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子导入与局部注射复方灯盏花加速兔牙移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离子导入与局部注射复方灯盏花这两种进药途径对正畸牙移动及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家兔26只,分成四组,分别采用离子导入、局部注射复方灯盏花及单纯生理盐水导入及注射的方法,观察各组动物牙移动的距离及其牙周组织的变化。结果显示:第14天时复方导入组牙移动距离为4.28±0.12;复方注射组为3.78±0.27;盐水导入组为3.34±20.46;盐水注射组为2.18±0.29。各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别(方差分析p<0.01)。光镜对各组动物牙周组织切片观察表明二复方导入组较注射组有更明显的组织吸收性改建(压力侧)及修复性改建(张力侧)。两种进药途径导致的不同效果原因主要在于药物的存在形式、聚积浓度,作用时间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2.
离子导入复方灯盏花加速兔牙移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考察复方灯盏花(EBC)离子导入对兔牙移动速度的影响,本实验选择年轻家兔21只,随机分三组,分别在兔下颌切牙牙龈处进行EBC离子导入、生理盐水导入及局部注射。动物下颌切牙均装置统一规格矫正器。结果显示第14天时EBC导入组牙移动距离为4.2754±0.1214(mm);生理盐水导入组及注射组分别为3.337土0.4626(mm)及2.1784±0.2922(mm),有统计学意义。光镜显示EBC导入组牙周压力侧破骨细胞数目多,牙槽硬骨板吸收明显,张力侧有明显新骨堆积,生理盐水导入及注射组缺乏典型的吸收及修复相,表明EBC离子导入在促进兔牙周改建及加速兔牙移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离子导入灯盏花加速正畸牙移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进行了灯盏花离子导入加速人尖牙移动的临床研究。选择安氏Ⅰ类伴双侧上颌尖牙唇向错位,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共10名应用螺旋拉簧,使双侧尖牙向远中移动。在上颌右侧牙牙龈组织处离子导入灯盏花。结果显示:灯盏花导入侧尖牙牵引到位时,两侧尖牙移动距离有显著性差异,两侧的平均速度分别为0.17mm/天及0.10mm/天。X线观察灯盏花导入侧尖牙压力侧牙槽硬骨板透光明显,牙周膜宽度增加,表明该侧牙周吸收性改建程度高,张力侧牙槽密度增高,表明有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灯盏花)加速豚鼠牙移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侃  夏翔 《口腔医学》1992,12(1):17-19
利用药物加速正畸牙移动已成为缩短疗程的新课题。目前所用药物有副作用不够明确,价格昂贵等缺点,难以在临床上开展。在探索发掘祖国传统医学基础上,我们挑选有关中药10种,进行豚鼠牙移动实验。用年轻豚鼠60只,编成11组,两上颌中切牙均装置统一规格的矫正器。用药的10组动物分别在被移动牙的局部牙龈深部注射0.1ml的10种中草药,余下1组作为对照不注射药物。每隔2天注药并测距,14天后处死动物立即取材,制组织切片。方差分析表明,灯盏花组动物的牙移动距离(x=2.90±0.75mm)与对照组(x=1.20±0.35mm)及其它用药组相比有显著差别(p<0.01)。组织学特征是:在压力侧,牙槽骨吸收,破骨细胞积聚,牙周膜微血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这些特征以灯盏花组表现最为明显;说明它在压力侧有效地参与了牙周吸收改建过程。在张力侧,新生骨小梁出现,成骨细胞调动活跃,牙周膜新生小血管出现。以骨碎补组最为明显。说明骨碎补具有在张力侧进行修复性牙周改建的性能,同时也暗示出灯盏花在这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作者采用直流电离子导入法,以0.9%NaCl为电解质液,对家兔进行以观察直流电离子导入对正畸牙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直流电离子的导入能明显加速正畸牙的移动;组织学观察:实验组正畸牙压力侧的牙槽骨边缘吸收情况和牙周膜内血管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文章讨论了直流电离子导入对牙周组织的作用机理,为一些能促进组织改建的药物以离子形式导入牙周组织而发挥功效建立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中草药灯盏花对正畸牙牙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推测其加速正畸牙移动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45只兔分为A、B、C组,均以双侧下颌第一磨牙为实验牙。A组右侧第一磨牙离子导入灯盏花(A-R组),左侧导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A-L组)。B组安装使双侧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的正畸加力装置,同时右侧离子导入灯盏花(B-R组),左侧导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B-L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A、B组分别于实验的1、3、7、14 d处死,每次处死5只兔。取所有动物的双侧下颌骨标本,B组测量牙移动距离后,所有标本制成第一磨牙的牙周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 B组第一磨牙移动距离在加力1、3、7、14 d时依次递增,B-R组在3、7、14 d的移动距离较B-L组大(P<0.01)。免疫组化染色表明C组和A-L组VEGF表达阴性,
A-R组、B-L组和B-R组表达较强,其中B-R组表达最强;A-R组和B-R组表达高峰在实验第3天,而B-L组表达高峰出现于第7天。结论 灯盏花可能通过上调正畸牙加力初期牙周组织中VEGF的表达而加速其移动。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素E_2加速兔牙移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  陈华 《口腔医学》1991,11(3):116-118
本实验选用家兔16只,分为两组。一组注射前列腺素 E_2(PGE_2)。一组为对照组。通过对PGE_2组与对照组两组牙齿移动距离的测量和牙周组织变化的观察表明:PGE_2可以加速正畸牙齿移动,PGE_2组牙周组织未见异常改变。本文还对正畸力所致的牙周膜变性、牙槽骨吸收与修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明确炎性牙周组织中细菌内毒素干扰牙移动及其牙周改建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指导牙周炎性受损患者的正畸治疗。方法 将P.g菌内毒素LPS局部注射于健康大鼠的磨牙牙根附近,观察牙移动2h-14d后的牙周变化。结果 实验发现正畸力作用下的的牙周改建受抑制,炎性反应明显加重,破骨细胞增生活跃:压力侧破骨细胞分化因子mRNA表达增强,在7d组时达到峰值。结论 LPS所致的炎性环境干扰了正畸牙移动,在破骨细胞形成和骨吸收中可能激活多种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通过对鼠牙正畸移动前后,牙槽骨组织中前列腺素E2水平的测定,进一步证实了前列腺素与牙齿的移动有关,同时也深入探讨了在矫治力一定的情况下,前列腺素E2随矫治时间的不同所发生的变化。本实验对前列腺素在正畸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素E2及环磷酸腺苷对兔牙加速移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选用12只家兔,分成三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注射 PGE_2,另外一组注射 cAMP 类药物——三磷酸腺苷二钠。实验证明 PGE_2和 cAMP 对免牙移动有促进作用。经统计学 t 检验,PGE_2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本文还介绍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兔下切牙的正畸实验装置——单簧圈别针黄矫治器,实验证明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对兔牙加速移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缩短正畸治疗的疗程,学者们尝试了许多方法来加速正畸牙齿的移动,其中包括局部或全身应用某些药物;物理刺激如局部微电流、脉冲电磁场等来刺激牙周骨细胞体系,促进牙周组织的改建与正畸牙齿的移动。本文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超声波对正畸牙齿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局部超声波作用能够加速兔正畸牙齿的移动。  相似文献   

12.
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龈沟液前列腺素E_2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起作用,其中前列腺素E2(PGE2)一直受到关注。本研究选取13例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的正畸患者,用PaulGjessing设计的上颌尖牙后移簧(PGCRS)远中移动尖牙,在严格控制口腔卫生的条件下,以滤纸条法取受力前、受力后1小时、24小时及168小时一侧尖牙远中的龈沟液(GCF)。用放射免疫法(RIA)测GCF—PGE2的含量。结果显示受力前即可检出GCF-PGE2,平均为46.739pg/ml。受力后1小时、24小时及168小时分别为126.609、208.878和121.728pg/ml。均较受力前显著增加(P<0.05)。表明牙受力初期GCF-PGE2含量增加,且在24小时达到峰值,提示GCF-PGE2含量增加与牙齿的受力移动有关。GCF-PGE2提供了一种研究人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生化指标变化的活体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黄芪多糖对大鼠正畸牙保持阶段牙周组织改建和骨形成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即空白对照组(1组),阴性对照组(1组),实验组(6组)。利用50 g牵引力近中移动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加力21 d。实验组于拆除装置前1 d开始将10 mg/L黄芪多糖溶液局部注射于右上第一磨牙远中颊侧黏骨膜下,每1次/3 d,每次50 μL;阴性对照组每3 d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1、3、7、14、21、28 d后处死,测量正畸牙复发距离,采用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牙周组织中BMP-2的表达。结果:实验组牙周膜宽度保持较好,除1 d组外,相同时间的实验组复发距离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保持阶段,对照组远中侧BMP-2表达强度逐渐减少,实验组远中侧BMP-2表达强度逐渐增大。除1 d组外,相同时间的实验组BMP-2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正畸牙保持阶段,局部注射黄芪多糖能够增加牙周组织中BMP-2的表达,从而加速牙槽骨的改建,有利于正畸后牙齿的保持。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通过对鼠牙的正畸移动,测定了24小时内鼠牙槽骨及血中前列腺素E2的浓度。结果表明,在受到持续的正畸机械力后,鼠牙槽骨的压力侧前列腺素E2的浓度迅速上升,18小时达到高峰。血中前列素E2的浓度在受力后亦有升高,但始终低于局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正畸牙移动对大鼠血清及局部牙周组织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5只wistar雌性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实验模型,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A(假处理组)、B(加力实验组)、C(空白对照组)3组,每组各35只,各组同时分为动情前期、动情期、动情后期、动情间期4个亚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进行测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大鼠局部牙周组织雌激素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大鼠动情前期及动情期血清及局部牙周组织雌激素水平与动情后期及动情间期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畸牙移动可促使动情前期、动情期、动情后期、动情间期4个阶段中大鼠的血清及局部牙周组织雌激素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正畸牙移动促使血清雌激素水平增加,与全身应激反应有关;促使局部牙周组织雌激素水平增加,与局部应力作用下的牙周改建有关。  相似文献   

16.
正畸牙移动与月经周期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加力正畸牙移动速度的差异及正畸治疗对月经周期的影响。方法:建立在Wistar雌性大鼠动情周期不同阶段给予正畸加力的实验模型,测量记录相应的牙移动距离差异,放射免疫法测定不同阶段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变化。采用SPSS11.0软件包,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动情周期同一阶段加力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以Student-Newman-Keuls(S-N-K)法进行同一组内动情周期不同阶段各亚组间的两两比较,同时采用余弦节律分析法进行血清雌激素含量变化节律的时间生物学分析。结果:大鼠动情周期不同阶段血清雌二醇含量存在近5天的节律变化,其中在动情期最低(P<0.05),此时加力牙移动速度最快(P<0.05),移动距离为(2.10±0.14)mm;在动情前期最高(P<0.05),牙移动最慢(P<0.05),移动距离为(1.79+0.03)mm。正畸加力使大鼠血清雌二醇浓度升高,但未改变其节律性波动的变化规律。结论:女性正畸患者可能存在一个牙移动最快的最佳加力时机,在雌激素水平最低的月经来潮前给予正畸加力,可能会获得最快的牙移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阿仑膦酸钠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及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32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三个实验组,使用40g力牵其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实验中分别将生理盐水、0.02mmol/L、0.1mmol/L、0.5mmol/L的阿仑膦酸钠溶液注射入各组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腭侧的粘骨膜下,注射于实验前3d开始,每3天一次,每次50μl。分别在0、1、3、7、14、17、21d时取模法测量大鼠牙移动量。第21天取上颌组织块经固定、脱钙、脱水、包埋后切片,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变化,TRAP染色观察压力区破骨细胞数、破牙骨质细胞数,比较各组间是否有差异。结果①各实验组大鼠第一磨牙移动距离显著低于对照组,并随药物浓度增高其抑制效果增强。②实验组压力区破骨细胞数和破牙骨质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局部注射不同浓度阿仑膦酸钠能获得不同的抑制牙齿移动的效果,可应用于临床中作为一种增强支抗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 (rhTGF -β1)对大鼠正畸牙移动速度的影响。方法:8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又按1、4、7、10和14 d再分为5个小组,每小组8只。实验组从加力的第1天开始,每2 d在大鼠加力侧上颌第一磨牙颊侧黏膜下注射rhTGF-β1 0.1 mL(5 ng/mL),对照组注射相同容量的PBS。加力后依实验设计时间分别处死每1小组大鼠。体视显微镜观察并采集图像,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量牙移动的距离,同时应用TRAP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不同时段压力侧破骨细胞数量的变化,采用SPSS 17.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局部注射rhTGF-β1的牙移动速度较对照组快,在加力后第7天,牙移动距离差异显著(P<0.05);第10天和第14天相比,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压力侧破骨细胞的TRAP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结论:局部注射rhTGF-β1增强了大鼠正畸牙破骨细胞的活性,促进了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加速了正畸牙移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尼古丁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前列腺素-2(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只SD大鼠(SPF级)随机分为A、B、C、D 4组(n=25),统一用50 g力牵拉一侧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A组每日腹腔注射0.1 mL生理盐水,B、C、D 3组每天分别腹腔注射0.5、0.75、1 mg/kg尼古丁酒石酸溶液;分别于加力1、3、5、7、14 d各时间点,从每组中各随机抽取5只大鼠,处死后取其上颌骨组织块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变化并进行破骨细胞计数,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GE-2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种不同剂量尼古丁组的破骨细胞数均明显增高,且随着尼古丁剂量的增大而增加,各组间两两相比P<0.05,加力5 d时各组破骨细胞数均达到峰值;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各剂量尼古丁干预组的PGE-2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随着尼古丁剂量的增大而增强,相同加力条件下,各组间两两相比P<0.05,加力5 d时各组的PGE-2表达量均达到峰值。结论:尼古丁可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正畸移动牙牙周组织中PGE-2的表达,并使破骨细胞数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