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发现的这两种脉象是中医传统28个脉象以外的两个脉象,一个是诊断《黄帝内经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就是髓海循环不足,所引起的庞大的综合症疾病群的髓海循环不足脉象,现代医学为脑脊液循环受到阻滞,使颅内的压力增高所形成的脉象,在《黄帝内经灵枢·决气》曰“泄泽补益脑髓”治则,证实髓海不足,就是颅内压高。另一个是由髓海循环不足脉象变异而来专指抑郁症疾病的抑郁症脉象。髓海循环不足脉象能将中医和现代医学所命名和没有命名的疾病包括在内如;神志疾病、精神分裂症、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成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神经衰弱、神经心理障碍和抑郁症…等,并由髓海循环不足,引起的心脏病、肝病、胃病、肠道疾病、皮肤病等,全科疾病,也就是中枢神经系统,所引起的全科疾病。  相似文献   

2.
何谓髓海不足?《灵枢·海论》指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同篇又提出:"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篇》更强调了:"诸髓者,皆属于脑",凡此,提示了脑病髓海不足的内涵,乃当今判定髓海不足及运用填髓益脑治法的重要依据. 1 髓海不足的内涵 笔者对此问题的思考,源于长期的临床实践:诸脑病之虚者,说到底在于髓海亏虚,毫无疑问,虚则补之,髓海不足就宜填髓益脑.惜乎历代少提填髓益脑治法,尚少填髓益脑专方倒是填髓益脑药物美不胜收,诸如《神农本草经》载地黄:"填骨髓";《开宝本草》云何首乌:"益精髓";《本草经读》日山药:"能补肾填髓";《本草正》谓枸杞子:"填精固髓",等等,凡此草本填髓现今未得到足够注视.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通报》2010,(2):22-22
<正>1.髓海:指脑。髓上能于脑。《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故脑为髓海。2.血海:指冲脉。《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王冰注:"冲为血海指肝脏。《素问·五脏生成篇》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行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  相似文献   

4.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中医学谓"眩是眼花,晕是头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以致不能站立,有时伴见恶心、呕吐、汗出等症。中医学对眩晕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灵枢·口问》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  相似文献   

5.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明确提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的养生保健及防治疾病理念。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相似文献   

6.
1 治未病学说 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医治疗学中.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相似文献   

7.
在《内经》中代有二义 :一是脾的正常脉象。《素问·宣明五气》曰 :“五脉应象 :肝脉弦 ,心脉钩 ,脾脉代 ,肺脉长 ,肾脉石 ,是谓五脏之脉。”唐·王冰释 :“代 ,软而弱也。”《素问·平人气象论》曰 :“长夏胃微软弱曰平 ,弱多胃少曰脾病 ,但代无胃曰死。”清·高士宗释 :“代  相似文献   

8.
对《内经》五脏藏神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顼祺  李秉英 《山西中医》1995,11(1):42-45
《黄帝内经》强调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有着内在的联系,确立了五脏藏神的理论,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诸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从神由五脏精气生成;神由五脏所主;神的病变与五脏相关;望神志可诊五脏病变;调神可治五脏疾病等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正>所谓"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患于未然。"治未病"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再由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阐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未病先防,让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的重要性。《素问·刺热篇》"病虽未  相似文献   

10.
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此病一般表现为间歇性发作且可因肾气的强弱有所轻重。耳为肾之窍,为肾所主。《黄帝内经》中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上气不足,耳为之苦鸣”《景岳全书》中说“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若多气,精脱肾惫,必致聋聩。”故人于中午之后,每多耳鸣,如风雨,如蝉鸣,如潮声音足皆阴衰肾亏。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未病”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被提出,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述其源流,蓝毓营认为中医治未病说奠基于战国时期《内经》、《难经》,发展于东汉《伤寒杂病论》,成熟于清代《温热论》。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  相似文献   

12.
一体: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三宝:精、气、神。四海:出《灵枢·海论》。包括水谷之海(胃)。气海(膻中)、血海(冲脉)、髓海(脑)。五主:出《素问·宣明五气论》,为五脏所主的简称。即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六奇恒:即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七冲门:出《难经·四十  相似文献   

13.
<正>中医唇诊是通过观察唇神、口唇的色泽和形态,闻口中气味,询问是否有口渴、口味异常等情况来诊断疾病的方法,最早可见于《黄帝内经》。由于唇位于头面较为显露的部位,唇黏膜薄而透明,其色泽、形态的变化显而易见,故成为中医望诊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1理论溯源《黄帝内经》论述了唇与中焦脾胃的关系。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提到:"脾……其华在唇四白。"《素问·五脏生成》曰:"脾之合肉也,其荣在唇。"此外,中焦脾胃还通过经  相似文献   

14.
“治神”一词出自《黄帝内经》 ,首见于《素问·保命全形论》中“凡刺之真 ,必先治神”之句。有关治神的记载 ,在古今医著中多有阐述 ,诸如《素问·八正神明论》、《素问·徵四失论》、《素问·针解篇》、《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终始》、《灵枢·本神》、《灵枢·小针解》等篇 ,以及《类经》、《标幽赋》、《金针梅花诗钞》 ,等文献均明确指出治神的意义及针刺操作的相关性 ,强调针刺操作必先治神 ,其临床意义非常重要。1 何谓治神  治神 ,古代医家又称本神、调神、定神、守神。  神 ,中医学认为 ,心藏神 ,心主神明 ,脑为元神…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的“治未病”,作为一种重点的预防疾病思想起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难经·第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没有高血压之病名,散于头痛、眩晕、风眩、风厥中。《素问·五脏生成篇》提出:“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丹溪心法·头痛》认为:“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有可吐者,可下者。”头痛当分内伤与外感,高血压多属内伤头痛。关于眩晕,《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认为眩晕主因是“髓海不足”,《素问·玄机原病式》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  相似文献   

17.
<正>《黄帝内经》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即中医治则学说中的治未病基本法则。其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  相似文献   

18.
呼兴华 《世界中医药》2009,4(3):142-143
《素问·宣明五气篇》主要以五脏为中心,结合五行学说,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活动变化的规律,并从病因、脉象、药物性味、饮食忌宜等方面,加以分类归纳。邓沂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于己百教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黄帝内经》教学工作20余年,不仅理论水平过硬,而且临床经验丰富。邓师认为《素问·宣明五气篇》中“五气所病”乃指五脏气机失调,所见特殊症状为主,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价值。笔者在硕士学习期间有幸随师临教,以下择其“五气所病”治验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9.
眩晕一证,历代医籍论述颇多。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和《灵枢·口问》篇“上气不足”,《灵枢·海论》“髓海不足”等记载。以后《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火。《丹溪心法·头眩》则偏主于痰,认为“无痰不作眩”提倡“治痰为先”的方法,《景岳全书·眩运》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无虚不作眩”,在治疗上“当以治虚为主”。自《内经》以下,主风、火、痰、虚者较多,但临床所见,因瘀而致眩晕者,亦复不少,兹将临床常见证治方法分…  相似文献   

20.
《黄帝内经》最先提出“同病异治”,见于《素问·病能论篇》及《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而其对同病异治思想的阐发可见于《黄帝内经》其他多篇。笔者通过总结和归纳,发现《黄帝内经》分别从时代、地域、体质、时节、疾病、药物、医者等7个方面阐释了同病异治理论,深刻体现了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参”的人体观、“恒动常变”的疾病观、医患“标本相得”的治疗观。同病异治要求整体、动态、个体化地分析和治疗疾病,是一个充满思辨的过程,为中医奠定了临床治疗的思维导向,迄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