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整理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现状。为今后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临床治疗和机理研究两方面对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状态的文献进行综述,归纳针灸治疗取穴规律。结论:研究已证实针灸能够缓解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状态,疗效肯定、取穴灵活、方法多样,但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以提高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中风是临床常见病,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中医在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该文现以中风后抑郁症为研究对象,从祖国传统医学的角度,浅析其病因病机,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了解目前中风后遗症的中医治疗现状。方法:通过查阅2013年上半年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康复保健3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风后抑郁症越来越多地成为中风后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尤以针药并用和针灸治疗疗效突出,心理调护及后期康复治疗发展显著。结论: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无副作用、经济安全等优点。但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目前尚未完善。但仍不可忽视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有效性、优越性,该文对优选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药疗法作了探讨。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治疗及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择时取穴针灸法治疗中风病150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择时取穴针灸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子午流注配合灵龟八法开穴针刺治疗中风病人 15 0例 ;10 0例中风患者采用循经取穴 ,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 ,优于对照组的 82 % (P <0 0 5 )。 2 )择时取穴针灸法治疗中风病人的临床疗效与病情轻重及病程长短密切相关。结论 :择时取穴针灸法治疗中风病疗效优于循经取穴常规针灸法 ;中风患者应尽早采用择时取穴针灸法治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尤其在针刺取穴手法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该研究对近10年来临床研究进行综述,笔者主要对其针灸疗法和综合疗法两方面进行总结与探讨,旨在对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的研究和临床提供参考依据,并指出针灸是治疗该病证的重要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风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中风病的常见并发症,针灸在对中风后抑郁症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针灸治疗手段丰富多样,提高了临床疗效。该文就近10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主要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大体可概括为:体针针刺、头针针刺、项针针刺、灸法、耳穴贴压等,均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并因其"绿色"、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临床针灸歌赋中的中风治疗用穴特点。方法根据明代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记载的针灸歌赋内容,摘录针灸歌赋中有关治疗中风的部分,按照中风、类似疾病名称及中风的症状(半身不遂、肢体痿软无力、肢体经筋屈曲拘挛、语言不利及不语、口角歪斜及流涎等)、类似症状进行分类,然后进行归纳、综合分析。结果临床相关的针灸歌赋中,涉及治疗中风的歌赋14首,涉及处方30张,28个穴位(52穴次),涉及经脉10条。结论在临床相关的针灸歌赋中,中风治疗的选穴主要有以下特点:注重辨证取穴;阳经取穴为主,阳明经穴是重点;强调循经取穴;重视局部取穴,结合远道取穴;兼顾对症取穴;突出特定穴;强调泻法,同时补泻兼施,针灸并用;擅长特殊方法。  相似文献   

7.
白雪芹 《中外医疗》2011,30(20):137-139
中风偏瘫以其高发率、高致残率,日益引起人们载视,偏瘫后的恢复成为世界康复学的一大难题。目前针对中风后偏瘫的治疗,现代医学的方式是药物、手术和功能训练;中医中药针灸的疗效己经得到普遍认同。目前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方法包括传统针灸及现代针灸。传统针灸包括体针、头针、固定取穴(醒脑升窍、华佗夹脊穴等)、透刺、腹针等,现代针灸有电针、分期取穴以及现代CT、MRI定位取穴法等。此外,针灸结合其它疗法以增强治疗效果的临床、实验研究也越来越多。例如针灸结合中药熏蒸、推拿以及现代医学的功能训练等。  相似文献   

8.
检索魏晋以前针灸治疗中风的古籍文献,研究魏晋以前针灸治疗中风的治则治法和取穴规律。魏晋以前针灸治疗中风的主要治则是补虚泻实;主要治疗方法有巨刺法、放血法、燔针劫刺法、灸法;取穴规律主要是循经取穴和分部取穴,经脉以阳经和督脉为主,部位以头面四肢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述近年来针灸对于过敏性鼻炎的现代研究进展。方法:通过主要以传统针灸疗法为主的治疗方法,还有针灸配合的电针、拔罐、特殊取穴法、自注血液疗法、挑刺疗法等等治疗方法来进行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相关研究。结果:得出近些年来关于以针灸为主要手段并配以相关辅助疗法的方法应用广泛并且被认可。结论:针灸对于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现代RCT文献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方法:在收集针灸治疗抑郁症的近十五年现代RCT文献基础上,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现代RCT文献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结果:通过数据挖掘关联规则分析,提炼出针灸治疗抑郁症中,重视循经选穴,以督脉经络腧穴选用最多,常用腧穴主要分布在头面颈项部位,重视局部取穴配合远端取穴,其中督脉的百会穴使用频次最多,交会穴、五输穴等特定穴运用广泛.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关联分析发现,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现代RCT研究以循经取穴为重要原则,尤其重视特定穴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运用于针灸经穴运用特点和规律的分析是可行的,其结果可用于指导针灸临床.  相似文献   

11.
查阅相关文献,从针刺(体针、头针、电针、耳针、芒针)、灸法、针灸结合、针药结合及综合疗法等5个方面对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进行概述,指出针灸治疗本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但存在取穴混乱、样本量少、疗效评价标准不一等问题,在今后研究中应针对上述问题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近10年来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理论研究中主要讨论了抑郁症与脏腑功能的相关性和抑郁症的虚实属性,临床研究中主要讨论了抑郁症的针灸治疗方法和用穴规律.认为抑郁症有一个从实到虚的发展过程,其中涉及到多个脏腑.治疗中应注重辩证论治,采用综合疗法.提出了今后针灸治疗抑郁症在理论和临床上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风后抑郁是常见的脑中风后并发症,可以严重影响中风患者主动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从而延缓恢复过程,中医药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方面有一定优势。文章从病因病机、中医药及针灸治疗等方面将近年来有关中风后抑郁研究及文献进行综述,并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今后研究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针灸治疗中风临床研究的进展及展望作简要述评。方法:综述体针、头针、舌针、择时取穴针法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及机理探讨。结论:针灸治疗中风有确切疗效;也存在临床研究的某些不足;对今后的临床研究阐述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5.
中风上肢瘫的针灸治疗概况姚文龙糜中平(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10029)关键词中风上肢瘫针灸治疗概况中图号R246中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高。针灸治疗中风疗效确切,本文收集了近期针灸临床治疗情况,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1辨证取穴治疗...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针灸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并提出临床科研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临床研究从针灸取穴的特点、各种疗法进行分析,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对近年针灸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文献进行综述.针灸治疗该病取穴灵活、方法多、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但临床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7.
中风后手功能障碍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其手功能恢复难度大、时间长,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目前西医尚无独特、系统的诊疗方案,针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在治疗手功能障碍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具有独特的优势。作者将综合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进行概述,主要从普通刺法、特色刺法、针刺结合他法、其他方法归类整理,并分析各医家对该病论治的作用机理以及临床疗效评价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中风后手功能障碍提供最佳的治疗思路。研究发现目前针灸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广泛应用于临床,虽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仍存在缺乏高质量、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缺乏中医辨证论治,缺乏横向对比、纳入标准以及疗效评价标准未统一的等等不足之处,今后需进一步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是中风后遗症中较难解决的问题,一般需经历软瘫期、硬瘫期和恢复期3个阶段。针灸治疗该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该文对近5年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综合了近年来各医家在该领域的探索认识及针灸在治疗中的运用情况,并指出针灸治疗该病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探索规律,开拓思路,提高针灸治疗该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和手工结合检索2008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超星发现系统、维普数据库、Pub Med收录的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文献。采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核心处方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纳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针灸处方192条,涉及腧穴91个,总取穴频次1304次,其中取穴频次最高的腧穴为百会(156次,81.25%),常用经脉为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常用部位为头颈项部,常用特定穴为五输穴。结论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得出针灸治疗抑郁症可采用百会-内关、印堂-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等3组对穴来进行治疗,其取穴规律可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挖掘整理古代医籍中有关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处方取穴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中华医典》,筛选合格古籍及治疗中风偏瘫处方并对穴位进行提取和分析。结果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条文211条,涉及用穴107个,用穴频次713次,用Microsoft Excel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发现:古代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以单穴处方为主,取穴主要集中在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以肢体远端取穴为主,并多选取特定穴,其中五输穴、交会穴、原穴使用频次较高,选用频次最多的穴位为曲池、足三里、昆仑、绝骨、百会。结论古代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以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原则,以调节阳经气海,濡养肢体筋脉为主治思路,主取患侧阳经穴位,主选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穴位,选穴多选用特定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