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资料与方祛:1.对象:sl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17例经肝穿证实。年龄14-48岁。男性64例,女性17例。血清HBVDNA均阳性(PCR法),ALT均升高。67例HBeAg阳性,14例抗一HBe阳性。2.治疗方法:用以fo-1*N(深圳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每次5-6MU,皮下或肌肉注射,每日1次,2周后每周3次。分为3、6和9月疗程组。另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3.观察方法:治疗组每半月复查ALT,每月检查HBV标志物、HBVDNA。治前以RIA法检测血清铁蛋白,肝穿病理检查,肝…  相似文献   

2.
资料:50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男44例,女6例,年龄问一70岁,平均38.8岁。慢性迁延型肝炎12例,慢性活动型肝炎38例。诊断均符合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标准。方法:治疗组30例,用a-foIFN3MU肌注,每周3次,门周为1疗程。对照组20例用强力宁治疗。观察项队患者于治疗前测肝、肾功能、血常规、抗一HAV、抗一HCV、抗一HGV、HBV血清标志物、HBVDNA(PC法)。每2周复查一次肝功能;每4-6周复查HBV血清标志物、HBVDNA,肾功能、血常规及血小板计数。结果:治疗组治…  相似文献   

3.
利用敏感的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及免疫病理方法,我们对124例慢性肝病者的血清HBVDNA、肝组织HBcAg和HBsAg分别进行了检测。在109例慢性肝炎者中,其血清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慢性活动性肝炎(CAH)58.6%、慢性迁延性肝炎(CPH)44.5%、肝炎后肝硬化(Cir)53.3%;肝组织HBcAg(+)的检出率为:CAH34.3%、CPH5.5%、Cir13.3%。本文还观察  相似文献   

4.
HGV-RNA阳性与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的意义。方法 RT_PCR法对146例CHB患者血清进行了HGV-RNA检测,并将HGV-RNA阳性与阴性患者进行临床与病理学对比。结果 HGV-RNA阳性23例(15.75%)。HGV-RNA阳性与阴性2肝功能等生化指标水平,肝脏病理损害程度、HBV-DNA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5例HGV-RNA阳性、16例HGV-RNA阴性CHB患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变异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资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30例慢性HBV感染者系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男20例,女10例,其中无症状HBsAg携带者9例(AsC组);慢性乙型肝炎12例 CHB组);慢性重型肝炎9例(CHF组),平均年龄36.4岁(13~5岁)。21例行肝活检。肝炎分级分期按1995年北京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定标准。所选病例全部为HBsAg(+)抗-HBe(+)、及抗-HBc(+)。 2.血清HBV标志物:采用微粒酶联免疫法系统及试剂盒(Abbott,USA)。 3. RFLP分析参照文献[1]进行。将前…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中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表达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基因工程技术由大肠杆菌合成重组乙型肝炎病毒(HBV)X抗原(HBxAg)并制备兔抗-HBxIgG以检测HBxAg,合成一对以HBVX基因序列为模板的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HBVDNA。免疫组织化学和血清学方法分别用以分析肝病患者肝组织中的HBxAg和血清标本中的HBxAg、抗-HBx。发现HBxAg在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患者肝组织中检出率为72.7%,在肝炎后肝硬化(LC)中为92.6%,而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在LC中检出率为47.8%。在CAH、慢性迁延性肝炎和LC的血清中HBxAg的阳性率分别为44.4%、66.6%和33.3%,与HBeAg的阳性率相似,而且在这些HBxAg阳性的血清中可检出HBVDNA的存在,HBxAg的表达与HBV复制紧密相关,HBxAg可能是一慢性HBV感染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突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基因突变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16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5种证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HBV前C区基因变异。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型患者HBV前C区突变率为61.1%(33/54),瘀血阻络型为57.6%(19/33);肝郁脾虚型为29.8%(14/47);肝肾阴虚型为38.1%(  相似文献   

8.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与其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随机选择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其血清HBVDNA和ALT水平,肝穿刺活检,光镜多视野观察其肝组织炎症活动度。随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升高,其血清ALT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明显升高(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负荷与其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和方法:经肝活检诊断为慢性迁延性肝炎(CPH)51例,均做PCR、斑点杂交进行肝组织、血清HBVDNA检测,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了HBV血清标志物。结果,HBVDNA检出率依次为肝组织PCR941%(48/51)、血清PCR922%(47/51)和肝组织斑点杂交902%(46/51)。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χ2=0495,P>005)。各项血清标志物总检出率HBsAg372%(19/51),HBeAg333%(17/51)和抗-HBe215%(11/15),显著低于PCR和斑点杂交HBVDNA的检出率(χ2=30.9,P<0005)。在抗-HBe(+)的11例患者中10例检出肝组织和血清HBVDNA,8例抗-HBs(+)患者,6例肝组织及血清PCRHBVDNA阳性,结论:表明抗-HBe(+)及/或抗-HBs(+)不能代表HBV复制停止或被清除,并且肝脏病变可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原学及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94例重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病毒标志的研究,并分析了几种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因素。结果发现:单纯HBv感染42例(44.7%);混合感染共50例(53.2%),其中HBV与HCVl9例(20.2%).HBV与NDV13例(13.8%),HBV与HCV、HDVI0例(10.6%)HAV与KBV3例(3.2%),HAV与HBU、HCV3例(3.2%)HAV与HBv、HDVI例(1.1%).NAV与HBV、HCV、HDV1例(1.1%);病毒标志均阴性者2例(2.1%)。HBV、HCV和HDV混合感染者病情重,病死率高。血清总胆红素越高,凝血酶原活性越低,其病死率越高;有并发症者的预后差,而AMP升高者的预后较好;重肝的预后可能与年龄、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1.
HBV前C区变异与HBe转换和慢性肝炎的预后田琦琦,骆抗先,陈伟华,杨洁,王志明为进一步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变异与血清HBe转换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我们对48例经肝活检及血清学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访血清进...  相似文献   

12.
三种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为进一步验证猪苓多糖合用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LAK细胞回输治疗和潘生丁合用卡介苗三种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探讨其疗效机制,将1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3组,分别用上述三种方法治疗,另选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干扰素治疗和10%葡萄糖液静脉点滴分别作为对照组。并用垂直传播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麻鸭,分别注射猪苓多糖合用乙肝疫苗、猪苓多糖,以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观察鸭血清DHBV及鸭肝脏病变。结果发现,猪苓多糖合用乙肝疫苗、LAK细胞治疗和潘生丁合用卡介苗使ALT复常率分别为64%、35%和57%。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阴转率,近期疗效分别为43%和44%、34%和30%、57%和61%。远期疗效分别为59%和58%、61%和55%及70%和60%。猪苓多糖合用乙肝疫苗和单用猪苓多糖均可使鸭血清DHBV阴转及肝脏病变改善,尤以前者为优。提示三种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可使ALT复常,抑制HBV复制。与干扰素的疗效相似。猪苓多糖合用乙肝疫苗及单用猪苓多糖均可使垂直传播DHBV的麻鸭血清DHBV阴转及改善肝脏病变,以前者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36例肝穿刺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及血清,用HBV全基因核酸杂交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了病毒的PreC/C区基因片段。发现PCR法扩增后再经Southern吸印转移及核酸杂交(PCR-SBH)可显著提高检出HBV基因的敏感性。对5例无任何血清HBV标记者证实在其肝内存在HBV基因。用AvaⅡ,sau3AI,XmnI,BstNI及TaqI酶切图谱分析上述病例的c基因,与pADR-1C基因比较,有4例(5份标本)有Sau3AI的异常酶切位点,提示HBV不仅PreC区存在变异株,C基因中亦可有变异。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CBH)相关性肾小球肾炎(GN)是CBH肝外表现的一种。发现GN与慢性HBV感染的关系是本世纪70年代初,其发病机制可能是血液中含有HBV抗原的免疫复合物沉积所致。现就我院1990~1997年收治的6例病例进行分析。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所选6例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患者均系男性,最小12岁,最大8岁,平均21.8岁,乙肝病程1-12年,平均5.8年;轻度4例、中度1例、重度1例。 2.主要肝外表现6例均有不同程度疲乏、腰酸。浮肿、头痛、…  相似文献   

15.
血清抗-HBs阳性慢性肝病患者的病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部分抗-HBs阳性者仍有活动性肝病存在,其病因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抗HBs阳性慢性肝病患者的病因.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抗HBs阳性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HBVDNA和HCVRNA.患者32例,男25例,女7例,平均年龄417岁(21岁~63岁),其中慢性肝炎18例,肝硬变14例.9例慢性肝炎和5例肝硬变经肝活检证实,其余为临床诊断.结果血清中HBVDNA和HCVRNA的检出率分别为625%(20/32)和281%(9/32);HBVDNA和(或)HCVRNA总检出率为813%(26/32).结论血清抗HBs阳性慢性肝病患者的病因多数与HBV和(或)HC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由于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报道罕见,因而本研究旨在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的Hp感染状态.方法乙型肝炎患者4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HBVDNA来确定HBV感染.同时通过血清学、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染色和细菌培养,进行Hp检查.结果乙型肝炎患者的消化性溃疡发生率为136%(6/44);Hp感染率为614%(27/44).HBeAg和(或)HBVDNA阳性者Hp感染率为630%(17/27),高于HBeAg和HBVDNA皆阴性者的353%(6/17).此外,以组织学染色确定Hp感染的阳性率最高.结论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高,可能是引起乙型肝炎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HBV前C区基因突变与TNF-α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HBV前C区基因突变机制的研究,发现其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本文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HBV前C区基因突变与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的研究,进一步探讨细胞因子在HBV前C区基因突变发病中的作用机制.1材料和方法1.1材料52例HBVDNA...  相似文献   

18.
前S1蛋白在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作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评价前S1蛋白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诊断,疗效及预后等方面的作用,方法,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合成肽及其免疫血清建立前S1抗朱和抗体ELISA检测方法,分别检测219份生乙型肝炎(AHB)患者(44例)系列血清,535份慢性肝炎患者及HBsAg携带者系列血清和63份HBsAg阳性患者血清HBVDNA检测采用核酸斑点杂交法和PCR法,其余指标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前S1抗体在血清中  相似文献   

19.
一、资料与方法 采集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3所综合性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74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并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抽检部分末次洗涤液TTVDNA均阴性。所有患者均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男44例,女30例,平均年龄(53±12)岁,平均透析次数(226±344)次。 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HBsAg、抗-HCV采用第二代酶免疫分析(EIA)技术检测;TTV DNA的检测采用PCR方法。 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分析采用x2检验。 二、结果 1.血清及PBMC中 TTV DNA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丙肝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CVRNA存在情况及有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套式PCR检测46例急性丙型肝炎(丙型肝炎以下简称丙肝)和4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PBMC中HCVRNA。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HCVRNA检出率显著高于急性丙型患者(P〈0.001),急,慢性丙型肝患者血清和慢性丙肝患者PBMC中HCV RNA检出率显著高于ALT正常的抗-HCV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