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力红  林代诚 《华西医学》1995,10(2):213-214
喉癌部分喉切除术,喉腔创面的修复方法很多。本文对1990~1991年,49例喉癌患者经部分喉切除术后,用甲状舌骨肌,胸骨舌骨肌筋膜,甲状软骨外软骨修复喉创面的方式,以及这些方式的优,缺点,术后病员的拔管和三年存活率等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2.
喉乳头状瘤是由HPV6或HPV11病毒引起的喉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以10岁以下和30~40岁两组更多见。儿童组患者常为多发、易复发,成人患者有恶变倾向。1979年以前手术和冷冻外科为主要治疗方法,1979年后CO2激光手术治疗具有出血...  相似文献   

3.
喉腺瘤1例     
1病历摘要 男,52岁。因渐进性声音嘶哑3个月于2008-03-06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状态良好,声音嘶哑,无吸气性呼吸困难,纤维喉镜下见右喉室内有一约0.3 cm×0.4 cm圆形隆起,表面光滑,右声带受挤压,隆起处黏膜略苍白。2008-03-07用2%的卡因黏膜麻醉,在纤维喉镜引导下,用喉钳钳取隆起处组织,送病理示喉腺瘤。  相似文献   

4.
洪邦泰 《华西医学》1994,9(2):196-198
本文报告楔状后喉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26例,其中T1α8例,T1b6例,T27例,T35例。喉癌切除较彻底,保留单侧或双侧杓状软骨,并且保留甲状软骨支架,术后喉功能恢复良好。手术方法简便,并发症少,年老体衰患著均能安全地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探讨有效且规范的系统化护理措施,提高保留喉功能喉咽癌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喉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103例保留喉功能的喉咽癌患者给予细致耐心的心理护理与术前教育,术后进行多层次多方式多方位的沟通,加强呼吸道管理、饮食护理、并发症观察及喉功能康复指导和出院指导,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切口一期愈合94例占91.26%;喉功能全部恢复70例占67.96%,部分恢复33例占32.04%.术后并发症包括应激性溃疡21例,咽瘘6例,心律失常5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气胸1例.结论 通过规范的系统化护理措施可提高保留喉功能的喉咽癌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患者喉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陈如芳 《现代护理》1997,3(1):56-57
笔者通过对7例喉癌患者半喉切除后继发喉真菌病的早期观察和护理,总结了口腔,气管切口瘘口周围局部换药的护理体会,并提出了防止肺部感染的具体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病例】男,68岁。因右颈部无痛性肿物1年,咽部不适1个月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意中发现右颈部有一花生米大小肿物,无触压痛,未诊治,后逐渐增大。1个月前出现吞咽不利,进食后感咽部有食物存留,无发热、咽痛,无呼吸困难、咯血。既往体健,有吸烟史40年,每天20支,否认家族肿瘤病史。查体:血压130/90 mmHg。消瘦,体重43 kg。间接喉镜下见会厌明显增厚,喉面有菜花状淡红色肿物,表面不光滑,累及右侧会厌皱襞及会厌根部,右侧喉室黏膜亦肿胀不光滑,双侧声带活动可,梨状窝未见异常;右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平舌骨水平可触及一2·5 cm×2·0 cm大小质硬固…  相似文献   

8.
喉切除颈前转门肌皮瓣喉功能重建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配合喉切除颈前转门肌皮瓣喉功能重建术的开展,对37例喉癌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进行了总结。术后病人全部恢复发音功能,为能够讲话,大部分病人恢复了呼吸功能,拔管率946%;全部病人恢复了吞咽防护功能,我们认为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术后病人体位、气管切开护理、鼻饲管护理及创口局部血供的严密观察,对于术后病人的恢复及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背景:喉部分切除后的功能重建,传统方法多使用胸骨舌骨肌瓣等作修复材料,但远期效果不理想。目的:探讨用甲状软骨外层黏骨膜瓣修复创面并重建发声功能的效果。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前后对照观察性研究。单位:一所市级医院耳鼻咽喉科。对象:选择1998—06/2004—05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喉癌患者57例,男56例,女1例;年龄37~78岁,平均60.38岁;病程2个月~1年,平均约5个月。方法:对57例喉癌患者,保留患侧甲状软骨外层黏骨膜瓣,向内翻入至喉腔,以覆盖创面,并重建声带。主要观察指标:终点结局指标:治疗前后症状和功能变化及卡氏评分。危险性指标:不良事件和副反应。结果:57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治疗前呼吸道梗阻、声音嘶哑发生率分别为38.9%和98.1%,治疗后分别为1.9%和96.3%,卡氏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40和70分。未出现近、远期喉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垂直半喉切除黏骨膜瓣喉重建术操作较容易,创面覆盖好,发声效果满意,对呼吸功能无影响,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喉乳头状瘤显微外科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合也  吴文库 《内镜》1995,12(3):152-153
本文报告了喉乳头状微外科23例,其中17例喉内显微手术切除,3例经喉裂开术切除肿瘤,3例显微手术后病理为癌变,1例施行了半喉切除,另2例行放射治疗。着重讨论了喉乳头状瘤的早期诊断、以及喉内显微手术的优越性和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报告 男.10岁。以渐进性声嘶2个月余.剧烈活动后有轻度呼吸困难3d就诊。查:患儿一般状态良好,安静时无呼吸困难,神清合作。间接喉镜下见:右声带近前联合处见广基红色肿物,欠光滑。疑为喉乳头状瘤。于全麻直达喉镜下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物较脆,易出血,其中包裹一纤细的草杆,长约0.5cm。术后病理证实为炎性肉芽。追问病史,2个月余前,孩子在玩耍时,互相之间扬草,误人咽部,当时有呛咳,出现声嘶未加注意.此后声嘶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12.
背量:以往对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重点强调提高患术后的生存率,未充分考虑到患术后回归社会的需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评估肿瘤治疗效果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除了生存率等生物学指标外,目前越来越强调重视患的生活质量。喉是人们执行呼吸、交际、营养等重要功能的集中部位,喉切除术对患的生活质量无疑会产生较大影响。目的:研究喉切除术后患的生活质量及其临床意义。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调查研究。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对象:以1999-01/2000-12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接受喉切除术的患为研究对象,排除合并患有心肺等重大疾病的情况下,随机抽取50例,收集资料完整的42例作为最终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处理。方法:以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调查行喉切除术后患的生活质量。研究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之问和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喉切除术后患生活质量各指标问的关系。结果:喉切除术后患的生活质量在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维度主客观指标问呈现显差异。主观满意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大于客观状态。客观状态较差时对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较大,客观状态较好时对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较小。影响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因素均为心理功能。影响心理功能最重要的因素为躯体功能。在对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做出选择时,多数患首选生存时间。结论:全面研究喉切除术后患的生活质量可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心理干预可望在提高患生活质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卫平  苏振忠 《新医学》1997,28(9):469-470
目的;观察应用会厌进行喉功能进行重建的效果。方法;采用下拉会厌整复喉支架治疗3例喉狭窄,8例喉癌,2例下咽癌。结果:作1例未能拔管外,其余病例在喉的呼吸,发音及吞咽功能方面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本法手术取材方便,可减少术后疤痕狭窄,并恢复部分喉软骨支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喉、喉咽部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喉、喉咽部良性肿瘤采用经口插管全身麻醉下高频电刀凝切法切除病变组织。结果:52例病例手术顺利,病变切除完全,术中出血0-3 ml,无术后出血、感染、坏死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对喉、喉咽部良性肿瘤采用经口插管全身麻醉下高频电刀凝切法切除具有术野清晰、出血少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 ,65岁。因声嘶3年 ,气急2个月加重2天而急诊入院。3年前因声嘶在外院支撑喉镜下行右声带新生物摘除术 ,病理报告为喉异物肉芽肿伴巨纤维母细胞增生。术后1年局部复发再次行支撑喉境下新生物摘除 ,病理报告为软组织肉瘤 ,术后放疗 ,声嘶未见好转 ,且逐渐加重并伴气急不能平卧而来我院就诊。检查 :间接喉镜下声门裂明显狭窄 ,约1.0~2.0mm ,右声带固定并见有灰白色呈分叶状新生物 ,表面光滑 ,左声带被瘤体遮盖 ,肝肾功能、心肺检查正常。入院后因呼吸困难急行气管切开 ,在全麻下行全喉切除术 ,术中见肿瘤主要位于声门区…  相似文献   

16.
林代诚  洪邦泰 《华西医学》1994,9(2):188-190
本文报告1987年2月至1991年月对17例喉癌采用硅橡胶支架喉成型术,进行远期疗效观察。术后均满意地恢复了吞咽及发音功能,气管套拔管率为82%,5年死亡率为23.5%。对硅橡胶眶支架作为非生物性异物能否长期停留唯内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喉阻塞的急救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解除喉阻塞患者的呼吸困难,提出了一套快速有效的治疗模式。方法:195例喉阻塞患者中,确诊为异物或肿瘤者及时手术;炎性喉阻塞即予足量抗生素,激素静滴,咽喉部直接喷雾或超声雾化吸入药物,并给予适当的吸氧,镇静,钙剂利尿剂,Ⅲ度呼吸困难严密观察病情并作好随时手术的准备,IV度立即进行气管切开手术,结果:原因明确的异物及肿瘤患者及时手术,炎性喉阻塞经综合性内科治疗,Ⅲ度以下患者绝大部分在短期内解喉  相似文献   

18.
背景喉部分切除后的功能重建,传统方法多使用胸骨舌骨肌瓣等作修复材料,但远期效果不理想.目的探讨用甲状软骨外层黏骨膜瓣修复创面并重建发声功能的效果.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前后对照观察性研究.单位一所市级医院耳鼻咽喉科.对象选择1998-06/2004-05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喉癌患者57例,男56例,女1例;年龄37~78岁,平均60.38岁;病程2个月~1年,平均约5个月.方法对57例喉癌患者,保留患侧甲状软骨外层黏骨膜瓣,向内翻入至喉腔,以覆盖创面,并重建声带.主要观察指标终点结局指标治疗前后症状和功能变化及卡氏评分.危险性指标不良事件和副反应.结果57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治疗前呼吸道梗阻、声音嘶哑发生率分别为38.9%和98.1%,治疗后分别为1.9%和96.3%,卡氏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40和70分.未出现近、远期喉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垂直半喉切除黏骨膜瓣喉重建术操作较容易,创面覆盖好,发声效果满意,对呼吸功能无影响,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全喉切除术后的复发和颈淋巴结转移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8例因喉鳞状细胞癌行全喉切除手术的病例资料。结果;108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有48例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有8例局部复发,局部复发者预后差。48例出现颈淋巴结转移者中,有18例颈淋巴结转移发生于全喉切除手术之前,30例颈淋巴结转移发生于全喉切除手术之后。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比声门型容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P〈0.01),T3和T4期患者比T2期患者容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P〈0.01)。结论:颈淋巴结转移是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常见现象,外科医师应警惕喉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的高转移特性,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晚期和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应进行密切的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20.
背景以往对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重点强调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率,未充分考虑到患者术后回归社会的需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评估肿瘤治疗效果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除了生存率等生物学指标外,目前越来越强调重视患者的生活质量.喉是人们执行呼吸、交际、营养等重要功能的集中部位,喉切除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无疑会产生较大影响.目的研究喉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临床意义.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调查研究.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对象以1999-01/2000-12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接受喉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合并患有心肺等重大疾病的情况下,随机抽取50例,收集资料完整的42例作为最终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处理.方法以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调查行喉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之间和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喉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喉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维度主客观指标间呈现显著差异.主观满意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大于客观状态.客观状态较差时对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较大,客观状态较好时对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较小.影响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因素均为心理功能.影响心理功能最重要的因素为躯体功能.在对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做出选择时,多数患者首选生存时间.结论全面研究喉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心理干预可望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