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娜  陈晓琦  刘红涛  席宇  李晟磊 《肿瘤》2011,31(10):886-892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2,HDAC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研究其表达下调对食管鳞癌EC970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分析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HDAC2蛋白的表达。将特异性针对HDAC2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和对照siRNA分别转染食管鳞癌EC9706细胞,实验分3组:未处理组、对照siRNA组和HDAC2siRNA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EC9706细胞中HDAC2蛋白的表达。CCK-8计数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的增殖情况。FCM法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HDAC2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9.71%,显著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的51.11%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23.19%,3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121,P=0.000);此外,HDAC2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均>0.05),但是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均<0.05)。HDAC2siRNA能有效下调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HDAC2蛋白的表达,明显抑制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的增殖,促使细胞周期静止在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HDAC2表达下调能明显提高p21和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量,同时降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bcl-2的表达量。结论:HDAC2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表达下调介导的食管鳞癌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周期静止以及细胞凋亡可能与p21、bax的表达升高和cyclin D1、bcl-2表达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锌指蛋白217基因(ZNF217)在食管鳞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合成ZENF217基因的siRNA序列并转染对数生长期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设置转染无义序列siRNA和未转染EC9706细胞为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转染48 h后3组细胞ZNF217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侵袭小室检测3组细胞穿膜细胞数变化;MTT法分析3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ZNF217 siRNA组EC9706细胞ZNF217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ZNF217 siRNA组EC9706细胞穿膜细胞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ZNF217 siRNA能明显抑制EC9706细胞体外增殖能力(P<0.05).结论 ZNF217基因表达下降能显著抑制EC9706细胞体外侵袭力和增殖能力,ZNF217基因有望成为食管癌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HDAC6siRNA对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HDAC6的干扰效果,以及HDAC6表达下调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食管鳞癌EC9706细胞分为未处理组、对照siRNA组和HDAC6siRNA组3组,后2组分别转染对照siRNA和HDAC6siRNA。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印迹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各组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HDAC6siRNA对HDAC6的干扰效果;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HDAC6siRNA组的HDAC6mRNA表达的相对水平为0.044,HDAC6蛋白表达相对水平为0.114,与未处理组(0.951、0.924)和对照组(0.947、0.905)相比,HDAC6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下调,t值分别为2.24和2.52,P<0.05;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且G0/G1期的比率为(68.55±2.01)%,显著高于未处理组(45.64±1.26)%和对照siRNA组(46.23±1.39)%,S期的比率(25.93±0.73)%显著低于未处理组(33.13±1.02)%和对照siRNA组(32.98±0.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AC6siRNA能有效下调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HDAC6mRNA和蛋白的表达;HDAC6表达下调能明显抑制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的增殖并能诱导细胞周期静止在G0/G1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SP27分子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高、低转移潜能细胞系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方法:选用EC9706-H、EC9706-L和EC109-H、EC109-L两对食管鳞癌高、低转移潜能细胞系,利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不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差异;利用Western blot检测HSP27在不同转移潜能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上调HSP27低表达细胞中HSP27的表达,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其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细胞划痕实验证实,EC9706-H细胞和EC109-H细胞的体外侵袭转移能力高于EC9706-L细胞和EC109-L细胞;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HSP27在EC9706-H细胞和EC109-H细胞中呈低表达,在EC9706-L细胞和EC109-L细胞中呈高表达;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上调EC9706-H细胞和EC109-H细胞中HSP27的表达,二者的侵袭转移能力明显降低。结论:HSP27与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呈负相关,即HSP27高表达的食管鳞癌细胞其侵袭转移能力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5.
郜辉  冯应勤  朱金峰  何兴端  鲁培  刘红涛 《肿瘤》2012,32(9):681-688
目的:检测酰基-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1,SCD-1)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下调对食管鳞癌E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C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正常食管组织(作为阴性对照)和食管鳞癌细胞株中SC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不同浓度SCD-1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食管鳞癌EC1细胞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C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CCK-8法检测转染前后EC1细胞增殖的变化,FCM检测转染前后EC1细胞凋亡的改变,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总Akt、p-Akt、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SCD-1 mRNA和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5),其表达上调与肿瘤组织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此外,与正常食管组织相比,食管鳞癌EC9706、Eca109和EC1细胞中SCD-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其中EC1细胞中SCD-1的表达水平最高.50 nmol/L SCD-1 siRNA能显著下调EC1细胞中SC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SCD-1表达下调可显著抑制EC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同时,显著上调bax蛋白的表达,并下调p-Akt和bcl-2蛋白的表达,但不改变总Akt的表达水平.结论:SCD-1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抑制SCD-1的表达有望成为食管鳞癌重要的分子治疗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RACK1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不同转移潜能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方法:Transwell实验检测食管鳞癌EC9706-H、EC9706-L和EC109-H、EC109-L细胞的转移潜能;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食管鳞癌高低转移细胞系EC9706-H、EC9706-L和EC109-H、EC109-L中RACK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上调RACK1低表达细胞中RACK1的表达后,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其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EC9706-H细胞和EC109-H细胞的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高于EC9706-L和EC109-L细胞系.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RACK1在EC9706-H细胞和EC109-H细胞中呈低表达;而在EC9706-L细胞和EC109-L细胞中呈高表达.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上调EC9706-H和EC109-H细胞系中RACK1的表达,二者的侵袭转移能力明显降低.结论:RACK1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负相关,过表达RACK1能够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这提示,RACK1在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其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Lu ZM  Liu HT  Xu PR  Hou GQ  Xue LX 《癌症》2007,26(10):1074-1079
背景与目的:早期的研究显示,Notch1信号途径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在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研究Notch1基因在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EC9706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Notch1基因在EC9706细胞中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扩增Notch1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otch1(命名为pcNICD),转染EC9706细胞,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稳定转染pcNICD 载体、转染pcDNA3.1空载体及未处理的EC9706细胞中Notch1的表达,另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未处理、转染pcDNA3.1和转染pcNICD的EC9706细胞的凋亡.结果:EC9706细胞中发现Notch1基因的表达.与未处理的和转染pcDNA3.1的EC9706细胞相比,转染pcNICD的EC9706细胞中Notch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大约增加3倍(P<0.05);但未处理的和转染pcDNA3.1的EC9706细胞中Notch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在未处理的和转染pcDNA3.1的EC9706细胞中,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与未处理的和转染pcDNA3.1的EC9706细胞相比.转染pcNICD的EC9706细胞转染后24 h、48 h和72 h时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Notch信号途径的激活引起食管鳞癌EC9706 细胞的凋亡.提示Notch1基因有可能成为治疗食管鳞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体外乏氧培养条件下食管鳞癌细胞系EC9706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探讨HIF-1α在低氧条件下对食管鳞癌血管生成的调控作用。方法 CoCl2化学缺氧法模拟肿瘤缺氧环境,RT-PCR、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缺氧状态下HIF-1α和VEGF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化学合成小干扰RNA(siRNA)介导的RNA干扰技术(RNAi)用siRNA转染EC9706细胞。观察转染后HIF-1α沉默效果。结果 低氧条件下,EC9706细胞HIF-1amRNA水平稳定,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SiRNA转染EC9706后能够显著下调HIF-1α的基因表达,同时VEGF基因的表达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缺氧促使EC9706细胞HIF-1α在蛋白水平表达升高,并通过转录激活VEGF的机制调控食管鳞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9.
李克  王鑫  何炜  林娜  樊青霞 《癌症》2009,28(1):11-18
背景与目的:上皮性钙粘附蛋白(E.cadherin)和神经性钙粘附蛋白(N-cadherin)在细胞的迁徙和肿瘤浸润转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E-cadherin是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发挥作用的,与之相反,N-cadherin在促进肿瘤的浸润转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N-cadher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以及RNA干扰(RNAi)沉默N-cadherin基因表达对人食管癌细胞系EC9706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n的蛋白表达。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的RNAi技术沉默EC9706细胞中N—cadhefin的表达.观察该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正常食管粘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鳞癌组织中E-cadhenn的阳性率依次降低,分别为95.2%、71.0%、40.3%;N-cadherin的阳性率依次升高,分别为29.0%、61.3%、75.8%。E.cadhefin的阴性率及N.cadhefin的阳性率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二者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534,P〈0.05)。稳定干扰后的EC9706细胞中N.cadhef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的穿膜细胞数为123.4±8.2,而干扰载体组的穿膜细胞数则为49.6±618(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E.cadhefin的低表达和N.cadhenn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RNAi沉默N.cadhefin基因表达可以使EC9706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Notch1信号途径在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的激活状态及 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otch1基因在 食管鳞癌细胞株EC9706细胞中的表达,并通过免疫荧光方法研究 Notch1基因在EC9706细胞中的激活状态。并且利用CCK-8试剂检测食管癌细胞的增殖状态。此外,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 测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最后通过流式细胞仪进一步探索激 活的Notch1信号途径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转染pcNICD后的食 管鳞癌细胞株中发现Notch1基因的表达。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转染 pcNICD后的食管鳞癌细胞株中Notch1信号途径处于激活状态。与未处理和转染pcDNA3.1的EC9706细胞相比,稳定表达NICD的EC9706细 胞的生长速率明显受到抑制(P<0.01)。此外,与未处理的和转染pcDNA3.1的EC9706细胞相比,稳定表达NICD的EC9706细胞的CDK2, cyclin D1和E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转染pcNICD的EC9706细胞在G0/G1期的比率高达74.5%,而未处理的和转染pcDNA3.1的EC9706细胞在G0/G1期的比率分别为59.1%和59.0%。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瞬时表达NICD的EC9706细胞在G0/G1期比率的增加,提示激活的Notch1信号途径能够诱导细胞静止在G0/G1 期。结论 Notch1信号途径的激活引起食管鳞癌细胞的细胞周期 静止,提示Notch1基因有可能成为治疗食管鳞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增殖能力的影响,为肺癌的个性化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表达质粒pSIREN-RetroQ-APE1-shRNA和pOZN-HA-APE1导入A549细胞,免疫印迹检测APE1表达情况。MTT、平板克隆实验、免疫印迹检测APE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重组载体pSIREN-RetroQ-APE1-shRNA转染细胞后,显著抑制A549细胞中APE1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增殖速率明显下降(P<0.05),平板克隆形成显著减少(P<0.05),并阻止细胞周期G0/G1期向S期转化,降低CDK2表达。而过表达APE1可增加A549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周期G0/G1期向S期转化。结论:APE1表达下调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为临床抑制肿瘤生长提供了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iR-203对人舌鳞癌细胞系Tea8113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miR-203过表达的舌鳞癌细胞模型。RT—PCR法检测miR-203过表达慢病毒转染前后miR-203的表达水平;MTT方法检测miR-203过表达(microup组)及阴性对照(NC组)2组细胞的增殖能力,连续检测5d,酶标仪检测A490值,绘制细胞增殖曲线;PI—FACS细胞周期检测miR-203过表达后对DNA合成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70%乙醇固定〉1h,细胞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成功建立了miR-203过表达舌鳞癌细胞模型。定量PCR结果显示,Tca8113细胞中,microup组miR-203表达丰度是NC组的286.262倍,t=34.879,P=0.001。MTT检测结果表明,与Nc组相比,microup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检测第4天microup组A490值为0.492±0.011,NC组为0.681±0.009,t=23.463,P〈0.001。PI-FACS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microup组DNA合成前期(G1期)细胞所占百分率为(58.98±0.56)%,较NC组的(53.86±O.96)%明显增高,t=-7.989,P=0.001;而DNA合成期(S期)、合成后期(G。期)及有丝分裂期(M期)细胞所占百分率降低。结论:miR-203可能通过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从而抑制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的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lupeol及其结构改造后衍生/修饰物对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对lupeol进行化学结构修饰,然后应用MTT方法检测lupeol及其衍生/修饰物对HepG2和SMMC7721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MTT数据显示,lupeol及其衍生/修饰物均能抑制HepG2和SMMC7721细胞增殖,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Lupeol、H1、T1和T2的IC50分别为40μmol/L-50μmol/L、约120μmol/L、约50μmol/L和70μmol/L-80μmol/L。结论:lupeol结构改造后,并没有提高其对肝细胞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观察改善肿瘤细胞的乏氧状态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Ⅱ~Ⅳ期的NSCLC患者42例,资料完整者38例,在放射治疗前30 min内,采用舒氧康静脉内给氧的方法,提高血液中的氧分压,改善肿瘤细胞的乏氧状态;给氧前、后分别作血气分析,然后及时给予放射治疗,每次2 Gy,每日1次,每周5 d,总剂量60 ~ 70 Gy,随机选取同期的常规普放NSCLC患者37例作对照,按WHO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组内给氧前后的动脉氧分压(PO2)分别为(85.6±7.5)mmHg,(103±9.7)mmHg;内给氧前后的血氧饱和度(SaO2)分别为(89.5±6.1)%和(94.4±5.2)%;放疗有效率为63.16 %(24/3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3.24 %(16/37),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0.05<P<0.1),而两组之间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结论 放疗前静脉内给氧可改善肿瘤细胞的乏氧状态,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lupeol及其结构改造后衍生/修饰物对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对lupeol进行化学结构修饰,然后应用MTT方法检测lupeol及其衍生/修饰物对HepG2和SMMC7721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MTT数据显示,lupeol及其衍生/修饰物均能抑制HepG2和SMMC7721细胞增殖,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Lupeol、H1、T1和T2的IC50分别为40μmol/L-50μmol/L、约120μmol/L、约50μmol/L和70μmol/L-80μmol/L。结论:lupeol结构改造后,并没有提高其对肝细胞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黄素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周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方法:设计空白对照组及不同浓度的大黄素溶液作用于A-549细胞,MTT比色法测定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A-549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结果:大黄素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其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升高而增加。400mg/L时达到83.33%,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A549细胞具有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可将其阻滞于G0/G1期,阻止细胞进入S期。结论:大黄素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可使A-549细胞增殖周期停滞于G0/G1期,而阻止其进入S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甘露糖对6个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在6个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MTT法观察甘露糖对肺癌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分别给予对照组、甘露糖组0、2、4、6、8、10Gy照射,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甘露糖对6个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甘露糖组、照射组及联合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6个肺癌细胞系中磷酸甘露糖异构酶表达量各不相同,其中A549细胞表达量最高,H460细胞表达量最低。11.1mmol/L甘露糖对A549、H460细胞系抑制作用相同,随着甘露糖浓度增加,对H460细胞系抑制作用更显著。采用11.1mmol/L的甘露糖可明显增加H460细胞系放射敏感性及细胞凋亡率,而对A549细胞系放射敏感性和凋亡率影响不大。结论 在磷酸甘露糖异构酶高表达的6个肺癌细胞系中,甘露糖可增强部分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Hedgehog信号通路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探讨该通路关键信号分子Smoothened(SMO)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肾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01-01-2013-06-30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8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MO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小干扰RNA下调SMO在人肾癌细胞786-O中的表达,分别应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下调SMO表达对细胞增殖、凋亡及Gli1和Gli2表达的影响.结果 SMO在73例(91.25%)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有表达,其在高级别肾癌中表达(80.49%)较低级别(56.41%)显著升高,x2 =5.39,P=0.02.RT-PCR 检测结果显示,SMO在人肾癌细胞系786-O中表达量为0.704±0.059;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SMO在786-O中表达量为0.651±0.074.在786-O细胞中应用小干扰RNA沉默SMO表达后,实验组细胞相较于对照组其活力百分比在48、72和96 h分别为92.7%、80.9%和79.9%,3个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细胞凋亡显著增加,t=-29.2,P<0.001;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其下游分子Gli1和Gli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Gli1:3.2 vs 2.9 vs1;Gli2:2.5 vs 2.1vs 1).结论 SMO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以及调节Gli蛋白表达参与了肾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IL-22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临床意义及其在患者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8例ccRCC患者的血清,同时以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对象血清IL-22的表达水平。生存分析探讨IL-22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情况的关系。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ccRCC患者血清中的IL-2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对ccRCC患者随访5~63个月,平均(45±12.4)个月,IL-22高水平组的无进展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低水平组。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清IL-22表达水平、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TNM分期是影响ccRCC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cRCC患者血清IL-22表达水平偏高,且IL-22高水平表达患者预后较差。血清IL-22表达水平在ccRCC患者的预后判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Dai T  Zhou Q  Zeng X  He J  Yang Y  Li C  Ren D  Liu L  Liao B 《中国肺癌杂志》2001,4(4):281-286
目的 研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特性。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肺部良性病变和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检测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特性。结果 ( 1)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K+ 通道表达的K+ 电流具有电压依赖性 ,能被K+ 通道阻断剂TEA阻断。鳞癌细胞膜电流具有失活趋势和内向整流特点 ;腺癌细胞膜电流具有不失活特性 ,无内向整流特点。TP =5 0~ 90mV时 ,时间常数 (τ值 )为 3.6~ 9.8ms。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电容为 ( 15 .35± 0 .65 )pF ,K+ 电流密度为 ( 12 1.0 8±8.35 )A/F。 ( 2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K+ 电流幅度、电流密度和膜电容较支气管上皮细胞明显增高 (P <0 .0 0 1) ,癌细胞τ值显著小于支气管上皮细胞的τ值 (P <0 .0 0 1)。结论  ( 1)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存在与延迟整流性类似的钾离子通道 ,且表达明显增加 ,活动明显增强。 ( 2 )检测肺癌细胞膜K+ 通道可为研究肺癌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的信号传导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