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青风藤的化学成分-疾病靶点-代谢信号通路网络,从而分析青风藤干预强直性脊柱炎(AS)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运用TCMSP数据库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青风藤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DrugBank、GeneCards、TTD等数据库获取与...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为研究对象,比较青风藤醇提物与青藤碱单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乙醇回流法提取青风藤干燥藤茎中包括青藤碱在内的成分,治疗Ⅱ型胶原酶诱导关节炎大鼠,以青藤碱治疗组为阳性对照组,并设立模型组与对照组,进行关节评分/体重记录,以及实验结束后各组大鼠血清中白介素-17、NF-κB配位体受体活化剂以及可溶性蛋白骨保护素水平测定。结果:青藤碱与青风藤醇提物均能有效缓解胶原诱导的关节肿胀,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关节评分(P<0.05);与模型组相比,青风藤醇提物能够显著降低白介素-17的水平(P<0.05),然而青藤碱组白介素-17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青风藤醇提物与青藤碱均能有效提高骨保护素水平(P<0.05);与模型组相比,青藤碱不能有效降低血清中NF-κB配位体受体活化剂水平(P>0.05),然而青风藤醇提物却能显著抑制NF-κB配位体受体活化剂的分泌(P<0.05)。结论:青藤碱能够提高骨保护素水平,而青风藤对NF-κB配位体受体活化剂、白介素-17分泌的抑制作用优于青藤碱,提示青风藤醇提物中可能存在其他青藤碱类似物,亦能发挥抗炎抗骨破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复方青风藤片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际堂  唐勇 《中国药业》2009,18(20):27-28
目的建立复方青风藤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青风藤、何首乌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青风藤所合成分青藤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青风藤、何首乌;青藤碱进样量在0.9964~12.45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6%,RSD为1.09%(n=6)。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青风藤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青风藤的青藤碱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风藤饮片中青藤碱含量。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乙二胺(40∶60∶0.2),检测波长为262 nm,流速1.0 mL/min。结果青藤碱进样量在1~1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56%,RSD为0.81%(n=6);江苏(三批)、湖南、湖北产青风藤药材的青藤碱含量分别为0.83%,1.11%,1.02%,1.90%,0.58%。结论不同产地青风藤药材的青藤碱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唐勇  周春菊 《中南药学》2009,7(5):360-362
目的建立清风灵3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青风藤、制何首乌、黄芪、当归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青风藤所含青藤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青风藤、制何首乌、黄芪、当归;青藤碱进样量在0.9964~12.455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为0.86%。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清风灵3号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分析青风藤中的挥发油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青风藤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数据库检索对其挥发油进行分离鉴定。对青风藤中的挥发油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共鉴定出80个化合物,通过与软件中的质谱标准谱图库进行比较,获得匹配的有63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甾醇、烯烃以及少量的醛类等物质,含量最多的为十八烷酸和十六烷酸。结论 该实验丰富了青风藤的物质基础研究,为青风藤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HPLC-TOF/MS技术对青风藤不同提取部位及给药后大鼠血浆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别,以探索青风藤可能的药效成分。方法色谱分离采用SHISEIDO MG C18(100 mm×3.0 mm,3μm)液相色谱柱,以乙腈-水(含0.1%的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0℃,流速0.3 mL·min-1。质谱定性采用飞行时间质谱,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质量数扫描范围m/z 1001 000。结果体外各部位共鉴别出青风藤中23个化学成分,大鼠血浆中共鉴别出6个入血成分。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青风藤体内外成分的鉴别,本研究为青风藤进一步的药效试验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非水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青风藤中青藤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青风藤药材中青藤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青风藤药材粉碎后过筛,取粉末用70%乙醇超声提取,未涂渍熔融石英毛细管(50μm×48.5cm,有效长度40cm),以30m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水:甲醇=1:4)为缓冲液,运行电压25kV,温度25℃,内标为盐酸小檗碱,检测波长为210nm,运行时间20min。结果:在此条件下青藤碱与内标及其他成分能达到基线分离,青风藤在34.66~346.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0.029X-0.03,r=0.9998,最低检测限为3.466μg/mL(S/N=3),最低定量限为17.33μg/mL(S/N=1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RSD=3.1%,n=6),低、中、高浓度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n=3)。结论:此方法可用于青风藤药材中青藤碱的含量测定,具有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试剂消耗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青风藤为常用中药,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作用,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等多种病症。目前,以青风藤的主要化学成分青藤碱的制剂在临床应用较多,盐酸青藤碱肠溶胶囊剂已被《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此外市场上还有经批准使用的片剂、缓释片和静脉注射剂等。本文对青风藤药理作用及制剂临床应用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青风藤及制剂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风藤提取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观察清风藤提取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青风藤提取物具有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作用,以大剂量组为著。结论青风藤提取物可以显著降低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青风藤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王有志  李春荣  莫志贤 《医药导报》2004,23(3):0177-0179
对青风藤的化学成分、含量分析以及药理毒理作用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为深入研究青风藤及其临床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清风灵2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青风藤、制何首乌、威灵仙和羌活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对制剂中的青风藤所含成分青藤碱进行了含量测定。色谱柱: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0.005 mol.L-1磷酸氢二钠溶液,以0.005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调节pH至8.0,再以10mL.L-1三乙胺调节pH至9.0)(55∶45);检测波长:262nm;柱温:室温;流速:1.0 mL.min-1。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青风藤、制何首乌、威灵仙和羌活;青藤碱进样量在0.996 4~12.45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65%(n=9),RSD为0.69%。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清风灵2号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中药青风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宗群 《中国药师》2006,9(9):857-858
中药青风藤异名清风藤、青藤、寻风藤。在全国各地药材来源不一致,为防己科植物青藤、华防己或清风藤科植物清藤的藤茎。据目前的药用情况,主要为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 acutum[Thunb.]Rehd.et Wils.),在陕西则用防己科植物青风藤的变种毛青藤(Sinomenium acutum[Thunb.] var.cinerum[Diels]Rehd.et Wils.)。青风藤能祛风湿,通络止痛。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大,肢体疼痛麻木。多年来诸多学者报道其具有镇痛、抗炎、镇静、消肿、利尿、降压、抗心律失常、组织胺释放、免疫调节等作用。从上世纪20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及国内学者从青风藤中分离得到十多种生物碱,如青藤碱Sinomenine,双青藤碱Disinomenine,尖防己碱Acutumine,青风藤碱Sinoacutine,木兰碱Magnoflo- rine,白兰花碱Michelalbine,光千金藤碱Stepharine,青风藤定碱Sinomendine等。本文将青风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张梦颖  葛卫红  姚瑶 《医药导报》2013,32(5):565-568
目的观察青风藤醇提液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关节破坏的影响,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青风藤治疗组,模型组和青风藤治疗组制备CIA模型。青风藤治疗组灌胃青风藤醇提液,模型组与对照组灌胃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每3 d行关节评分1次,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17(IL 17)、核因子κB(NF κB)配位体受体活化剂(RANKL)、可溶性蛋白骨保护素(OPG),观察大鼠后足病理组织切片。结果关节评分模型组显著高于青风藤治疗组(P<0.01);3组大鼠IL 17表达量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 17水平青风藤治疗组较模型组低(P<0.05),较对照组高(P<0.01)。3组大鼠血清RANKL、OPG水平及RANKL/OPG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血清RANKL水平青风藤治疗组较模型组低(P<0.05),OPG水平青风藤治疗组较模型组高(P<0.05)。RANKL/OPG青风藤治疗组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病理结果显示,大鼠关节骨破坏程度青风藤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青风藤醇提取液能降低CIA大鼠血清IL 17、RANKL水平,升高OPG水平,降低RANKL/OPG,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发挥抑制关节骨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青风藤Sinomenium acutum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青风藤中分离鉴定了5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是羽扇豆醇(1)、羽扇豆酮(2)、赤杨醇(3)、赤杨酮(4)、乙酰齐墩果酸(5).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青风藤对吗啡成瘾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Y-迷宫观察青风藤对吗啡成瘾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影响,观察海马形态研究青风藤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影响。结果:青风藤治疗组与吗啡戒断组小鼠的分辨学习及记忆保持能力有显著差异.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数差异显著。结论:青风藤对吗啡戒断小鼠的分辨学习及记忆保持能力有极大提高.对吗啡戒断致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房》2015,(30):4247-4249
目的:建立金乌健骨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制剂中的三七进行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白芍、青风藤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3∶87,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三七显微鉴别特征明显;白芍、青风藤TLC分离度好、斑点清晰;芍药苷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14~1.412μg/ml(r=0.999 2);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加样回收率为95.73%~99.48%,RSD为1.54%(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金乌健骨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中药青风藤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影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6):321-322
<正>临床应用青风藤又叫做青藤、寻风藤,是清风藤科植物清藤或者防己科植物青藤的藤茎,能有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临床上多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肢体疼痛等。近年来为很多学者重视,研究其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效果,发现青风藤具有镇痛抗炎、镇静降压等作用,而且可以抗心律失常、调节免疫。笔者围绕青风藤的药理作用以及临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9,(20):2767-2771
目的:建立检测家兔血浆中青风藤碱浓度的方法,并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将家兔按性别分组,每组6只。所有家兔均于耳缘静脉单次注射青风藤碱药液(5 mg/kg),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5、10、15、30、45、60、90、120、180、240 min时于其耳缘静脉取血1 mL,分离血浆,用乙酸乙酯萃取后,以青藤碱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xtend-C18,流动相为甲醇-2 mmol/L磷酸氢二钠水溶液(含0.016%三乙胺,pH为9.8)(45∶55,V/V),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62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采用DAS 3.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采用t检验考察两组的差异。结果:青风藤碱检测血药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1~5.0 mg/L,定量下限为0.1 mg/L,最低检测限为0.08 mg/L;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准确度为(99.80±8.21)%~(103.61±8.55)%,提取方法不影响待测物的定量分析。家兔静脉单次注射青风藤碱的平均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所有家兔的分布半衰期为(10.99±2.52)min,消除半衰期为(147.08±32.41)min,AUC0-t为(190.82±30.82)mg·min/L,AUC0-∞为(289.82±73.27)mg·min/L;雌、雄家兔主要药动学参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青风藤碱血药浓度的测定及药动学的研究。该化合物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药动学参数无性别差异,且分布迅速、消除较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藤己微乳喷雾剂,比较单方青风藤微乳喷雾剂和藤己微乳喷雾剂的透皮特性。方法分别提取单方和复方中生物碱类成分,以吐温-80和异丙醇为乳化剂,油酸为油相分别制备青风藤微乳喷雾剂和藤己微乳喷雾剂。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青藤碱的渗透量为指标,比较二者的透皮性质。结果单方青风藤微乳喷雾剂中青藤碱的体外透皮释药方程为y=19.489x+2.155(R=0.9982),12h的累积渗透量为239.393μg/mL;藤己微乳喷雾剂中青藤碱的体外透皮释药方程为y=31.264x+11.975(R=0.9978),12h的累积渗透量为385.696μg/mL。结论两种制剂中青藤碱的均以零级动力学经皮渗透,而且藤己微乳喷雾剂中青藤碱的透皮效果比单方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