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孕妇乙肝病毒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观察少数民族地区孕妇乙肝病毒感染情况。用ELISA法对本地区3所医院妇产科住院的孕产妇进行乙肝五项的检测。本地区孕妇HBV感染率为2 1 2 6 % ,汉族高于土家族、苗族,农村高于城市,初中以下文化层次高于高中以上文化层次,多次妊娠高于初次及二次妊娠。本地区孕妇乙肝病毒感染存在民族差异性并与孕妇的来源、文化层次及妊娠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湖南汉族、苗族、土家族正常人群细胞色素2E1(CYP2E1)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Ml)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2004年12月至2005年1月,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FLP)方法对120名汉族,110名苗族,108名土家族正常人的GSTMl及CYP2EI的Pst I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CYP2EI(clc2,c2c2)、GSTMI(-)基因型在湖南汉族、苗族和土家族同时具有CYP2E1(c1c2,c2c2)、GsTM1(-)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24.17%、18.19%、18.52%,各个民族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YP2E1及GSTM1基因型分布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结论湖南汉族、苗族和土家族CYP2E1及GSTM1基因多态性分布大体类似,但与国外其他种族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钠通道α亚基(SCNN1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228576与湘西土家族、苗族和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土家族(120例)、苗族(117例)和汉族(125例)人群EH患者(EH组)与正常人群[正常对照组(土家族119例、苗族125例、汉族122例)]SCNN1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状况。结果:土家族、苗族和汉族均存在3种AA、AG及GG基因型;土家族、苗族和汉族正常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09,0.538,0.353;0.152,0.472,0.376;0.164,0.541,0.295);各族EH组与正常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5.662,P>0.843);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538,P>0.618)。结论:3个民族均存在SCNN1A基因rs2228576多态性位点,但该多态性位点与3个民族EH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患者家庭成员中的病毒传播比例并采取相应措施。方法运用ELISA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125户456人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及病毒核酸检测,HBsAg阳性家庭开展母子、父子及夫妻之间HBsAg及HBV感染状况调查,本次调查中每户至少有1例HBsAg携带者。结果 125户HBsAg阳性家庭成员中的288例HBsAg阳性人员,HBsAg及HBV感染阳性母亲和子女的阳性率分别为98.21%、37.50%;HB-sAg及HBV感染阴性母亲和子女的阳性率为50.00%;HBsAg及HBV感染阳性父亲和子女的阳性率分别为97.92%、26.67%;HBsAg及HBV感染阴性父亲其子女的阳性率为40.00%,HBsAg及HBV感染阳性夫妻中妻子的阳性率分别为98.59%、90.16%;HBsAg及HBV感染阴性夫妻其妻子的阳性率为28.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χ2=4.57,P<0.01;HBV:χ2=5.41,P<0.01);汉族与其他民族家庭HBsAg携带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族家庭χ2=2.69,P>0.01;其他民族家庭χ2=0.44,P>0.01)。结论重视乙型肝炎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关爱家庭,提高心理素质,把子级病例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贵州省镇宁县布依族、苗族、汉族中老年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状况,探讨与感染有关的流行病学因素。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对镇宁县布依族、苗族、汉族地区592例中老年人自然人群进行血清抗H.pylori—IgG、抗H.pylori—IgM检测。采用问卷方式了解受检者背景资料、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和社会经济卫生状况。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经过多因素逻辑回归最后筛选出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生吃大蒜、家居卫生条件、消化道症状、饮用水源、饮水习惯和生吃蔬菜等为皿pylori感染的重要相关流行因素。不同民族、性别、年龄感染率无差异。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家居卫生条件、经常生吃大蒜、饮茶与IgG阳性率呈负相关;消化道症状、饮用河水井水、生水和生吃蔬菜与IgG阳性率呈正相关。家居条件、生吃大蒜与IgM阳性率呈负相关;消化道症状、生吃蔬菜、饮用河水井水、生水与IgM阳性率呈正相关。结论贵州省镇宁县布依族、苗族、汉族地区是H.pylori感染的高发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改善环境、家庭卫生条件,是个人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细胞色素2E1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M1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湖南汉族、苗族、土家族正常人群细胞色素2E1(CYP2E1)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M1)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2004年12月至2005年1月,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FLP)方法对120名汉族,110名苗族,108名土家族正常人的GSTM1及CYP2E1的PstⅠ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CYP2E1(c1c2,c2c2)、GSTM1(-)基因型在湖南汉族、苗族和土家族同时具有CYP2E1(c1c2,c2c2)、GSTM1(-)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24·17%、18·19%、18·52%,各个民族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YP2E1及GSTM1基因型分布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结论湖南汉族、苗族和土家族CYP2E1及GSTM1基因多态性分布大体类似,但与国外其他种族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怀化地区麻阳苗族自治县苗族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特别是其细胞色素相关基因(CagA)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01-2008年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100例,其中苗族52例,汉族48例,苗族患者平均年龄(60.12&#177;12.35)岁,汉族患者平均年龄(67.75&#177;11.64)岁。分别检测胃癌患者Hp和Hp CagA基因株的感染率。结果苗族人群胃癌组Hp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汉族人群胃癌组(P〈0.05),苗族人群胃癌组Hp cagA基因株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汉族人群胃癌组(P〈0.05)。结论Hp cagA基因株感染与胃癌关系密切,苗族人群胃癌患者CagA基因株感染率显著高于汉族胃癌患者组,这是否是苗族人群胃癌发病较早、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 HIV HBV HCV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中不同民族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感染状况及吸毒方式。方法 对吸毒人员发放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匿名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HBV、HCV、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347名吸毒人员中,抗-HIV阳性51例,阳性率为14.70%。抗-HIV阳性者中,96.08%为静脉吸毒者;其中维吾尔族45例(88.24%),汉族4例,回族2例,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汉族与维吾尔族吸毒方式有差别,维吾尔族145人,注射吸毒占41.38%,口吸占10.34%;汉族140人,口吸占45.00%,注射吸毒占15.71%。结论 针对民族特点有的放矢进行疾病预防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9.
为调查贵州省都匀地区孕产妇弓形虫感染情况,收集2015-2018年就诊于贵州省都匀地区黔南州人民医院进行孕期、产前检查的妇女及曾出现过流产、死胎、畸形等病理妊娠的孕产妇血清,进行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M及IgG的ELISA检测。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弓形虫抗体阳性率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共征集6931例孕产妇,包括6825例正常孕产妇和106例病理妊娠孕产妇。年龄为18~45岁,以汉族、布依族、苗族等为主。孕产妇弓形虫总抗体阳性率为6.1%(424/6931),其中正常孕产妇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5.9%(403/6825),病理妊娠孕产妇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19.8%(21/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族、布依族、苗族、水族、土家族、侗族的孕产妇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215/2886)、5.4%(132/2453)、5.5%(71/1300)、2.3%(3/131)、2.0%(2/100)、1.6%(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为干部、教师、农村劳作、其他的孕产妇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22/1714)、1.8%(22/1216)、13.2%(320/2418)、3.8%(60/1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无动物接触史的孕产妇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6.2%(361/1379)和1.1%(63/5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贵州省都匀地区孕产妇弓形虫抗体阳性者以有病理妊娠反应、汉族、主要从事农村劳作、有动物接触史等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西北民族大学在校维吾尔族与汉族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以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西北民族大学在校维吾尔族、汉族大学生各300名进行问卷调查,对筛选出的有抑郁及焦虑倾向者以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进行评估。结果本次调查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50份(来自维吾尔族学生250份、汉族学生300份),有效回收率为91.67%。维吾尔族、汉族学生的SCL-90各症状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尤以前者为著(P均<0.01);维吾尔族和汉族学生中有抑郁倾向者分别为96例(38.4%)、57例(19.0%),有焦虑倾向者分别为88例(35.2%)、59例(19.7%),不同民族间比较,P均<0.01;SDS和SAS调查显示维吾尔族学生焦虑和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0.40%、23.20%,汉族学生分别为10.00%、13.82%,不同民族间比较,P均<0.01。结论西北民族大学在校维吾尔族及汉族学生抑郁、焦虑症状发生率均较高,尤以前者为著;建议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同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且健康有益的活动,以增加各民族大学生语言、思想、文化、学习等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居民肺结核病登记情况,为政府制订结核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专项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医生负责对2007年结防机构登记的结核病人进行询问、填写,采用EXCEL电子表统计汇总,SPSS12.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登记率少数民族明显高于汉族(P<0.001),土家族>汉族>苗族=其他少数民族;(2)少数民族男性和女性登记率均高于汉族的男性和女性,发病以15~64岁年龄组为主,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似高率为65~;(3)各个职业中农民病例数最多,学生居第二,(4)结核病发病与人均年收入成高度负相关关系,与受教育程度成高度负相关关系;(5)病人来源以主动就诊为主,平均就诊延迟时间为45.21d,少数民族平均就诊延迟也比汉族延长9.56d,50.7%的病人在出现症状30d以后就诊。结论经济因素仍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居民肺结核发病的首要因素,需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乙乙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血清学模式与丁型肝炎病毒(HDV)的关系,为新疆乙型肝炎病毒指标阳性病例的各民族(汉族162例、维族93例、哈族53例、回族32例、蒙古族28例)病毒性肝炎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应用国产酶联免疫法(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了新疆各地区不同民族HBV的血清学模式、HBV DNA和HDAg、抗-HD。结果在368例各族患者血清中,48例HDV血清标志物阳性,HBV血清学模式为HBsAg+、HBeAg+、抗-HBc+22例;HBsAg+、抗-HBe+、抗-HBc+18例;HBsAg+、抗-HBc+8例。结论新疆地区各民族HBV感染者中,HDV阳性标志物与HBV血清学模式、HBV DNA之间比较,P>0.05,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杨芳玲  马凌  万红 《地方病通报》2006,21(5):40-41,43
目的了解新疆克拉玛依市少数民族和汉族血中特异性抗结核抗体是否有差异。方法以801例初诊可疑肺结核者为受试对象,同时做痰涂片、采手指血20μL,利用FD结核诊断试剂盒检测血中特异性抗结核抗体LAM-IgG及胸部X线拍片检查。结果125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组中,少数民族56例、汉族69例,血中特异性抗结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64%和89.86%,两者无显著性差异;267例涂阴肺结核患者组中,少数民族82例、汉族185例,血中特异性抗结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6.83%和78.92%,两者无显著性差异;94例陈旧性肺结核组中,少数民族36例、汉族58例,血中特异性抗结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78%和74.14%,两者无显著性差异;315例非肺结核病组中,少数民族78例,汉族237例,血中特异性抗结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3.59%和48.95%,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而4组间非肺结核病组与其余3组相比则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种族因素对血中特异性抗结核抗体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汉族和少数民族孕产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TP)、乙型肝炎(HBV)和丙型肝炎(HCV)病毒的感染情况,以降低婴儿宫内感染,提高孕妇的健康水平。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11 452名汉族和少数民族孕产妇血清中的艾滋病抗体(HIVAb1+2型)、梅毒抗体(TP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丙肝抗体(HCVAb)。结果 11 452名孕产妇,HIV感染率为0.25%,其中汉族感染率0.03%,少数民族感染率0.71%;梅毒感染率为0.38%,其中汉族感染率0.12%,少数民族感染率0.89%;HBV和HCV感染率分别为3.79%和0.13%。结论对怀孕妇女应加强孕期保健及健康教育,提高其防病意识;定期进行常规传染病的监测,及时治疗或适时终止妊娠,切断母婴垂直传播,降低感染率,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1987~1990年对海南省部分地区的5~18岁学生34 409人进行风湿热调查和监测,调查男18 040人(52.43%),女16 369人(47.57%);三年中共监测100 286人年,男52 747人年(52.60%),女47 539人年(47.40%);汉族75 446人年(75.23%),黎族23 445人年(23.38%);应答率97.76%。在三年监测中,检出风湿热39例,首次获得海南岛风湿热年发病率38.88/10万,男女发病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汉族与黎族发病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学龄儿童组检出风漫热23例,发病率较高(48.43/10万),青少年组检出风湿热15例,发病率次之(31.48/10万)学龄前儿童组检出风湿热1例,发病率(19.36/10万)。凡确诊风湿热患者,每月注射苄星青霉素G 120万单位,注射率92.99%,经登记随访,没有1例风湿热复发与死亡。每月注射苄星青霉素G是预防风湿热复发、防止风心病的一种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医院对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筛选结果,了解HIV感染与HBV、HCV肝炎病毒混合感染的关系.方法1998年6月~1999年6月采用ELISA法、MEIA(微粒子酶免法)对HIV、HBV、HCV检测.结果(1)抗HIV感染率为1.4%,其中男性占1.8%,女性占0.9%.民族分布维吾尔族占3.09%,汉族占0.27%,回族占0.77%;维吾尔族与汉族感染率有极显著性差异(χ2=25.34;P<0.01).(2)在HIV阳性血清中抗HIV单一感染率14.29%;HIV、HCV双重感染率60.71%,HIV、HBV、HCV三重感染率25%;HIV、HCV与HIV、HBV、HCV混合感染率有极显著性差异(χ2=23.9;P<0.01).结论在本组血清中HIV感染率高,HCV阳性在HIV/AIDS病人血清中混合感染率高,这与青年人静注毒品有关.HIV与HCV有共同传播途径--血液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广西壮、汉民族HLA-DRB1*07基因与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相关性。方法以广西73名壮族、97名汉族健康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全程乙肝疫苗接种,采用PCR—SSP技术检测受试者外周血细胞DNA的HLA—DRB1*07基因,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壮族与汉族之间乙肝疫苗的应答率无显著性差别(84.21%V886.60%,P=0.658),壮族与汉族人群之间HLA-DRB1*07基因携带频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9.21%vs6.19%。P=0.454),但壮、汉族中HLA—DRB1*07携带者的疫苗应答率都显著低于非携带者(P=0.00/P=0.03)。结论民族差异不是广西人群乙肝疫苗应答效果的影响因素;广西壮、汉族人中携带HLA—DRB1*07基因都可能是导致机体对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维吾尔族和汉族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病因分布与预后情况,为 CHF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2年8月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维吾尔族280例 CHF患者和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汉族266例CHF患者的资料,随访6个月,对比不同民族CHF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原发病、诱因、NYHA心功能分级、合并症、治疗转归等情况。结果:维族心衰患者的平均年龄(59.5±14.7)岁, P<0.05,显著低于汉族的(76.2±11.4)岁,P<0.05;维族中青年占61.4%(172/280),显著高于汉族中青年的18.4%(49/266),P<0.01。冠心病为心衰的主要原因,占维族心衰患者的52.2%(147/280),显著低于汉族的67.3%(179/266),P<0.001;维族心衰患者中风湿性心脏病比例明显高于汉族(10.0%比5.3%,P<0.05)。亚组分析显示,维族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比汉族多见(40.1%比29.1%,P<0.05);心衰的主要诱因为感染,其发生率维族显著高于汉族(60.7%比40.6%,P<0.001)。与汉族患者比较,半年内的心衰再入院率(18%比24.6%,P<0.05),心衰死亡率(6.0%比8.2%)维族无显著差异,P 均>0.05。结论:与汉族相比,维族心衰发病年龄显著较低,中青年心衰患者比例明显较高;冠心病比例维族显著低于汉族,而风湿性心脏病引起心衰的比例显著高于汉族;维族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汉族人群。  相似文献   

19.
534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随访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转归。方法 对HBV携带者的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肝脏功能和临床情况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HBeAg阳性携带者中,HBsAg自然阴转率17.2%,年阴转率2.53%,高于抗HBe阳性组的6.4%和0.91%(P<0.05);HBeAg自然阴转率、年转阴率分别为26.6%、3.9%。随访期间,有27.3%HBeAg阳性者、19.4%抗-HBe阳性者发展为不同类型的肝炎(P<0.O5)。结论 HBeAg阳性HBV携带者中,HBsAg和HBeAg均有自然转阴倾向,在长期携带过程中部分患者可发生各种临床类型的肝炎,抗-HBe阳性携带者临床类型较重,少数携带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