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树林  顾炳权  杨秋荣 《医学争鸣》2001,22(4):F003-F003
0 引言 一氧化氮 (NO)是近年来认识的一种新型的细胞间信息交换的重要载体 ,兼有第二信使和神经递质的功能 ,广泛参与生理功能的调节和病理过程的发生 .一氧化氮与病毒性肝炎二者的关系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为此 ,本实验测定了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的含量 ,并初步探讨其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病例均为唐都医院住院患者 87(男 6 2 ,女2 5 )例 ,年龄 10~ 6 3岁 ,平均 31岁 .87例住院患者包括急性黄疸性肝炎 37例 ,慢性肝炎 38例 ,重型肝炎 12例 .诊断全部符合 1995 - 0 5北京全国病毒性肝炎会…  相似文献   

2.
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为了解一氧化氮(NO)在肝损害中所起的作用,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NO水平。慢性肝炎组血清NO值升高、与重型肝炎、肝硬化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重型肝炎组、失代偿性肝硬化组,对照组中血清NO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TA<40%的患者NO值与>40%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白蛋白血症患者其NO值与正常白蛋白血症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显示在引起肝损害机制中,一氧化氮具有双重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3.
4.
5.
陈胜  肖杰生 《广东医学》2001,22(12):1127-1128
目的 探讨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及其免疫学意义。方法16例甲型肝炎、46例乙型肝炎、25例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总T细胞(CD3)、总B细胞(CD20)、辅助/诱导T细胞(CD4)、抑制/细胞毒T细胞(CD8)及自然杀伤细胞(CD16)用碱性磷酸酶法检测。结果 甲型肝炎CD3,CD4,CD8,CD16及CD20细胞百分率及CD4/CD8,CD3/CD20细胞比率与正常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乙型肝炎CD4细胞百分率及CD3/CD20细胞比率低于正常(P<0.05),CD8及CD20细胞百分率高于正常(P<0.05)。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相互间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丙型肝炎CD4细胞百分率低于正常(P<0.05),CD16细胞百分率高于正常(P<0.05)。急性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间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甲型肝炎免疫反应均衡、正常;乙型肝炎免疫反应失调,细胞免疫反应低下,体液免疫反应亢进;丙型肝炎 MHC限制性免疫反应低下或受抑制,MHC非限制性免疫反应增强,丙型肝炎易转化为慢性的原因可能与MHC限制性免疫反应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6.
<正>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早期阶段。目前,临床上对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确诊仍以肝穿活检为主,如何寻找一种非损伤性诊断途径是近年来肝病研究的热点。近年对一种新的基底膜胶原成分一血清Ⅳ型胶原(CⅣ)引起人们的关注。CⅣ测定可灵敏地反映肝硬化程度。本文旨在对CⅣ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作一探讨,并与国内外公认的肝纤维化标志物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进行比较。 1.材料和方法 病例:肝病组,肝硬化(LC)26例,代偿性7例,失代偿性19例,平均年龄42.8±21.4岁;慢性活动性肝炎(CAH)33例,平均年龄32.7±13.9岁;慢性迁延性肝炎(CPH)27例,平均年龄35.8±20.9岁;急性黄疸型肝炎(AH)49例,平均年龄30.8±17.4岁,其中部分病例经病理学证实,诊断符合1990年上海肝炎会议修改的诊断标准,正常对照组(NC)无肝炎史,体检合格者30例。  相似文献   

7.
肝脏是人体血浆蛋白合成及分解的场所,肝细胞内蛋白质与血浆蛋白质保持着一定的比例。血浆蛋白的变化可反映肝脏的功能,对病情发展,鉴别诊断及预后均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对117例病毒性肝炎同时进行了6项血浆蛋白含量的测定,并进行分析讨论。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117例病毒性肝炎,其中男性80例,女性37例,年龄13~64岁,急性肝炎31例,慢性迁延型27例,慢性活动型34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检测1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氨基酸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11.
12.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RP和补体C3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玉萍  许亚辉孙婷 《实用医技》2007,14(35):4816-4817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补体C3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散射比浊法测定17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RP和补体c3水平,同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毒性肝炎各组CRP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肝硬化测得值显著高于各组,高低顺序依次为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补体c3值急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呈上升趋势,其他各组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重度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值最低,高低顺序依次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病情越重,差异越大。结论: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RP、C3含量,有助于发现和了解肝内炎症活动及肝细胞受损的程度,对肝炎患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病毒性肝炎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变化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传染病科(200025)蔡伊梅,诸葛传德,朱筱芳,史冬梅,陆志檬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科陈明伟病毒性肝炎与肾脏病变之间的关系,早已被注意。在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及...  相似文献   

15.
新蝶呤(NPT)是一种蝶啶衍生物,是于扰素-γ(IFN-γ)刺激下由激活的巨噬细胞合成的,被认为是细胞免疫的标记物,用来检测T淋巴细胞的功能。用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等疾病时机体免疫状态的监测。本文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血NPT的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肝炎血清一氧化氮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芳  蒋伟伦 《上海医学》1998,21(1):38-39
一氧化氮(NO)是近年认识的一种新型的细胞信使分子[1]。我院于1996年10月10日至1997年1月10日,检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3例血清的NO含量,初步探讨其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  一、检测对象  正常对照组(NC)为健康献血者2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系本院住院患者43例。诊断标准根据北京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讨论会上制定的肝炎防治方案。计急性肝炎(AH)11例,慢性肝炎(CH)10例,肝硬化(LC)9例,重症肝炎并发肝肾综合征(HRS)13例。HRS的诊断按Papper1983年提出的标准[2]。所有病例的病毒血清学诊断均符合乙型…  相似文献   

17.
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202例各型肝炎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动态观察其变化。结果发现各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A含量都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0.001)。在肝功能恢复正常后,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无黄疸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分别为38/42,34/36,32/41其血清HA含量下降到正常。而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分别仅2/38,1/45正常,绝大多数病例血清HA仍然持续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表明血清HA检测可作为肝脏受损的一个指标,主要反映肝功能不良和活动性肝纤维化,对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的鉴别及预测肝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探讨NO在慢性肝炎发病机理方面的作用,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实验通过检测76例慢性肝炎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及36例年龄匹配健康体检者亚硝酸盐水平间接反映血清NO水平。结果慢性肝炎患者血清NO水平:重度组(1899±440μmol/L)>中度组(1471±404μmol/L)>轻度组(1170±309μmol/L),且有显著性差异;中重度组血清NO水平与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电泳γ球蛋白之间呈正相关,与凝血酶原活动度及白球比例之间呈负相关。结论血清NO可作为反映肝脏病变程度的血清学指标。在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方面,NO具有抗病毒保护肝脏和肝损害双重作用,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各型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氨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法测定24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病人(急性肝炎25例、慢性轻度40例、慢性中度40例、慢性重度42例、重型肝炎62例、肝炎肝硬化31例)的血氨含量.结果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临床类型的肝炎患者;重肝并肝昏迷患者血氨含量明显高于无肝昏迷的重肝患者血氨含量;肝硬化患者中,门脉内径≥14mm者血氨含量明显高于门脉内径<14mm者;口服乳果糖治疗2周后能显著降低重肝患者血氨水平.结论血氨增高在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血氨监测对重肝及肝硬化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MEK-6108K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1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进行检测。结果 各型肝炎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比号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且随着病情进展,PLT、PCT降低愈明显,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增大。结论血小板卤项参数的测定对估计病毒性肝炎的发展和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