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建立泌炎通淋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HPLC法 ,流动相 :乙腈 - 1%磷酸溶液 (8∶92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32 7nm ;柱温 30℃。结果 :绿原酸线性范围为 0 16 5 μg~ 1 6 5 μg,平均回收率 99 1% ,RSD为 2 0 5 %。结论 :方法可靠 ,简单可行 ,为控制泌炎通淋胶囊的内在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胆香鼻炎片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翔  吴茵  张丽君  邵忙收 《陕西中医》2004,25(10):934-935
目的 :建立用HPLC法测定胆香鼻炎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C1 8柱 ,甲醇 -水 -冰醋酸 -三乙胺 ( 2 0∶85∶1∶0 .3)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32 4nm ,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计算应不低于 2 0 0 0。结果 :绿原酸在 0 .1 2 5~ 1 .0 0 0 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γ =0 .9998;平均回收率为 98.9% ,RSD =1 .34% (n =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 ,重现性好 ,灵敏度高 ,可用于测定胆香鼻炎片中绿原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RP-HPLC法测定桑叶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疆不同地区、不同采集期、不同品种桑叶中的绿原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 ZORBAX— ODS(5 μm2 5 0 mm× 4 .6 m m i.d.)柱 ,甲醇 - 0 .0 1mol/ L 磷酸二氢钾 (2 5∶ 75 p H=3.5 8)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32 8nm。结果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绿原酸的峰面积与其质量在 0 .0 5 2~ 2 .5 8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为 :Y=2 770 .5 1X- 18.0 7,r=0 .9999,平均回归率为 97.5 ,RSD=1.81% (n=6 )。结论 方法简单、快速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烷基硅烷柱,绿原酸:甲醇-0.4%的磷酸水溶液(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 nm;黄芩苷:甲醇-水-磷酸 (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4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 绿原酸在0.118~1.1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RSD为2.6%(n=5);黄芩苷在0.069 6~0.556 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RSD为1.4%(n=5).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芩兰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清咽袋泡剂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清咽袋泡剂中绿原酸的含量 ,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 :采用WATERS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以甲醇∶1%冰醋酸 (18∶82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32 8nm。结果 :绿原酸在 0 16 5~ 1 2 36 μg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为 99 48% ,RSD为 1 32 % (n =6 )。结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咽袋泡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方便、准确、快速 ,可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 (金银花、黄芩、连翘 )中黄芩苷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Nucleosilc18色谱柱 ,甲醇 -冰醋酸 -水为流动相 (4 5∶0 .2∶5 5 ) ,进行梯度洗脱 ,流速为 0 .8ml/min ,检测波长为 2 74nm。结果 :黄芩苷线性范围为 0 .0 2 4 5~ 0 .2 4 5 μg ,平均回收率黄芩苷 =97.97% ,RSD =0 .9%。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 ,可作为双黄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银芪抗病毒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用Alltima C1 8(5 μm,15 0 mm×4 .6 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内含0 .2 mol/L磷酸二氢钠,磷酸调p H值为3.4 (15∶85 ) ,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 7nm。结果:绿原酸在0 .4 5 6~2 .73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 .9999) ,平均回收率为10 0 .13% ,RSD为1.4 7%。结论:实验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川芎胶囊中川芎嗪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复方川芎胶囊中川芎嗪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 80 %甲醇溶液提取 ,以Nova pakC1 8色谱柱 (3 9mm×30 0mm ,4 μm)为固定相 ,甲醇 水 (5 0∶5 0v v)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82nm。结果 :川芎嗪在 5~ 4 0 μg·ml- 1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96 ;平均回收率为 99 0 % ,RSD =1 2 % ;日内精密度是RSD =0 6 %。结论 :方法能消除其它成分的干扰 ,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9.
RP-HPLC测定连翘病毒清胶囊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建立连翘病毒清胶囊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RP 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YWG -C18色谱柱 ( 4. 6mm× 2 50mm ,10 μm) ;连翘苷含量测定流动相乙腈 水 ( 2 5∶75) ,流速 0 8mL·min-1,检测波长 2 77nm ;连翘酯苷含量测定流动相乙腈 水 冰醋酸 ( 17∶83∶0 4) ,流速 1 0mL·min-1,检测波长 2 80nm。结果 :连翘苷平均回收率为 99.6% ,RSD 1 9% (n =5) ;连翘酯苷平均回收率为 10 1 3 % ,RSD 2 5% (n =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可作为连翘病毒清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感颗粒中绿原酸和芍药苷的含量。方法 :DiamonsilC18 柱(4 6×250mm ,5μm) ,流动相为乙腈 -水 -磷酸(20∶80∶0 4) ,流速1 0ml/min,检测波长为235nm。结果 :绿原酸在进样量0 4 -4 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 71 %,RSD=1 70%(n=6)。芍药苷在进样量1 0 -10 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 47 % ,RSD=0 88%(n=6)。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易行、重现性好 ,可用于抗感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HPLC法测定珍菊降压片中绿原酸、氢氯噻嗪及芦丁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珍菊降压片中绿原酸、氢氯噻嗪及芦丁的含量。方法 采用甲醇 水 丙酮 (4 5∶4 5∶10 )溶液超声提取 ,在LichrospherODS(5 μm ,4 .6× 15 0mm)柱上 ,以乙腈 0 .4 %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流速 1mL·min-1,柱温 30℃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DAD)。结果 绿原酸浓度线性范围2 .4 712 .35 μg·mL-1(r =0 .9995 )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3% ,RSD为 3.4 %。氢氯噻嗪浓度线性范围 4 .2 6 2 1.2 8μg·mL-1(r=0 .9997) ;平均回收率为 99.4 % ,RSD为 2 .5 %。芦丁浓度线性范围 10 .885 4 .4 μg·mL-1(r=0 .9996 ) ;平均回收率为 99.3% ,RSD为 1.8%。结论 该法准确、精密度高、重现性好 ,可作为珍菊降压片中野菊花浸膏粉、氢氯噻嗪、芦丁质量控制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鱼腥草不同部位中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为鱼腥草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绿原酸流动相乙腈-0.1%磷酸(12∶88),检测波长326 nm,芦丁流动相甲醇-0.1%磷酸(50∶50),检测波长355 nm,流速均为1.0 mL· min-1.结果:绿原酸和芦丁的浓度与峰面积,分别在9.8 ~68.6μg(r =0.999 7),9.6~67.2μg(r=0.998 5)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100.1%,RSD分别为1.47%,2.12%.结论:鱼腥草不同部位绿原酸和芦丁含量差异很大,叶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相对较高,根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波长转换法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乙腈,流动相C为0.1%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器温度为5℃;洗脱程序:0~8 min为B∶C=12∶88,9~19 min为A∶B∶C=35∶12∶53,20~27 min为A∶B∶C=35∶40∶25,28~35 min为B∶C=12∶18;检测波长程序:0~8 min为326 nm,9~19 min为226 nm、278 nm,20~27 min为278 nm。结果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和汉黄芩素保留时间分别为6.33,15.48,16.69,24.04 min。以峰面积对进样质量线性回归,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汉黄芩素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41.647X-0.158(r=0.9999),Y=31.391X-0.164(r=0.9999),Y=55.847X+2.290(r=0.9996),Y=74.652X+0.045(r=0.9997),线性范围分别为0.06~0.48μg,0.02~0.45μg,0.375~4.500μg,0.002~0.090μg。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回收率分别为95.90%、97.02%、95.16%、91.34%。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快速,可用于双黄连口服液中4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5种藏五加菜中绿原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其绿原酸的含量差异.方法:Kromasil C18柱(4.6 mm × 250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10:90);检测波长324 nm,流速1 mL· min-1.结果:70%甲醇回流提取100 min绿原酸的提取最完全,绿原酸在0.27~3.24 mg峰面积与进样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 =3 ×106X-1.78619×105,平均回收率100.25%,RSD 0.96% (n =9).川产五加属植物中绿原酸含量老叶远低于嫩叶;不同种的川产五加属嫩叶绿原酸含量:糙叶藤五加嫩叶低温烘干品>蜀五加嫩叶低温烘干品>红毛五加嫩叶低温烘干品>无梗五加嫩叶低温烘干品;不同加工工艺中绿原酸的含量:茶叶>烘干>阴干≈热烫>晒干>微波干燥>>盐渍≈冻藏1个月.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有助于藏五加菜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测定脑络通胶囊中盐酸托哌酮和甲基橙皮苷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乙腈-0.025 mol·L-1磷酸二氢钾(每1 L加5 mL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为3.0)(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 ℃,检测波长261和283 nm。结果 盐酸托哌酮在0.191 4~5.742 μm内、甲基橙皮苷在0.040 5~1.215 6 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盐酸托哌酮和甲基橙皮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94%和99.68%,RSD为1.86%和 1.01%(n=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脑络通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测定鼻炎滴剂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 C_(18)(250 mm×4.6 mm,5 μm)柱,以甲醇-水-磷酸(52∶48∶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0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绿原酸在4.30~34.40 μg·ml~(-1)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127.3C-4.396,r=0.999 9,平均回收率102.1%,RSD=0.94% ;黄芩苷在15.52~108.64 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38.15C + 55.1,r=0.999 7,平均回收率100.8%,RSD=1.4%.结论 该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鼻炎滴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及其制剂中大黄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一种大黄及其制剂中大黄酸含量测定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固定相为Spkerisorb C1 8柱 (4 .6 mm× 2 5 0 mm ,5μm) ,流动相为甲醇 -水 -冰醋酸 (6 8.5∶ 31∶ 0 5 )检测波长为 2 5 4 nm。结果 方法线性范围 0 .1~ 1.0μg (r=0 .9993) ,平均回收率为 96 .8 ,RSD=1.13 (n=5 )。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茵栀黄软胶囊中绿原酸含量的RP-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绿原酸线性范围:20~700μg/mL(r=0.999 9),精密度:RSD为0.21%(n=5),平均回收率为99.6%。结论试验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