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具有明显减少全麻药用量 ,减轻术中应激反应 ,苏醒迅速和术后镇痛便利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采用 ,但全麻药物以吸入麻醉药或静吸联合为主。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如何避免或减少吸入麻醉药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麻醉医生的重视。靶控输注 (TCl)静脉麻醉药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以往静脉麻醉药使用不方便、不易调控麻醉深度的缺点 ,使静脉麻醉药深浅能象吸入麻醉药用标准挥发罐调节一样简便。本研究旨在比较上腹部手术靶控输注异丙酚与吸入异氟醚 笑气复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 ,并结合麻醉深度监测探索上腹部手术中复合硬膜…  相似文献   

2.
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以调整血药浓度代替调整给药速度,为静脉麻醉药提供了类似吸入麻醉药使用标准挥发罐的给药方式,其使用方便等特点已被大多数麻醉医生接受[1].本研究旨在探讨上腹部手术应用TCI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的可行性和维持合适麻醉深度所需异丙酚的血药浓度,并对TCI系统的精确度和偏离性等进行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全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与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间收治的100例全静脉麻醉手术患者为回顾性分析依据,根据麻醉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对照组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全静脉麻醉的效果明显,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恢复快,副作用小,观察组麻醉药物用量、术后不良反应、停药后恢复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全静脉麻醉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探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全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以全静脉麻醉手术患者11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其中观察组使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全静脉麻醉,对照组使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进行全静脉麻醉,观察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使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全身静脉的效果显著,其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术后恢复速度快对患者的副作用小,其麻醉恢复情况、药物剂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率同样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其对术后恢复影响小。结论:使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全身静脉的效果显著,术后恢复迅速,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及术后苏醒、合作能力和定向力恢复情况。方法3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3组,A组接受硬膜外阻滞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B接受静吸全麻,C组接受单纯硬膜外阻滞。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提供了满意麻醉,血流动力学平稳,术中无知晓,术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王会敏 《现代保健》2011,(6):176-177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患者分为全麻组(Ⅰ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Ⅱ组),每组各35例.Ⅰ组单纯静脉麻醉,Ⅱ组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使用情况、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术后清醒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Ⅰ组术中丙泊酚和维库溴铵的用药量多于Ⅱ组,术后清醒拔管时间长于Ⅱ组,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比Ⅱ组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手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优于单纯全麻.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对老年上腹部手术实施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单纯全麻组及硬膜外阻滞加全麻联合组,各60例,分别进行单纯全麻及硬膜外阻滞加全麻.结果 与单纯全麻组比较硬膜外阻滞麻醉加全麻组血压变化、心率变化发生率低,芬太尼总量少,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短(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是老年人上腹部手术较为适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呼吸和循环的变化,评价其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P组)和单纯硬膜外麻醉组(E组).结果 E组硬膜外给药后SBP、MAP、DBP、HR明显降低,P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用异丙酚后3分钟下降(p<0.01),其中28例(93.33%)仍属正常范围.E组术中血压明显低于P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5).P组VT、SPO2在泵入异丙酚后有所下降,PetCO2增加,但仍在正常范围,与E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LC手术,术中能达到良好的镇痛和镇静,是一种理想安全的麻醉方法.但应注意两者复合对呼吸和循环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顾文彤  阳兴  黄漫 《现代医院》2010,10(2):33-35
目的研究硬膜外持续泵注罗哌卡因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胰腺癌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为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方法上的探索。方法选择30例胰腺癌择期手术病人,ASAⅠ~Ⅱ级。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Ⅰ组为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硬膜外罗哌卡因间断推注给药组,Ⅱ组为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硬膜外罗哌卡因微泵持续输注给药组。观测硬膜外首次量注入后60、75、90、120、135、150、180 min的MAP、HR、CVP的变化,同时监测BIS指数。并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尿量、输液量、硬膜外麻醉平面上界及脊神经阻滞节段数、罗哌卡因总剂量。结果Ⅰ组MAP、CVP在硬膜外首次量注入后75、135 min比首次量注入后60 min维持追加给药前降低(p<0.05)。Ⅱ组MAP、CVP在硬膜外首次量注入后75、135 min高于Ⅰ组同期水平(p<0.05);Ⅱ组各指标在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持续泵注罗哌卡因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比间断推注罗哌卡因给药方法更能保持麻醉维持期的血液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10.
杨晓蓉 《现代保健》2010,(17):32-33
目的 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及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高血压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n=50)和对照组(Ⅱ组,n=50),Ⅰ组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Ⅱ组全凭静脉麻醉(TIVA).结果 两组病例麻醉效果满意,全麻药用量Ⅰ组明显少于Ⅱ组,术毕至拔管时间Ⅱ组比Ⅰ组延长,拔管后烦躁、疼痛的发生率Ⅰ组比Ⅱ组明显减少.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麻醉平稳,术毕清醒快,并发症少.术后镇痛有利于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1.
曾光 《药物与人》2014,(12):124-125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异丙酚结合瑞芬太尼在全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进行全静脉麻醉的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靶控输注异丙酚结合芬太尼全静脉麻醉,治疗组患者进行靶控输注异丙酚结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从异丙酚剂量,麻醉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来看,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结合瑞芬太尼是-种理想的全静脉麻醉方法,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9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甲组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少于乙组,甲组的不良反应率为4.2%,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为8%,甲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减少,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优势更明显,能有效提升麻醉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孙威 《药物与人》2014,(5):60-61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麻醉、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麻醉、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需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按麻醉诱导方法差异将其分为三组,1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2组给予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麻醉,3组给予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统计各种患者麻醉效果。结果:与1组相比,2组、3组的麻醉优良率更高,术后疼痛评分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于静吸复合麻醉,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袁力 《现代养生》2014,(24):133-134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0例。观察1组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靶控静脉麻醉,观察2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靶控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三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以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观察1组和2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平均动脉压(MAP)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2组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拔管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显著优于静吸复合麻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TCI微泵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以及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麻醉对颅内肿瘤切除术后苏醒时间、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用10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颅内肿瘤摘除术的患者,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P组,n=50)和瑞芬太尼/七氟醚组(RS组,n=50)。2组均用TCI微泵靶控输注瑞芬太尼;RP组靶控输注异丙酚而RS组吸入七氟醚。观察并记录不同时段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术后麻醉恢复的时间,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术中均能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BIS值=55±5),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2组患者在围苏醒期恢复时间,RP组均短于RS组;麻醉恢复期R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RS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颅内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条件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与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吸入麻醉药七氟醚(Sevoflurane)和静脉麻醉药异丙酚(Propofol)都能较好地运用于全麻诱导,各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对比了两种麻醉快速诱导方法对妇科全麻手术诱导过程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使用异丙酚复合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患者诱导期各项生命体征以及术后苏醒期质量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2-01/2013-12期间于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将其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130例,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B组135例,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C组135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对比三组患者麻醉诱导期各项生命体征以及术后苏醒期质量。结果三种麻醉诱导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术后苏醒期质量对比,A组质量最高,A、B两组对比P〉0.05;A、B两组对比C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32例ASAI~II级、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全麻组,B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全麻诱导均用咪唑安定0.05mg·kg-1,芬太尼4μg.kg-1,依托咪酯0.3mg·kg-1,维库溴铵0.1mg·kg-1。B组于诱导前选择T9-10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注入1.33%利多卡因加0.15%丁卡因合剂3~4ml,确定麻醉平面后诱导插管。木中以微泵输注丙泊酚2~4mg·kg-1.h-1,按需间断静注芬太尼、维库溴铵辅以吸入0.5%~1%异氟醚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切皮10min、术中1h、术毕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记录两组病人麻醉维持用药量和苏醒时间,术毕躁动及术后随防术中有无知晓。结果A组SBP在各时点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且维持在较高水平,B组术中较A组明显降低(p<0.05);A组DBP切皮时至术毕均显著高于基础值(p<0.05),而B组无明显变化且低于A组(p<0.01);在切皮、术中各时点,血压、心率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麻醉药用量及苏醒时间B组明显低于A组。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上腹部手术病人可减轻应激反应,循环状态稳定,是一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梁桂玲 《中国保健》2005,13(14):29-29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并保留术后镇痛应用于食道癌根治手术的良好效果.方法ASAI-II择期行食道癌根治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复合组(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40例,对照组(单用静吸复合麻醉)40例.复合组先行T4~6椎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1.5%~1.8%利多卡因4ml,同时静点平衡液300~500ml,确定麻醉平面后行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术,术中以间断静注维库溴胺维持并每隔1小时注入2%利多卡因+0.5%布比卡因混合液5~7ml,术毕向硬膜外输入镇痛液镇痛,对照组全麻诱导同复合组,术中以持续吸入安氟醚1.5%~3%和间断给予维库溴胺维持,观察两组患者全麻药物用量、循环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复合组全麻苏醒时间和用药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通气期间平均气道压、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无明显变化,但复合组术中循环功能明显比对照组稳定,血压升高大于基础血压15%仅3例,心率增快且超过15次/分4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例和14例(P<0.01).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食道癌根治手术时可减少全麻药用量,诱导期心血管不良反应少,术中管理方便,麻醉深度易于控制,术后清醒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道癌根治手术时,全麻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两种方法对手术应激反应的抑制效果以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00例,45~65岁择期行食道癌手术患者,随机抽取其中50例采用单纯静脉全麻(组),其他50例再加用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组)分别监测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插管后(T1)、切皮后(T2),术毕拔管后(T3)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麻醉药物用量以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或0.01)。结论食道癌术根治时选用全麻和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能较好抑制手术中的应激反应,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患者术后苏醒迅速,躁动发生率降低,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