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抗凝、溶栓治疗后15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中5例血管再通,10例部分再通,周围侧枝循环形成,无严重后遗症。结论剖宫产术后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故应积极预防,并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治疗措施。方法 6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无1例下肢深静脉栓塞,术后均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为主,多种预防性治疗措施为辅。7d行彩色超声多普勒复查,呈阳性者行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为深静脉血栓后,进一步分析发病情况后,给予溶栓或手术治疗。结果 6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6例形成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8%,均无症状性肺栓塞。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治疗患者合并症,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为主、机械预防措施为辅的方法,可有效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 应用中药口服及外敷配合西医抗凝、溶栓等方法 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本院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的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恢复良好,下肢瘀肿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能有效地降低血液粘度,促进静脉再通,改善肢体血运,防止血栓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我院骨科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25例,术前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术后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并让患者极早的开始功能锻炼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有3例患者发生了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评价:13例患者临床疗效为优;8例患者临床疗效为良;3例患者临床疗效为可,1例患者临床疗效为差。结论采用术前药物及辅助器械等多种预防措施,同时给予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曹萍萍 《黑龙江医药》2011,24(4):657-658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本科收治的202例下肢骨折患者中5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总结预防该并发症的方法.结果:202例下肢骨折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2.47%),经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后症状均得以好转,下肢肿胀明显消退,无1例肺...  相似文献   

6.
PICC置管术后并发导管阻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代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3):286-287
目的探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形成导管阻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106例行PICC置管发生导管阻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并发导管阻塞的5例患者及时给予导管内溶栓治疗,4例再通,效果较好。2例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予及时抗凝、溶栓等综合治疗及护理,1例早期再通,2例均未发生肺栓塞。结论肿瘤患者行PICC化疗过程中,其发生导管堵塞和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患者自身原因及护理有关。通过对管道堵塞患者的溶栓通管护理及血栓患者的抗凝溶栓等综合治疗护理,保证了管道和血管的再通,使患者治疗得以顺利进行,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  相似文献   

7.
许芬 《中国当代医药》2013,(30):126-12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07年7月~2011年7月在本院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易发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1.67%,且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易发因素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易发因素及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对256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在术前、术后指导其进行主动功能锻炼,伤肢使用气压治疗仪治疗,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包扎,中药活血祛瘀治疗,配合相应的护理等。结果:全部病例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通过预防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高龄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高龄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3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术前评估及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术后密切观察患肢深静脉血流情况,并指导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预防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出院前进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结果显示未见异常,平均住院16天,满意出院。结论术前评估,术后早期肢体锻炼及观察患侧的肢端血运等各项护理措施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实施髋部手术老年患者共93例,上述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同时给予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应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93例患者中4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明确诊断,确诊后给予抗凝处理及溶栓治疗,同时抬高患侧肢体,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4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缓解,4例患者在治疗3周左右后完全再通,均在出院后3个月内扶拐行走,且无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结论 做好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有助于减少血栓形成发生及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行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既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分析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包括术前宣传教育、术后活动及抗凝治疗等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接受实验观察的84例患者经积极的预防护理后,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有4例患者有局部肿胀或者血肿的现象,经及时治疗缓解。结论对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早期宣传教育,并对术后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和功能锻炼,可以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前行双下肢彩超检查无深静脉血栓患者125例,以术后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因变量,以深静脉血栓形成可疑因素作为自变量,单因素分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再做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评估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成因。结果出现深静脉血栓患者39例,发病率:31.2%;高龄、性别、年龄、肥胖、血型、麻醉方式、骨水泥使用与否、长期制动、是否使用止血带、是否有静脉曲张、长期制动、抗凝预防措施等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很大相关性(P<0.05);其中血型为O型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显著降低。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9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合理选择评估时机、应用深静脉血栓观察护理单、早期下肢功能锻炼、保护血管、规范的抗凝药物治疗及机械性预防等措施。结果9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仅3例发生DVT,发生率3.26%。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足提高治疗效果的天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骨科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32例,为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我科对患者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对患者给予一系列术前、术后及心理护理对策,观察并总结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对32例患者进行术后半年的随访,其中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5例,临床疗效评价优为17例,良为9例,可为5例,差为1例,总有效率为96.88%(包括优、良、可)。结论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围术期护理可显著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条件,探讨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5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所进行的特殊的抗凝溶栓护理、下肢深静脉护理等。结果 35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都能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充分认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条件后,所制定的护理措施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不正常的在深静脉内凝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造成程度不同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目前治疗方法主要为抗凝溶栓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急性期患者,但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大部分患者来院就诊时已超过十天,严重者致残甚至并发肺栓塞造成急性猝死。因此抗凝溶栓成为主要治疗方法。我院于2006年8月20日收治一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疗效显著,于同年9月9日痊愈出院。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全膝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体会。方法18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术前充分准备,术后采用合理体位,预防性抗凝药物使用,并行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结果18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后采用合理体位,预防性抗凝药物使用,并行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6例临床资料。结果出现临床症状后马上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同时给予早期抗凝、溶栓药物治疗及精心护理,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有密切关系,系统的预防和精心护理能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住院的118例诊断为股骨头缺血坏死并愿意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资料,收集患者的信息,包括年龄、体重、是否存在基础疾病、施术时间、切口大小与抗凝药策略等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体重情况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影响不明显(P〉0.05);是否存在基础疾病、抗凝药使用情况、施术时间长短、切口大小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施术时间长短、是否存在基础疾病、切口大小、抗凝药应用策略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方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402例骨科大手术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 402例患者例中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75%。经专科护理,溶栓,抗凝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针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对应的护理方案,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