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用截肢肢体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残端创面的疗效。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6月,收治下肢严重毁损伤患者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岁8个月~43岁。交通事故伤3例,机器绞轧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9 h。合并单侧骨盆毁损、髋关节外伤性截肢1例;股骨近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大腿皮肤软组织完整1例;合并大腿皮肤软组织毁损、膝关节以远小腿皮肤软组织完整3例。急诊截肢后残端创面范围为20 cm×10 cm~20 cm×20 cm,2例于截肢肢体切取股前外侧皮瓣、3例切取小腿内侧皮瓣,皮瓣切取范围为15 cm×10 cm~25 cm×20 cm,吻合血管蒂后一期修复残端创面。结果术后7~10 d,截肢创缘均出现不同程度皮肤坏死,再次行清创术切除坏死组织,采用换药(3例)或持续负压封闭引流(2例)治疗1~2个月后游离组织瓣均顺利成活。患者获随访1~3个月。患肢残端无窦道、溃疡形成,残端外形饱满,皮瓣质地良好。结论截肢肢体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毁损伤截肢残端创面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在截肢术后残端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2例四肢截肢术后残端感染患者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感染创面行常规清创后皮下置入多聚乙烯醇明胶海绵材料,全层缝合皮肤,24h不间断吸引,共治疗7~25d。结果:22例患者均未发生全身脓毒血症,截肢残端均愈合,无残端出血、皮肤坏死等并发症。随访3~6个月,残断皮肤颜色基本正常,质地柔软耐磨,无压迫性溃疡。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截肢术后残端感染,可在关闭创面的同时进行创面的引流,促进了创面良好的贴附,是治疗截肢术后残端感染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厚皮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小腿截肢残端皮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全厚皮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15例小腿截肢残端皮缺损患者,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5~62岁,平均41.5岁;车祸伤10例,重物砸伤5例;左侧9例,右侧6例.小腿毁损伤6例,无保肢价值,急诊行清创、小腿上段截肢并负压吸引术;因小腿感染、坏死转行清创、小腿上段截肢并负压吸引术9例,Ⅱ期均行全厚皮游离移植.小腿残端创面皮肤缺损面积40 cm×20 cm~25 cm×15 cm.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1年,小腿残端创面移植全厚皮全部成活,均顺利佩戴假肢,行走满意.残端皮肤逐渐增厚,耐磨,无破溃,无疼痛.结论:全厚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小腿截肢皮缺损创面,保留了残肢功能长度,植皮成活率高,成活皮瘢痕少,耐磨性好,有利于假肢的佩戴,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关天地震灾害中创伤性截肢平面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地震灾害中外伤性截肢平面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医疗队2008年5月在四川汶川地震中行外伤性截肢的10例(10个肢体)临床资料.[结果] 10例中2例肢体残端残留创面Ⅱ期植皮后愈合;2例术后残端局部皮肤表皮坏死,经短期换药后愈合;余6例肢体残端切口Ⅰ期愈合.[结论] 在地震灾害中截肢平面的选择不强求尽量保留肢体长度,可根据术中肌肉坏死情况酌情升高截肢平面,同时对于肢体残端切口皮肤高张力者不强求Ⅰ期闭合肢体残端切口,可延期或Ⅱ期闭合切口.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40岁。1988年5月因左股外伤性截肢残端创面不愈合2周入院。检查:左股骨残肢13cm,残端不稳定性瘢痕和溃疡创面25×13cm,股骨外露。手术行残端清创,切除不稳定性瘢痕和溃疡,在对侧肩胛下角与耻骨连线上设计38×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下肢创伤性截肢后残端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其手术治疗.方法 1992年11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72例(80侧)下肢踝关节以上创伤性截肢后因残端问题而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男47例,女25例;年龄9~60岁,平均(28.8±12.4)岁.小腿截肢48侧,大腿截肢32侧.从受伤截肢到因残端问题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平均为32.7个月.对患者残端问题进行评价,将性别、单双侧截肢、截肢部位(大腿与小腿)、致伤原因作为因素,截肢到首次残端修整术时间、软组织多余臃肿、皮肤明显瘢痕、皮肤溃疡、神经瘤、骨刺作为水平,统计分析每一因素与各水平间的关系.通过ADL评分评价手术后的效果.结果 14侧行胫腓骨融合术,12侧残端修整术≥2次,双侧截肢者13例21侧(8例双侧残端同时修整),再截肢5侧.80侧残端问题中有53侧(66.3%)原始截肢时未行残端肌肉固定成形术,瘢痕多者42侧(52.5%),神经瘤38侧(47.5%),软组织过多臃肿皱褶24侧(30.0%),皮肤溃疡14侧(17.5%).原始截肢到首次残端修整术的时间小腿截肢比大腿截肢长,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30);大腿截肢软组织臃肿多于小腿截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单侧截肢患者骨刺发生率高于舣侧截肢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41例患者入院时ADL评分平均为(85.31±7.24)分,出院时为(95.40±3.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36,P=0.000).结论 单双侧截肢、截肢部位是影响下肢创伤性截肢后残端问题的重要因素.选择适当的患者进行残端修整术及胫腓骨融合术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2岁。3个月前不慎因车祸导致双侧胫腓骨骨折及双小腿烫伤,在当地医院行右小腿中段截肢及左侧胫骨骨折切开复位腓骨移植(取自对侧断肢)内固定术。术后左小腿切口感染,皮肤及软组织坏死缺损,骨断端外露。检查:右小腿中段水平截肢,残端皮肤质地较好,超声...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13岁,因10年前左上肢被电机绞伤而行肱骨上1/3截肢。截肢后第二年残端中央部皮肤隆起,触之坚硬。残端逐年增长,变尖,外型似手指。 体检左上肢残端中央似手指。起始部粗3cm,尖端粗0.5cm,长7cm,尖端骨质有少许外露。X线示肱骨残  相似文献   

9.
从创伤性截肢切取游离皮瓣修复肢体残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种从废弃肢体切取游离皮瓣修复截肢残端创面的方法。方法 通过吻合血管用于6例截肢残端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皮瓣面积为6cm*cm-26cm*34cm,结果 5例完全成功,效果满意,1例因感染失败。结论 废弃肢体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和切取容易等优点,可保留创伤性截肢残端的长度或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大腿截肢后不仅需要外科治疗修复残端创面,还需顾及义肢装配及其功能康复.2010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对4例患者大腿截肢后残端巨大创面实施十字形大张中厚皮片移植,在修复创面的同时,为义肢装配和肢体功能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创伤性截肢治疗体会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 探讨创伤性截肢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等。方法: 自 1994年 8月~2003年 12月收治创伤性截肢26例共 27个肢体, Ⅰ期急诊截肢 17例 18肢, 保肢治疗失败后延迟性截肢 7例, 儿童伤后 5、9年Ⅱ期再次修整残端各 1例。采用神经残端结扎, 肌肉瓣成形等现代截肢技术治疗。结果: 4肢因残肢软组织过多、皮肤瘢痕、骨刺等原因行残端修整后安装合适假肢, 另 23肢无并发症。幻肢及幻肢痛发生率较传统方法低。结论: 适宜的Ⅰ期截肢有助于患者康复, 认真设计手术方案以获得良好残端, 医师应参与手术及术后康复的全程。  相似文献   

12.
关于现代假肢装配及残端处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我院4年来所装配的215例现代假肢及残端处理体会,提出讨论供同道参考。现代假肢的装配对截肢的要求需半圆的残端,良好的皮肤愈合。通过对所装配的215例假肢的残端观察,符合现代假肢者仅占38%。本文就截肢残端的处理提出讨论意见,并对假肢装配后的康复训练予以高度重视,否则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足中部截肢技术,分析疗效,探讨肌腱平衡在足中部截肢的重要性。方法自1990年4月~1999年4月,本组行创伤性足中部截肢,包括经跖骨基底和Lisfranc截肢共26例。手术强调骨残端无须经过关节,断端需修整圆滑并形成一定的弧形。四根趾长伸肌腱留取足够长度,相互编织形成两股,分别在骨残端原肌腱方向上钻骨洞,并适当外移,肌腱残端穿越骨洞固定,重建肌腱止点。胫前肌腱骨止点如不能保留,也应保留足够长度,于骨残端前方重建肌腱止点。如果舟状骨不能保留则放弃足中部截肢。结果术后随访2~10年,平均4.5年,共15例,均无足下垂现象,踝背伸能达到或超过0°,其中4例残端有痛性胼胝,1例残端有皮肤轻度溃疡,其余效果满意。结论足中部截肢时,应考虑到不同截肢水平导致的肌力失衡,若能针对性地重建足踝的肌力平衡和良好的残端处理带来的足底生物力学平衡,将能明显减少足中部截肢的不良后果,获得较好的残肢功能。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 48岁.右小腿中上段外伤性截肢后发生小腿残端溃疡3年余.检查:右小腿残端有一椭圆形2 cm×3 cm溃疡创面,创面周围为瘢痕增生组织,其前侧为贴骨瘢痕,经长期换药仍未愈合,影响应用假肢.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30岁,车祸挤伤右肩部4h。检查:右上肢自肱骨上1/3处完全离断,皮肤自肩关节周围撕脱,创面骨断端及肌肉组织外露,离断上肢断端皮肤及肌肉组织挫灭达10cm以上,部分神经血管自近端撕出,创面污染。全身情况:贫血貌,血压偏低,意识清楚。诊断:右上臂中上1/3处完全撕脱性离断。治疗:入院后即行输液,输血等抗休克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行右上臂残端清创,在无菌条件下从废弃肢体上切取全前臂皮瓣,移植于右上臂皮肤缺损区。术中将皮瓣肱动脉、静脉与受区肱动脉、静脉行端端吻合,并将头静脉远近端行端端吻合。动、静比例为1∶3。在皮瓣近端吻合臂内侧皮神经、桡神经。松血管夹后,观察到远端桡、尺及骨间动脉有搏动性出血,结扎远端血管及创面出血点,将皮瓣顺血管走行方向完整缝合于受区创面,留置引流条。术后抗感染、解痉、抗凝等治疗,皮瓣顺利成讨论:本例右上臂上1/3处完全离断,皮肤自肩关节周围撕脱,断面有10cm以上毁损,且有部分神经血管撕出。如采用:①右上肢再植,将造成上肢严重短缩畸形,创面不能覆盖,而再植成活的前臂及手臂又很难恢复功能,造成短肢废用畸形,影响精神生活,故短缩再植不宜施行;②残端缝合。一种方法是行肩关节离断,皮肤缝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整形外科技术行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截肢术的优越性。方法:改进传统截肢术,在合理确定截肢平面的前提下,应用整形外科基本原则实施截肢术:①严格无菌操作,无创面遗留,适度张力缝合,合理设计皮瓣;②减少组织损伤:不使用止血带,少缝扎肌肉断端;③于残端创腔留置负压引流管以消灭死腔,防止血肿。结果:6例常规截肢组1例发生皮瓣下血肿,2例发生局部感染,经局部换药引流后愈合;1例残端出现皮瓣坏死,伤口裂开,保守治疗无效后再次手术抬高截肢平面。5例应用整形外科方法截肢者除1例伤口渗液,经再次放置负压引流管,伤口换药1周后愈合外其余4例伤口皆Ⅰ期愈合,术后顺利佩戴假肢。结论:应用整形外科技术进行截肢较常规方法在保证DF残端一期愈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再次手术,提高安装假肢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地震伤截肢患者的伤情,探讨其救治特点.方法 在"5.12"地震救治过程中,对23例患者行截肢术,其中12例行急诊截肢,10例经观察后行二期截肢,1例二次截肢.结果 5例术后出现残端感染或皮肤坏死,16例出现明显幻肢感及幻肢痛,4例有肾功能不全表现.结论 地震伤为低能量致伤,其截肢患者的伤情以挤压伤及毁损伤为主,其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小腿截肢术后残肢与假肢接受腔适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截肢手术后的残肢与现代假肢接受腔相适配因素。方法 :对本院近五年收治的 46例 (截肢 2 9例、残肢修整 1 7例 )患者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从病例分析中发现需行残端修整者达 36 .9% ,其中小腿残肢修整又占全部残肢修整中的大多数 58.8%。结论 :目前仍有较大比例的截肢手术方法欠妥 ,应重视截肢平面选择和残端处理。  相似文献   

19.
例1 男,1 5/12岁。铡刀伤致右手环、小指掌指关节离断,中指近节指骨基底离断,指背0.2cm皮肤相连,创面污染31小时入院。手术即行彻底清创。因环、小指离断远端未带入院行创面残端缝合;中指  相似文献   

20.
与膝最上动脉吻合的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二例高伟阳温宏杨国敬例1男,42岁,左小腿中段截肢后残端骨外露半月。患者因左动脉损伤术后肢体坏死,左小腿中段截肢后残端软组织缺损,胫腓骨外露半月转入我院。检查:左小腿在胫骨结节下15cm平面截肢,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