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和时机。方法:回顾分析31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获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经积极围手术期处理后,早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囊良性疾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实用性以及优越性。方法:对1992年5月—2003年5月收治的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0例中,胆囊结石139例,合并慢性胆囊炎116例、急性胆囊炎23例;胆囊息肉11例;术前有63例(42%)伴有各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62.5min、平均出血量60.2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6.9天。中转手术5例(3.33%),术后6例发生并发症(4.6%),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降术应用于老年患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应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积极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3.
老年胆囊穿孔42例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胆囊炎发病人数日益增多。因老年人机体敏感性差,免疫力低下,导致胆囊穿孔可能性增大。因此,老年胆囊炎穿孔率有升高趋势。胆囊穿孔是胆囊炎、胆囊结石的严重并发症,如诊疗不当可致严重后果。现取我院1995年3月~2002年12月收治的老年人胆囊穿孔42例,将其诊断及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D)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老年重症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重症胆囊炎行PTGD序贯LC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先行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并带管出院,4~5周后胆囊炎症消退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证实为结石性胆囊炎,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PTGD序贯LC治疗老年重症胆囊炎风险较低,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符合东京指南标准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100例,根据标准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分组。Ⅰ级和Ⅱ级患者为A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Ⅲ级患者为B组,先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再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先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后均安全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腹腔镜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与中、轻度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沈丘县人民医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共收治68例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云龙 《当代医学》2013,(20):78-78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39名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39名患者中有32名成功完成手术,7名中转开腹,术后无出血、胆总管损伤、胆漏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黄呈鑫 《吉林医学》2010,(25):4344-4345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60.9%)患者并存内科疾病,52例行单纯胆囊切除,15例行胆囊切除加胆道探查,4例行胆囊部分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9例,无胆囊造口。术后并发症18例(16.4%),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把握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老年患者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病人腹腔镜胆囊手术成功,无术后继发出血、脓肿、黄疸等并发症出现,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经过必要的术前准备,熟练的腹腔镜操作及完善的围手术期治疗,对老年患者急性胆囊炎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12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进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陈伟荣 《吉林医学》2014,(12):2607-2608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0例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手术耗时、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2007年1月~2012年5月间老年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06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无肺部感染、6月内无急性心梗,无严重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等手术禁忌证。其中13例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同期93例老年急性胆囊炎(包括部分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行常规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组在手术时间和手术并发症、中转开腹牢方面明屐要优于常规方法LC组(P〈0.01),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并无明显不同(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老年急性坏痕件胆囊炎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1997年7月到2002年12月,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2例,效果满意,并与同期的33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比传统开腹手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在老年结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老年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开腹组患者24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组患者3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切口、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除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的效果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A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9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24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给予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急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报道较少。现将本院61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急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报道如下 ,并对术中和围手术期的特点作一分析。1.1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2年3月 ,本院共有61例65~79岁急性胆囊炎患者行ALC ,其中男22例 ,女39例 ,平均年龄 (67.84±3.35)岁。有上腹部手术史4例 ,中风病史3例 ,心肌梗死病史3例 ,血吸虫病史2例 ,胆囊结肠瘘2例 ,Mirizzi综合征1例 ;伴高血压病25例 ,糖尿病9例。有明确急性发作史 (结合临床症状、B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坏疽性胆囊炎.方法 对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急性坏疽性胆囊炎25例患者的多种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7例成功行LC,其成功率68%,8例(32% )中转开腹.发生胆囊坏疽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合并症、白细胞计数.老年(50岁以上) 合并有糖尿病,急性发病时间较长,白细胞计数在17×109/L以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坏疽的危险性增加.结论 急诊行LC 并放宽手术指征是处理坏疽性胆囊炎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AC)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宜阳县中医院收治的74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研究组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水平,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腹腔引流时间、开始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81%)与对照组(8.1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机体功能康复用时,且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罗余福 《中外医疗》2011,30(15):118-118
目的探讨了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提高治愈率。方法全部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行胆囊切除患者为56例,胆囊造瘘患者9例,胆囊切除加胆管探查引流患者20例。结果全部患者治愈为56例,好转占23例,自动出院的患者为2例,死亡患者4例,治愈率为89.4%。结论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