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里链霉菌在含葡萄糖培养基中能使柱晶白霉素(Leucomycin)A_1转化为A_3,但丁酸盐能阻遏 A_1转化为 A_3,将丁酸盐与葡萄糖的作用连系在一起考察,则发现催化乙酰化的酶的产生是由葡萄糖诱导的,而丁酸盐显著抑制这种诱导。本文论述丁酸盐的作用机制和柱晶白霉素 A_1—A_3间相互转化的情况。试验采用北里链霉菌突变株66—14—3,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Ⅰ、葡萄糖—氯化钠培养基Ⅱ(加20mcg/ml 变兰菌素以  相似文献   

2.
链霉菌702抗药性致死突变标志微波诱变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筛选出产抗真菌活性物质的高产链霉菌702突变株.方法 分别以链霉菌702菌株为试验材料和以庆大霉素为敏感抗生素建立链霉菌702孢子致死突变标志的微波诱变筛选模型,通过微波对链霉菌702菌株孢子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变处理,将诱变处理后的孢予悬液涂布于含致死浓度的庆大霉素的PDA平板培养基上,获得抗庆大霉素突变株,分别挑取单个抗药性突变菌株进行摇瓶初筛和复筛.生物效价测定采用一剂量法.结果 微波处理30s对菌株的致死率可达70.53%,抗药性突变率高达23.13%,获得的抗药性突变株经过摇瓶初筛和复筛,获得高产突变株20-29-47菌株,产抗真菌活件物质的摇瓶发酵单位达到1478μg/ml,比出发菌株发酵单位986μg/ml提高T49.9%.结论 采用抗药性致死突变标志的微波诱变筛选模型可以获得产抗真菌活性物质的链霉菌702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3.
红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霉素链霉菌0-11-26为出发菌株,经LiCl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处理,再用含有4种不同结构类似物的培养基定向筛选,获得4株突变株,其中M-03-59摇瓶效价6876u/ml,比起始菌株(5328u/ml)提高29.1%,在10t发酵罐上连续6批验证,平均发酵效价7016u/ml,比原生产水平(5652u/ml)提高24.1%,并且质检全部合格,对生产实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链霉素对梅岭霉素(meilingmycin)产生菌南昌链霉菌NS-41-80菌株孢子致死浓度的测定,采用诱变剂EMS四种不同诱变剂量对菌株的孢子进行诱变处理,诱变处理的孢子涂布在含链霉素致死浓度的高氏平板上,获得了大量的链霉素抗性基因(str)突变株。然后从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株进一步筛选到梅岭霉素高产菌株80-5.11-221,在摇瓶条件下,只产梅岭霉素不产南昌霉素,梅岭霉素活性效价达1500μg/ml,比出发菌株NS-41-80的摇瓶发酵效价855μg/ml提高了77.9%,该菌株连续传代六代进行摇瓶发酵,其F2代和F3代梅岭霉素发酵效价稳定,F4代至F6代随着传代数增加,其梅岭霉素发酵效价急速下降。通过EMS诱变剂量分别与抗药性突变率和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株产梅岭霉素产量的产势统计分析表明,菌株抗药性突变与产抗生素突变密切相关,产抗生素突变的EMS诱变剂量高于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诱变剂量。在0.03mol/L的EMS剂量作用下,菌株致死率为99.43%,而抗药性突变率为0.0440%,建立了梅岭霉素产生菌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筛选方法,为南昌链霉菌高产菌种选育研究作了有益的尝试,并有助于其它链霉菌属的抗生素产生菌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5.
L-4-氧代赖氨酸是玫瑰绿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viridofuscus n.sp.)所产生的抗生素,它对多种酵母型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如付克柔氏假丝酵母(Can-dida Parakrusei),短小克勒克氏酵母(Klo-eckeria brevis),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um)和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最低抑制浓度(MIC)1.6-6.3mcg/ml对实验动物肿瘤也有抑制作用,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白鼠中毒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经临床试验,用于200余例慢性肝炎患者疗效在70%以上。本文报导L-4-氧代赖氨酸微生物检定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脂肪酶活为指标快速筛选红霉素摇瓶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筛选红霉素链霉菌的摇瓶培养基需要将红霉素链霉菌在摇瓶中培养 6 d,然后测定红霉素链霉菌的效价 ,使用该方法需要至少 6 d的时间。而测定红霉素链霉菌在摇瓶中 d1脂肪酶的活力 ,并与对照样品比较 ,则只使用 1d的时间就能够推测红霉素链霉菌在 6 d后的效价 ,使用这一新方法 ,我们快速筛选出红霉素链霉菌 d1的酶活力比对照培养基高的两组新培养基 ,并且确认了新培养基中 6 d后的最高效价为 9313μg/ ml,比对照培养基提高了 78.38%。  相似文献   

7.
高产纳他霉素的褐黄孢链霉菌选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以褐黄孢链霉菌 (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 S- 71为出发菌株 ,筛选纳他霉素的高产菌株。方法 紫外线对孢子悬浮液照射 4 0 s后 ,分别用链霉素抗性和琼脂块法进行筛选纳他霉素高产菌株 ,之后对高产菌株进行生产稳定性实验。结果 通过链霉素抗性法筛选获得了约 10 %的正选率突变株 ,其中突变株SG- 5 6摇瓶效价单位为 2 4 10μg/ ml,为出发菌株的 14 6 % ;通过琼脂块筛选法获得了约 1%的正选率突变株 ,其中突变株 SG- 2 0 0 2摇瓶效价单位为 2 6 5 0μg/ ml,为出发菌株的 16 1% ,该菌株无链霉素抗性标记。结论 链霉素抗性筛选和琼脂块筛选均可以获得纳他霉素的高产菌株 ,其中链霉素抗性筛选法效率高 ,琼脂块法筛选全面。  相似文献   

8.
链霉菌每个菌种都有自己的生理代谢特征,同一菌种经过不同的处理获得的突变株由于遗传物质突变,其生理代谢也发生了变化,生米卡链霉菌的几种不同来源的菌株不仅产生麦迪霉素的效价有差异,而且菌体的生理特征、菌体蛋白及胞外酶也发生了改变,并且对外界加入的诱导物质也存在不同的反应.这表明经过不同的诱变处理后,菌株遗传调控改变引起生理代谢变化,导致麦迪霉素发酵效价各异.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先前克隆的柔红霉素产生菌天蓝淡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ruleorubidus)dauW基因的过表达和阻断对柔红霉素产量的影响.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将dauW表达质粒导入天蓝淡红链霉菌DM,所得重组菌DM-W1的柔红霉素产量无明显提高;而通过大肠杆菌-链霉菌接合转移获得的发生同源重组单交换的dauW阻断突变株DM-W2,柔红霉素产量达(192.0±61.6)μg/ml,且遗传稳定性好.试验结果表明,对dauW基因的阻断突变能明显提高柔红霉素的发酵单位.  相似文献   

10.
原生质体-再生技术在大观霉素菌种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观霉素产生菌壮观链霉菌的菌种选育过程中,以5—48号菌株为出发菌株,经溶菌酶酶解获得原生质体,结合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分离得到7—23号菌株。经摇瓶培养考察该菌株的效价为255μg/ml,明显高于出发菌株效价209μg/ml;经18m^3罐生产验证,7—23号菌株产大观霉素能力(279μg/ml)比5-48号菌株能力(238μg/m1)高17%。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优化盐霉素发酵工艺.方法 以白色链霉菌盐霉素-06-F2为产生菌,工艺条件为培养温度33℃,搅拌转速400 r/min,罐压0.05 Mpa,空气流量0.8 vvm,保证溶氧浓度40℅以上以及适当控制培养基中各成分含量.结果 与结论表明该工艺条件下发酵效价可以从61 400 U/ml提高到71 320 U/ml.  相似文献   

12.
陈梁军 《海峡药学》2010,22(6):23-25
金霉素产生菌金色链霉菌(Streptomces aureofaciens)9647经紫外线(253.7nm,30W,距离20cm,照射60s)照射、金霉素耐受等处理,得到一株金霉素突变株1-1-14,其摇瓶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18%。采用流加补料工艺,金霉素的发酵效价较原工艺有明显提高,此工艺在100m3发酵罐中进行工业化生产,发酵效价比原生产工艺提高15%。  相似文献   

13.
60Co诱变选育平阳霉素高产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平阳霉素高产菌株。方法 以平阳霉素产生菌-平阳链霉菌为出发菌株,采用60C0诱变处理并通过遥瓶试验。结果 获得一株高产突变株,其产素能力达到出发菌株效价的1.86倍。传代试验表明该突变株的高产遗传特性稳定。结论  相似文献   

14.
克拉维酸发酵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棒状链霉菌 CA- 0 3- F2 为出发菌 ,进行克拉维酸发酵工艺的优化研究 ,结果表明在控制培养温度 2 8℃ ,搅拌转速 4 0 0 r/ min,罐压 0 .0 5 Mpa,空气流量 0 .5 vvm,保证溶氧浓度 4 0 %以上以及适当控制培养基中各成分含量的情况下 ,发酵效价可从 2 14 0 μg/ ml提高到 3132 μg/ ml  相似文献   

15.
以毒三素链霉菌XC-lp-2的变株OT-3为出发菌株,经UV和微波复合诱变处理,并在含豆油的平板上定向筛选耐豆油突变株,获得了高产突变株XC-lp-69,其lipstatin发酵效价达到911μg/ml,较出发菌株OT-3提高了71.6%。传代试验表明突变株XC-lp-69的高产遗传特性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学科学院抗菌素研究所1972年从杭州土壤中分离得的链霉菌1043产生的抗生素经鉴定与国外报道的壮观放线菌素(Actinospectacin)相同,但这一原始菌种产量较低,虽经诱变仍在400γ/ml左右,且不稳定。我们在1974~1978年以该菌株的变异株UV-315为始发菌株,采用物理、化学因子诱变和自然选育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获得了产量较高的生产菌株,其最高摇瓶效价达到1208γ/ml,并稳定在700~800γ/ml。 试验采用的物理、化学诱变因子有紫外线、氯化锂、硫酸二乙酯、亚硝酸等单因子及硫酸二乙酯-紫外线、硫酸二乙酯-氯化锂、氯化锂-紫外线等复合因子。以杯碟法测定壮观放线菌素效价,肺炎杆菌7为试验菌。诱变菌株所产生的抗生素经熔点、旋光光谱、红外  相似文献   

17.
陈梁军 《海峡药学》2010,22(9):203-204
去甲金霉素产生菌金色链霉菌(Streptomces aureofaciens)1-28经60Co-r射线照射(剂量为30Gy)、去甲金霉素耐受等处理,得到一株去甲金霉素突变株2-16,其摇瓶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32%。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对该突变株的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猪油6.0%,棉籽粉4.0%,酪蛋白0.3%,硫酸铜0.06%。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埃莎霉素Ⅰ产生菌WSJ-IA进行诱变选育研究,以期获得埃莎霉素Ⅰ高产菌株。方法 使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multifunctional plasma mutagenesis system, MPMS)对出发菌株的孢子进行等离子体和紫外复合诱变,设定不同的诱变时间处理孢子悬液,通过致死率确定合适的诱变条件,利用突变株摇瓶发酵效价筛选出正突变菌株。结果 在MPMS射频功率为100W,处理距离5mm,气体流量12.5SLM,等离子体-紫外辐射时间为50s时,菌株致死率为96.08%。在此诱变条件下,以突变株的初筛效价为指标的突变率、正突变率分别达到63.96%和22.52%,复筛效价是出发菌株1.5倍以上的有5株,占复筛菌株的9%。最终筛选出一株发酵单位比出发菌株提高221%、埃莎霉素Ⅰ组分含量提高192%的正突变株IA-425。42L自动发酵罐发酵结果表明,该菌株埃莎霉素Ⅰ产量达到(2000±200)μg/mL左右。结论 新型等离子体复合紫外诱变方式,可有效提高菌株的埃莎霉素Ⅰ发酵产量和组分含量。这为埃莎霉素Ⅰ的大规模发酵和临床前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参数相关理论为指导,优化南昌链霉菌生物合成梅岭霉素种子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培养20~35h后,pH7.30~7.50,总糖<0.35%,pmv>10%,溶磷<100μg/ml,菌丝分化启动有利于提高梅岭霉素的发酵效价。  相似文献   

20.
赖滨霞 《海峡药学》2011,(8):199-201
以中生菌素产生菌淡紫灰链霉菌海南变种UV-69自然分离获得的A3为出发菌株,经过5h培养制备和紫外诱变60s处理后,利用其自生代谢产物,筛选耐自生产物突变株,获得突变株NV-36,其摇瓶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20%。传代试验表明,该突变株的高产性能遗传特性较稳定。在20吨发酵罐上连续5批验证,平均发酵效价比原生产水平提高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