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45例食管鳞癌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10天检测外周血清中IgG、Igh、IgM、C3、C4的含量,对比术前、术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食管癌患者体液免疫功能指标中IgG、IgA、IgM的含量,术后第1天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10天与术后第1天比较升高显著(P〈0.05),与术前比较稍低,无显著性差异。补体C3、C4含量围手术期变化不明显。结论外科手术所致的创伤可以降低食管癌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术后随着手术创伤的恢复,机体免疫功能可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手术后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 POFS)及免疫状态情况,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直肠癌根治性手术68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每组34例。记录一般情况、手术、住院情况等临床信息。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检测患者术前、术后1、3、7 d的VAS评分,检测同时点转铁蛋白水平,进行POFS评价。测定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7 d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NK细胞计数、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比开腹组延长,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 P <0.05)。2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2组VA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但腹腔镜组VAS评分在3、7 d低于同时点的开腹组( P <0.05)。2组患者术前转铁蛋白( TS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TSF水平2组均明显降低,开腹组下降更为明显( P <0.05)。2组患者术前免疫球蛋白、NK细胞计数、T细胞亚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2组指标均明显降低,开腹组降低更为明显( P <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相比恢复较快、POFS程度较轻,这与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免疫功能损害较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FTS)技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且接受了结、直肠癌根治切除手术患者67例,并随机分为FTS组(34例)和对照组(同期手术,未接受FTS治疗患者,33例),观察入选患者围术期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IgA、IgG和IgM)。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血清IgA、IgG和IgM浓度值分布接近(P均〉0.05),术后第1d,两组患者血清IgA、IgG和IgM浓度值明显低于手术前,同时FTS组上述各指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1周,两组患者血清IgA、IgG和IgM浓度值明显高于术后第1d检测结果,同时FTS组上述多数指标也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检测结果(P均〈0.05)。结论 FTS技术可明显改善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体液免疫功能指标,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应用效果。方法将入选的60例拟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A组)和传统治疗组(B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3、7天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首次排气时间、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和B组术后第3天血清IgA、IgG和IgM分别为[(1.55±0.35)g/L与(1.22±0.40)g/L,P〈0.05;(9.88±1.98)g/L与(9.01±2.35)g/L,P〈0.05;(0.89±0.22)g/L与(0.81±0.30)g/L,P〈0.05];A组和B组术后第1、3、7天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51±12)g/L与(83±10)g/L,P〈0.05;(136±16)g/L与(169±17)g/L,P〈0.05;(57±10)g/L与(80±9)g/L,P〈0.05]。A组和B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3.2±0.7)d与(4.8±0.6)d,P〈0.05]、住院时间[(7.6±1.1)d与(9.0±0.8)d,P〈0.05]以及住院费用[(13250±1800)元与(16356±2315)元,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B组低(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能够减轻对患者机体的免疫损伤,有效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体检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112例老年脂肪肝患者和9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IgA、IgG、IgM含量及采用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IA)测定其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前胶原肽(IVC)及层黏连蛋白(LN)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老年脂肪肝患者血清IgA、IgG、IgM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纤维化指标HA、IVC、L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患者血清IgA、IgG、IgM与HA、IVC、L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为明显的肝纤维化倾向。检测其血清IgA、IgG、IgM与HA、IVC、LN含量,对于脂肪肝纤维化的诊断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PP患儿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在肺炎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IgG、IgA、IgM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NO采用终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期患儿血清中NO水平显著升高(P<0.01),恢复期和急性期相比,患儿血清中NO含量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IgG、IgM、IgA恢复期高于急性期及对照组(P〈0.05),急性期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免疫损伤在儿童MPP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NO和Ig参与MPP的免疫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浅低温不停跳与停跳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白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45例5~64岁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分为不停跳与停跳体外循环手术组。两组病例均于术前24h、术后0.5h、术后24h、术后7d抽取抗凝静脉血,使用(五分类)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白细胞计数;均于术前24h、术后7d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使用全自动生化仪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值。就两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停跳组与停跳组在术后0.5h、24h白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天恢复正常,有统计学意义(不停跳组P〈0.05,停跳组P〈0.01)。不停跳组术后7天,IgA高于术前水平,IgG低于术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gM高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跳组术后7天,IgA、IgG高于术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IgM高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比较可见,术后7天不停跳组IgA、IgG、IgM均高于停跳组,其中IgA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是心脏外科最基本的手术方法。CPB是心内直视手术的基础和必要的辅助手段。CBP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损害,出现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以及全身炎性反应。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有保护作用,对患者术后顺利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评价两种术式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的疗效。方法48例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的住院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 A 、B 组各24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 T 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与术前相比,术后1 d 两组患者 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14 d 两组 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CD8+水平显著降低(P <0.05),B 组相比 A 组所有项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 d 两组患者 IgA 、IgG 、IgM 水平显著升高(P<0.05),术后7 d 两组患者 IgA 水平与术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术后14 d 血清 IgM 、IgG 、IgM 水平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所有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2)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年,A 组复发2例,B 组无复发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侧腺叶切除加对侧大部分切除术对远期预后更为有利,可作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乌甲素(LA)对上腹部手术患者IgA、IgM、IgG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上腹部手术患者3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高乌甲素组、曲马多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2例.高乌甲素组、曲马多组术前30 min分别静脉滴注高乌甲素8 mg、曲多马100 mg,30 min滴注完毕.麻醉后即开始在高乌甲素组、曲马多组连接电子输注泵,以高乌甲素0.28 mg/ml或曲马多8 mg/ml进行持续背景输注,术后再实施经皮颈动脉血管造影.分别于麻醉用药前30min、术毕即刻、术后24 h、术后48 h取外周静脉血,测定IgA、IgM、IgG.结果 术后48 h空白对照组血清IgA为(1.72±0.27)g/L,与高乌甲素组(1.96±0.36)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空白对照组、曲马多组血清IgM分别为(1.32±0.18)、(1.40±0.20)g/L,较术组麻醉用药前降低,与高乌甲素组(1.60±0.23)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术毕即刻、术后24 h血清IgG降低,与高乌甲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患者不同时段IgA、IgM、IgG的水平,发现高乌甲素于上腹部手术后在一定程度上可稳定血清IgA、IgM、IgG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及其对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将62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匹多莫德口服,两组都随访1年。同时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血清免疫球蛋白五项:IgG、IgM、IgA、C3、C4。记录两组患儿诊断后第一次上呼吸道感染病程及1年内复发次数。结果对照组治疗3个月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五项无明显变化(JP〉0.05);治疗组IgG、IgM、IgA、c3治疗3个月后比治疗前增高,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治疗组诊断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后第一次上呼吸道感染病程[(5.03±1.4)天]比对照组[(6.19±1.45)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内复发次数[(5.18±1.31)次]较对照组[(7.1±1.58)次]少,且较治疗前1年[(8.064±1.5)次]减少,差异都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匹多莫德能提高体液免疫中IgG、IgM、IgA、C3水平,可有效缩锕反笤卜呼吸道感染急件感染期病程及减少复发的次数。  相似文献   

11.
孙文闻  巩路 《天津医药》2006,34(4):236-23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绝经后女性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egren's syndrome,pSS)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1例绝经后pSS患者(患者组)和21例绝经后健康女性(对照组)血清及唾液中IL-6水平,并依本院常规方法检测患者血清IgG、IgA、IgM和血沉(ESR)。结果:患者组血清及唾液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组血清及唾液IL-6水平与血清IgG、ESR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分别为0.699,0.757和0.546,0.544,t分别为4.261,5.050和2.841,2.826,P〈0.01或P〈0.05),与血清IgA、IgM水平无直线关系(r分别为0.392,0.412和0.393,0.291,t分别为1.857,1.971和1.863,1.326,P〉0.05)。患者组血清IL-6与唾液IL-6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649,t=3.718,P〈0.01)。结论:IL-6可能主要通过诱导IgG的合成和分泌参与pSS的发病及进展,唾液IL-6水平可反映血清IL-6水平,用于评估病情活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CV肝炎婴儿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垴在肝脏损伤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IgO、IgA、IgM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NO采用终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期患儿血清中NO水平显著升高,IgG、ISA含量显著降低。恢复期和急性期相比,患儿血清中NO含量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IgG、IgM、IgA均有所升高,但除IgM外均较对照组低。在疾病变化过程中IgG、IgM、IgA的下降与NO的升高成负相关(P〈0.05).结论:NO与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严重程度有关且在一定程度上能调节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昆明市延安医院胸外科收治的漏斗胸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Nuss手术对患儿术前、术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评价该手术对漏斗胸患儿肺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1月,昆明市延安医院胸外科实施Nuss手术的6-14岁患者90例.收集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四阶段肺功能检测资料,对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体液免疫指标血清球蛋白IgG、IgA、lgM及补体3(C3)、补体4(C4)在化疗前后的变化。方法:测定100例肺癌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C3、C4的含量,并和肺炎和健康对照相比较。结果:肺癌组的IgG、IgA、IgM及C3、C4比肺炎组和正常人显著升高(P〈0.01和P〈0.05),肺癌患者化疗后有效组C3、C4明显低于化疗前患者的。结论:对肺癌患者体液免疫指标的观察可作为疗效观查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陈伟华  王薇 《河北医药》2014,(8):1157-1158
目的探讨SLE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与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109例SLE患者和30例体检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g及C3、C4水平并与自身抗体结果进行比较。结果SLE患者血清IgG、IgA水平高于对照纽(P〈0.05);血清Ig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3、C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NA高滴度组与低滴度组相比较,IgG明显升高,补体C3明显降低(P〈0.01);而IgA、IgM及c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Sm及抗ds-DNA抗体阳性组分别与其对应的阴性组血清Ig及c3、C4水平相比较,I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3水平明显降低(P〈0.叭)。结论SLE患者存在血清IgG水平升高,血清补体C3、C4降低的现象;随自身抗体滴度升高差异更为显著,且IgG与疾病活动呈正相关,C3、C4与疾病活动呈负相关;C3可作为反映SLE疾病活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中老年人体液免疫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中老年人人群体液免疫水平。方法 选择130位健康中老年人,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IgA、IgG、IgM及补体C3。结果 不同性别体液免疫水平接近,差别无显著性(P〉0.05),61-65年龄组IgA、IgG含量低于50-55年龄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老年人体液免疫水平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VitA佐治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VitA辅助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并选取40名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所有患儿的血清VitA水平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c3水平。两组肺炎患儿均给予抗生素及氧疗等治疗,治疗组加用VitA,对两组患儿进行疗效评价,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c3水平。结果VitA辅助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VitA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结论婴幼儿肺炎患者在婴幼儿肺炎治疗同时补充维生素A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VitA佐治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VitA辅助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并选取40名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所有患儿的血清VitA水平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C3水平。两组肺炎患儿均给予抗生素及氧疗等治疗,治疗组加用VitA,对两组患儿进行疗效评价,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C3水平。结果VitA辅助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VitA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结论婴幼儿肺炎患者在婴幼儿肺炎治疗同时补充维生素A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兰菌净联合多种微量元素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10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给予兰菌净舌下滴入联合多种微量元素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多种微量元素口服治疗,2组治疗3个月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变化,微量元素锌铁含量,及治疗后1年内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IgA、IgG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锌、铁含量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锌铁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研究组发生呼吸道感染次数为(1.15±1.01)次低于对照组的(2.03±1.6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菌净联合多种微量元素用于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能显著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且服用方便,患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匹多莫德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抗感染、退热、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匹多莫德组加用匹多莫德颗粒每次0.4g,每天2次,连用2周,后改为每天1次,疗程共2个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儿的IgG、IgA、IgM及CD3+、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且匹多莫德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匹多莫德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7%vs78.3%,P〈0.05);(3)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佳,能有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