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19例复杂的胸部降主动脉瘤患者行人工血管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19例复杂的胸部降主动脉瘤患者在深低温体外循环股股转流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术,其中18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方法。术前备齐物品和药物,术中做好降温和复温的护理、输液输血的护理、预防感染、保护肺部,密切注意手术进展,准确传递手术器械。结果 18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患者均无神经系统损害及出血等并发症。体外循环时间146~23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6~80min,DHCA时间7~48min。1例因术后发生重度低心排死亡。结论在深低温体外循环股股转流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术,可提高手术安全性。而科学的护理配合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胸部降主动脉瘤体外循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胸部降主动脉瘤手术中采用不同体外循环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对大脑的保护作用。方法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术前经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为胸部降主动脉瘤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6例,女9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48.1岁;病程6d~4个月(19.0±6.5d)。术前临床诊断为DeBakeyⅢ型夹层41例,马凡综合征手术后并存或并发Ⅲ型夹层9例,假性动脉瘤7例,真性动脉瘤8例。施行人工血管补片修补降主动脉破口2例,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63例,其中降主动脉置换术+肋间动脉移植术18例。结果 65例患者采用的体外循环方法包括左心转流13例,全心转流12例,深低温停循环(DHCA)全身逆行灌注(TBRP)30例,改良上下半身分离体外循环10例。体外循环时间51~212min,DHCA时间18~75min,逆行灌注时间18~73min,上半身停循环时间21~31min,下半身停循环时间39~67min。所有患者无1例手术死亡;未发生大脑并发症,无1例瘫痪并发症发生。术后早期死亡2例,均死于无尿性肾功能衰竭。结论根据胸部降主动脉瘤发生的解剖部位和范围选择不同的体外循环方法 ,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选择的标准是要有利于手术操作,器官保护效果确实,操作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3.
414例胸主动脉瘤手术的体外循环经验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 回顾性总结不同体外循环方法在 414例胸主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及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升主动脉瘤组 2 90例 ,中低温全心肺转流是基本方法 ;其中夹层动脉瘤 2 2 2例 ,74例累及弓部 ,为实施脑保护 ,将此类病人分为 4个亚组 :深低温停循环组 (DHCA)、深低温停循环辅以上腔静脉逆行灌注组 (DHCA +RCP)、应急重建脑灌注组、上下分离灌注组 ;共有 5 6例采用RCP脑保护。 12 4例降主动脉瘤均采用左心转流。 1例术中发生意外室颤不能复苏而改为全心肺转流。结果 升主动脉瘤组中 ,15例DHCA 10~ 6 3min ,平均 35 86min ;RCP 5 6例 ,平均 42 4min ;最长达 81min ;死亡率 3 79% (11 2 90例 )。降主动脉瘤组左心转流平均时间 (12 5 5 6± 5 7 2 8)min ;死亡率 6 6 5 % (7 12 4例 ) ;3例术后并发下肢截瘫。结论 胸主动脉瘤手术的体外循环方法应依病变部位、手术入路有所不同 ,术中保护重要器官免受缺血损伤是关键所在。DHCA加RCP是重建主动脉弓手术时较好的脑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左心转流在降主动脉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1例降主动脉癌患者,均行左心转流降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结果全部患者的治疗效果均十分满意,1例术后胸腔出血并肺部感染,经再次开胸止血,联合应用抗生素和全身支持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左心转流下行胸部降主动脉瘤手术是积极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四分支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顺行选择性脑灌注(ASCP)四分支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疾病的方法和经验。方法2004年9~12月,日本群马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外科应用四分支人工血管置换治疗主动脉弓部疾病12例,其中主动脉瘤7例(4例为升主动脉瘤累及主动脉弓部、3例为主动脉峡部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例(DeBakey型1例、DeBakey型3例、DeBakey型1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应用球囊灌注管对3个头臂动脉行选择性脑灌注,用四分支人工血管行主动脉弓置换;其中Bentall手术加主动脉弓部/右半弓置换各1例,全弓部置换3例,右半弓置换3例,弓降部置换4例;12例手术中2例行象鼻手术。结果全组12例患者恢复良好,无脑部及其它系统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5.5±1.7h,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42.2±12.9min;术中4例未输血;术后住院时间22.3±7.2d。结论顺行选择性脑灌注对脑保护安全可靠,应用四分支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疾病可缩短深低温停循环的时间,降低弓部置换手术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支架"象鼻"手术治疗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12例DeBakey Ⅰ型AD患者,平均年龄48.1岁.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右腋动脉顺行灌注(SCP)脑保护,实施支架"象鼻"手术(即升主动脉和全弓置换及降主动脉腔内支架植入).结果 术后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8.3%.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63.2±17.7)min,停循环时间(41.6±12.3)min.随访3~6个月,无死亡病例.结论 支架"象鼻"手术简单,停循环时间短,治疗DeBakey I型夹层主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164例胸部主动脉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胸主动脉瘤的诊断和血管置换的方法及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应用。方法1995年12月至2006年12月对164例胸部主动脉瘤进行治疗,男117例,女47例;年龄27~77岁,平均54岁。其中马方综合征49例,DeBakeyⅠ型夹层动脉瘤38例,Ⅱ型18例、Ⅲ型59例。心功能(NYH分级)Ⅰ级35例,Ⅱ级55例,Ⅲ级58例,Ⅳ级16例。对马方综合征采用胸部正中切口,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Bentall手术(44例)和Wheat手术(5例);38例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瘤行升主动脉加全弓部血管置换术30例,升主动脉加半弓血管置换8例,其中行全胸段主动脉血管置换2例、Wheat手术25例、主动脉瓣成形术3例;59例降主动脉夹层瘤中36例经左后外侧胸部切口、左心转流下或自体血液转流下行降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23例由采用介入的方法经股动脉置入降主动脉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治疗。结果围术期死亡6例,余者痊愈出院。142例随访3个月~9年10个月,3例随访期内死亡,余均健康生存。结论对于胸主动脉夹层瘤应采用积极的外科治疗方法。全弓血管置换应用双侧颈动脉灌注对脑的保护效果确切,术中应用改良象鼻手术可以简化手术操作,Ⅲ型夹层瘤应用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Xu ZY  Song ZG  Han L  Lu FL  Zou LJ  Xu JB  Zhang BR  Wang LC  Wang J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8):1250-1252
目的探讨胸部降主动脉瘤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适应证。方法1996年1月至2006年6月手术治疗41例胸部降主动脉瘤,其中DeBakeyⅢ型夹层26例,马方综合征手术后并存或并发Ⅲ型夹层5例,假性动脉瘤6例,真性动脉瘤4例。手术方式包括:左心转流(9例),股.股转流(7例),肺-股转流(2例),深低温停循环(23例)。全胸降主动脉置换15例,其中12例重建肋间动脉。结果围手术期1例患者(2.4%)死于无尿性肾功能衰竭。术后并发呼吸功能不全6例,肾功能不全6例,声音嘶哑4例,乳糜胸2例,无截瘫。结论外科手术治疗降主动脉瘤仍有其独到之处和手术适应证,深低温停循环能够明显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再次及多次主动脉瘤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3例共27次主动脉瘤手术的经验。方法:全组13例中男8例,女5例,2次手术者12例,3次手术1例,再次手术距前次手术平均50个月(22d-233个月),首次手术分别是:主动脉根部置换7例,慢性B型夹层行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3例,肾动脉下方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1例,急性A型夹层行主动脉瓣及升主动脉成形,川崎病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成形各1例,再次手术分别是因残余夹层扩大行全弓置换加ElephantTrunk1例,胸降主动脉置换2例,2例再发弓部夹层,1例行根部置换+部分弓部置换,1例行升弓部置换;2例胸降主动脉瘤,1例胸腹主动脉瘤,1例B型夹层,常温阻断下行人工血管置换术,1例根部瘤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根部置换术,川崎病再发无名动脉和弓部动脉瘤行无名动脉及部分弓置换1例,1例A型夹层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成形术后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再发升主动脉瘤行升主动脉置换;1例根部置换再行弓降部置换术后,再发弓部动脉瘤,第3次手术行全弓置换,再手术时采用深低温停循环8例,常温阻断4例,中低温体外循环2例。结果:术后4例出现脑部并发症,1例肝功能异常,均治愈,无住院死亡。随访远期死亡3例,另有2例随访6个月和70个月,现待手术。结论:再次手术以再发或多发动脉瘤(包括主动脉夹层)为最常见原因,其次是残余夹层进一步发展,再次手术一定要积极,以免延误手术时机导致死亡。应根据再次手术的部位选择基本方法,累及弓部需深低温停循环并选择性脑灌注,远弓部和胸,腹主动脉可用常温阻断或股一股转流,如无法游离阻断则需要深低温停循环,累及根部则只需要一般体外循环,大出血和昏迷是再次手术最危险的并发症,尽早建立体外循环,低温和停循环期间的脑灌注可有效预防这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胸主动脉瘤合并冠心病同期外科治疗(附1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胸主动脉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经验。方法1999年6月至2002年7月,胸主动脉瘤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5例,均为男性;年龄40~66岁,平均57.2岁;体重60~89kg,平均70.2kg。病种包括主动脉根部瘤5例、升主动脉瘤2例、弓部瘤3例、主动脉夹层5例。经胸骨正中切口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14例;左外侧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股股转流降主动脉置换术1例。结果术后早期30d内死亡1例,随访1~36个月,无远期死亡,无再次手术及冠心病相关事件发生。结论胸主动脉置换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够安全同期进行,同期冠心病的再血管化对预防冠心病相关事件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股动、静脉插管体外循环在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电视胸腔镜辅助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和体外循环的管理。方法85例患者中被诊断为房间隔缺损38例、室间隔缺损43例、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4例,均经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借助电视胸腔镜施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85例患者体外循环时间30~179min(91.7±27.4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6~103min(37.2±6.1min);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均自动复跳。1例患者因残余漏再次手术,2例患者股动脉拔管时出现血管内膜撕裂;其余8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8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借助电视胸腔镜施行心脏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胸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19例胸主动脉瘤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 19例胸主动脉瘤患者,其中升主动脉瘤9例(马方综合征8例),7例行Bentall 手术,2例行Cabrol手术;降主动脉瘤10例,均行降主动脉置换术. 结果除1例患者术中死亡外,其余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均示主动脉瓣关闭良好,移植的冠状动脉、降主动脉通畅,无扭曲,无脊髓损伤和神经系统并发症.随访18例,随访时间0.3~5.4年,心功能恢复至Ⅱ级3例,Ⅰ级15例,效果满意. 结论手术治疗胸主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经单一胸部正中切口采用低温停循环技术行解剖外升主动脉-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主动脉缩窄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8年5月我院连续12例主动脉缩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女各6例,年龄13~42岁,均有高血压症状,上下肢动脉收缩压差46~85(57.1±16.8)mm Hg。手术经胸部正中切口,采用体外循环及深低温停循环技术,行升主动脉-心包后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结果人工血管平均直径14~20(17.2±1.8)mm,体外循环时间69~197(115.9±40.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1~142(69.8±30.7)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9~27(16.8±4.1)min。所有患者均未输血,无严重并发症。术后上下肢动脉收缩压差值为–12~22(14.3±4.8)mm Hg,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随访3~91(41.9±21.5)个月,随访期间仅1例患者术后需要服用1种降压药物,其余患者均正常。结论深低温停循环下经胸部切口行解剖外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主动脉缩窄安全有效,未来需要更多病例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经上腔静脉逆行灌注脑保护在主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ong PQ  Guan YL  He ML  Yang J  Wan CH  Du SP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2):109-111
目的 探讨在主动脉瘤手术中应用经上腔静脉逆行灌注的脑保护效果。 方法  65例主动脉瘤患者分 2组 ,15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 (DHCA) ,5 0例经上腔静脉逆行灌注 (RCP)进行脑保护。术中比较 2组患者不同时间颈内静脉的血乳酸含量 ,对部分RCP患者测定了灌注血和回流血的流量分布 ,以及灌注血和回流血的氧含量。 结果 DHCA组停循环时间为 10 0~ 63 0min ,平均(3 5 9± 18 8)min ;RCP组为 16 0~ 81 0min ,平均 (45 5± 17 2 )min。术后至清醒时间DHCA组为4 4~ 9 4h ,平均 (7 1± 1 6)h ;RCP组 2 0~ 9 0h ,平均 (5 4± 2 2 )h。DHCA组手术死亡 3例 ,RCP组死亡 1例 ;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DHCA组 3例 (死亡 2例 ,成活 1例 ) ,RCP组 1例 (存活 )。手术总成功率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RCP组分别为 96%和 2 % ,DHCA组为 67%和 2 0 % (P <0 0 5 )。RCP组再灌注期间颈内静脉血乳酸含量增高幅度低于DHCA组 [(4 4± 0 6)mmol/Lvs (6 2± 0 9)mmol/L ,P <0 0 1],经头臂和下腔静脉血流量测定显示约 2 0 %血液经头臂动脉回流 ,灌注血和回流血氧差9 0 0~ 13 67ml/L ,证实RCP期间脑组织有氧利用。 结论 在主动脉瘤手术中 ,应用RCP可以延长停循环的安全时限 ,是可行的脑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发生的护理问题及解决方法,便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将2003年1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的140例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患者分为两组:2003年1月~2010年2月常规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患者70例为对照组,2010年2月~2011年10月加强股静脉置管护理的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患者70例为实验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护理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股静脉置管护理并发症发生率43%;实验组股静脉置管护理并发症发生率20%,实验组较对照组并发症明显减少,痛苦明显减轻。结论:置管后的精心护理可明显减少护理并发症、患者痛苦及导管留置时间,增加导管使用期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离心泵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40例患者(年龄5.55±4.36岁、体重17.91±11.95kg)中,首次手术29例,二次手术11例。在体外循环中均使用Jostra离心泵,转流过程中随时调整转速,保证在不同阻力下有相对恒定的灌注流量。结果浅低温平行循环2例,深低温停循环(DHCA)4例,深低温低流量(DHLF)3例,DHCA+DHLF 1例,中低温中高流量30例。总转流时间136.48±87.27m in(23~478m in),主动脉阻断时间71.61±36.15m in(13~153m in),DHCA时间12~67m in,DHLF时间4~52m in。结论离心泵操作简便,预充量小,对血液成分的破坏相对较少,在危重患者中值得推广使用,适合作长时间心室辅助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弓部瘤及降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主动脉弓部瘤及降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3例主动脉弓部瘤及降主动脉瘤病人中男8例,女5例.年龄(62.6±8.3)岁.动脉瘤的最大直径为45~68?mm,平均(58.1±7.3)?mm.体外循环方式有完全体外循环、部分体外循环、选择性脑灌注(SCP)、深低温停循环(HCA)及逆行性脑灌注(RCP).6例弓部动脉瘤及3例急性StanfordA型夹层动脉瘤在HCA和SCP下行全弓部置换术;1例StanfordB型夹层动脉瘤在HCA和RCP下行血管置换;3例真性降主动脉瘤中,2例在部分体外循环下,1例在HCA下行血管置换,其中2例行肋间动脉重建.采用的外科吻合技术有开放吻合和阻断瘤体两侧进行吻合两种.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及脊髓损伤.发生2例脑梗塞,无肾功能不全者.结论主动脉弓部瘤及降主动脉瘤手术时,体外循环方式的选择和适当的外科吻合技术是手术成功的两个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上腔静脉置换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 对8例胸部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上腔静脉置换术.结果 8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出血600~2 000 ml,平均900.0 ml;手术时间3~7 h,平均4.5 h;无术中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手术配合,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程进  翟颖  张燕 《护理学杂志》2010,25(4):15-16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应用抗感染导管行股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ICU反复住院高龄患者使用抗感染导管行股静脉置管18例次,给予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及各种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股静脉导管留置时间7~145d,3例超过100d,平均留置时间65.4d,2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结论抗感染导管能减少高龄患者股静脉置管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针对性护理措施在导管维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应用抗感染导管行股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ICU反复住院高龄患者使用抗感染导管行股静脉置管18例次,给予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及各种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股静脉导管留置时间7~145d,3例超过100d,平均留置时间65.4d,2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结论抗感染导管能减少高龄患者股静脉置管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针对性护理措施在导管维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