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学兰 《当代医学》2010,16(4):105-105
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对AMI病人实行全方位的护理,从接诊到康复期的指导,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忽视的,下面介绍一下护理体会。 1把好接诊关及时发现并发症 1.1心电监测 AMI病人并发心律失常,一般多发生于24h之内,以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多见。连续心电监测,可及时发现室颤及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缓、房性心律失常等,及时给予纠正,可有效地控制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因此,应及时给予心电监测。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死亡率高 ,一旦确诊应紧急处理。从接诊到康复 ,每一步都应认真对待 ,保护濒死心肌 ,缩小梗塞范围 ,改善预后。1 急性期监护1 1 心电监测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并发心率失常常发生于 2 4小时之内 ,以室性心率失常最常见 ,连续的心电监测可及时发现可能作为心室颤动先兆的任何室性早博及室性心动过速或完全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房室心率失常等 ,及时予以纠治 ,护士应训练有素 ,正确识别各种心率失常图形 ,确保连续的心电监测质量 ,有效地控制恶性失常的发生。1 2 生命体征的观察 :定期观察血压、呼吸、心率 ,…  相似文献   

3.
时昆  安丽萍  席晶 《黑龙江医学》2012,36(8):626-627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梗24 h内严密观察心电变化,以早期发现致死性恶性心律失常并给予及时的抢救及护理。方法对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电监测分析,发现24例患者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通过及时的抢救治疗措施,患者均病情平稳。结论急性心梗24 h内心电监护是关键,护士要具备对恶性心律失常的紧急判断能力及精湛的护理技术,以便能及时发现、及时救治,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生存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对2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进行静脉溶栓后,于CCU室进行24h心电监测,观察溶栓后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RA)随时程变化的特点。再灌注组与未灌注组比较:两组均发生了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发生率为100%;再灌注组心律失常发生的频率以溶栓后8h内最高,8h后明显减少,而未灌注组无此特点。加速性定性自主心律(AIVR)只见于善灌注组,发生率为77%;两组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相当,各有1例转为室颤,导致死亡;再灌注心律失常多为自限性,无需特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李小薇  王静  郭玲  李智东 《广东医学》2006,27(11):1722-172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律失常患者QT间期变异度(QTV)变化特点,分析QTV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24h动态心电图(DCG)对60例AMI与55例正常对照组检测SDNN、24hQTV与室性心律失常进行比较。结果 AMI室性心律失常患者SDNN和QTV均显著降低,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增多。结论 AMI室性心律失常患者24h QTV较正常明显减低,其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将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AMI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的救治(附1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严重心律失常见[1]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于起病后的24小时内,由于心肌急性缺血缺氧、心电极不稳定,可发生各种心律失常。以心室颤动最为危险,是AMI猝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急性心梗的救治过程中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积极救治是降低AMI死亡率的关键。现将我院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AMI)为临床常见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常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AMI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生部位、室性心律失常的种类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以期在临床工作中能及时发现,有效治疗,挽救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各种心脏病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及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86例心脏病患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各类心脏病心律失常发生率中房性心律失常最高,其次为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猝死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冠心病心衰及心绞痛组,风湿性心脏病及肺心病组发病率最低;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与冠心病组无痛性心肌缺血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各类心脏病的首要并发症,以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最高.室性心律失常且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及时对心脏病患者行24 h动态心电监测对其诊断和预后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室性心律失常是AMI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是心电不稳定所致。AMI后QT离散度(QTd)与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相关。本文通过观察38例AMI患者QTd,旨在探讨QTd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预后进行预测 ,针对所预测出的高危患者提前采取干预措施 ,将有可能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应用心电图监护系统 ,对 AMI发病早期和发病后期进行连续心电观察和记录。旨在分析 AMI后心肌缺血、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 (IVA)的发作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以及其对近期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 1994~ 1996年在我院内科住院、经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确诊的 AMI病例。对其中发病 12 h以内入院且存活出院的 74例进行研究。男 47例 ,女2 7例 ,年龄 36~ 84岁 ,平均 (5 9.1± 10 .7)…  相似文献   

11.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较其他部位梗塞合并先兆性室性心律失常时,利多卡因(Lid)疗效明显降低(P<0.05).Lid对各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无明显差异。Lid的用法,用量必须先给负荷量,继给维持量,于生效后24—48小时后停药。如仅给负荷量,或开始就用维持量均增加复发率,影响疗效。肌肉注射用Lid的负荷量值得推荐,因较静注安全而不影响疗效及生效时间,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发生的较严重的室性早搏,有发生原发性心室颤动的先兆意义。对未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早期AMI病例,无必要普遍性用Lid预防心室颤动,只用于心电监测出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例即可。  相似文献   

12.
QT离散度(Qtd)是QTIW期变异的量度,它反映心室复极状况可用于判撕心肌电活动的稳定状况。本文分析1990年以来急性心肌梗塞(AMI)Qtd的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1临床资料11病例:24h内确诊的AMI伴室性心律失常40例,排除电解质紊乱、房颤、束支传导阻滞及使用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MI患者Tp -e时间及Tp -e时间离散度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58例发病24 h之内首次心电图的Tp-e时间及Tp-e时间离散度进行测定.结果:AMI组Tp-e、Tp-e离散度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AMI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Tp-e、Tp-e离散度较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延长(P<0.05).结论:AMI患者Tp-e、Tp-e离散度增大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可能性增大.认为Tp -e、Tp -e离散度可作为预测早期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美托洛尔治疗对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分为对照组62例(常规治疗:抗凝、抗血小板、调脂、对症等),治疗组66例(常规治疗+美托洛尔),治疗组在入院行心电图检查后即刻口服美托洛尔6.25~50mg;治疗期间二组患者行心电、血压监测,观察二组患者在梗死后24h内,第1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心肌梗死后24h内,第一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比例、次数均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能减少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美托洛尔治疗,能明显减少梗死后24h内、第1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比例、发生次数,并能减少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对心梗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小儿心脏疾病发病往往十分危急。病情变化迅速。对疑诊心脏病的住院患儿。观察病情尤为重要。其中心电监测是最重要的监护措施。心电监测能长时间显示和动态记录病人的心电变化。及时发现和诊断心律失常。对患儿的早期确诊、正确治疗、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现将1999-01/2000-12收治的5例疑诊心脏病的患儿的心电监测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不同时期发生房颤(AF)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采用非创伤性12导联心电图及心电监测法,监测460例AMI病人AF的发生率、原因、药物治疗反应及预后。其中40例病人发生AF,按发生时期分为两组:(1)早发组24例为发病24小时内出现AF;(2)晚发组16例为发病24小时后出现AF。结果 460例AMI病人中,发生AF40例(8.7%)。AF病人的住院病死率、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无AF病人高(P<0.05)。其中,晚期AF组病人住院病死率比早期AF组病人增加(P<0.05)。结论 AMI病人并发AF,尤其并发晚发AF,提示病情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33例猝死的有关因素,有1/3猝死发生在24小时以内;心律失常检出率为75.9%,其中室性占44.8%,心脏骤停前有诱因者占87.8%。我们指出:1.凡疑似AMI者应即按确诊者监护;2.加强早期冠心监护以减少早期猝死;3.应积极防治严重心律失常,尤其室性者; 4.及时正确抢救室颤是复苏成功的关键;5.精心护理以减少猝死的诱因;6.从冠心监护室刚转出者,应定时间断监护3~7天以避免后期猝死。  相似文献   

18.
毛小琼 《当代医学》2012,18(21):48-49
目的 分析24h动态心电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24h动态心电监测的冠心病患者626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包括不同时段平均心率、心率变异、缺血时间、心肌缺血改变情况及心律失常情况进行记录.结果 老年组房性心律失常341例,占99.13%;室性心律失常279例,占81.82%;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173例,占50.29%;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113例,占32.85%,窦性心律失常50例,占14.53%,其发生率大大高于中年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缺血多发生在凌晨,发生缺血时间最长,依时间长短的顺位依次是0:00~6:00、6:00~12:00、12:00~18:00、18:00~24:00.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大,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24h动态心电检测是唯一能在日常动中检测心肌是否具有缺血性改变的检查方法,通过24h动态心电检测,针对病变进行早期干预,对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临床常作为对心律失常的定性及定量诊断、晕厥病因鉴别、心肌缺血的辅助诊断、评价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等。临床上大多数心律失常为间歇或者偶然出现,心律失常病人以心悸为主诉就诊时,常常并不在正当发作时,因此常规心电图很难发现。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对检出偶发或阵发心律失常具有优越性,对于有心悸症状者,对照病人日记中所记录的出现心悸的时间与相应时间的心电图改变,可以判断病人的心悸症状是否由病理性心律失常所致。而以心悸就诊的患者以老年人较常见。本文对200例常规体表心电图正常的老年人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来明确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以便明确诊断,协助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20.
成人心肺复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闯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7):327-329
1 心脏停搏的诊断对意识消失、无心电监测的病人 ,大动脉 (颈动脉或股动脉 )搏动消失即应诊断为心脏停搏。有心电监测的病人 ,心电图显示心搏停止、心室颤动 (室颤 )或室性心动过速。在临床实践中当有血压低或血压测不出 ,脉搏、血氧或呼吸末CO2 突然消失 ,即使是有心电活动存在 (如 :无脉性心电活动 )也可能表示心搏停止的征象。2 成人复苏2 .1 基本生命支持 (BLS)在无心电监测情况下 ,见到病人意识消失 ,便应想到心脏停搏。在场第一人即应同时呼救和对病人病情进行估计。一旦明确病人不能唤醒 ,便应立即实施复苏的A、B、C措施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