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肝移植手术中实施自体血回收的效果。方法选择8例肝移植手术患者,术中使用国产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回收自体血,采用负压吸引法,将术中的血吸入储血罐内,通过与一定的抗凝剂混合后,浓缩的红细胞进入输血袋内,直接回输给患者。结果 8例肝移植患者共回收血液20800mL,平均每例约2600mL。自体血的回输保证了手术的用血量,减少了异体血的用量,使得手术顺利进行。结论自体血的回输可缓解血源紧张、降低输血反应、避免输血传染疾病,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3.
4.
5.
6.
体外循环手术中库血使用量大 ,交叉配血频繁 ,转流中血球破坏严重 ,这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而且也增加血液污染机会和血型不符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易感染血源性传染病 ,引起输血并发症及免疫抑制等。我院针对以上问题 ,从 1 991年— 1 999年对 1 46例患者实行了体外循环手术中 ,先采集患者未经心肺转流的血液 ,待转流结束后再将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的方法 ,收到了良好疗效 ,不但节省了血源 ,减少了污染及血源性传染病的感染机会 ,而且提高了血液质量 ,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 991年— 1 999年应用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7.
我院从2001年1月~2004年12月收集体腔内积血回输办法抢救危重伤员,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肝破裂腹腔血自体回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肝破裂在腹部创伤中占15%~20%,严重肝外伤(SLT)的死亡率高达58.4%。死亡原因与严重失血有关,因此,采集腹腔血自体回输将克服血源不足,为手术赢得抢救时机。我院于1985年1月~1996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77例,其中35例因出血较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采集腹腔血自体回输使之安全顺利地进行了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血液回输已有百年历史,随着血液回输设备的改进,术中回收自体血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术中自体血回收再输入是指在手术中患者体腔积血和渗出血作为回输血源,经过血液回收抗凝、滤过、清洗处理后,再回输给病人的方法。经全程处理后,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药实践》2016,(5):349-350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收回输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早期术中出血量大于机体血容量15%,给予异体输血的50例无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8月—2015年6月接受无菌手术治疗,术中出血量大于机体血容量15%,予以自体血回收回输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输血量、术中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GB)、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HCT和HGB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均较对照组平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回收回输,输血量少,对患者生命体征造成的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13.
血液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其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几年,我国年用血量在800吨左右,其中外科用血约在600吨左右,2/3的库血是在手术室输入的,但它却正在被情的消耗和严重污染。我国是肝炎大国,乙肝表面抗原(+)的约1.2亿,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炎的约3000万。同时,我国艾滋病的感染人数也在悄然增多。虽然现代化的检验技术使输血变得更安全,但献血员在潜伏期内的血清传染病在目前的检测手段中仍难以测量,有多少病人因输血而感染肝炎、艾滋病或其它疾病难以统计。如何少输血、安全输血,把输血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和风险减到最低程度,我们还有许多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外孕内出血休克及自体血回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8例宫外孕内出血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宫外孕内出血休克患者,经自体血回输治疗,全部抢救成功,痊愈出院,住院时间4~7d。有2例患者输血过程中出现轻度寒战,经保暖处理后输血继续完成;腹腔内出血700~3100ml,收集回输血400~2400ml;出院时轻中度贫血患者8例,占21.05%。结论在严格掌握自体血回输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的情况下,自体血回输是治疗宫外孕内出血休克的安全有效的办法,简便、不受条件限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聂俊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0):29-29
由于实质脏器破裂手术(如脾破裂、异位妊娠),病情急、出血量大,来不急备血或血源紧张,手术中回收自体输血十分重要。且目前肝炎、爱滋病等传染病日益增加,使得回收式自体输血日益受到关注;另外基层医院设备简陋,回输未处理自体血更加符合我国国情。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科对20例急诊手术患者进行了术中未处理自体血回输,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脾破裂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脾破裂患者的特点为出血时间短,出血量多,是急诊手术的重要指征,术中输血成为补充血液成份的重要措施.我院自2006年4月~11月,采用国产BW-8100A型血液回收机,对23例急诊闭合性脾破裂出血患者进行了自体血液回收与回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7.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是妇科急腹症,大量的腹腔内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及时手术止血和快速输血是关键。自体血回输是治疗宫外孕腹腔内出血休克最有效、最快捷的措施,不仅温度适宜,还避免了因输异体血所致的肝炎、爱滋病毒传染和异体免疫反应等副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中收集腹腔内游离血液并自体回输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本院妇产科行腹腔镜宫外孕手术的患者45例,术中出血量均大于600ml。手术过程中进行自体血回输,并输入乳酸林格氏溶液。术中回收洗涤后的血细胞,并记录回收血量、洗涤血量及回输血量。检测失血前、失血后、回输后3个时间点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及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结果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平均回收血量为(1196±620)ml,平均洗涤血量为(3172±615)ml,平均回输血量为(1164±418)ml。失血前与失血后患者Hb、HCT及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失血前与回输后患者H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失血后与回输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对宫外孕手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小,可以节约大量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20.
《江苏医药》2009,35(12):1431-1432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在妇科急性腹腔内出血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35例腹腔内出血患者实施了自体血回输,其中,异位妊娠输卵管破裂30例,卵巢破裂5例,全部病例经急症手术和病理证实.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伴不同程度失血性休克,均经腹腔穿刺证实腹腔内有游离不凝血.35例患者均采用了自体血回输,回输自体血总量达31 950ml,平均每例(800±227)ml.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妇科急性腹腔内出血手术中回输合格的自体血安全有效,既可节约血源,又可避免异体血输入引起的多种疾病传播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