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约氏疟原虫(P.y)裂殖子抗原免疫BALB/c小鼠,再用约氏疟原虫非致死株10^5PRBC/只攻击。免疫组小鼠血中原虫推迟出现,提早消失,原虫率明显低于未免疫小鼠和佐剂对照小鼠;佐剂对照组仅原虫高峰推迟出现,与易感小鼠无明显差异。抗原免疫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对抗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增殖反应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原虫攻击后增殖反应普遍受到抑制,但免疫小鼠比其它两组恢复快,感染后18天即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2.
用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yoeliyoeli,)可溶性抗原加佐剂免疫小鼠,观察原虫攻击后的保护作用及鼠脾细胞ConA诱导的IFN-γ分泌水平,并设佐剂对照组和空白组。结果显示:免疫组血原虫推迟出现,感染率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1)。感染时间明显缩短,佐剂对照组原虫率也低于空白组;且与空白组比较,免疫组和佐剂对照组IFN-γ高峰出现早,说明IFN-γ对抑制血中原虫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ELISA间接法检测了一种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重组复合基因表达产物诱导小鼠体液免疫的反应。该复合基因包含了编码MSA1、MSA2和RESA上的T和/或B细胞刺激位点的基因片段,同时加有IL-1和TT上的广谱T细胞刺激位点的基因片段。该复合基因在E.coli中的表达产物(简称复合抗原)在有和无佐剂的条件下免疫BALB/c小鼠后,均产生了明显的抗复合抗原的抗体,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抗可溶性裂殖子抗原的抗体。相反,用可溶性裂殖子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则不能产生明显的抗复合抗原的抗体。另外,经复合抗原免疫的C57BL/6小鼠也能产生明显的抗复合抗原的抗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ELISA间接法检测了一种恶性疟原虫保护抗原重组复合基因表达产物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学的反应,该复合基因包含了编码MSA1,MSA2和RESA上的T和/或B细胞刺激位点的基因片段,同时加有IL-1和TT上的广谱T细胞刺激位点的基因片段,该复合基因在E.coli中的表达产物(简称复合抗原)在用和无佐剂的条件下免疫BALB/c小鼠后,均产生了明显的抗复合抗原的抗体,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抗可溶性裂殖子抗  相似文献   

5.
旋毛虫新生幼虫T668重组抗原对小鼠的保护性免疫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旋毛虫新生幼虫T668重组抗原的免疫原性,制备基因工程疫苗。方法以旋毛虫新生幼虫期特异性基因T668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蛋白为抗原免疫小鼠,每间隔10d免疫1次,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10d,每只小鼠攻击感染200条旋毛虫感染性肌幼虫,感染后5周用消化法检查肌幼虫(ML)负荷。结果T668重组抗原免疫组肌幼虫减虫率明显高于佐剂组和对照组。结论T668重组抗原能诱导小鼠产生一定程度的保护性免疫,且可激发特异性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6.
弗氏完全佐剂(CFA)、胞壁酰二肽(MDP)以及矿物油为载体的MDP都已成功地用于猴子抗恶性症原虫的免疫。然而这些性剂还远远不能应用于人。因而找出一种既具有免疫活性、药理学上又可被人接受的免疫强化剂,在疟疾免疫预防上是十分重要的。作者用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yoelii)抗原加多层磷脂酰胆碱脂质体为佐剂对实验小鼠进行了免疫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复合基因-痘苗病毒重组活疫苗修选株在实验动物的抗疟原虫攻击能力,为下一步进入夜猴及人体试验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多次部分换人血猕猴模经静脉输血法进行了抗疟原虫红内期虫体的攻击试验。结果 在免疫后1个月攻虫,重组痘苗病毒免疫猴从第3天一直到第12d的采血检查中均未发现疟原虫;非重组痘苗病毒(对照病毒)免疫猴等3天后原虫感染率上升,第6天原虫感染率最高达到6.0%,而后原虫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弗氏佐剂及3种人用佐剂[Al(OH)3、Montanide ISA720、Montanide ISA51]对重组多表位蛋白M.RCAg-1(malaria random constructed antigen-1)在BALB/c小鼠及新西兰大白兔体内产生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弗氏佐剂、Al( OH)3佐剂、Montanide ISA720以及MontanideISA51佐剂分别与M.RCAg-1蛋白进行配伍,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及新西兰白兔;采用ELISA法检测M.RCAg-1蛋白及其所组成各个表位特异的血清IgG含量;间接荧光免疫试验分析不同配伍组免疫血清对天然疟原虫抗原的识别;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特异性鼠T淋巴细胞的活化;另借助生物传感器评价抗原与不同佐剂配伍组血清的亲和力,并用体外生长抑制试验(GIA)对恶性疟原虫的体外生长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 不同佐剂可诱发不同水平的抗体滴度,Montanide ISA51佐剂配伍组的效果与弗氏佐剂组最为接近,并可使蛋白包含的11个表位肽能都较好诱发出特异性抗体,可有效激发以IFN-γ为主的细胞免疫应答,而且Montanide ISA51佐剂组免疫产生的抗体和M.RCAg-1蛋白质的亲和力高于其他两种佐剂;而Montanide ISA720佐剂和Al(OH)3佐剂免疫组不能诱发小鼠产生显著的IFN-γ反应(P>0.05).Montanide ISA51配伍蛋白质免疫产生的IgG在浓度为2mg/ml时对3D7和Dd2的抑制率分别为60%和100%,Al(OH)3佐剂组免疫兔血清IgG体外抑虫率较低(10%左右),而Montanide ISA720佐剂免疫组血清不能有效抑制疟原虫生长.结论 通过比较3种人用佐剂和弗氏佐剂对BALB/c小鼠和新西兰兔的免疫辅助效能显示,Montanide ISA51佐剂能很好的辅助M.RCAg-1蛋白疫苗诱发动物体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可做为疫苗的候选佐剂之一.  相似文献   

9.
新型免疫佐剂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新型免疫佐剂ImmunEasy^TM(Cp GODN)的免疫调节作用,并与弗氏佐剂相比较,探讨其在单克隆抗体制备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将小鼠用新型免疫佐剂ImmunEasy^TM或弗氏佐剂混合原核表达的重组APRIL抗原,分别以常规免疫和少量抗原免疫方案免疫Balb/c小鼠,用间接ELISA法检测不同时相小鼠免疫血清抗APRIL抗体的总效价及各类和亚类的效价。建立一种能在单个细胞水平反映小鼠B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亚类的改良ELISPOT方法,并对两种佐剂免疫组中配对的小鼠进行检测。常规方法制备杂交瘤,以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比较不同佐剂免疫小鼠所获得的杂交瘤上清液的类及其亚类频率。结果:与弗氏佐剂相比,ImmunEasy^TM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可明显减少抗原用量,缩短免疫周期,提高免疫血清效价,并增加IgG2a、IgM及IgA抗体的比例。结论:在细胞融合制备鼠源性mAb中,应用ImmunEasy^TM,可减少免疫原用量,提高效率,还可优先获得某些类及其亚类的mAb。  相似文献   

10.
猪囊尾蚴保护性抗原cC1的疫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幼虫-囊尾蚴寄生于人和猪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在我国囊虫病也有广泛的流行区域.抗原cC1是以囊虫病患者、病猪血清为探针从猪囊尾蚴cDNA文库中筛选出的具有高度特异性的人、猪共同抗原[1].以抗原cC1为目的基因构建了含有全长cC1 cDNA的重组质粒p3-cC1,同时制备并纯化了重组抗原cC1,以p3-cC1为DNA疫苗,cC1蛋白加弗氏佐剂为抗原佐剂疫苗,用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疫苗免疫接种小鼠观察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1.
恶性疟复合多价抗原基因在小鼠中免疫应答的初步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恶性疟复合多价DNA疫苗的可行性。方法 把带有ATG的接头与人工合成的恶性疟原虫复合多价抗原基因AB相连后,构建分别带有SV40或RSV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SV/2AB及pREP9/AB,重组表达质粒经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后,检测其诱发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及毒副作用。结果 pSV2/AB及pREP9/AB免疫BALB/c小鼠后均诱发了一定水平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带RS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Flt3L与CCL5作为联合佐剂在prime/boost免疫策略中对HBc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增强及抗肿瘤作用.方法:将两种细胞因子质粒与携带HBc抗原的DNA疫苗经肌内注射法共免疫小鼠, 免疫3次后再用原核表达的HBc颗粒蛋白或HBc DNA疫苗加强, 观察对稳定表达HBcAg 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HBc)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分别采用MTT法检测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脾CD8 T淋巴细胞中IFN-γ表达、ELISA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IL-2、IL-4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特异性CTL杀伤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佐剂联合DNA疫苗免疫经蛋白加强组(DDP/Adj)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佐剂联合DNA疫苗免疫组(DDD/Adj)及DDP/Adj组均可促进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P<0.05), 且DDP/Adj 高于DDD/Adj组(P<0.05);DDD/Adj 及DDP/Adj组小鼠脾脏CD8 T淋巴细胞中IFN-γ表达、IL-2 表达水平及CTL杀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 IL-4 表达水平在各组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在prime/boost免疫策略中, 采用Flt3L与CCL5两种细胞因子联合应用可显著促进荷瘤小鼠产生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及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内脏利什曼原虫主要寄生在巨噬细胞系统的单核吞噬细胞内,在一般情况下其无鞭毛期能抵抗巨噬细胞的杀灭作用。 为了观察经杜氏利什曼原虫免疫后的小鼠其巨噬细胞的作用,我们采用了CFW纯系小鼠,经不同免疫方法于免疫后不同时间观察了体外培养中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实验采用的巨噬细胞与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期的比例为1:4。从每24小时吞噬功能的结果表明,经利什曼鞭毛体纯抗原免疫及福氏佐剂加利什曼抗原免疫的两组小鼠,均以免疫后3周的吞噬率最高,分别为72%及96%;两组吞噬指数的均值±SD(4.46±1.72,6.99±4.36)亦较正常组小鼠(1.68±1.25,1.72±1.15)为高,并具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了特异性抗原以及与佐剂合并具有对吞噬功能的激活作用。实验并观察了巨噬细胞内利什曼原虫无鞭毛期的活力作用,从吞噬原虫后20小时开始至 144小时,正常小鼠巨噬细胞内的无鞭毛期再经三恩氏培养基培养后均能恢复为前鞭毛期,而经免疫小鼠巨噬细胞内的利什曼原虫无鞭毛期在72小时后即消失活力。 另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利什曼原虫的动态亦作了仔细观察。 实验结果说明了经过免疫的小鼠,由于被淋巴细胞激活后的巨噬细胞能杀死利什曼原虫,巨噬细胞在宿主对感染应答中是一个重要部分,对于探索黑热病的免疫机理具有一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纳米乳作为佐剂对恶性疟疾人工重组蛋白疫苗M.RCAg-1免疫原性的影响,将纳米乳佐剂与M.RCAg-1相配伍,于第0、14、28 d肌肉注射免疫小鼠,抗原量为20μg/只。第3次免疫后10 d,眼球取血并取脾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Ig G抗体水平、抗体亚类及其对抗原单表位的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反应(IFA)检测抗体对恶性疟原虫天然蛋白的识别,用ELISPO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结果显示疫苗佐剂组小鼠血清中抗M.RCAg-1的抗体水平可达1∶108;疫苗佐剂组产生的特异性Ig G抗体以Ig G1为主;疫苗佐剂组抗体对抗原单表位和天然虫体的识别效果显著。各表位和蛋白诱发免疫小鼠分泌IFN-γ的特异性淋巴细胞克隆数高于分泌IL-4的特异性淋巴细胞克隆数。结果提示纳米乳作为恶性疟疾疫苗M.RCAg-1的佐剂,能够显著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体外实验中观察了同种特异T细胞疫苗免疫鼠T淋巴细胞对同种抗原和丝分裂原的反应能力,B6同种抗原特异TCV免疫的BALB/c小鼠对B6同种抗原的反应能力明显受抑制。对无关第三者同种抗原AKB的反应能力也显著下降,表明存在抗原非特异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鼠疟模型作为恶性疟原虫多表位疫苗保护性的探索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寻找恶性疟原虫基因工程多表位疫苗保护性评价的模型动物,利用小鼠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yoelii)及小鼠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berghei)模型对本实验室构建的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多阶段、多表位基因工程候选疫苗进行了体内保护性及免疫模式探索试验。结果在约氏疟原虫模型,先用该疫苗基因的大肠杆菌表达蛋白免疫,后用含同一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加强免疫组,与野生型痘苗病毒免疫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的死亡时间延长(P<0.01)。结果初步显示,约氏疟原虫鼠疟模型可用作该基因工程多表位恶性疟原虫候选疫苗的保护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参与体内对同种抗原应答的特异性及非特异性T细胞的表型鉴定[英]/DvensBH…//CellIm-munol.一1995,161(1);一1~7同种抗原可诱导产生强烈的多克隆T细胞反应,因此,同种抗原攻击所引发的免疫反应常作为研究细胞介导免疫的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恶性疟复合多价DNA疫苗的可行性。方法把带有ATG的接头与人工合成的恶性疟原虫复合多价抗原基因AB相连后,构建分别带有SV40或RSV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SV2/AB及pREP9/AB,重组表达质粒经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后,检测其诱发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及毒副作用。结果pSV2/AB及pREP9/AB免疫BALB/c小鼠后均诱发了一定水平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带RSV启动子的pREP9/AB免疫原性略强于带SV40启动子的pSV2/AB,DNA免疫后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恶性疟复合多价DNA疫苗可诱发特异的免疫应答,为疟疾DNA疫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BALB/c小鼠感染H.pylori后以及经H.pylori UreB抗原口服免疫后的体液免疫应答的差异。方法:80只BALB/c小鼠分为感染组和免疫组,感染组灌喂H.pylori小鼠适应株;免疫组灌喂重组H.pylori UreB抗原和佐剂LTB。在试验的0,2,6和10周时每组分别取10只小鼠收集唾液及血液标本,用ELISA法检测抗UreBIgG和IgA抗体,同时采集胃组织作H.pylori感染检测。结果:感染组小鼠在灌喂H.pylori后2,6,10周,感染率均为100%,其血清中抗UreB IgG增高明显,但血清及唾液中均未见IgA的明显升高,;免疫组小鼠在初次免疫后第6,10周后,血清及唾液中抗UreB,IgG和IgA抗体的均显著升高。结论:H.yplori感染BALB/ c小鼠不能诱导其产生明显的特异性黏膜免疫应答,而重组UreB可作为良好的免疫原诱导其产生分泌型IgA抗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壳聚糖为佐剂的脚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壳聚糖酸溶液组、壳聚糖颗粒组、却抗原组、脚抗原+壳聚糖酸溶液组、却抗原+壳聚糖颗粒组和脚抗原+CT组,各组于第0、7、14和21天灌胃各免疫1次,末次免疫后4周给予SS1Hp菌攻击,隔日1次,共2次。在攻击前后分批处死小鼠,取胃黏膜检测坳和Th1、Th2细胞因子含量,同时检测血清中抗Hp IgG2a和IgG1含量。结果:①以壳聚糖为佐剂的坳疫苗的免疫保护率达60%,与以CT为佐剂的印疫苗的免疫保护率(58.33%)相似,显著高于单纯脚抗原组及其他不含Hp抗原组(P〈0.001~0.05)。②却攻击后胃黏膜内IFN-γ、IL-2和IL-12含量在含佐剂组显著高于无抗原和无佐剂组(P〈0.001~0.05);③坳攻击后胃黏膜内IL-4含量在以壳聚糖颗粒为佐剂组显著高于以CT为佐剂组(P〈0.05),以壳聚糖溶液为佐剂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无佐剂组及佐剂中含CT组(P〈0.001~0.05)。结论:以壳聚糖为佐剂的坳疫苗对脚感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同时可促进Th1和Th2的混合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