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指粪便通过直肠和肛管时受阻导致的排便困难,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根据其病理特点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盆底松弛综合征,包括直肠膨出、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内套叠、会阴下降、肠疝、骶直分离、内脏下垂等;第二类为盆底痉挛综合征,包括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等。关于OOC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其近年来中西医诊治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功能性改变所致便秘分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colon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CSTC)、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以及混合性便秘。最近出版的罗马III的便秘诊治标准将出口梗阻型便秘命名为排便困难型便秘。出口梗阻  相似文献   

3.
邬怡怡  史久煜  李小平  JiandeDZChen 《浙江医学》2018,40(12):1343-1346,1350
目的比较自适应式生物反馈与固定式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疗效。方法纳入OOC患者120例,按患者来院就诊次序分成两组,其中奇数序列患者编入自适应式生物反馈组,偶数序列患者编入固定式生物反馈组,每组各60例。因失访及中途退出32例,最终88例OOC患者进入研究,其中自适应式生物反馈组48例,固定式生物反馈组40例。完成8周的生物反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肛直肠功能(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阈、肛管静息压、模拟排便时直肠肛管压力梯度、矛盾性收缩和模拟排便时肛管松弛)、便秘临床症状积分、临床总有效率和总满意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肛直肠功能和便秘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自适应式生物反馈组患者较固定式生物反馈组患者模拟排便时直肠肛管压力梯度增加,矛盾性收缩减少,便秘临床症状积分减少,临床总有效率和总满意率上升(均P<0.05)。治疗后同组患者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阈、矛盾性收缩和便秘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模拟排便时直肠肛管压力梯度和肛管松弛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适应式生物反馈治疗OOC疗效优于固定式生物反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出口梗阻型便秘(OOC)肛门直肠动力及直肠感知功能与抑郁、焦虑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7 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OOC 组),另选取27 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检测,同时采用Zung 抑郁自评量表(SDS)及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进行评分,了解其精神心理状况,进而分析OOC 患者肛直肠动力及直肠感知功能与精神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①OOC患者SDS、SAS评分均高于健康志愿者[SDS(52.26±7.41)vs(40.04±6.11),P <0.05;SAS(51.89±8.08)vs(38.48±4.79),P <0.05],但OOC组SDS和SAS评分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OOC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及直肠感知功能与抑郁、焦虑情绪的相关:SDS 评分、SAS 评分均与最大肛管静息压(MARP)、模拟排便时肛管残余压、初始感觉阈值、初始便意阈值及直肠最大耐受量呈正相关,与模拟排便时肛管松弛率呈负相关。结论①OOC 患者存在抑郁、焦虑,且严重程度与肛直肠动力及直肠感知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②焦虑、抑郁可能通过影响排便时肛门内外括约肌和盆底肌功能及使直肠敏感性下降、耐受性增高从而引起出口梗阻型便秘。  相似文献   

5.
以RomeⅡ为标准,由胃肠和盆底肌解剖和功能失常而引起的排便障碍通常称之为慢性功能性便秘(CFC),它是肛肠领域治疗上的一大难题,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和临床报道认为,绝大多数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为尽早减轻患者生活痛苦和精神压抑,避免病情加重和病变复杂化,对经半年正规系统保守治疗无效者,积极慎重的外科治疗势在必行。兹就CFC中涉及外科治疗的出口梗阻型便秘(OOC)和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的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小成  龚建平  涂经楷 《重庆医学》2018,(10):1384-1386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出口梗阻型便秘(OOC)又称为功能性排便障碍,是功能性便秘的最常见亚型.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工作中亚型诊断不明确.治疗方法尚无公认的金标准术式,且各术式治疗效果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现对近年OOC治疗上存在的困惑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便秘是功能性便秘( FC )是一种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有排便不尽感的功能性肠病。根据排便困难发生部位和动力障碍类型,功能性便秘FC分为慢传输型(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出口梗阻型( 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 OOC)和混合型( MIX)。近10年来在我国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女性高于男性,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为11%~16%,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有10%左右的死亡诱因为便秘。功能性便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1]。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心绞痛、脑出血等症状的诱发因素。研究显示FC患者同时存在病理生理和精神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8.
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指粪便通过直肠和肛管时受阻导致的排便困难,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根据其病理特点分为两大类[1]:第一类为盆底松弛综合征,包括直肠膨出、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内套叠、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适应生物反馈训练(ABT)联合腹式呼吸(AB)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的46例OO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T组与ABT+AB组,每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肛门直肠测压、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的差异.结果 ABT+AB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值分别为(6.91±1.16)、(5.91±1.54)和(5.30±2.36)分,均高于AB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T+AB可以改善OOC患者的便秘症状和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性便秘进行联合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995年1月~2004年1月165例慢性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采用结肠全切除回直肠吻合,同时对不同原因的出口梗阻型便秘进行联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病人排便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6年,所有病人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术后病人排便满意率迭89.1%,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采用联合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禹振华  黄忠诚 《海南医学》2016,(10):1678-1680
目的:探讨慢传输型便秘合并成人巨结肠的临床特征,并总结诊断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6例慢传输型便秘合并成人巨结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将其分为慢传输型便秘合并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组(甲组,25例)、慢传输型便秘合并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组(乙组,22例)和慢传输型便秘合并成人特发性巨结肠组(丙组,9例)。结果56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7例,年龄18~67岁,均符合便秘的罗马Ⅲ诊断标准,以长期便秘和间歇性腹胀为主要症状,结肠运输试验提示慢传输结肠段在升结肠16例、横结肠28例、降结肠12例。52例患者行钡灌肠联合排粪造影,见结肠扩张、结肠袋消失,其中31例可见狭窄段(甲组20例,乙组11例,丙组0例),24例可见移行段(甲组18例,乙组6例);根据本研究数据在99%置信区间内甲、乙两组患者狭窄段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移行段检出率高于乙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56例患者行肛门直肠测压,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消失30例(甲组24例,乙组6例,丙组0例),甲组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阳性率明显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慢传输型便秘时应警惕合并不同类型成人巨结肠,钡灌肠联合排粪造影、肛门直肠测压可为慢传输型便秘合成人巨结肠的分类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结肠型便秘的诊断与外科治疗Diagnosioadsurgicaltreatmentofcolonicconstipation¥//刘勇敢,郑国宝,高春芳关键词结肠型便秘;诊断;手术1985年1月~1994年6月,我院共收治结肠运输缓慢型便秘(STC)...  相似文献   

13.
慢传输型便秘手术治疗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慢传输型便秘(STC)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32例,其中17例单纯STC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或全结肠切除术,2例行左半结肠切除,1例行全结肠及部分间肠切贮袋肛管吻合术,2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术,15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者均加行改良式On‘s直肠悬吊、盆底抬高、子宫悬吊术;4例加盆底疝修复术;6例加直肠产膨出修补术。结果 17例单纯STC患者痊愈率100%(17/17),排便  相似文献   

14.
四逆散加味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5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以肠道运动障碍为主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由于发病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笔者以四逆散加味治疗便秘型IBS50例,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型便秘患者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符合罗马Ⅲ标准的73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行肛门直肠测压对患者进行分型,对(盆底功能)障碍型便秘患者行生物反馈治疗及治疗后行肛门直肠测压、临床评估和随访。最后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3例患者行肛门直肠测压,其中24例患者为非(盆底功能)障碍型便秘,49例患者为(盆底功能)障碍型便秘,两组间直肠静息压比较10.33±7.69、14.82±9.75 mmHg,有显著差异(P〈0.05)。24例(盆底功能)障碍型便秘患者治疗后直肠静息压10.12±6.7 mmHg较治疗前15.23±7.21 mmHg显著降低(P〈0.05),其中20例患者矛盾运动完全消失,患者治疗前后便秘症状总有效率达91.67%,伴随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总有效率达91.67%。结论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型便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17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9例患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58例患者采用口服乳果糖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析两组患者特征、并发症发生率、复发情况以及便秘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治疗前便秘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后(22.10±2.64 vs 13.25±3.53),(t=20.83,p<0.01),对照组治疗前便秘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后(22.86±2.49 vs 16.17±4.28)(t=18.00,p<0.01)。实验组与治疗组治疗前便秘评分没有显著差异(t=1.66,p<0.11),治疗后实验组便秘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4.02,p<0.01)。对于治疗有效的患者,实验组随访(14.0±3.0)个月,复发率为11/52,对照组随访(14.4±3.2)个月,复发率18/3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7.44, 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9和3/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0.23, p=0.63)结论 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福松对慢传输型便秘结肠传输功能的影响及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福松对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疗效及对结肠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4例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福松组)和对照组(乳果糖组),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其中16例福松治疗患者行结肠通过时间检查,并与治疗前比较。结果福松和乳果糖治疗后两组大便次数和性状均改善,但治疗组大便性状恢复率高于乳果糖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福松治疗前后慢传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全结肠及各节段结肠通过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福松是治疗慢传型便秘安全有效的药物,能有效缩短结肠通过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便秘.方法 降糖药不变的基础上,合用增液汤加减治疗.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90%.结论 中医可以有效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便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同时联合出口梗阻型便秘手术治疗老年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0年6月~2004年12月入住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并进行手术治疗的36例70岁以上老年顽固性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行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并同时联合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患者的排便情况、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平均随访3年以上.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术后1个月平均每天排便3~6次,大便液体状.术后1年以后平均每天排便2次,固体大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排便控制能力良好,无大便失禁发生,排便满意度达89%.所有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对老年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行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同时对出口梗阻型便秘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适型护理在骨折卧床患者便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例骨折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舒适型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舒适型护理组105例,普通护理组96例,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普通护理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舒适型护理组从生理、环境、心理社会支持、排便时环境安排及疼痛的护理、指导腹部正确的按摩等多方面、多角度给予患者全方位、全程的舒适型护理,将两组便秘发生率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普通护理组患者发生便秘65例,便秘发生率为67.7%,而舒适型护理组患者发生便秘8例,便秘发生率为7.61%,两组患者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通过χ2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舒适型护理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型护理组。结论便秘是骨折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通过舒适型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卧床患者的便秘发生率,舒适型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是护理骨折后患者预防便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