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海涛  钱宝珍 《免疫学杂志》2004,20(2):110-112,116
目的 观察仔兔血清抗体动态变化 ,探讨家兔日本血吸虫病垂直传播的体液免疫反应规律。方法  5只怀孕晚期母兔分别人工感染 5 0 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 只 ,仔兔出生后 4 3d起每隔 2周采血收集血清 ,至仔兔发育成熟 (约出生后113d)。分别运用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 (AW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 (SEA) ,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IgM抗体 ,观察动态变化。结果 仔兔先天性感染率为 6 0 % (12 2 0 ) ,其中 5只双性感染 ,7只单性感染。 2 0只仔兔 ,抗AWA IgG、抗AWA IgM抗体检测始终呈阴性 ;抗SEA IgG检测 ,5只双性感染仔兔有 4只于出生后 5 7d起陆续呈阳性 ,其余 16只始终为阴性 ;2 0只仔兔抗SEA IgM也始终呈阴性。结论 先天性感染日本血吸虫病的仔兔呈低免疫应答状态 ,可能存在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2.
胡海涛  钱宝珍 《现代免疫学》2004,24(2):108-108,112
日本血吸虫抗原系统相对比较复杂,汤益等对先天性感染日本血吸虫仔兔于出生后第55天攻击感染,以ELISA法检测仔兔血清特异性针对可溶性虫卵抗原(SEA)抗体,结果仔兔对攻击性感染呈低反应状态。本研究采用ELISA法检测先天性感染仔兔攻击感染后血清针对日本血吸虫抗原(AWA)IgC、IgM抗体并观察其动态变化,同时重复SEA-ELISA法检测结果,进一步探讨日本血吸虫病先天性感染仔兔的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紫外线致弱尾蚴疫苗(UVC)免疫动物攻击感染后的局部组织免疫病理变化。方法将7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疫苗免疫组和感染对照组。疫苗组小鼠接种紫外线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后5周,再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正常日本血吸虫尾蚴(800+50)条;感染对照组经皮肤感染同量尾蚴。于攻击感染后6~120h的不同时间点各剖杀小鼠5只,取攻击部位皮肤及/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UVC疫苗免疫小鼠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皮肤炎症反应较感染对照出现早、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EOS百分比高,但肺部出血斑点出现时间(72h)迟于感染对照组(48h)。72~120h,疫苗组小鼠肺部局灶性炎症明显,肉芽肿样结节形成,肺泡壁多正常,而感染对照组小鼠肺组织炎症轻,但肺泡壁水肿明显,且有较多红细胞渗出。结论紫外线致弱尾蚴疫苗免疫增强了小鼠皮肤及肺组织的细胞反应及其杀虫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δ受体在胎兔窘迫中的作用。方法 将 16只孕 30d母免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4只 ) :正常妊娠组 (对照组 )、胎兔窘迫未治疗组 (胎窘组 )、胎兔窘迫生理盐水治疗组 (盐水组 ) ,胎兔窘迫ICI174864治疗组 (ICI组 ) ;后 2组母兔窒息前分别静脉注入生理盐水及δ受体拮抗剂ICI174864。胎兔均于剖宫产后 1、5、10、15、30min进行呼吸、心跳、肤色、肌张力、反射评分。结果 ICI组胎兔Apgar评分显著高于胎窘组及盐水组 (P <0 .0 5及P <0 .0 1) ,后二者间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内源性阿片肽通过δ受体的介导参与胎儿窘迫过程。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对胎兔及新生子兔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妊娠期限以及胎兔、新生子兔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妊娠大白兔1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实验组接受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置于常压空气中,连续10天,母兔分娩后,随机选择新生子兔40只,根据母兔接受高压氧与否,按出生体重相近分别配对分为C、D组(即孕兔接受高压氧治疗A组之子兔)和E、F组(即孕兔常压空气对照B组之子兔)。其中C、E组从出生第二天接受HBO治疗,D、F组置于常压空气中。结果:1.A、B两组母兔妊娠期及新生子兔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A、B两组新生子兔平均出生体重无显性差异(P>0.05);C、E两组子兔第12天平均体重及摄乳量与D、F组相比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D与F组第12天平均体重及摄乳量无明显显著性差异(P>0.05)。3.各组新生子兔均于第12天开眼。结论:1.高压氧对母兔孕龄无影响,不导致早产。2.小剂量高压氧对正常胎兔生长发育无影响。3.高压氧促进新生子兔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正> 据国内外报道,血吸虫CAg来自成虫肠道,CAg检出率与感染时间、感染尾蚴数、检测方法及宿主不同而异。本试验研究用SPA协同凝集试验方法,对感染不同尾蚴数的病兔进行血清内CAg检测研究,并观察血吸虫病兔经吡喹酮药物治疗后血清内CAg有否阴转的变化,以探求血吸虫病疗效考核方法。 试验选2.5~3kg重雄性家免感染血吸虫尾蚴500条,感染后第42天选与血吸虫成虫抗原对流电泳血清效价1:64的感染兔一只,心脏取血分离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精子头细胞膜破损对ICSI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兔精子经超声断尾处理后,对5只母兔行单精子头(核)显微受精-输卵管腹壶部移植,结果 受精率及卵裂率分别达到72%及91.6%。稍高于政党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两只母兔移植后怀孕一母兔已产下两只健康雌性仔兔。结论 精子头细胞膜破损并不影响ICSI后的受精率,卵裂率及怀孕产仔,该研究的开展,为建立一种新的基因导入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方法检测 76例冠心病(包括急性心肌梗塞 )患者和 76例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肺炎衣原体IgG、IgM抗体 ;采用PCR法检测以上所有病人的鼻咽拭子。结果 :两组患者IgG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差异显著 (P <0 0 5)。IgG、IgM抗体阳性率在冠心病组 (包括急性心肌梗塞 )分别为 75 4%、2 3 1 % ,而在对照组分别为 52 1 %和 5 2 % ,差异均有显著 (P <0 0 5)。 1 52例患者中IgG、IgM抗体阳性率男性分别为 66 3%、1 5 1 % ,女性分别为 60 6%和1 3 6% ,男性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试用化学诱变剂 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NTG)处理中国大陆株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小鼠诱导产生保护力的初步结果。尾蚴用0、20、30、50、75及100微克/毫升 NTG处理30或60分钟后,经肤感染C3H小鼠,6周后解剖检虫,结果NTG浓度超过 30微克/毫升各组都无虫,NTG 20 微克/毫升处理 30分钟组观察到肝脏病变。选用 NTG 30微克/毫升处理30或60分钟及20微克/毫升处理60分钟的尾蚴进行免疫试验。C3H 小鼠免疫接种NTG处理尾蚴40条,2周后再接种一次,初次感染后 8周以 40条正常尾蚴进行攻击。结果NTG 20微克/毫升处理60分钟尾蚴免疫组减虫率达39.2%,经t测验证明有显著性差异。此检虫率低于X-射线照射尾蚴免疫所获得的结果,而更近似于伴随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抗独特型单抗NP30抗山羊血吸虫病的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主动免疫对山羊血吸虫病的抗病免疫作用。山羊随机分为 2组。实验组 12只 ,NP30免疫剂量为 10 0 0 μg/只 /次 ,后腿肌肉注射 ,连续免疫 3次 ,最后一次免疫后 8周进行尾蚴攻击。对照组 10只 ,肌肉注射SP2 / 0腹水。 2组山羊于尾蚴攻击感染后第 12周处死。应用NYD 10 0 0型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肝脏虫卵肉芽肿大小和纤维化程度。实验结果表明 ,实验组山羊肝脏虫卵肉芽肿的面积、体积减小 ,数量明显减少 ,肝纤维化程度减轻 ,山羊体重增加。本文提示NP30主动免疫对山羊血吸虫病可产生较好的抗病免疫作用 ,NP30可作为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11.
用反向间接血凝方法检测感染10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家兔血清中循环抗原的消长规律。其血凝滴度的几何均数在感染后2~4周时逐渐上升,5~6周达高峰,以后不再升高,波动在一定水平。当感染家兔循环抗原被检测阳性后,用硝唑咪或吡喹酮治疗。疗程结束后2周,大部分被检血清转阴。有5只观察至剖杀前未见转阴,其中2只剖杀时分别冲出雄虫2,1条,另有2只兔虽未检获成虫,但肝脏呈明显纤维化病变,与阴转的兔肝截然不同。从动物实验结果看来,本方法有希望成为疗效考核的工具。但对轻感染度动物,其阳性检出率和阳性滴度均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2.
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对小鼠血清NO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研究血吸虫重组 BCG- Sj2 6 GST疫苗对小鼠血清 NO浓度的影响。方法第 1次实验用 10 6 和 10 8CFU疫苗分别皮下注射免疫 BAL B/C鼠 ,免疫后 8周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 ,感染后 6周剖杀小鼠 ,同时设有 PBS对照组 ;第 2次实验用 10 6 CFU疫苗皮下和静脉分别注射免疫鼠 ,于免疫后 0、4、8、10、14和 16周各剖杀 4只 ,分离血清 ,用 NO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 NO浓度。结果发现疫苗免疫 ,尾蚴攻击后血清 NO浓度降低 ;疫苗皮下和静脉注射免疫后 4~ 16周血清 NO浓度升高 ,分别于免疫后 10周或 16周达最高水平。结论血吸虫重组 BCG- Sj2 6 GST疫苗能降低感染鼠血清 NO浓度 ,提高宿主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处理 ,对失血性休克兔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和对大肠杆菌攻击抵抗力的影响。方法 :将 6 0只兔分为6组 ,每组 10只 ,第 1组为假休克组 :仅在局麻下插管加肝素 ;第 2、3组经颈动脉放血导致兔休克。 30min后 ,第 1、2组兔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含 1× 10 9/kg大肠杆菌的平衡盐液 ;第 2组兔给予 75g/L盐水及含 1× 10 9/kg大肠杆菌的平衡盐液 ,然后观察 3组动物的存活率。另取兔 30只 ,分组和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制作同上 ,但处理所用的平衡盐液中不含大肠杆菌。以C3b受体花环及IC花环形成实验 ,检测休克后 5h兔红细胞的免疫黏附功能。结果 :高渗盐水处理组兔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的形成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治疗组 (P <0 .0 1) ;而IC花环形成率则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处理组 (P <0 .0 1)。另外 ,高渗盐水处理能显著提高失血性休克兔对大肠杆菌攻击的抵抗力。结论 :高渗盐水处理能显著增强失血性休克兔的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和对大肠杆菌攻击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大量的研究已证实部分背根切断后猫脊髓背角具有可塑性。我们前面的研究已观察了部份背根切断对备用根节段L6 头侧L3、L5 脊髓Ⅱ板层和L3背核trkC表达的影响 ,本文进一步探讨部份背根切断后备用L6 节段尾侧L7脊髓Ⅱ板层trkC的表达。方法 :用成年雄猫 1 5只分正常组、术后 3d及 1 0d组(切除L1 -L5,L7-S2 ,DRG保留L6DRG为备用根 ) ,取正常组一侧 ,术后 3d及 1 0d组手术侧的L7脊髓制作 2 0 μm厚冰冻切片 ,用trkC抗血清 ( 1∶1 0 0 0 ,SantaCruz)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并测量trk…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进一步探讨rGST Sj32保护性免疫机制。 方法 :用rGST Sj32加弗氏完全佐剂 (FCA)皮下免疫BALB/c小鼠。于免疫前 ,攻击感染前 (第 3次免疫后 2wk)以及攻击感染后10d、30d及 4 5d ,各剖杀免疫组与对照组小鼠 5只 ,取脾细胞培养 ,对体外培养的脾细胞诱生的细胞因子进行分析。结果 :用rSj32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脾细胞时 ,第 3次免疫后2wk(即攻击感染前 )剖杀小鼠的脾细胞分泌IL 4、IL 5和IFN γ的水平与佐剂对照组相比较 ,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分别为 ( 10 .2 1± 3.6 5 )ng/L (P >0 .0 5 )、( 19.89± 9.5 7)ng/L (P >0 .0 5 )、( 5 .0 9± 2 .5 1) μg/L (P <0 .0 1)。攻击感染后10d、30d及 4 5d ,对照组与免疫组IFN γ的水平未见升高 ;对照组IL 4和IL 5的水平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明显升高 ,免疫组升高不如对照组明显。结论 :rGST Sj32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 ,可诱导以Th1类细胞因子为主的免疫应答 ;而攻击性感染则诱导以Th2型细胞因子为主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6.
病例 :先证者 ,男 ,30岁 ,表型正常 ,其妻怀孕 5次 ,第 1胎怀孕 1个月时做人流 ,第 2胎做药流 ,第 3~ 5胎怀孕 4 0天~ 80天时自然流产。为此 ,夫妇同来我院就诊。我们分别取夫妻两人外周血进行染色体培养G显带核型分析 ,先证者核型为 4 6 ,XY ,t(7;16 ) (7pter→ 7q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日本血吸虫rSj26GST疫苗抑制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形成的效果观察。方法:将含有rSj26GST编码基因的菌株E.coliBL21/p ET28a涂布LB/Kana/IPTG/X-gal平板,培养、收集细菌、超声碎菌、分离、纯化,分别取5μL进行SDS-PAGE,观察纯化结果,采用BCA法测定重组蛋白的浓度。4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A组(感染对照组):于第0周每鼠经背部皮下多点注射50μL PBS及等体积福氏完全佐剂(CFA),第2、第4周每鼠皮下多点加强注射50μLPBS加等体积福氏不完全佐剂(IFA);B组(rSj26GST组),同A组,唯将PBS改为50μg(50μL)rSj26GST。上述两组分别于末次免疫2周后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30±2)条。C组(正常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攻击感染45 d剖杀小鼠,测量肝脏单个虫卵肉芽肿的大小,采用ELISA测定血清透明质酸及层黏连蛋白含量。结果:rSj26GST疫苗组小鼠虫卵肉芽肿的直径为(191.6±26.3)μm,显著小于感染对照组的(267.7±28.6)μm(P0.05)。透明质酸和层黏连蛋白水平,rSj26GST疫苗组明显低于感染对照组(P0.05),两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rSj26GST疫苗具有一定的抗虫卵肉芽肿及降低免疫病理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龙江血居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江血居吸虫 ( Sangunicola lungensis)和日本血吸虫 ( Schistosoma japonicum)依次为冷血动物和温血动物血吸虫的重要代表种类。分别对日本血吸虫与龙江血居吸虫成虫和尾蚴全基因组进行 RAPD标记研究 ,筛选出 1 4种随机引物对 4种材料扩增得到 1 50条多态片段 ,其中日本血吸虫成虫和尾蚴之间的同源性为0 .60 9;龙江血居吸虫成虫和尾蚴之间的同源性为 0 .61 7,两种血吸虫成虫之间的同源性为 0 .1 4 8,尾蚴之间为 0 .1 4 5。说明了冷血和温血动物血吸虫 ,它们具有相近的遗传背景 ,同时揭示了同一种血吸虫 ,其成虫和尾蚴阶段存在一定的多态性 ,反映出在虫体发育过程中 ,基因组的结构可能发生变化。根据 2 8S r RNA特定基因片段的 RAPD分析 ,筛选出对两种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具有特异性的扩增引物 ,进一步说明同一种血吸虫在不同发育阶段 2 8S r RNA基因片段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在日本血吸虫免疫逃避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和抗CD25单克隆抗体(anti-CD25 mAb)组,各感染组每只小鼠均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条,感染后两周anti-CD25 mAb组每只小鼠经腹腔注射anti-CD25 mAb 300 μg,其它组注射等体积的PBS,感染后5周杀鼠冲虫,计数每只小鼠虫荷.收集脾细胞及培养上清,流式细胞术检测脾淋巴细胞中CD4+ CD25+ Tregs百分比.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的γ-干扰素(IFN-γ)、IL-4、IL-5、IL-10的含量.结果 Anti-CD25mAb组虫荷(23.17 ±6.94)明显低于感染对照组[(30.17 ±5.85),P=0.047];感染对照组脾淋巴细胞中CD4+ CD25+ Tregs百分比(2.68 ±0.1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98±0.33%),P=0.049],而anti-CD25mAb组脾淋巴细胞中CD4+ CD25+ Tregs百分比(1.28±0.30)%明显低于感染对照组(P=0.000);anti-CD25mAb组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含量(386.87±24.85) pg/mL明显高于感染对照组[(61.32±8.75) pg/mL,P=0.000],其余细胞因子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nti-CD25 mAb能部分封闭CD4+ CD25+ Tregs后有利于机体清除日本血吸虫,其机制可能为增强Th1型免疫反应,宿主CD4+ CD25+ Tregs有助于日本血吸虫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  相似文献   

20.
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 DNA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已构建日本血吸虫大陆株 31kDa组织蛋白酶BDNA疫苗VR1 0 1 2 Sj31及VR1 0 1 2 SjGST Sj31在BALB c小鼠体内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 :用纯化的空白质粒载体VR1 0 1 2、重组质粒VR1 0 1 2 Sj31及VR1 0 1 2 SjGST Sj31于股四头肌注射免疫BALB c鼠 :将 36只 6~ 8周龄BALB c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 2只 ,对照组 (A组 )注射空白质粒载体VR1 0 1 2 ,B组注射重组质粒VR1 0 1 2 Sj31 ,C组注射重组质粒VR1 0 1 2 SjGST Sj31。质粒剂量均为 1 0 0 μg ,每隔 2周免疫 1次 ,共免疫 3次 ,第 3次免疫后第 2 1天 ,每只鼠经腹部感染 1 0条尾蚴 ,4 2天后剖杀计数各小鼠成虫数和每克肝卵数 ,观察诱导产生的减虫和减卵效果 ,并用ELISA分析小鼠血清中的抗体。结果 :ELISA分析表明 ,第 3次免疫后小鼠出现特异性IgG抗体。与空白质粒对照组比较 ,2个实验组的减虫率分别为 2 5 0 %及 30 0 % (P <0 0 5 ) ,肝组织减卵率分别为 5 4 90 %及 6 9 74 % (P <0 0 0 1 ) ,每雌肝减卵率分别为 4 7 96 %、5 4 6 2 % (P <0 0 0 1 )。与B组相比 ,C组的肝组织减卵率为 32 92 % (P <0 0 0 1 ) ,每雌肝减卵率为 1 2 79% (P <0 0 5 )。结论 :DNA疫苗VR1 0 1 2 Sj31和VR1 0 1 2 SjGST Sj31能诱导小鼠产生一定水平的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