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27例GERC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及胃动力药等治疗。结果:1周后咳嗽均的有所减轻,2周后20例明显好转,4周后23例患者咳嗽得到控制。结论:GERC是常见的慢性咳嗽,抗胃食管反流试验治疗是基层医院诊断GERC的有效方法,通过改变生活饮食习惯,应用抑酸剂和胃动力药治疗GERC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27例GERC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及胃动力药等治疗。结果:1周后咳嗽均的有所减轻,2周后20例明显好转,4周后23例患者咳嗽得到控制。结论:GERC是常见的慢性咳嗽,抗胃食管反流试验治疗是基层医院诊断GERC的有效方法,通过改变生活饮食习惯,应用抑酸剂和胃动力药治疗GERC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鼻炎/鼻窦炎相关性咳嗽和胃食管反流性慢性咳嗽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为两种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提供帮助。方法纳入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重庆市新桥医院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记录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对伴慢性鼻炎/鼻窦炎、无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拟诊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给予氯苯那敏、减充血剂、鼻喷激素治疗1周;对有胃病史或伴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临床拟诊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给予埃索美拉唑40 mg bid,联合胃动力药治疗2周。对以上针对性治疗后随访时咳嗽有明显缓解的患者,临床诊断为UACS或GERC。结果共114例入选本研究,拟诊GERC 47例,针对性治疗后确诊32例;拟诊UACS 67例,针对性治疗后确诊UACS 43例。确诊UACS与GERC的患者在年龄、病程、咳嗽严重程度、夜间咳嗽比例、有清喉症状比例、鹅卵石征比例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GERC以女性患者多见(22/32),而UACS则以男性多见(26/43)(P〈0.05)。UACS患者咳痰的比例显著高于GERC患者(P〈0.05)。有咽部症状和体征的GERC患者(78.1%)比例显著低于UACS患者(97.7%)(P〈0.05)。声嘶和喉痛症状仅见于GERC患者,鼻后滴漏症状仅见于UACS患者。结论 GERC患者的咽喉部症状和体征与UACS患者有不同的特点。结合患者病史、咳嗽特点及并发的咽喉症状、体征综合判断,可以给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48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中,28例咳嗽伴反酸及胸骨后烧灼感.通过对患者宣教,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及促胃肠动力药物等治疗,24例患者口服药物7~14 d时症状缓解,21 d症状消失;16例患者口服药物15~21 d症状缓解,4周时症状消失;8例症状较重者服药4周时症状减轻,总疗程≥3个月.结论 患者通过改变饮食及睡眠习惯,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及促胃肠动力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表现为慢性咽喉炎的胃食管反流病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表现为慢性咽喉炎的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方法 .方法 采用喉镜、胃镜和24 h食管pH监测明确诊断,分析21例患者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前后的症状,喉镜和胃镜检查结果 的改变情况.结果 21例患者经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后有效率为95.24%.结论 喉镜、胃镜和24 h食道pH监测有助于明确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采用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文新 《中国全科医学》2006,9(24):2066-206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2月~2006年2月收治的2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10例(50%)咳嗽伴反酸及胸骨后烧灼感。通过对患者进行宣教,给予抑酸剂、质子泵抑制或H2受体拮抗剂及促胃动力药等治疗,20例患者中6例口服药物7~14d症状缓解,21d左右症状消失;10例口服药物15~21d症状缓解,4周时症状消失;2例症状较重者服药4周时症状明显减轻,总疗程≥2个月;另2例患者未随诊。结论患者通过改变饮食及睡眠习惯,应用抑酸剂及抗反流药物,积极治疗消化性溃疡等原发病,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王苒  徐永健  刘先胜 《吉林医学》2011,(9):1686-1687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5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31例咳嗽伴反酸及胸骨后上腹部灼痛。通过对患者进行宣教,给予抑酸剂、质子泵抑制或H2受体拮抗剂及促胃动力药等治疗,50例患者中,23例患者口服药物7~14 d时症状缓解,21 d左右症状消失;17例患者口服药物15~21 d时症状缓解,4周时症状消失;10例症状较重者服药4周时症状明显减轻,总疗程≥2个月。结论:患者通过改变饮食及睡眠习惯,应用抑酸剂及抗反流药物,积极治疗消化性溃疡等原发病,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误诊原因,提出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对69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胸痛、咽部不适、咳嗽、哮喘等食管外症状 经胃镜检查2、4 h食管pH值测定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 给予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69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86%。结论:部分胃食管反流病以食管外症状为主要表现,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应仔细鉴别胃食管反流病,行胃镜检查或24 h食管pH值测定及其他寻找胃食管反流证据的检查、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诊断性治疗,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廖中昶 《西部医学》2009,21(9):1579-1579,1582
目的总结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GER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其中3例患者因治疗后症状缓解自行停药,症状复发,继续治疗4~6周症状缓解。结论掌握GERC的临床特点,利用经验性治疗等手段,可减少误诊,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诊治技术.方法 对28例老年人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进行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诊治疗效.治疗组应用抑酸药、促动力药和华素片含服治疗;对照组仅用华素片含服治疗.对两组咽喉及胸部症状缓解及后在内镜下观察食道、胃黏膜病理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28例老年人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经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后有显著效果为92.85%.结论 胃镜和喉镜有助于明确老年人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诊断,采用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本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理气和胃止咳方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中医治疗新方案临床研究。方法对8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理气和胃止咳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强力枇杷胶囊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26例,显效10例,愈显率90%;对照组临床控制5例,显效19例,愈显率60%,两组比较(P〈0.05)。结论理气和胃止咳方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长期误诊为反流性咽喉炎的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方法。方法:本组胃镜下食道均可见点状及条状充血,25例患者食道可见溃疡、糜烂;所有患者均做24h食道pH监测,Demeester积分\14.86分,提示有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结果:42例患者治疗后显效12例(28.5%),有效26例(61.9%),无效4例(9.52%).总有效率为90.4%。结论:喉镜、胃镜和24h食管pH监测可协同诊断被误诊为反流性咽喉炎的胃食管反流病,采用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能凑效。  相似文献   

13.
58例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盛宜 《当代医学》2011,17(2):101-101
目的探讨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的原因及确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咳嗽、哮喘、胸痛等食管外症状,经胃镜检查、24h食管pH值测定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给予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3.1%。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以食管外症状为主要表现,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全面掌握胃食管反流病的知识及开阔临床思维有助于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一种胃内容物反流并刺激食管及气道,引起咳嗽及其他症状表现的疾病。是除咳嗽变异性哮喘和鼻后滴流综合征以外,引起慢性咳嗽的最主要病因。GERC 在欧洲或美洲国家的慢性咳嗽患者中,可占40%,而在我国,GERC仅占咳嗽的4.6%-11.8%,该病在国内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汇总归纳了最近十余年中医药治疗GERC的研究进展,希望为今后GERC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GER)是指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正常人存在一定程度的反流,称为生理性反流。GER可以引起临床症状,甚至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当出现胃烧灼、反酸、胸骨后疼痛等临床症状和(或)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时,也被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GERD称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2006年蒙特利尔会议提出了反流性咳嗽综合征的定义。GERC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发生率为5%-41%,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6.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吉林医学》2011,(21):4362-4362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及评价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4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GERC的临床特点,可以提高诊断率,研究表明: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该病诊治困难,临床常有误诊或漏诊。蔡宛如教授从医30余年,学验俱丰,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咳嗽,对治疗GERC有其独到的见解。笔者整理总结蔡老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相关临床经验,以飨同道。1 GERC临床特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是指因胃酸和其它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与治疗(附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  毛凤芹 《黑龙江医学》2007,31(4):257-258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86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以剑突下烧灼、反流等典型症状结合相应的检查(内镜有食管炎存在或食管24hpH监测阳性),或典型症状结合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阳性为临床诊断依据。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采用制酸药等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45例患者在治疗后1周症状明显缓解,1个月后症状消失;1周疗效不佳者,加服促动力药及黏膜保护剂继续治疗,症状在2-3个月内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3个月后,86例接受胃镜复查,除7例仍有轻度充血水肿外,其余79例食管黏膜均恢复正常。结论 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应的辅助诊断措施,可进行有效的诊断食管反流病;制酸药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冠心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48 例以胸骨后疼痛为主诉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动态改变、心梗标志物、冠脉造影、胃镜检查及胃酸测定结果,确诊胃食管反流病后给予制酸、胃动力药治疗.结果 本组48例患者胸痛与胃食管反流病有关,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硝酸脂类药物后,胸痛明显减轻10例,18例疼痛加重,20例症状无改善;胸痛时伴有心电图ST-T改变20例,应用硝酸脂类药物后,仅有5例ST-T恢复正常;应用奥美拉唑和吗丁啉治疗,所有病例于一周后胸痛及伴随症状消失.结论 对酷似冠心病心绞痛之食管源性胸痛患者,均可能伴有心电图ST-T改变,对胸痛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硝酸脂类药物后无效或有效但不能完全缓解时,应考虑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所致,尽快作内镜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0.
马靖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20):17-18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典型反流症状,或引起咳嗽、声嘶等食管外症状而不伴反流症状.它是引起慢性咳嗽(咳嗽持续≥8周)的最常见病因之一,占10%~40%;慢性咳嗽也可以是GERD的惟一表现,占43%~75%.GERD引起的慢性咳嗽被称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