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乳腺肿瘤雌、孕激素受体表达与细胞增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乳腺肿瘤雌、孕激素受体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ABC法)对经病理确诊255例恶性和660例良性乳腺肿瘤进行了ER、PR、c-erbB-2、p53基因蛋白表达和Ki-67抗原检测。结果:良、恶性乳腺肿瘤间,ER、PR阳性率均有极显著差异。良性肿瘤组中,ER+PR+组和ER-PR-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53表达率在ER、PR阴、阳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c-erbB-2表达  相似文献   

2.
459例乳腺癌ER和PR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雨  赵祥生 《浙江肿瘤》1996,2(4):225-226
采用ABC免疫组化法对459例乳腺癌组织进行了ER、PR的检测,结果ER阳性率为83.0%,PR阳性为81.5%。提示ER和PR的表达具有极强的一致性;ER、PR与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以及绝经状态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ABC免疫组化法对459例乳腺癌组织进行了ER、PR的检测,结果ER阳性率为83.0%,PR阳性为81.5%。提示ER和PR的表达具有极强的一致性;ER、PR与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以及绝经状态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1393例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状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雌孕激素受体状态分布及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SP二步法对1393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后肿瘤石蜡标本进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并与患者的年龄、月经情况、原发肿瘤病理类型和腋淋巴结转移状况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1)ER和P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01);2)ER(+)、PR(+)及PR(-)表达率和年龄分布无关(P>0.05),≤39岁年龄组ER(-)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1);3)绝经后ER(+)率高于绝经前患者(P<0.0001),PR(+)率低于绝经前患者(P<0.0001);4)组织病理学类型和ER、PR之间关系无显著差异(P>0.05);5)无腋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R(+)、PR(+)表达率显著高于有转移者(P<0.0001),ER(-)、PR(-)表达率低于有腋淋巴结转移者(P<0.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ER、PR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可作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的依据,同时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100例乳腺癌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严航  苏宁  史志英 《肿瘤》1999,19(2):107-108
目前临床医生根据对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测定来指导治疗方案。Witlif综合文献报道ER和PR阳性时进行内分泌治疗有效率达78%,而ER和PR阴性时仅10%,有明显的差异性[1]。故对乳腺癌组织中ER和PR测定,有助于治疗方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R、PR和PS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各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15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和Ps:的表达。结果全组PS2表达阳性率为38.1%,与ER、PR表达符合率分别为60.6%、62.6%。在ER阳性和阴性病例中,PS2阳性率分别为48.6%和29.4%(X^2=5.977,P〈0.05);在PR阳性和阴性组中,PS2阳性率分别为50.8%和28.9%(X^2=7.664,P〈0.01),均呈正相关关系。PS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腋窝淋巴结状况(P〈0.01)、临床分期(P〈0.05)有关。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S2的表达与ER、PR呈正相关关系,并与腋窝淋巴结状况和临床分期有关,提示PS2可能对指导乳腺癌临床内分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乳腺增生及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乳腺增生和168例乳腺癌标本中ER、PR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患者ER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乳腺增生患者(P<0.05),而PR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绝经后乳腺癌患者ER表达水平中位值为30 %,明显高于绝经后乳腺增生患者的10 %(P<0.05),而在绝经前两组患者ER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浸润性小叶癌组织内PR的表达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等其他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ER、PR的表达能够较好地反映乳腺疾病的病理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刘德纯  张荣新 《浙江肿瘤》1996,2(4):227-229
用一组雌激素相关标志对54例女性乳腺癌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平均47.9岁,5年生存率为81.5%。癌肿长径平均3.4cm,浸润性导管癌49例,Ⅲ级36例。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级与预后关系不明显。ER阳性率55.6%,PR阳性率38.9%,与组织蛋白酶D有较好相关性。组织蛋白酶D在癌细胞的阳性率为27.8%,间质巨噬细胞阳性率为100%,与ER、PR关系较密切,并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0.
雌,孕激素受体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抵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蕾  巩平 《中国肿瘤临床》1998,25(2):151-153
雌、孕激素受体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抵抗张蕾巩平综述孙素莲审校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市100034)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在乳腺癌的...  相似文献   

11.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nflammatorymyofibroblastictumor,IMT )是近年来被命名的主要发生于软组织和内脏的少见间叶性肿瘤.临床和影像学易将其误诊为恶性肿瘤.根据WHO 肿瘤分类(2002年),IMT为中间性偶有转移型肿瘤。其病理组织学形态复杂,诊断较为困难且病例少见.发生于乳腺的IMT 更为罕见.以下通过对一例乳腺IMT的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及临床症状的分析,增加对该肿瘤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乳腺寄生虫病临床上很少见。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常见的乳腺寄生虫病主要有7种[1]。乳腺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根据寄生虫的不同各异,但是大部分乳腺寄生虫病仍以乳腺局部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2]。由于对乳腺寄生虫病的认识不足,临床上易误诊、误治,笔者收治1例乳房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患者,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乳腺原发性骨肉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原发的骨肉瘤是骨外骨肉瘤,属恶性间叶性肿瘤,由肿瘤性骨母细胞产生骨样、骨基质或软骨样物质,位于软组织而与骨无关。乳腺骨肉瘤极为罕见。现将本院治疗的1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女性恶性肿瘤,主要病理类型为导管癌和小叶癌,乳腺原发性上皮-肌上皮癌极为罕见。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4岁,以左侧乳房肿块3d入院。查体:双侧乳房对称,每侧约180ml,无皮肤红肿、破溃,无酒窝征或橘皮样变,  相似文献   

15.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癌。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组织分类将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正式命名,并按其细胞形态学特点分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非典型类癌、小细胞或燕麦细胞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四类,其中小细胞癌非常罕见。本文结合本院1例乳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进行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Poland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症候群,包括胸大肌、胸小肌缺如或发育不良,同侧乳腺发育不良或缺如,同侧胸廓发育不良,同侧上肢发育不良或缺如。Poland综合征合并恶性肿瘤的病例文献曾有报道,但是合并乳腺癌的病例并不多见,笔者报告1例本院收治的Poland综合征合并乳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