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在正规功能训练基础上采用周围神经缩窄术与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8例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48例、B组28例和C组42例.三组均接受正规功能训练,每周5次,连续3个月以上.在此基础上A组行周围神经缩窄术,B组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比较三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92.86%,均高于C组的59.52%,P均<0.05;A、B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9例术后肌力不同程度下降,4例肌肉痉挛不同程度复发;B组均出现暂时性不同程度局部疼痛.结论 在正规功能训练基础上行周围神经缩窄术与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痉挛性脑瘫可更好地降低患者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并结合患者特点采取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商品名:保妥适)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3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行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前、治疗后6周和12周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痉挛程度,功能残疾评定量表评估上肢相关的日常生活功能,进行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随访血生化及心电图,评价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6周,患者腕屈肌、四指屈肌和拇指屈肌肌张力的MAS评分[(2.08±0.64)、(2.08±0.64)、(1.23±0.60)分]相对治疗前[(3.00±0.41)、(2.92±0.28)、(2.08±0.49)分]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2周,腕屈肌和拇指屈肌肌张力改善,MAS评分[(2.5±0.52)、(1.58±0.69)分]明显改善(P<0.05),四指屈肌肌张力改善不明显。治疗后6周功能残疾评定量表中与上肢痉挛相关的穿衣、疼痛和个人修饰评分[(1.46±0.52)、(1.62±0.51)、(1.69±0.48)分]与基线[(2.08±0.28)、(2.00±0.41)、(2.23±0.44)分]相比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12周,穿衣和个人修饰评分[(1.75±0.45)、(1.83±0.39)分]显著改善(P 相似文献
3.
2005年3月~2007年12月,我们应用A型肉毒毒素内镜下注射治疗16例幽门痉挛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幽门痉挛患者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15~60岁,病程1~9 a,经上消化道钡餐或内镜检查确诊.临床表现均有腹胀,持续呕吐等症状,排除其他良、恶性狭窄.内镜检查示胃腔可见大量胃液(伴有少量食糜),胃窦蠕动波推向紧闭的幽门,幽门紧张,镜身勉强可通过,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光滑. 相似文献
4.
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及护理特点。方法对68例痉挛型下肢瘫痪患儿采用电刺激定位下多位点注射治疗,3d后开始康复训练。注射后对症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的不良反应。同时,在治疗前、注射后3、7d,1、2、3个月分别进行肌张力、粗大运动评定。结果 68例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有效率100%,显效95%,注射后3d起效,疗效维持时间3个月,与注射前比较有明显改善。结论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有效,注射前认真做好患儿评估,做好心理护理,注射后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是维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饶玉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7):144-145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作用。方法总结对108例脑瘫患儿及其家长进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前的宣教、注射时的护理及注射后的康复护理指导。结果接受A型肉毒毒素注射的108例脑瘫患儿均能配合治疗。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患儿及家长掌握了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结论正确的康复训练及其护理,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患儿的功能,缩短了康复治疗时间,使患儿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BTX-A局部多点注射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行BTX-A局部多点注射。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简化Fugl-Meyer(Fugl-Meyer assessment,FMA)运动功能评定、步行能力(采用10 m步行时间及6 min内步行距离测定)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肌张力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周、1个月、2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痉挛评分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痉挛评分改善幅度较显著(P<0.05)。肢体功能与步行能力: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2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均有显著提高,组内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肌肉注射BTX-A联合康复训练能更明显地改善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状态,改善步态、提高行走能力。 相似文献
8.
1998~2000年,我们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和眼睑痉挛,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47例;年龄19~80岁:病程2个月至30年。眼睑痉挛(BS)25例,偏侧面肌痉挛(HFS)44例,Meige氏征3例。既往分别经药物、针灸、封闭或手术治疗,疗效不明显。痉挛分级为0级:无痉挛;1级:外部刺激瞬目运动增多;2级;无外部刺激时,眼睑和面肌轻微颤动,无功能障碍;3级:眼睑和面肌痉挛明显,有轻微功能障碍;4级:眼睑和面肌痉挛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本组眼肌痉挛2级3例,… 相似文献
9.
A型肉毒毒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疼痛区域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100mg、1次/d。均3d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进行视觉模拟尺(VAS评分法)和McGILL疼痛积分法评价疗效。发现治疗2周后,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AS评分法、McGILL疼痛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提示局部注射BTK—A治疗PHN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A型肉毒毒素治疗头-颈部运动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A型肉毒毒素 ( BTX- A)治疗头 -颈部运动病变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 193例患者 (其中面肌痉挛 12 7例、眼睑痉挛 3 1例、Meige综合征 2 9例、痉挛性斜颈 6例 )采用局部多点注射法于痉挛肌肉注射 BTX- A,并随访观察。结果 面肌痉挛、眼睑痉挛和 Meige综合征的治疗有效率均为 10 0 % ,作用持续时间分别是 ( 15 .8± 5 .0 )周、( 13 .4 7± 8.1)周和 ( 12 .3±2 .3 )周 ;痉挛性斜颈的治疗有效率为 83 .4 % ,作用持续时间为 ( 17.1± 5 .7)周。副作用局限、轻微且可逆。结论 BTX- A局部注射治疗头 -颈部运动病变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A型肉毒毒素治疗老年患者眼睑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老年患者眼睑痉挛的疗效。方法对38例老年病人进行眼睑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以氯硝安定、安坦治疗36例老年患者为对照。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病情分级、疗效进行比较。结果A型肉毒毒素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与47.8%(P<0.001),显效率分别为92.1%与22.2%(P<0.05),A型肉毒毒素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全身不良反应,局部反应轻。结论A型肉毒毒素为治疗老年患者眼睑痉挛的有效药物,且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A型肉毒毒素治疗Meige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Meige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A型肉毒毒素(衡力),每支100U,用生理盐水将药物溶解稀释成25U/ml,用1ml注射器、4.5号针头多点注射,共治疗Meige综合征44例,其中眼睑痉挛型26例,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型12例,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型6例。观察治疗前后痉挛强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完全缓解8例(18.2%),明显缓解24例(54.5%),部份缓解8例(18.2%),无效4例(9.1%),总有效率为90.9%。治疗前后痉挛程度构成比之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疗效一般维持3~6个月。结论A型肉毒毒素治疗Meige综合征有效率高、安全、操作简便、局部副作用轻微且可完全恢复,无全身毒副作用,易为临床应用,其缺点是大部份患者在3~6个月后要复发,须重复注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人Meige综合征的A型肉毒毒素(BTX-A)重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48例老年Meige综合征患者进行BTX-A重复治疗12次或12次以上,在第1次、第6次及第12次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和第4周根据Cohen标准对患者进行肌肉痉挛程度分级,前后对照评价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后的起效时间、疗效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第1次、第6次及第12次治疗的疗效、起效时间、疗效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别. 结果 3次治疗的显效率均为100%,起效时间分别为(3.5±1.7)d、(3.18±1.76)d和(3.3±1.9)d,疗效持续时间分别为(25.4±2.1)周、(24.6±2.3)周和(25.4±1.8)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4/48)、6.3%(3/48)和8.3%(4/4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人Meige综合征BTX-A重复治疗远期疗效显著而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Bo NT/A)注射治疗帕金森病(PD)流涎的疗效。方法 :24例诊断为PD[Hoehn&Yahr(H&Y)分级Ⅲ级20例、H&YⅣ级4例]的严重流涎患者经腮腺、下颌下腺体表解剖定位,分多点局部注射Bo NT/A共计100 U(双侧腮腺70 U、双侧下颌下腺30 U),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采用流涎评分量表(DRS)、流涎程度频率量表(DSFS)评估流涎症状改善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让患者自评注射疗效,自评改善>50%定义为治疗有效。结果:患者治疗1个月后较治疗前DRS评分[(4.92±2.15)分比(12.25±2.58)分]、DSFS-S评分[(1.83±0.82)分比(4.17±0.87)分]、DSFS-F评分[(1.87±0.74)分比(3.50±1.14)分]、DSFS-T评分[(3.71±1.33)分比(7.67±1.83)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50%,治疗有效。结论:Bo NT/A经解剖定位,局部注射腮腺、下颌下腺可能是一种显著改善PD患者流涎症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超声联合电刺激与单独超声定位两种方法引导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改善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取40例脑卒中后偏瘫伴一侧下肢痉挛的患者,下肢以踝跖屈肌群痉挛为主,随机分为超声联合电刺激定位组(超声联合组)和单独超声定位组(单独超声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小腿后群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超声联合组接受超声联合电刺激引导注射,单独超声组单独以超声引导注射,每组在注射治疗前以及注射治疗后2 w评定患者的改良Ashworth量表(MAS)、Berg平衡量表(BBS)、简化Fugl-Meyer量表(下肢运动部分,FMA-L)、改良Barthel指数(MBI)以及步速.结果 超声联合组与单独超声组治疗后MAS得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BS、FMA-L、MBI得分及步速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相对于单独超声组,超声联合组治疗后的MAS得分下降趋势及BBS、FMA-L、MBI得分及步速增加趋势较治疗前更加明显,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超声联合电刺激定位与单独超声定位比较,前者缓解肌张力、改善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好,且定位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6.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能力。当前,A型肉毒毒素用于治疗各种原发性头痛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多。许多资料表明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头痛、慢性每日头痛及紧张型头痛有效且安全。然而,许多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文就当前的研究资料进行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 12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我们应用 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患者 6 5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 4 2例 ,女 2 3例 ;年龄 2 7~ 72岁 ;病程 2个月至 15年。眼睑痉挛 15例 ,偏侧面肌痉挛 5 0例。肉毒毒素为冻干结晶品 ,每瓶 5 0~ 110 U ,使用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2 .5 U/ml,在痉挛肌肉进行多点注射。治疗眼睑痉挛于上下睑眼轮匝内外侧部及外眦部注射 5点 ,每点 0 .1ml,治疗面肌痉挛还需于面部颧弓上下和颊部及口轮匝肌 (上、下唇 )共5点注射 ,每点 0 .1m l,必要时鼻旁肌及皱眉肌各注射 1点 ,每次注射… 相似文献
18.
既往常用的除皱方法为手术治疗,副作用和并发症较多。2000年8月~2004年10月,我们应用微量A型肉毒杆菌毒素行面部多点状皮下注射除皱,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58例要求除皱者中,女148例。男10例;年龄36~58岁。采用注射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冻干结晶制品,于-5℃以下储藏,使用时用生理盐水稀释为每0.1ml含A型肉毒杆菌毒素2.5U。用1ml注射器于前额、眉间、眼外眦、颊部、口角等6~12个点行皮纹线注射。 相似文献
19.
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介绍内镜下注射 A型肉毒毒素( BTXA)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AC)的方法,探讨其近期疗效。方法原发性 AC患者 13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1周做症状计分和食管造影(测量贲门开口、 5分钟食管存留造影剂的高度和平均宽度)。内镜下于贲门齿状线上 0.5cm分 4点各注射 BTXA 20U至下食管括约肌。结果治疗次日症状即明显缓解,咽下困难频度、咽下困难程度、反食频度、胸骨后疼痛频度计分均明显减少;贲门开口由治疗前的 (1.5± 1.8)mm增大至 (4.4± 2.4)mm, P< 0.001; 5分钟食管碘柱高度和平均宽度分别由治疗前的 (89.5± 37.4)mm和 (31.9± 11.3)mm降至治疗后的 (14.4± 22.0)mm和 (8.4± 9.4)mm, P< 0.001。结论内镜下注射 BTXA治疗 AC安全、经济、简便易行,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A型肉毒毒素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联合帕罗西汀对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1例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患者采用回顾及前瞻相结合的方法 ,部分联合使用帕罗西汀在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起效的潜伏期、注射剂量、疗效持续时间、有效率、副作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潜伏期、注射剂量、有效率、副作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使用帕罗西汀后在持续时间上明显长于单纯注射组(P0.01)。结论 A型肉毒毒素联合帕罗西汀在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可以明显延长持续时间,减少注射A型肉毒毒素次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