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牛黄解毒丸(片)毒副反应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黄解毒丸(片)具清热解毒作用,由牛黄、雄黄、冰片、生石膏、黄芩、大黄、桔梗、甘草等八味药物组成。常用于治疗热病咽喉肿痛、牙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大便不通等症,疗效卓著。然而,自1983年以 相似文献
4.
5.
7.
我科常用针刺法治疗因口服或注射胃复安(灭吐灵)过量而引起的毒副反应,疗效颇佳。邵××,女,33岁。1990年1月20日诊。患者两天前因食物不洁而致腹痛、泄泻,昨晚起自服胃复安,每次30mg,今日中午服 相似文献
8.
罂粟壳为罂粟科植物罂粟PapaversomniferumL.割取浆汁后的干燥成熟果壳,具有敛肺、涩肠、止痛的作用,用于久咳、久泻、脱肛、脘腹疼痛等,但应用不慎易引起毒副反应。自1987年以来,有关罂粟壳毒副反应的报道共计7篇,有16人中毒或死亡。现将... 相似文献
9.
10.
<正> 中成药是防治疾病的有力武器,其作用于机体之后,会产生多种效应。消除疾病,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是临床所要达到的目的;但是,某些中成药作用于某些特异人体后,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和毒副反应。轻者可引起皮疹瘙痒,重者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因此,临床上除对中成药的适应症和疗效应全面了解外,还应对其能产生的过敏反应或毒副反应加以注意。本文就1972~1982年间中成药引起过敏反应和毒副反应资料加以综述,以期引起同道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中药毒副反应的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治病用药与之同理,药能治病,亦能致病,中西药物概莫能外。我国历代医学家体“药毒”早有一定认识,并告诫人们:“凡药三分毒。”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的广泛应用以及人们对药源性疾病认识水平的提高,对中药应用中所出现的毒副反应,也引起了重视。1药材品种1.1品种混乱中药来源复杂,一些药物其基源往往有多种甚至数十种,药物基源品种不同,其所含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毒性也不同,中药因品种混乱或误服伪品而引起的毒副反应者甚为多见。如五加科植物细往五加和萝摩科植物杠柳之根皮均称五加皮(前… 相似文献
12.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4,(2)
中药的毒副反应理当受到重视张国玺,蔡永春,陈可冀(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1994年3月12日出版的《英国医学杂志》(BMJ)上,DavidJatherton提出了关于传统医药疗法的安全使用问题[1]。文中谈到世界上仍约有80%的人... 相似文献
13.
14.
中成药的过敏及毒副反应屡见报道,轻者引起一般过敏反应,重者机体出现多系统损害,甚至发生中毒死亡。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报道应用中成药引起过敏及毒副反应的情况,以引起同道警惕。 相似文献
15.
陈燕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4)
<正> 我们发现许多药物使用后,出现神经系统的毒副反应,多见于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维生素、激素、抗高血压类药物、利尿药、镇静催眠药、抗血吸虫病药及抗肿瘤药物等,均可导致神经系统的毒副反应,因此,正确的用药指征是合理用药的关键,也是减少和杜绝药源性神经系统毒副反应的主要途径。 一、药源性神经系统毒副反应有哪些类型? 药源性神经系统毒副反应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17.
近年来 ,有关中药毒副反应的报道日益增多 ,据不完全文献统计 ,仅 1 997~ 1 998年间 ,就不下 30 0余篇。其中 ,既有有毒中药引起的中毒 ,也有常用无毒中药引起的毒副反应。此外 ,现代中药制剂 ,特别是纯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 ,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中药 (特别是无毒中药 )毒副反应报道的增多 ,一方面反映了医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正在逐渐提高 ,另一方面提示滥用中药所造成的危害性也在不断扩大。引起中药毒副反应的原因相当复杂 ,有因个体差异引起 ,也有因药物的炮制 (静脉给药制剂不纯 )、使用时间、用量、配伍 (中药与中药、中药… 相似文献
18.
放射治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综合治疗诸多手段之一(其他综合治疗手段为:手术、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及中药治疗),且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放射治疗属于局部治疗,在有效地杀伤敏感的恶性肿瘤细胞的同时,也给机体带来了一系列的放射损害。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