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各期的护理措施要点。方法 对52例流行性出血热各期护理措施的特点,进行总结,并认真做好住院及出院的指导。结果 对52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护理措施得当,效果良好。无1例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57例患者中男 4 5例 ,女 12例。年龄在 17~ 62岁 ,其中发热期 34例 ,低血压期 8例 ,少尿期 15例 ,其中 4例与低血压期重叠 ,住院 15~ 30天 ,治愈 55例 ,死亡 2例。发热期 :类似上感 ,容易忽视 ,应卧床休息 ,保持安静 ,每 4小时测体温 1次 ,并做好记录。注意观察热型 ,对持续高热者采用物理降温 ,注意神志变化 ,有无烦躁 ,谵语 ,表情淡漠等 ,定期测血压 ,脉搏、呼吸 ,及早发现低血压休克先兆。低血压期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每 30~ 60分钟测血压 ,脉搏、呼吸次数并做好记录 ,如体温下降后全身情况恶化 ,脉搏快 ,血压下降 ,脉压差小 ,说明机…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9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针对各期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对9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细致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加强了临床预见性,提高了护理效果,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治愈率。结论:对此类患者经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我国流行较广,病死率较高,如治疗护理措施不当可致死。我科1996~1998年,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68例,通过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本出现护理并发症,报告如下。工临床资料68例中,男49例,女19例,年龄19~67岁,症状:发热伴有“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者有56例;发热伴皮肤粘膜出血点和瘀斑6例;出现肾功能衰竭1例。2病情观察与护理2.且严密观察尿量难确记录24h尿量,记录出入量,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按时抽血进行实验室检查。22严密观察血压血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各期的观察要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3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各期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本组13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除1例要求转院外,其余均治愈。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情变化快,不同的病程阶段临床表现差异大,对各期有针对性的观察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7.
16例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6例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根据临床主要三大主症发热、出血、肾功能衰竭,运用综合治疗,加强临床观察预防并发症,采取相应护理抢救措施.结果 16例流行性出血热,由于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危重病人抢救,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治愈15例,死亡1人(危重型).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出血,肾损害等为主要特征.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主要以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为主.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广泛性损害,临床上的发热、出血、低血压、休克、肾损害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也称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以发热、出血、休克、肾脏损害等为特征,以全身小血管损害为主要病变,故加强各期的观察及护理,对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血液流变学的检测,观察61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临床各期的改变。发现出血热患者临床各期,全血粘度的均数都高于正常对照的上限值。五期中少尿期升高不明显,发热期和多尿期明显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各期均有显著性升高,提示出血热整个病程是DIC的形成过程。通过动态观察临床各期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可及时正确地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1.
12.
流行性出血热 (EHF)患者在多尿期到恢复期移行阶段 ,因活动量突然增加 ,机体消耗热量剧增 ,电解质紊乱 ,膳食不合理 ,尤其是血钙降低等因素 ,使已受损的心肌损害加剧 ,耗氧量增高 ,体内基础代谢率偏低 ,能量储备少或心脏前后负荷过重而并发心动过缓。自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我科共收治 5 8例EHF患者 ,在此移行阶段因上述诱因并发心动过缓者 32例 ,占5 5 .2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中男性 2 1例 ,女性 11例 ,年龄 2 1~ 6 8岁 ,均符合 1994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会议 (西安 )制定的诊断标准引起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以黑线姬鼠为主要传染源 ,病源体通过破损皮肤、呼吸道和螨的叮咬而侵入人体。临床表现除发热、出血外 ,有明显的肾脏损害。潜伏期 1~ 46d ,一般为 4周。典型病例历经发热期 ,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5期。但多数不典型 ,有“越期”现象。重者可有Ⅱ期 ,甚至Ⅲ期交叉重叠出现 ,严重者可能有生命危险。近 2年来 ,我院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 10 1例 ,治愈 98例。其中 ,3例因病情变化自动出院 ,现就 10 1例患者谈谈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观察及护理。1 观察1.1 发热期起病急 ,体温…  相似文献   

14.
杨玉娟 《中原医刊》2002,29(3):F003-F003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典型的病历通常分为五期 ,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而死亡患者中 90 %的发生在少尿期。由此可见 ,少尿期的观察与护理对该病的发展及愈后极为重要。为提高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病人的护理质量 ,现总结我院近 5年来 36例病人的护理体会如下。1 细心观察出血倾向 本期中由于小血管不断受损、脆性增加、出血倾向日趋加重 ,除皮肤有大量瘀斑外 ,还要注意观察是否有新的出血点或鼻衄、血尿、便血等 ,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患者刘× ,少尿第 6天 ,眼结膜显著充血、鼻衄、呕吐少量新鲜血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病人的心理分析,观察心理护理在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14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未采用心理护理,实验组68例,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 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36.4±8.8)d;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31.7±11.4)d,采用心理护理后,有效地减缓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住院天数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别(P<0.05),平均住院天数缩短4.7d,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 心理护理对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康复中稳定病人心理情绪促进康复确有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它共分 5期 :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病情重 ,变化快 ,并发症多 ,故死亡率较高。笔者总结了我院 1993~ 2 0 0 0年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 4 4例患者的护理情况。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4 4例 ,男 35例 ,女 9例 ,年龄 2 9~ 71岁 ,平均5 0岁。经积极治疗护理 ,痊愈出院 39例 ,基本恢复出院 5例。2 护理措施2 .1 细心观察 ,正确处理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血压 ,及时发现低血压先兆。发现低血压时 ,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同时行吸氧、保暖…  相似文献   

17.
<正> 流行性出血热为当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且死亡率较高,流行性出血热病程分五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患者常因低血压休克、DIC、肾功能衰竭、内脏出血及心脏肺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所以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配合医生做好观察及护理工作,让病人及早渡过危险期,下面就临床上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隔离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主要是由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传播,目前尚未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但仍应注意隔离,门窗应装纱窗、纱门、挂蚊帐,室  相似文献   

18.
19.
王仓辉 《吉林医学》2007,28(18):1936-1936
便秘是指排便频次减少,7d内排便次数少于2~3次,粪便少且干硬,常有排便困难感觉的一种慢性消化道症状.便秘患者常易发生肛裂.我科2006年6~2006年12月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有12例患者发生便秘,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电镜观察的14例流行性出血热(EHF)尿细胞标本中,11例(78%)有明显超微病变,其中9例(64%)尿细胞中的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的胞浆中出现特殊类型的包涵体。另2例(14%)单细胞核周间隙有成群的泡状病毒样颗粒,与我们过去在EHF脏器标本见到的基本一致。结合临床做尿细胞检查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