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庞秀然 《中国热带医学》2009,9(2):335-336,269
目的了解宾阳县1994~200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rP)病例流行特征,及其监测系统运行工作质量,为制定进一步推动消灭脊灰工作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宾阳县1994~2007年AFP病例个案调查资料、AFP监测系统报表资料,利用excel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宾阳县1994~2007年共报告AFP病例66例,确诊脊髓灰质炎病例0例。发病年龄以0—3岁儿童为主,季节分布不明显,10流动儿童病例免疫接种率低下。1994年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监测系统工作质量逐年得到提高,除2003年外,其余13年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均达到1/10万以上;48h内调查率14年均达到100%,各年度14d内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纸率和粪便标本7天内送检率分别在33.33%~100%和55.56%-100%之间波动。结论今后应继续加强流动人口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工作,加强对各级医务人员的培训和主动监测工作,进一步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的的敏感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做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监测工作,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吉安市2007-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吉安市2007-2011年AFP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74例,非AFP病例2例,AFP病例72例,均为非脊灰AFP病例。2007年报告15例,2008年17例,2009年10例,2010年15例,2011年15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37/10万、1.55/10万、1.085/10万、1.61/10万、1.61/10万。结论吉安市<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连续5年达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部的指标要求(≥1/10万),保持了AFP病例监测系统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汇集福建省2009~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资料,评价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和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 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开展AFP病例监测工作,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福建省2009~ 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413例,分布在9个区市86个县(市、区),<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2/10万.AFP发病者中以5岁以下为主占72.88%,这与国内资料报告相似.病例中服苗史≥3次的335例,占81.11%,男女性别比为1.97∶1,合格粪便采集率91.28%.结论 福建省2009~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以省为单位均达到标准,但常规免疫仍有免疫空白点存在.为保持无脊灰状态,应在抓好常规免疫的同时,做好强化免疫,提高AFP监测系统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县21307年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以下简称AFP)发病和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对我县2007年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随访,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2007年我县15岁以下儿童AFP发病3例发病率为2.64/10万,发病年龄在05岁之间,病例集中在冬春季,发病地区分散在不同的两个乡;脊灰疫苗(以下称OPV)接种均按规定剂次完成,疫苗接种方式为常规及强化免疫;所有粪便标本均未分离出脊灰病毒,3例病例初次报告单位均为县级医院,最后确诊单位均为省级医院;结论:逊克县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质量符合国家要求;但乡级监测系统敏感性不够,应全面落实免疫规划工作,进一步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是今后保持和巩固无脊灰成果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资料,以保持高质量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 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开展AFP病例监测工作,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福建省2009~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413例,分布在9个区市86个县(市、区),<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2/10万.AFP发病者中以5岁以下为主占72.88%,这与国内资料报告相似.病例中服苗史≥3次有335例,占81.11%,男女性别比为1.97:1,合格粪便采集率91.28%.结论 福建省2009~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以省为单位均达到标准,但常规免疫仍有免疫空白点存在.为保持无脊灰状态,应在抓好常规免疫的同时,做好强化免疫,提高AFP监测系统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吴小玲 《中国热带医学》2006,6(3):432-432,423
目的 分析高州市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的监测情况,以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 对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和口服脊灰疫苗(OPV)免疫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0-2004年全市共报告AFP病例22例,确诊为非脊灰AFP病例21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大于1/10万,其它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五年来OPV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大于99%,强化免疫接种率均大于96.5%。结论 高州市AFP病例监测运行高效,OPV继续保持高水平免疫接种率,全市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分析延安市2000-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质量,摸清继续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的薄弱环节。方法 汇总分析5年来各县区报告的AFP病例资料。结束 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连续5年超过1/10万的指标,48h调查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每年均大于80%的指标,粪便标本7d内送检率为100%,及时随访率年均为87%。结论 根据卫生部规定的AFP病例监测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评价,延安市各项监测指标全部达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全面掌握嘉兴市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发病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巩固和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方法依据嘉兴市1994年-2005年监测系统报告的AFP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及监测系统的疫情报告数据分析。结果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平均年报告发病率2.06/10万;148名AFP病例中以7月份报告最多(占16.89%),5岁以下病例占大多数(占68.92%);有3次以上免疫史者占84.46%,其中脊灰疫苗相关病例1例、脊灰临床符合病例2例,未发现野毒株。监测系统其他各项监测指标于1996年起全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无脊髓灰质炎证实要求。结论嘉兴市已具备了敏感、高效的AFP监测系统,今后的监测重点应为小年龄组儿童;全市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接种率虽已较高,但流动儿童的管理还有待加强,对因使用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疫苗引起的疫苗相关病例(VAPP)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焦作市2004~201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方法对焦作市2004~2012年AFP病例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焦作市2004~2012年共报告A F P病例187例。未发现本土或输入脊灰野病毒病例(W P V)或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病例。以市为单位,每年<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均>1/10万,2011年起各项及时性指标均>80%。结论焦作市2004~2012年AFP病例监测系统保持较高质量,持续维持无脊灰状态。持续做好临床医生培训和调查人员责任心教育,对保持AFP病例监测系统高敏感性和提高监测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菏泽地区199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进行了报告和分析。菏泽地区1998年共报告AFP42例,无脊灰确诊病例,有1例脊灰临床符合病例,有5例临床脊灰(高度怀疑疫苗相关病例);42例AFP分布于全区的9县市,呈散发;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报告发病率为1.542/10万;AFP病例48小时内调查率为94.7%,14天内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2.3%;从AFP病例及接触者粪便标本中从未分离出脊质野病毒,而分离出脊疫苗病毒和COX、ECHO等其它肠道病毒,AFP标本脊灰疫苗病毒和其它肠道病毒阳性率均为15.79%;引起AFP的原因是多种的。我区AFP监测及消灭脊灰工作得了很大进展,但有不足之外,如就诊48小时内及时报告完成率等仍较低。建议仍应加强AFP监测和诊断,消灭脊灰工作仍需努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福建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不合格粪便标本病例情况,以及时发现AFP监测系统存在问题,为提高监测系统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1年福建省报告的AFP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福建省AFP病例报告413例,其中合格粪便标本377例,合格标本采集率为91.28%,不合格粪便标本36例,不合格标本采集率为8.72%。出现不合格粪便标本主要由于首次就诊后医疗单位未及时报告或漏诊,占77.78%,其次是患者未及时就诊,占16.67%。不合格粪便标本来源以AFP病例麻痹后首诊选择县级医院的最多,占总数的38.89%,其他依次为地区级医院(25.00%)、省级医院(16.67%)。首次就诊医疗单位报告准确性以省级医院最高,为50.00%,其他依次是地区级医院(44.44%)、县级医院(7.14%),乡、村级医疗单位最低,均为0。结论减少AFP病例不合格粪便标本,应重点强化医疗单位,特别是县级以下医疗机构AFP病例诊断、报告有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提高内蒙古自治区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FlaccidParalysis,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质量,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对2007年内蒙古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的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评价。结果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73例,分布在12个盟(市,下同)的44个旗(县、区,下同)中,占全自治区总旗数的43.6%。<15岁儿童非脊髓灰质炎(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5/10万,报告后48h内调查率98.6%,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9.0%,粪便标本7天内及时送检率91.5%,随访表75d及时送达率为89.5%。结论内蒙古自治区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的要求,但个别地区监测质量下降,监测工作发展不平衡,应继续加强培训和主动监测工作,进一步提高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工作质量。方法对AFP病例监测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1年共报告AFP病例41例,15岁以下人群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18/10万,报告后48 h调查率97.56%,合格大便采集率87.80%。41例AFP病例中,5岁以下儿童组所占比例较高,为78.05%;男、女性别比为1.73∶1;大便标本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病毒3株,其中I型1株,II型2株,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经鉴定为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株。结论 AFP病例监测系统各指标均达到要求,监测系统运转正常。未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病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长春市2012~201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AFP病例的数据分析,并评价AFP病例监测系统。结果:长春市2012~2013年共报告AFP病例43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19/10万,48小时内调查及时率为100%,14天内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7.67%,标本7天内送检及时率为97.67%,省级实验室28天内病毒分离及时率为100%,病例75天内随访及时率为100%。结论:2012~2013年长春市AFP监测系统运转良好,各项指标均达到卫生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王瑞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9):1079-1081
目的 分析丹东市2006~2011年AFP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 对丹东市所辖县(市)区AFP病例报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丹东市连续6年AFP监测质量主要评价指标均达到目标要求.6年报告AFP病例28例,<15岁儿童报告发病率6年分别为1.41/10万、1.40/10万、1.57/10万、1.64/10万、1.59/10万和2.32/10万.男女性别比1.8∶1;月报告病例7月、8月、9月较多,占全年60.71%;未进行OPV免疫和未全程免疫儿童1例,占3.57%;AFP病例在县、乡级医疗机构就诊率最高(71.43%),报告率为30.78%.结论 为维持无脊灰状态,仍需提高和保持儿童OPV的免疫覆盖率,同时加强监测系统的管理,加大对县、乡、村医疗机构临床医生的培训力度,保持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贵州省2008年麻疹流行状况,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贵州省2008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年诊断麻疹1 235例,麻疹发病率为3.11/10万;麻疹病例分布于全省85.2%(75/88)的县(市、区),发病高峰在5-7月和10-12月;以〈5岁儿童高发,8-11月龄和1-2岁病例分别占全部病例的20.7%和26.1%;全部病例中,无明确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免疫史的占56.7%;11起麻疹爆发,有5起发生在城区,占发病例总数的86.0%。结论:MCV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不高是贵州省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提高MCV免疫覆盖率和及时接种率,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状况,不断完善监测系统并提高其工作质量,继续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对2008年内蒙古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的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疑似病例67例,分布在12个盟(市,下同)所辖41个旗(县、区,下同)中,占全自治区总旗数的40.6%(41/101),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8/10万,全区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的要求。但是12盟市监测工作开展不平衡,有待继续提高。结论今后应继续加强培训和AFP病例监测工作,直到全球消灭脊灰。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提高内蒙古自治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质量,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下同)状态。方法对2009年内蒙古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60例,分布在11个盟(市,下同)的33个旗(县、区,下同)中占全自治区总旗数的32.7%(33/101)。15岁儿童非脊髓灰质炎(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24/10万,报告后48h内调查率96.7%,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8.3%,粪便标本7d内及时送检率98.3%,随访表75d及时送达率为91.8%。结论内蒙古自治区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的要求,但个别地区监测质量下降,监测工作发展不平衡,应继续加强培训和主动监测工作,进一步提高监测质量,防止脊灰的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