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调查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人员对生缺陷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出生缺陷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76名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对28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访谈。结果:定量和定性资料分析显示,90.8%的被调查人员知道出生缺陷的发生原因,78.9%的人员能够正确回答出生缺陷发生的敏感时期,关于孕妇缺乏叶酸的危害的知晓率为85.5%,关于计划怀孕妇女补充叶酸最佳时期的知晓率为71.1%,关于正常育龄妇女补充叶酸剂量的知晓率为67.1%,只有64.5%的被调查人员知道B超进行出生缺陷筛查的最佳时间。大多数管理者和技术服务人员认为出生缺陷预防工作的重点在于加强群众知识宣传和产前检查,认为当前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和经费不足。结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人员对出生缺陷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偏低,将直接影响出生缺陷干预措施的落实。应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计划生育服务人员有关出生缺陷知识的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的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发挥计划计生育网络在艾滋病宣传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3月,对上海市嘉定区部分计划生育宣传员进行艾滋病知识培训,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观察培训的效果.[结果]培训前调查294人,培训后调查283人,对艾滋病可以经过性接触、静脉吸毒传播与多种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培训后均高于培训前.[结论]对计划生育宣传员进行艾滋病知识培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有关出生缺陷干预知识、认知和态度,为加强服务能力培养和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计划生育工作者120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出生缺陷相关知识获取途径主要为培训教育(68%),而利用专业报刊及互联网络比例较低(46%、13%),专业技术人员对遗传因素是引起出生缺陷高危险因素认识相对不足(84%),在咨询服务中对地中海贫血和服避孕药计划妊娠能很好解答者比例低(65%、68%),认为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群众知识不够而参与性不高和经费不足。结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有关出生缺陷干预知识知晓率较低、咨询能力不够等难以满足工作需要,将影响干预工程的实施效果,提示应结合本地区发病特点,加大针对性知识培训力度,提高队伍整体的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叶酸与出生缺陷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酸属于B族维生素,是DNA和RNA合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在细胞生长、分化、修复和宿主防御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各国学者对其在生殖领域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母体叶酸的缺乏与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等出生缺陷的发生均有关联,研究证实.围妊娠期增补叶酸可有效降低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等出生缺陷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速存梅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2009,28(1):31-33
叶酸属于B族维生素,是DNA和RNA合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在细胞生长、分化、修复和宿主防御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各国学者对其在生殖领域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母体叶酸的缺乏与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等出生缺陷的发生均有关联,研究证实,围妊娠期增补叶酸可有效降低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等出生缺陷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前3月(至少1月)至孕早期3月服用小剂量叶酸预防出生缺陷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81例产妇(包括<20周因出生缺陷而终止妊娠者)临床资料,其中服用过叶酸的625例为观察组,未服用过叶酸的556例为对照组,对出生缺陷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两组共发生出生缺陷31例,其中观察组5例(0.80%),对照组26例(4.6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17.30,P<0.05);两组共发生神经管畸形6例,均发生在对照组,发生率为1.08%,显著高于观察组(χ2=4.81,P<0.05)。结论孕前3月(至少1月)至孕早期3月服用小剂量叶酸能有效预防出生缺陷尤其是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齐争平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1,9(2):74-76
<正> 为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地降低出生缺陷,北京市丰台区计生委在区政府大力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开展了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即:对神经管畸形(简称NTDs)的干预投药、筛查、追踪、控制,给孕前、孕早期妇女普服叶酸增补剂,初步建立起丰台区出生缺陷干预工程NTDs的干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依靠计划生育服务网络 积极实施出生缺陷综合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银燕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5(12):712-713
在广东省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达到了全国中上水平,珠江三角洲等部分地区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为促进全省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省人口计生委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积极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探索出一条突出重点病种和重点人群,依靠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开展优生宣传教育和孕前筛查相结合的出生缺陷一级干预综合服务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陕西省延安市育龄妇女掌握出生缺陷和优生知识的水平、对此的态度和行为(KAP)以及对预防出生缺陷服务的相关需求及获取方式,从而为本市进一步提高出生缺陷服务质量、制定优生优育服务策略及出生缺陷干预措施的整体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法,于2015年11月至2017年1月在延安市13个区县中随机抽取4个区县共471名18~45岁准备妊娠及妊娠期妇女进行访谈及问卷式调查.结果 延安市育龄妇女出生缺陷知识总体掌握程度欠缺,平均得分仅(8.00±2.22)分(13分制),其中40.3%不及格,26.3%良好,对"预防出生缺陷的叶酸增补方案"、"围孕妇女的个体化营养素补充"知晓度最低,回答正确频度分别仅为26.9%、5.0%.经比较分析发现高年龄、城市、受教育程度的增加、高收入、有妊娠史的妇女对相关知识点得分普遍高于低年龄、郊区和农村、低文化程度、低收入、初次妊娠妇女.态度方面,76.6%的育龄妇女经计划生育部门开展的宣传途径来获取优生相关知识,大部分育龄妇女对"优生优育"方面的知识表现出相对积极的态度.行为方面,接受过或有意愿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检查及孕期常规产检者分别占63.1%、75.8%和90.0%.对其中339名受孕妇女进行妊娠期不良因素调查发现,孕早期经常长时间用电脑及看电视者(每天累计超过4小时)占47.5%,怀孕前3个月丈夫未戒烟、戒酒者达到近50.0%左右.0.4mg叶酸服用率达到87.9%,从开始服用叶酸到现在坚持每天服用者占67.6%,而从怀孕前三个月开始并坚持每天服用者仅占25.4%;受教育程度越高,叶酸服用率也越高(P=0.021,OR=0.646),而有妊娠史的妇女对叶酸进行正确的增补频率较无妊娠史妇女反而变低(P=0.001, OR=2.760).结论 延安市育龄妇女出生缺陷相关知识掌握不够,但态度积极,有较大提高空间;影响出生缺陷的不良因素发生频率较高,叶酸服用不规范,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认真开展多种渠道的健康教育宣传,以提高育龄妇女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的知晓率,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幼保健》2017,(9)
目的对湖南省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预防出生缺陷的效果评价,为制定降低出生缺陷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2015年湖南省免费为育龄妇女于孕前3个月和孕早期3个月增补小剂量叶酸,收集出生缺陷医院监测情况,分析增补叶酸与出生缺陷发生率变化的关系。结果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呈现大幅下降的趋势(P<0.05),由2009年的5.64/万下降至2015年的1.00/万,下降幅度达到82.27%;唇腭裂、先天性脑积水、外耳其他畸形、食道闭锁或狭窄、尿道下裂、马蹄内翻足、肢体短缩、腹裂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均P<0.05);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均P<0.05)。结论增补叶酸对降低神经管缺陷发生率效果明显,可能也是唇腭裂、先天性脑积水、外耳其他畸形、食道闭锁或狭窄、尿道下裂、马蹄内翻足、肢体短缩、腹裂等出生缺陷病种发生率下降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预防出生缺陷。出生缺陷发生的病因比较复杂,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应从社会、医学、环境、行为等多方面开展出生缺陷预防工作。对目前出生缺陷流行状况、中国出生缺陷干预面临的挑战,以及利用人口计划生育网络开展出生缺陷预防的成功实践做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2.
云南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能力,找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为循证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快速评估中的现有资料利用、抽样调查、小组讨论、访谈和观察法等方法。结果:专业技术人员学历以中专、大专为主,有75.5%的获得技术职称,技术职称较低,79.2%的人员为初级职称,高、中、初级结构比为1:10.4:43.4。除个别县级服务站外,绝大多数县、乡机构均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有保障;从设备和资质看,初步具备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的条件,1/3的县服务站已基本具备较为全面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能力,1/5稍加改进可具备条件,其余约50%的机构需要不同程度地从执业资质到学科建设加以努力。医学检验学、男科学、医学影像学、医学遗传学是重点需加强的学科。宣传倡导、健康促进、营养素补充这三项工作完全有能力做好,而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实验室筛查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结论:人口计生部门有能力组织实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各项内容并日渐规范。建议从组织管理、部门配合、规范操作流程和强化质量管理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3.
西宁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预防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西宁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乙肝)预防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以及乙肝病毒感染现状,为制定乙肝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61家公共场所的从业人员152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KAP调查。结果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57.89%的人做过乙肝检查,55.92%的人接受过卫生知识培训。知晓乙肝是经血传播的占40.13%,知晓所用工具应消毒的占18.42%,69.73%的人不知道乙肝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癌,24.34%的人在自己皮肤粘膜破损不经包扎继续为顾客服务。有88.81%的人不知道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肝,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占48.03%。结论应加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预防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工具的消毒管理,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乙肝传播。 相似文献
14.
王博识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7(6):330-333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点任务;全面实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是人口计生部门的重要职责。吉林省人口计生委将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作为今年工作的五大工程之一。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努力在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上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乡级计划生育服务人员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认知、态度及避孕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形式对119名乡级计划生育服务人员(简称乡级服务人员)进行研究。结果绝大多数乡级服务人员对现行计划生育一孩政策的可接受性较高,对国家实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政策持赞同态度;并认为推行知情选择政策可提高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妇女健康。调查显示,乡级服务机构中,初级职称人员和无职称人员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63.87%和22.69%;乡级服务人员对计划生育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普遍偏低,不同地区服务人员知识水平不同(P0.01)。结论甘肃省乡级服务人员素质偏低,对开展日常工作所需的避孕相关知识掌握不足。 相似文献
16.
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所),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我国计划生育科技方针政策,实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开展避孕节育优质服务,提高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的重要载体。《条例》的颁布与实施,为实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依法行政和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法律保证,也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服务站(所)的带头人——站(所)长,如何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管理与技术服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当前所有站(所)长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此,本刊开辟“做合格的站(所)长”专栏,就如何“当好家”展开讨论与交流。欢迎大家结合《条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提出自己的认识与思考,积极踊跃参与到这场讨论之中。 相似文献
17.
Bhavesh K. Ahir Alison P. Sanders Julia E. Rager Rebecca C. Fry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2013,121(3):332-338
Background: The biological mechanisms by which environmental metals are associated with birth defects are largely unknown. Systems biology–based approaches may help to identify key pathways that mediate metal-induced birth defects as well as potential targets for prevention.Objectives: First, we applied a novel computational approach to identify a prioritized biological pathway that associates metals with birth defects. Second, in a laboratory setting, we sought to determine whether inhibition of the identified pathway prevents developmental defects.Methods: Seven environmental metals were selected for inclusion in the computational analysis: arsenic, cadmium, chromium, lead, mercury, nickel, and selenium. We used an in silico strategy to predict genes and pathways associated with both metal exposure and developmental defects. The most significant pathway was identified and tested using an in ovo whole chick embryo culture assay. We further evaluated the role of the pathway as a mediator of metal-induced toxicity using the in vitro midbrain micromass culture assay.Results: The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pathway was computationally predicted to be a key mediator of multiple metal-induced birth defects. In the chick embryo model, structural malformations induced by inorganic arsenic (iAs) were prevented when signaling of the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pathway was inhibited. Further,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inhibition demonstrated partial to complete protection from both iAs- and cadmium-induced neurodevelopmental toxicity in vitro.Conclusions: Our findings highlight a novel approach to computationally identify a targeted biological pathway for examining birth defects preven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