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下颌髁状突骨折75例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国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5):144-145
目的 探讨微型钛夹板坚强内崮定技术治疗下颌髁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耳屏前或颌下切口行髁状突复位后用微型钛夹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髁状突骨折75例.结果 ①X线检查:75例患者骨折对位良好,骨折后缘连续性好,钛板固位良好,周围无明显的骨吸收现象.②咬合关系:75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恢复正常者69例,治愈率92.0%;6例患者牙齿有轻度错位,经牵引后基本恢复正常.③张口度:术前平均张口度17.2mm,术后3个月复查张口度明显改善,平均37.8mm,已达到正常张口度水平.④面神经损伤情况:11例患者面神经的颞支损伤,4例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术后给予神经营养药对症治疗,3个月后复查有明显好转.结论 对于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适宜的术式,采用良好的内崮定技术及材料,尽量避免手术并发症,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下颌髁状突骨折70例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广霞 《中外医疗》2009,28(31):40-40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髁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0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病例采用耳屏前及领下切口入路小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结果70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病例经过治疗,张口度恢复,咬合关系改善,92.86%髁突无移位,骨折无错位,髁突表面无明显吸收现象,术后3个月咀嚼优良率94.29%,7例面神经损伤术后3个月均完全恢复。结论应用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行下领髁突骨折的治疗是一种良好有效的方法,根据骨折部位的高低及移位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进路,是手术成功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颌升支垂直截骨、髁突游离体外复位钛板固定再植术治疗髁突颈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5例29侧髁突颈部骨折患者行下颌升支垂直截骨、髁突游离体外复位钛板固定再植术,术后定期复查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和三维重建CT检查。结果:患者手术切口7—10天后均I期愈合,面型,开口型及咬合关系基本正常。术后1~6个月复诊,颞下颌关节无明显疼痛,弹响及功能障碍,2例咬合关系轻度错乱,1例有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症状,追踪观察1年后完全恢复。结论:下颌升支垂直截骨、髁突游离体外复位钛板固定再植术具有切口隐蔽,手术视野开阔,复位准确,固定稳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髁突颈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法治疗髁突骨折,观察手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4例选择后下颌下切口,3例骨折采用耳屏前切口,骨折断端复位后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X线检查髁突复位良好。3个月复查张口度28~32 mm,咬牙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髁突骨折,手术可达到解剖式复位,固位效果可靠,短期内可行使下颌功能,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实施下颌支垂直截骨术,行坚固内固定术保留髁状突以治疗髁状突颈部骨折,恢复髁状突功能。方法 通过口内、外入路行下颌支垂直截骨术,坚固内固定术固定髁;状突及截骨部位,恢复髁状突解剖位置。结果 50例患者通过此方法治疗,术后张口度及咬合均恢复正常。随访平均6个月无关节强直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下颌支垂直截骨术,坚固内固定术固定髁状突及截骨部位较其它治疗髁状突颈部骨折手术方法具有技术可行,效果明显,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30例单发性髁状突骨折患者行切开坚固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术前和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张口度、张口型、咬合关系、X线片的变化。结果 手术前后解剖结构和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轻微。结论 坚固内固定是治疗髁状突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口内切口,按解剖复位后将钛板放置于理想下颌骨折固定线上进行内固定,结果:45例患者无张口受限;44例术后无感染,伤口Ⅰ期愈合,1例术后感染,Ⅱ期愈合,39例咬合关系恢复良好,6例咬合关系基本恢复,术后3个月复查X线提示所有骨折愈合良好。结论:下颌骨骨折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操作简单,固定稳固,可避免颌间固定的不良后果,口内进路无面神经经下颌缘支损伤的危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下颌骨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下颌骨升支纵行劈开截骨治疗下颌骨髁状突内移位骨折。方法:应用下颌骨升支纵行劈开截骨术后体外行髁状突骨折钛板复位固定。结果:8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1/甲,咬合关系良好,张口无明显受限,术后行X线检查,骨折复位愈合良好,无其它不适。结论:应用下颌骨升支纵行劈开截骨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内移位骨折术后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不同类型的成人髁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7例成人髁状突骨折经耳前进路和腮腺直接入路行髁状突复位、钛板内固定,术后行临床和影像学观察.结果:术后复查27例患者均达到骨折复位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正常,面部瘢痕隐蔽,并发症少.仅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神经损伤,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2例轻度张口受限.结论:手术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成人髁状突骨折,应根据骨折部位选择手术切口,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内固定时尽可能行双板固定,以达到三维稳固.  相似文献   

10.
朱庆涛  钟广发  童勇 《海南医学》2007,18(11):151-152
目的 观察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耳前或颌下切口复位髁突骨折,用小型钛板行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36例.咬(牙合)关系恢复良好,开口度大于3.0cm24例,无下颌偏斜畸形现象出现.X线摄片显示下颌骨髁突形态良好,无移位现象.结论 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的良好方法,固定稳定可靠,可缩短颌间牵引或免除颌间牵引的时间,有利于早期的功能锻炼,促进关节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胡革 《中国医学工程》2004,12(6):62-63,65
目的探讨小型接骨板在髁状突中、低位骨折开放复位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成人髁状突骨折32例,其中22例采用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另外10例保守治疗.手术组采用颌后下切口或颌下、耳前联合切口下开放复位加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结果经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法治疗的病人,术后1年骨折线消失,骨质透光影一致,钛接骨板无移位及断裂,面型及咬合关系均满意.结论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是治疗髁状突中、低位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颈部骨折的效果。②方法 对15例髁状突颈部骨折的病人,采用耳前切口手术入路,将骨折复位后行微型钢板内固定,同时对损伤的关节囊、关节盘进行修复,术后病人早期进行张口训练。③结果 15例病人骨折愈合良好,He关系正常,开口度良好。④结论 微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髁状突颈部骨折的一种良好的方法,特别是对伴有关节盘、关节囊损伤及骨折移位较明显的病人较为实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中心医院56例髁状突骨折病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及髁状突摘除、关节成形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并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随访47例,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无涎瘘.但部分病例出现面神经损伤(5例)、张口受限(3例)、颞下颌关节强直(1例)、髁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与探讨髁状突囊内骨折患者行坚强内固定术中采用改良耳颞切口联合颌下切口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髁状突囊内骨折患者共15例,计18侧,其中有三侧行保守治疗,余均经改良耳颞切口联合颌下切口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出现面神经损伤症状,有无张口度和(或)张口型的改变,有无颞下颌关节弹响的发生,有无双皮质螺纹钉的松脱、吸收等。 结果 14例患者均无面瘫、涎瘘发生,1例患者出现短暂的额纹消失,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2 mL注射用水溶解,肌肉注射、1次/d、1支/次,2个疗程)支持治疗,3个月内恢复正常,15例患者咬合关系和张口度恢复良好(双脚规测量张口度≥3 cm),无关节弹响、开口型偏斜、咬合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CT示双皮质螺纹钉固定在位、无松脱,骨折断端复位良好。术后6个月三维CT(水平位和冠状位)结果示:髁突头与关节盘位置关系恢复较好,无明显关节粘连、髁突头吸收等。 结论 经改良耳颞切口联合颌下切口行髁状突囊内骨折坚强复位内固定术时能在直视下行复位固定,具有视野暴露清晰、较少面神经损伤、极少损伤关节盘和关节软骨等优点,可为髁状突囊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侧后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004-01~2009.06收治的17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患者采用后内侧和后外侧人路治疗,评价其内固定方式和术后临床疗效。结果17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13~21(15.3±2)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评分标准,优13例,良4例。复查x线片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未见明显塌陷及内外翻情况。结论经后外侧或后内侧入路可充分暴露胫骨平台后髁,减少前方入路大范围剥离所带来的软组织并发症,直视下骨折块可以获得良好复位和牢固固定,充分防止力线的改变和骨折的再移位,有利于患者良好的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颌后切口横断腮腺横入路切开复位固定中低位髁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55例成人髁突中低位骨折采用颌后切口横断腮腺横入路进行骨折复位并坚强内固定,分别观察术中操作情况以及术后患者张口度、张口型、咬关系、涎瘘、面神经症状以及颞下颌关节症状等.结果颌后切口横断腮腺横入路手术的患者术后骨折复位愈合,面形及咬关系均恢复良好.结论颌后切口横断腮腺横入路手术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7.
胫骨平台骨折10例手术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1996—2001年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资料进行回顾,将其中10例关节面复位效果不佳的骨折,通过术后的X线片进行分析。结果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效果不佳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阅片不准确,手术中摄X线片投照角度不佳,造成复位良好的假象;(2)切口选择不当,术野暴露不良;(3)骨折塌陷关节面整复后未行植骨或植骨不实软骨面下骨质压缩,是造成骨折再次塌陷或移位的重要原因;(4)内固定选择不当或固定螺钉过紧是再发移位的潜在因素。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中,如能注意避免以上4种造成复位效果不佳的原因,将可能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侧向拉力螺钉在髁突矢状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以及颞下颌关节盘的复位固定在髁突矢状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及疗效.方 法:对16例患者19侧髁突矢状骨折的骨折片复位后,进行侧向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 ,术中同时对移位的关节盘进行复位固定.术后进行张口训练,随访期进行临床和影像学复查.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骨折片复位固定良好,骨折片未见有移位和吸收征 象,关节盘位置恢复正常.11例患者13侧术后有额纹不同程度减弱,面神经功能评价95分, 术后6个月平均恢复到100分.患者术后牙合关系均恢复至 髁突骨折前状态,无面瘫、错牙合和张口受限发生,无患侧关节区疼痛不适.术后3个月张口度最大43 mm,最小32 mm,平均37 mm;术后6个月平均 张口度38 mm.结论:髁突矢状骨折的侧向拉力螺钉应用及关节盘的复位固 定治疗,效果明显,方法可靠,可以达到稳定的复位固定目的,并早期恢复颞下颌关节功能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总结48例、共62侧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结果:25例采用保守治疗,23例、共37侧应用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所有患者咬合关系基本正常,能进软食,伤口愈合好但仍有张口受限。结论:髁突颈部是髁状突骨折最好发部位,高位、骨折移位不大的髁状突骨折、处于建颌期的儿童一般采取保守治疗,而低位、骨折移位大的髁颈下骨折可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卢延军  张志宏  张威 《当代医学》2011,17(29):68-69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组56例,根据AO/ASIF分型,A型29例,B型12例,c型15例。分别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动力髁螺钉、股骨髁钢板内固定。术后随访6个月~4年。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在5~14个月内愈合。根据Kolmert功能评定标准,膝关节功能优35例,良13例,中6例,差2例,优良率85.7%。结论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能最大限度获得骨折复位和肢体功能的恢复。良好复位,可靠内固定,早期功能练习,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