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聚生、干扰素 α 2b对不同膀胱癌细胞株的生长以及对HLA DR及HLA ABC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膀胱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 ,采用细胞培养及MTT比色法 ,检测时间、浓度量效关系 ;以ID50 时的药物浓度作用于不同膀胱癌细胞株 72h后 ,流式细胞仪检测高聚生、干扰素 α 2b对膀胱癌细胞株HLA DR及HLA ABC表达的影响。结果 :高聚生对膀胱癌细胞的生长表现为促进作用 ,并呈量效关系 ,干扰素 α 2b表现为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随着时间延长 ,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所测 3个细胞株均无HLA DR抗原表达 ,高聚生、干扰素 α 2b对HLA DR的表达均无影响 ,高聚生可下调HLA ABC的表达 ,干扰素 α 2b对HLA ABC抗原表达有较强的上调作用。结论 :高聚生对膀胱癌细胞株无直接的细胞杀伤作用 ,干扰素 α 2b对多个膀胱癌细胞株具有细胞毒作用 ,高聚生抗癌机理与提高肿瘤细胞HLA DR、ABC的表达无关 ,干扰素 α 2b可通过提高肿瘤细胞HLA ABC的表达提高T细胞对膀胱肿瘤的识别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蹼铃蟾抗菌肽 2 (Maximin 2 )对膀胱癌细胞株HLA DR及HLA ABC表达的影响 ,并与TNF α、IFN α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肿瘤细胞培养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实验样品对膀胱癌细胞株T2 4、BIU 87、SCaBER的HLA DR及HLA ABC表达的影响。结果 Maximin 2对不同的膀胱癌细胞株在小剂量下即有抑制作用 ,并呈剂量相关性 ,各实验样品未见对各膀胱癌细胞株的HLA DR表达有影响 ,Maximin 2、TNF α对HLA ABC的表达均无影响 ;IFN α则对HLA ABC的表达有上调作用。结论 Maximin 2、TNF α抗癌机制与提高肿瘤细胞HLA DR、ABC的表达无关 ,IFN α可通过提高肿瘤细胞HLA ABC的表达提高T细胞对膀胱肿瘤的识别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蹼铃蟾蛋白提取物对膀胱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对端粒酶的影响。方法:采用肿瘤细胞培养方法,检测大蹼铃蟾蛋白提取物对膀胱癌细胞株T24,BIU-87、ScaBer的抑制作用;以TRAP-PCR-ELISA方法检测大蹼铃蟾蛋白提取物对膀胱癌细胞株端粒酶表达的影响。结果:大蹼铃蟾蛋白提取物表现出对膀胱癌细胞株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膀胱癌细胞株端粒酶表达则无影响。结论:大蹼铃蟾蛋白提取物对多个膀胱癌细胞株具有直接细胞杀伤作用。其作用机制不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蹼铃蟾蛋白提取物对膀胱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对端粒酶的影响。方法 采用肿瘤细胞培养方法 ,检测大蹼铃蟾蛋白提取物对膀胱癌细胞株T2 4、BIU 87、ScaBer的抑制作用 ;以TRAP PCR ELISA方法检测大蹼铃蟾蛋白提取物对膀胱癌细胞株端粒酶表达的影响。结果 大蹼铃蟾蛋白提取物表现出对膀胱癌细胞株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对膀胱癌细胞株端粒酶表达则无影响。结论 大蹼铃蟾蛋白提取物对多个膀胱癌细胞株具有直接细胞杀伤作用 ,其作用机制不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干扰素-γ对宫颈癌细胞免疫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官颈癌细胞HLA-DR、CD80和CD40的表达。结果:干扰素-γ可增加宫颈癌细胞表面HLA DR和CD40的表达,对宫颈癌细胞表面CD80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干扰素-γ抗肿瘤效应可能与上调宫颈癌细胞表面CD40和HLA DR分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罗旭  李春鸣 《贵州医药》2001,25(7):582-583
目的:探讨Bcl-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分布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6例人体膀胱移行细胞癌进行研究。结果:正常膀胱粘膜Bcl-2均为阴性。Bcl-2在浸润性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高于浅表性膀胱癌,但相互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随病理分级增高阳性表达逐渐提高,相互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肿瘤中的阳性表达高于未复发肿瘤,相互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与病理分级有关,可作为术后预测肿瘤复发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羟基喜树碱加干扰素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2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1周内予羟基喜树碱15 mg、干扰素α-2b(IFNα-2b)30×10~6IU+生理盐水40 ml膀胱内灌注,药物于膀胱内保留2小时,然后每周1次,连续6周,以后每月1次,连续12个月.定期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膀胱镜检查,并记录每次膀胱灌注后的全身及局部反应.结果 62例均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随访12~24个月,平均19个月.复发4例,复发率6.4%.结论 羟基喜树碱加干扰素膀胱灌注防止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黄健  李鸣  李爽 《中国新药杂志》1999,8(5):309-311
目的:研究鸡新城疫病毒(NDV)对膀胱癌细胞在体内、体外杀伤作用。方法:采用了细胞培养和计数、光镜、电镜观察的方法及小鼠膀胱肿瘤模型(BST739)进行研究。结果:体外实验中,NDV组、卡介苗组及丝裂霉素C组对膀胱癌细胞均有明显的杀伤作用;用透射电镜观察NDV作用后的膀胱癌细胞,发现胞浆中有病毒颗粒,体内实验证明,NDV、丝裂霉素C和止疥苗对膀胱癌细胞都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在瘤内瘤对侧注射NDV对膀  相似文献   

9.
刘廷江  谷守义  王刚 《河北医药》2013,35(4):493-495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生存素(Survivin)、Bcl-2的表达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对6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20例正常膀胱组织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化(SP)染色,检测HIF-1α与Survivin、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膀胱癌组织中HIF-1α、Survivin、Bcl-2与正常膀胱组织相比均明显增强(P<0.05);3种蛋白质表达随病理分级、分期的升高而升高(P<0.05);复发膀胱癌组织中HIF-1α、Survivin表达较初发膀胱癌组织增强(P<0.05);相关分析显示,HIF-1α与Survivin、HIF-1α与Bcl-2表达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4486,0.3428,0.2016,P<0.05)。结论 HIF-1α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增强,且随肿瘤进展表达进一步升高;其机制在于HIF-1α可能通过调节Survivin、Bcl-2表达而增强膀胱癌细胞的抗凋亡能力促进膀胱癌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Ⅱ(IL-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膀胱癌患者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的作用。方法 用细胞计数观察不同浓度bFGF对LAK细胞增殖的影响,以膀胱癌细胞系EJ及新鲜分离患者自体肿瘤细胞(BTC)为靶细胞,用MTT法测定LAK细胞对膀胱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虽然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增殖可被bFGF5μg.L^-1所抑制,IL-2所诱导的LAK  相似文献   

11.
冯威福  孙晓飞  赵永凡 《华北国防医药》2000,12(4):240-242,F003
检测膀胱癌组织中mdm2基因蛋白和p53基因蛋白表达并探讨二者与肿瘤分期、分级、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ABC法)对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组织中mdm2基因蛋白和p53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mdm2基因蛋白表达主要见于中、高分化的肿瘤细胞,并随肿瘤临床分期的增高,表达率逐渐下降,初发者比复发者表达率高(P<0.05),而p53基因的表达则与其相反。两者异常表达呈负相关(γ=-0.4737,P<0.05),均与肿瘤生长方式、年龄、性别无关。结论 mdm2基因蛋白与p53基因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膀胱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及肿瘤复发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刘悦  王禾 《沈阳部队医药》2001,14(2):102-104
为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简称鸦油乳)对膀胱癌细胞的作用,探讨其抑制膀胱的机制,将不同浓度的鸦油乳加入外培养的人膀胱细胞系RIU-87细胞,观察其对BIU-87细胞生长、组织结构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雅油乳对BIU-97细胞的生长明显的抑制作用,可直接破坏膀胱癌细胞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及核膜等膜性系统,使膀胱癌细胞变性并坏死;鸦油乳可阻止BIU-87细胞由G0/G1期向S期进展,抑制DNA合成。结论:鸦油乳对膀胱癌细胞确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应用鸦油乳治疗膀胱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膀胱酶基因治疗临床应用提供新的靶点,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缺失变体片段用内切酶EcoRⅠ与SalI连接,构建成真核表达载体pEGFP-hTERTNF导入人膀胱癌细胞株T24中,应用荧光显微镜,与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等方法观察转染细胞中hTERT-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定位情况及对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经酶切鉴定证实hTERT缺失突变体已克隆到pEGFP-C1的EcoRI与SalI位点之间,在转染pEGFP-hTERT细胞中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稳定表达于细胞核内,转染后2周衰老相关β-半服糖苷酶表达增加,细胞生长受抑制。结论:构建 的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缺失突变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hTERT可在膀胱癌细胞T24中稳定表达,突变型hTERT蛋白可入细胞核中竞争性影响端粒酶的功能,从而抑手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α-2b干扰素(安达芬)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40例采用α-2b干扰素治疗3个月;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肝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血清HBsAg,HBeAg,A-HBe,HBV-DNA,ALT等,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中的e抗原,HBV-DNA转阴,LAT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α-2b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的e抗原转阴率及HBV-DNA转阴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与卡介苗治疗大鼠膀胱肿瘤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膀胱灌注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建立Wistar大鼠膀胱肿瘤模型,于灌注MNU后第10周开始治疗,第13周处死所有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CD3^+、CD4^+.CD8^+细胞的数量,TUNEL(末端脱氧核苷酰基转移酶介导性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结果:免疫组化证实联合用药组免疫细胞的浸润明显。TUNEL凋亡检测显示联合用药组凋亡显著。结论:联合干扰素和卡介苗治疗大鼠膀胱肿瘤能明显抑制大鼠膀胱肿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免疫细胞浸润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增加而产生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Bcl-2蛋白的过表达对Trail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Trail蛋白体内和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克隆Trail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Trail重组蛋白。检测Trail重组蛋白在体内和体外对肿瘤的杀伤作用。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将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DNA3-Bcl-2转染到人肝癌细胞BEL-7404细胞中,并通过G418 400mg/L筛选得到Bcl-2蛋白稳定表达的细胞株。结果:重组蛋白Trail能够有效地杀死人肝癌细胞(包括BEL-7404,SMMC-7721,和BEL-7402等细胞)。在体外,过量表达的Bcl-2蛋白能抑制Trail重组蛋白对人肝癌细胞BEL-7404的杀伤作用。重组蛋白Trail能够有效地抑制人肝癌细胞BEL-7404在裸鼠中形成实体瘤。结论:在体内和体外,Trail重组蛋白能够杀死肝癌细胞,Bcl-2蛋白过表达可以抑制Trail重组蛋白对肝癌细胞BEL-7404的杀伤作用。Trail蛋白是一种潜在的肝癌治疗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甲基化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5-Aza-dc)对T24膀胱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RUNX3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方法不同浓度5-Aza-dc处理T24膀胱癌细胞后,采用四唑盐(MTT)比色观察细胞经药物处理前后的生长活性;以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细胞处理前后RUNX3基因mRNA的表达,RUNX3基因甲基化状态;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率的检测。结果5-Aza-dc抑制T24膀胱癌细胞的生长;细胞凋亡增加;RUNX3基因甲基化逆转;mRNA表达恢复。以上作用与药物存在剂量依赖性。结论5-Aza-dc能逆转T24膀胱癌细胞的RUNX3基因甲基化,恢复该基因的表达,诱导T24膀胱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GF-I R信号旁路是否参与膀胱癌细胞的耐药性。方法:RT-PCR法检测T24膀胱癌细胞和正常尿路上皮细胞IGF-I,IGF-Ⅱ及IGF-I R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和MTT试验检测反义脱氧寡核苷酸能否增强T24细胞对丝裂霉素药物敏感性及凋亡易感性;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反义脱氧寡核苷酸对T24膀胱癌细胞IGF-I 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IGF-I,IGF-Ⅱ及IGF-I R mRNA在无血清培养的T24细胞中高度表达,而正常尿路上皮细胞不表达或仅痕量表达这些生长因子或受体;反义脱氧寡核苷酸阻断IGF-I R通路可以显著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并可增强T24细胞对丝裂霉素的敏感性及凋亡易感性。结论:阻断IGF-I R信号通路可有望治疗对化疗不敏感的膀胱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研究精子相关抗原9(SPAG9)在膀胱癌细胞表达量及与细胞增殖凋亡关系.方法:选取2018-06~ 2019-12本院接诊治疗的126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RT4、J28、T24膀胱癌细胞系和膀胱上皮细胞SV-HUC-1,采用定量即时聚合酶链锁反应检测SPAG9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Ⅱ(IL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膀胱癌患者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的作用.方法:用细胞计数观察不同浓度bFGF对LAK细胞增殖的影响.以膀胱癌细胞系EJ及新鲜分离患者自体肿瘤细胞(BTC)为靶细胞,用MTT法测定LAK细胞对膀胱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虽然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增殖可被bFGF5μg·L-1所抑制,IL2所诱导的LAK细胞的增殖却不受bFGF的影响,bFGF明显加强LAK对EJ细胞和BTC的细胞毒作用.结论:虽然bFGF抑制PBMC的增殖,但bFGF又增强膀胱癌患者LA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