质变薄或断裂,部分伴周围软组织肿块。骨外3例,临床表现为局部不适、异物感、鼻出血等;影像学均表现为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CT平扫肿块密度与肌肉相似。结论:SP患者全身症状不明显,但病灶边界均较清晰。发生于骨的患者临床表现为病变部位肿胀酸痛,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伴破坏区和(或)周围软组织肿块;发生于骨外者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异,影像学表现为孤立性软组织肿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治疗策略。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例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开展手术联合放疗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肿瘤彻底切除,术后随访12~36个月,存活11例,1例死亡,4例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目前均存活。12例局部疼痛者,术后及放疗后,疼痛有不同程度缓解;8例伴有神经功能损害患者,有5例原Frankel分级为D级者恢复至E级,有1例原D级者仍为D级,2例原B级者改善至D级;10例伴有脊柱不稳定的患者,术后均重建脊柱稳定性,无内固定器松动或断裂,使用自体骨植骨折全部融合。结论手术联合放疗治疗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预后效果值得肯定,对于存在脊柱不稳或脊髓神经功能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可行手术治疗,术后明确诊断后,再考虑补充放疗。  相似文献   

13.
孤立性骨骼浆细胞瘤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孤立性骨骼浆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孤立性骨骼浆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均经病理学诊断为孤立性骨骼浆细胞瘤,其中4例无瘤生存期超过1年,3例现存活,1例2年后死于局部复发,另2例1年内死于多发骨髓瘤.结论 孤立性骨骼浆细胞瘤是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放疗和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孤立性浆细胞瘤是起源于B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骨髓瘤的2%.该病表现为骨或软组织中单一的肿瘤性浆细胞增生病灶,可分为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s-cytoma of bone,SPB)和骨外孤立性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两类,临床表现主要为由肿瘤性浆细胞组成的孤立性和局限性病变.  相似文献   

15.
孤立性浆细胞瘤是起源于B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骨髓瘤的2%。该病表现为骨或软组织中单一的肿瘤性浆细胞增生病灶,可分为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 of bone,SPB)和骨外孤立性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plasmacytoma,EMP)两类,临床表现主要为由肿瘤性浆细胞组成的孤立性和局限性病变。因其发病率较低,故对其生物学行为、诊断、治疗和预后等认识还存在分歧。现将1例SPB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以往文献报道的颞骨孤立性骨浆细胞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本文报道的1例颞骨孤立性骨浆细胞瘤及复习往文献报道的病例,对11例颞骨孤立性骨浆细胞瘤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病理、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1例颞骨孤立性骨浆细胞瘤病例中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耳局部症状明显,其中9例有颅神经损害症状,骨质破坏明显。结论浆细胞瘤是源于B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原发于颞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极为罕见,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治疗方法为手术和放疗。  相似文献   

17.
孤立性浆细胞性骨髓瘤影像诊断1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孤立性浆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骨髓瘤,约占骨髓瘤10%,术前诊断困难。我院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欧晖  李勤 《当代医学》2014,(26):54-55
目的:分析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提高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衡阳市中心医院50例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且使用X线、CT及MRI检查,对比观察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并总结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MRI对孤立性浆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和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与病理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使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其中以MRI的应用价值最高,但是影像学诊断中缺少特异性表现,仍需要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浆细胞瘤包括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MM)、骨孤立性浆细胞瘤、髓外浆细胞瘤( 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等,其中,EMP 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骨髓造血组织之外的浆细胞肿瘤[1] ,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以富含淋巴组织的头颈部居多,其次为鼻腔、鼻窦及鼻咽部等上...  相似文献   

20.
17例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孤立性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SP)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影像诊断能力.方法:对17例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SP的临床特点和各种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所有病例仅发现单发病灶,脊柱5例、扁骨5例、长管状骨2例,平片及CT呈膨胀溶骨性破坏边界较清晰,骨皮质变薄和断裂,软组织肿胀较明显,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稍长T1稍长T2信号,明显均匀强化.椎体可见压缩性骨折,附件受累,位于硬膜外并相应的脊髓受压;骨外5例,平片表现为软组织肿块,CT平扫肿块密度与肌肉相似,增强扫描呈中等度均匀强化,MRI平扫肿块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呈中等度均匀强化.全身骨ECT扫描病灶区呈中度-高度核素浓聚.PET/CT呈中度-高度不均匀葡萄糖代谢增高,SUV值6.3~8.6.治疗约一个月后,软组织往往明显消肿,骨质破坏区逐渐成骨,PET/CT复查,骨破坏区及周围软组织的葡萄糖代谢明显减低.SUV值降低到2.0以下.结论:SP常发生于男性,发病年龄比多发性骨髓瘤小,全身症状不明显,病变部位不同则表现也各不相同,但病变边界均清楚.CT和MRI能更清楚地显示病灶,MRI还可无创性评估骨髓侵润,发现X线平片和CT所不能显示的脊髓受压.PET/CT用于追踪治疗效果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