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刘悦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1):847-848,856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退药原因,减少门诊退药,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门诊药房2010年1月—2010年6月的退药处方218张,按退药率、退药原因、退药剂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注射剂退药多,退药主要原因是不良反应和不合理用药。结论:通过分析退药原因和退药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加强医患沟通,促进合理用药,减少门诊退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2.
113例门诊患者退药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振  林文强 《海峡药学》2007,19(3):100-101
目的 了解门诊退药状况,为制定相应合理的措施提供依据,以减少门诊退药率.方法 对我院2005年5月至10月闸门诊药房退药记录113例,按退药原因、所退药品品种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病人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是最主要的退药原因,占退药比例的39.82%,其中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导致退药的占66.67%;病人拒绝用药的占退药比例的24.78%,其中以药费过高为由退药者占9.73%.结论 我院门诊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尤其是对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需加强对临床用药尤其是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培训、指导和管理,同时注重药品知识的宣传,提高病人用药的依从性,从而减少退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门诊药房退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蔚  钟拥军  周月红 《中国药业》2007,16(20):57-57
目的了解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以减少退药次数,加强合理用药。方法调查门诊退药记录单,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因不良反应退药占总数的43%,其中以抗生素为主。结论提高医师的业务水平,加强合理用药,增进医患沟通,有助于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维红  肖俊瑜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12):1173-1174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药房退药现象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退药,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7年3月5日-2007年5月11日门诊西药房的退药情况,详细记录退药原因、退药种类、申请退药科室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占总退药原因的31.6%,其次为门急诊患者住院或改变医嘱而退药,占17.9%;退回药品类别以抗微生物类药物居多,占53.1%;科室主要集中在急诊科、妇产科、呼吸科等。结论:绝大多数的退药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合理性而加以避免。  相似文献   

5.
门诊患者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退药原因.方法:收集门诊退药处方(2002年3月~2002年12月)共计233张,按照退药原因进行分类.结果:退药原因按所占比例依次为:用药过敏、患者住院或处方收费有误等、由于病人拒绝服用或配伍禁忌等原因改用它药、胃肠道反应等.结论:加强门诊诊疗质量,深入作好临床药学工作,增强工作人员责任心等,可减少门诊退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率及合理退药的方法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3月1日~2016年3月1日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原因按所占比例依次为药品不良反应,占38.1%;医生原因,占31.4%;患者原因,占23.2%;药房原因,占6.2%;其他,占1.1%.所退药品种类主要以抗菌药物用药、呼吸系统用药为主.结论 建议建立完善有效的退药制度,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管力度,积极开展院内处方点评,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服务水平,加强医患以及医护之间的沟通,以减少不合理的退药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门诊退药处方特点,减少门诊退药。方法统计门诊2008年退药处方230张,按退药率,退药科室,药物剂型,药物种类,退药原因进行分类。结果儿科退药多,注射剂退药多,抗菌药物退药多,不良反应和用药不合理退药是主要原因。结论通过分析退药的原因,加强用药合理化,减少门诊退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1651例门诊患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我院2007年5月~2007年10月门诊药房退药记录1 651例,对退药原因及不良反应退药的药物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以药物不良反应为主,占退药总数的32.6%,其中又以抗茵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导致退药居多.结论:加强抗茵药的合理应用,改善患儿用药的依从性,从而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加强药品管理,强化服务意识,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方法:收集整理2011年7—9月本院门诊退药登记373例,按退药原因、退药科室分别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与结论:退药原因繁多,其中处方书写错误134例,占35.92%,为退药主要原因。为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保证发出药品的质量,重视处理和减少窗口退药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退药情况和原因。方法:根据门诊处方退药152例中所涉及的药物名称、种类、剂型及医师填写的《退药申请表》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退药处方中药品种类主要是抗感染药、中药注射剂及心、脑血管用药等,剂型以注射剂和口服制剂为主。退药的主要原因是出现药品不良反应退药占总数的61.18%,其次是由于不合理用药、病情发展或改变等因素造成的。结论: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及合理性监督,加强抗菌药物ADR的监测,从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药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探讨,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药疗差错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等相关资料,对2008年8月-2010年8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PIVAS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结果:PIVAS的外部差错率为0.02%,内部差错率为0.18%,主要发生在医师医嘱、药师审方、排药核对、输液配置、成品核对、退药等工作环节。结论:通过差错分析,落实差错上报制度,提高审方药师的专业水平,加强对工作人员和药品的管理等持续改进措施,可降低差错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2007~2009年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抗感染药物使用特点及变化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我院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我院2007~2009年抗感染药物的品种数、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及结论:我院的抗感染药物用药品种趋向精简,结构比较合理,抗感染药物品种的选择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伸筋活血合剂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以及大鼠长期毒性实验,考察其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取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2组,即用药组(240 g生药/kg)和对照组(生理盐水),一次性灌胃给药,连续14 d观察小鼠的活动、体重变化及死亡情况等。取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即伸筋活血合剂高、中、低剂量组(60、216、g生药/kg)和对照组,每组20只,每天灌胃给药一次,每周按体重变化调整给药量,连灌60 d。每次给药前后观察大鼠,在第60天给药后24 h以及停药观察3周后分别每组随机处死10只大鼠(雌雄各半),检测血液学及血生化的各项指标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未测出半数致死量(LD50),最大耐受量为240 g/kg,相当于临床日用量的160倍。大鼠连续60 d灌胃给药后及停药3周后,各剂量给药组与同时间对照组大鼠比较,一般状态,体重,摄食量,造血功能,肝、肾功能和重要器官重量系数,均未发现明显毒性作用;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大鼠心、肝、脾、肺、肾等器官组织也未发现明显毒性损伤变化。结论:服用伸筋活血合剂较大剂量和较长疗程毒性甚低,其日服剂量1.5 g生药/kg,确定为无毒性反应剂量,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2003-2009年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偏振荧光法对口服丙戊酸钠(255例)、苯妥英钠(33例)、卡马西平(48例)、地高辛(141例)的病人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丙戊酸钠的受检例数最多,在3种抗癫药物中占75.89%;苯妥英钠的受检例数最少。卡马西平达到正常血药浓度范围的比例为72.92%(35/48),位于3种抗癫药物之首。地高辛位于正常血药浓度范围的有114例,占80.85%(114/141)。结论:监测血药浓度具有重要作用,需结合临床表现来确定监测结果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内临床上广泛使用PVC输液器。研究表明PVC高分子材料对药物有不稳定性,加入邻苯二甲酸二(DEHP)后可能释放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进入药液,但大多数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对男性胎儿、新生儿和青春发育期的男性等特殊人群有潜在的高危风险,对有些药物的吸附作用使其有效浓度下降而被认为效差或无效。因此,建议研发安全、无吸附的输液器取代PVC输液器,并加强与药物相容性监测,便于指导和监管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5种呼吸系统常用药的消耗量与季节的关系。方法:采用药历统计软件对本院5种呼吸系统常用药在2008年的用药量按照自然月进行统计。结果:盐酸氨溴索、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注射用多索茶碱在1、2、11和12月用量最大,其余月份用量较小。复方甘草片在4、10和11月用量较大。结论:本院呼吸系统常用药的消耗量受季节因素影响大,冬季和季节交替时用量最大,而其他时间用量较小。  相似文献   

17.
制定科学给药方案,治疗难治性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临床上的难治性细菌感染,从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次数、治疗疗程等方面综合考虑如何制定科学的给药方案,以获得满意疗效,及时控制感染,并列举具体病例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8.
厄洛替尼是一种小分子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临床用于一线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本文对厄洛替尼的药理作用、药动学特征、药物相互作用、毒副作用以及临床研究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八味复方胶囊对肾病综合征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阿魏酸哌嗪片组(200 mg/kg))和肾八味复方胶囊高、中、低(600、300、150 mg/kg)剂量组。以多柔比星诱导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造模后24 h开始给药,疗程为3周。以一般状况、肾脏脏器系数、尿蛋白、微量游离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及三酰甘油等为观察指标,观察肾八味复方胶囊对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经肾组织光镜检查,观察肾脏组织结构的变化并进行病理评分。结果:注射多柔比星后,模型组大鼠尿蛋白、微量游离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及三酰甘油水平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提示肾病综合征模型制备成功。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水肿及空泡样病变。给予肾八味复方胶囊治疗3周后,大鼠体重和尿量明显增加,血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尿液量、尿蛋白、微量游离血红蛋白水平及肾脏脏器系数同模型组相比均有明显好转(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则显示,肾八味复方胶囊可有效减轻肾小管水肿及空泡样病变,使肾脏病变程度有所减轻,与模型组和阳性药阿魏酸哌嗪片组相比,肾八味复方胶囊高剂量组病理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肾八味复方胶囊对肾病综合征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是复杂的精神疾病,药物干预是缓解抑郁症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帕罗西汀是临床中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本文对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阿米替林、米氮平等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用药量、疗程、显效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和起效情况等方面的对照研究作一综述,以评价各药物对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