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干预对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56例消化性溃疡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78例,对照组78例.两组治疗手段、用药方法完全相同,干预组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和预见性护理,而对照组在治疗的同时仅予常规护理.结果 干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邱月花  张丽琴  任涛 《护理研究》2004,18(8):686-686
消化性溃疡临床上主要见于胃和十二指肠球部,也可见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附近及Meckel憩室[1]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逐年稳步增加[2 ] 。为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疗效的影响,护理人员对3 0例消化性溃疡者采用了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我科2 0 0 0年10月—2 0 0 3年10月住院治疗的61例溃疡病人,男48例,女13例。年龄3 8岁~78岁。溃疡分型:胃溃疡2 7例,十二指肠溃疡2 9例,幽门溃疡2例,复合性溃疡3例。均根据临床表现及电子纤维胃镜或X线钡餐检查确诊。文化程度:大专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儿治疗依从陛及疗效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170例消化性溃疡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洼优良率为98.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53%。结论给予消化性溃疡患儿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对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儿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影响。方法:将11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5例,均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情况、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提高了临床效果,减少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利于疾病的恢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从而指导护理实践。方法 收集122例临床病例。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诱因进行分析。结果 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厦胃癌是我国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饮食不当、上呼吸道感染、药物等为常见的诱因。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机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消化性溃疡10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在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情绪状况,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评分值,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症患者的影响.结果 与国内常模相比,实施护理干预前消化性溃疡患者SAS、SDS评分较高,护理干预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结论 对存在有焦虑、抑郁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能力,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韦玉芳 《现代护理》1998,4(12):49-50
消化性溃疡是病因未明、以胃或十二指肠慢性溃疡性病变为主的一种常见病。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方法的研究及护理有了很大进展。本文作者查阅有关文献,针对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内科治疗、并发症的护理及心理护理、预防复发综述如下。1病因学与发病机理消化性溃疡足一种多病因疾病。许多学者已证实饮食的内容与习惯、药物与化学品、遗传因素、吸烟、环境因素与本病有关。国内文献提示性情急躁者较易患病,近年来有提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1,2,3]。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是致溃疡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健康教育及必要的心理疏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HP)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及NHP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与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患者在出院后第2、4、8周复诊,第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遵医行为和疗效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其焦虑和抑郁状态与对照组比较得分均有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伴有抑郁焦虑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68例,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细节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对疾病的认知、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改善其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后情况良好,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同时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医疗纠纷,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消化内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 )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采用生活自理能力(ADL)总分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价,采用生活满意指数(LSIA)量表对患者生活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ADL评分显著降低( P<0.05),LSIA评分显著增加(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康复进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对提高消化性溃疡门诊病人医嘱依从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病人医嘱依从性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指导护士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和临床疗效。方法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120例门诊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针对病人实施护理干预;C组:常规治疗+针对病人和家属实施联合护理干预。对3组病人医嘱依从性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3组病人医嘱依从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组病人医嘱依从性最好,其病人治愈率达93.5%。结论对病人与家属进行医嘱依从性联合干预,是保证消化性溃疡病药物治疗有效性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方法 将120例在内科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患者,干预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治愈38例(63.3%),显效15例(25.0%),有效5例(8.3%),无效2例(3.3%),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22例(36.7%),显效16例(26.7%),有效12例(20%),无效10例(16.7%),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PU)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慢性溃疡性疾病,因其发病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为消化性溃疡。该病的发生发展是由于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作用的攻击因素与黏膜自身保护、修复因素之间的失衡有关[1]。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随着现代工作压力加大、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行为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的调整等,导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在人群中约占10%-15%[2]的人们罹患过此病,在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下,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可达95%,但年复发率仍在20%-25%[3],且1年内复发率则可高达60%-80%[4]。 若未能控制好消化性溃疡的复发,易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肠梗阻、急性穿孔及癌变等并发症。消化性溃疡是一种良性慢性过程且预后良好的一类疾病,该病病死率在1.07%~3.5%[4],而主要的死亡原因是严重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或急性穿孔。 由此可见,消化性溃疡虽然病死率较低,但其带来的并发症同样可以致人死亡的。鉴于消化性溃疡的高复发率,其愈合后的复发已成为医学界重视与探讨的研究热点。为防治消化性溃疡的复发,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结合其复发的危险因素,加强科学的护理干预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我院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术期应激性溃疡预防性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骨科住院髋部骨折且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术后1d、5d、10d、14d消化性溃疡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结果观察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1d、5d、10d、14 d消化性溃疡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术期应激性溃疡效果显著,促进了疾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出院后采用电话、随访方式调查两组的医嘱依从性、溃疡病复发情况及不遵医的原因.结果:干预组对医嘱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经济问题成为不遵医的主要原因.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医嘱依从性,减少溃疡的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8例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在给予药物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瑞贝克三联疗法治疗基础上,结合用药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治疗2周,1个月后复诊。结果: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患者胃痛、反酸、嗳气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胃镜复查溃疡面消失或明显缩小,总有效率为97.12%。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患者对医疗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方法对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干预组在治疗中给予心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心理社会支持,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干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7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提高了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消化性溃疡病的护理现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王翠玉 《现代护理》2003,9(12):980-981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率及复发率高,护理工作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主要强调彻底根除幽门螺杆菌,消毒以防止幽门螺杆菌传播;心理护理;饮食调护;药物观察与服药指导;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目标旨在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